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西龙门店Ag-Pb-Zn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邵拥军 陈星霖 +2 位作者 李永峰 刘清泉 张建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1-179,共9页
对龙门店Ag-Pb-Zn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以及C-O,S和Pb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成矿环境及成矿时代,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矿石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稀... 对龙门店Ag-Pb-Zn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以及C-O,S和Pb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成矿环境及成矿时代,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矿石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含量与岩体及地层含量相当;岩体与围岩中成矿元素Ag,Au,Cu,Pb与Zn均表现出富集的特征,反映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复杂性;本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加入;本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地层提供了部分物质,龙门店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其成因为与早白垩世重熔型花岗岩浆活动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背景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稳定同位素特征 矿床成因 龙门店Ag-Pb-Zn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晓勇 赖小东 +1 位作者 柳建勇 温贵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19-120,共2页
白云鄂博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多矿种富集,稀土和铌为超超大型,铁为大型,还共生或伴生萤石、磷、钾等。在白云鄂博矿床成因的研究上,目前已积累了大量的岩石化学、稳定和放射成因同位素数据,但对其成因的认识仍有多种,刘淑春等(1999)... 白云鄂博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多矿种富集,稀土和铌为超超大型,铁为大型,还共生或伴生萤石、磷、钾等。在白云鄂博矿床成因的研究上,目前已积累了大量的岩石化学、稳定和放射成因同位素数据,但对其成因的认识仍有多种,刘淑春等(1999)、章雨旭等(2009)曾有综述,主要有火成岩浆、水成岩被交代、海底火山沉积、海底热水沉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和室内镜下研究,利用对白云岩及其周围的板岩的主、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同时对其硫同位素进行测试和总结,从而对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概括,对赋矿白云岩及铁-稀土矿床成因进行了探索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白云鄂博矿区 白云鄂博矿床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矿床成因 标准化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形成过程 华北板块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拉拉铜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涵 肖渊甫 孙燕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拉拉铜矿 钠长岩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片岩型 岩浆活动 岩石 元古代 矿区 成矿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地铜镍硫化物——钒钛磁铁矿过渡类型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吴越 张均 江满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01-902,共2页
该岩浆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缘康滇大火成岩省内,区内广泛分布着铜镍硫化物矿床与钒钛磁铁矿矿床。笔者通过对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对比研究,初步判定其为铜镍硫化物——钒钛磁铁的过渡类型矿床,并探讨其意义。含矿岩体主量元素地球化... 该岩浆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缘康滇大火成岩省内,区内广泛分布着铜镍硫化物矿床与钒钛磁铁矿矿床。笔者通过对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对比研究,初步判定其为铜镍硫化物——钒钛磁铁的过渡类型矿床,并探讨其意义。含矿岩体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各指标如表1所示。在Al2O3-SiO2变异图解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矿床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铜镍硫化物矿床 过渡类型 岩浆矿床 大火成岩省 扬子地块西缘 含矿岩体 矿床地质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荷根 毛景文 武欣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29-330,共2页
内蒙古拜仁达坝Ag-Pb-Zn矿床和维拉斯托Cu-Zn矿床发现于2007年,两矿床相距约10 km,是大兴安岭南段西坡两大型热液脉型矿床。已有研究表明,大兴安岭南段主脊和东坡的矿床大都产在二叠系地层或燕山期花岗岩体与地层的内外接触带上(赵一鸣,... 内蒙古拜仁达坝Ag-Pb-Zn矿床和维拉斯托Cu-Zn矿床发现于2007年,两矿床相距约10 km,是大兴安岭南段西坡两大型热液脉型矿床。已有研究表明,大兴安岭南段主脊和东坡的矿床大都产在二叠系地层或燕山期花岗岩体与地层的内外接触带上(赵一鸣,1997;郑翻身等,2006),而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的赋矿围岩为石炭纪石英闪长岩和古生代片麻岩(郑翻身等,2006)。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斯 拜仁达坝 硫化物矿物 金属硫化物 硫化矿物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阶段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双朋西金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6
作者 刘烊 常春郊 +2 位作者 丛润祥 马德锡 张慧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25-226,共2页
<正>双朋西金铜矿床位于青海省同仁县双朋西乡东约1 km处,距离东部循化县岗察乡的谢坑金(铜)矿床约9.2 km。1958年大炼钢铁时群众发现双朋西矿区I号铁帽,并作为铁矿石进行开采。1986~1991年,青海有色地质勘探公司七队开展了找金工... <正>双朋西金铜矿床位于青海省同仁县双朋西乡东约1 km处,距离东部循化县岗察乡的谢坑金(铜)矿床约9.2 km。1958年大炼钢铁时群众发现双朋西矿区I号铁帽,并作为铁矿石进行开采。1986~1991年,青海有色地质勘探公司七队开展了找金工作,首先在双朋西矿区发现共生的金矿体,经过详查和补充工作,提交D+E级金金属储量846.4 kg,共生铜金属量1585 t,伴生银金属量263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朋西 矿床地质特征 金矿体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金铜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尕林格铁铅锌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7
作者 栗亚芝 保广英 +7 位作者 贾群子 杜玉良 宋忠宝 陈向阳 张雨莲 李金超 孔会磊 全守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73-574,共2页
<正>1区域地质背景尕林格铁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属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管辖。该矿床地处华北板块柴达木地块南缘祁漫塔格成矿带,北临柴达木盆地,南与昆中花岗-变质杂岩带相接。矿区地表均为第四纪松散砂砾层,厚120~270... <正>1区域地质背景尕林格铁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属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管辖。该矿床地处华北板块柴达木地块南缘祁漫塔格成矿带,北临柴达木盆地,南与昆中花岗-变质杂岩带相接。矿区地表均为第四纪松散砂砾层,厚120~270 m,矿区南北15~30 km、东西100 km内无一露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林格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岩体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宁南蘑菇山铅锌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8
作者 李婉婷 张均 刘文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23-224,共2页
蘑菇山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MVT型铅锌矿化集中区内的银厂沟-跑马-蘑菇山铅锌成矿带中,成矿条件有利,矿化显示明显,然而找矿工作却一直未能取得大的突破,找矿前景不明。鉴于此,笔者以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通过与跑马铅锌矿... 蘑菇山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MVT型铅锌矿化集中区内的银厂沟-跑马-蘑菇山铅锌成矿带中,成矿条件有利,矿化显示明显,然而找矿工作却一直未能取得大的突破,找矿前景不明。鉴于此,笔者以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通过与跑马铅锌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对蘑菇山铅锌矿床进行诊断性评价,以期明确其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铅锌矿床 铅锌矿体 蘑菇 指示意义 找矿前景 银厂沟 萤石 扬子地块西南缘 铅锌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布朗斯(Browns)Co-Cu-Ni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9
作者 王明艳 王安建 +1 位作者 邓圣富 刘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891-892,共2页
布朗斯(Browns)Co-Cu-Ni多金属矿位于澳大利亚北领地,是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与澳大利亚坎帕斯(Compass,简写为CMR)公司合作勘探的特大型矿床(已控制资源量7200万吨,平均品位:0.16%Co,0.5%Cu,0.11%Ni,3.6%Pb)。矿床勘探初期主要以U矿为... 布朗斯(Browns)Co-Cu-Ni多金属矿位于澳大利亚北领地,是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与澳大利亚坎帕斯(Compass,简写为CMR)公司合作勘探的特大型矿床(已控制资源量7200万吨,平均品位:0.16%Co,0.5%Cu,0.11%Ni,3.6%Pb)。矿床勘探初期主要以U矿为主,后转向Co、Cu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澳大利亚 多金属矿 矿床地质特征 湖南有色金属 矿床勘探 布朗 特大型矿床 白云岩 资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尚家庄钼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成少博 薛玉山 +2 位作者 柳振江 朱保霖 王福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77-178,共2页
胶东地区发育一系列钼多金属矿床,但其成矿作用研究一直比较薄弱,典型矿床尚未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胶东钼矿与金矿基本同期形成,暗示两者之间特殊的地质关联,同时二者又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暗示二者成矿作用的差异,因此... 胶东地区发育一系列钼多金属矿床,但其成矿作用研究一直比较薄弱,典型矿床尚未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胶东钼矿与金矿基本同期形成,暗示两者之间特殊的地质关联,同时二者又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暗示二者成矿作用的差异,因此开展深入的工作对探索胶东中生代成矿作用有重要意义。本次工作即以尚家庄钼矿这一典型矿床为剖析对象,通过开展赋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时代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以期系统认识矿床成因并探讨其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 矿体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岩体 成矿阶段 包裹体 辉钼矿 硫化矿物 均一温度 黄铜矿 铜矿物 石英 硅氧矿物 成矿机制 岩浆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鹅头厂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波 谭筱虹 余海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75-176,共2页
对鹅头厂铁矿床的成因认识,历来都有争论,本次对含矿岩系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合大量野外观察及薄片鉴定,认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变质基性岩原岩恢复为一套大陆湖泊相泥质岩,具多旋迴沉积特征,受后期区域变质作用改造,浅变质成绿泥片岩... 对鹅头厂铁矿床的成因认识,历来都有争论,本次对含矿岩系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合大量野外观察及薄片鉴定,认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变质基性岩原岩恢复为一套大陆湖泊相泥质岩,具多旋迴沉积特征,受后期区域变质作用改造,浅变质成绿泥片岩。禄丰鹅头厂铁矿床其主体是陆相湖泊沉积—热液改造型铁矿,次要矿体是区域变质热液脉型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头 沉积成因 岩石 矿质来源 湖泊沉积 陆相沉积 含矿岩系 黑色金属矿床 矿床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东昆仑洪水河铁矿床新元古代含铁建造铁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清峰 吴睿哲 +1 位作者 张强 周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97-1511,共15页
青海省东昆仑造山带洪水河铁矿床为一中型铁矿床,其含铁建造产于狼牙山组千枚岩中,矿石类型主要为块状磁铁石英岩型,少量为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型,前人一般认为其属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洪水河铁矿区含铁建造中块... 青海省东昆仑造山带洪水河铁矿床为一中型铁矿床,其含铁建造产于狼牙山组千枚岩中,矿石类型主要为块状磁铁石英岩型,少量为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型,前人一般认为其属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洪水河铁矿区含铁建造中块状铁矿石进行了铁同位素、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除1件样品外,其余含铁建造样品的铁同位素δ^(56)Fe_(IRMM014)均介于0.97‰~1.97‰之间,和全球典型新元古代含铁建造的Fe同位素特征基本一致;铁矿石的SiO_(2)+Fe_(2)O_(3)质量分数高达78.56%~98.06%,具有极低的Al/(Al+Fe+Mn)值(0.00~0.06),为典型的化学沉积岩;总稀土元素(w(ΣREE))变化范围为(16.49~80.89)×10^(-6),没有明显的Ce异常(Ce/Ce^(*)为0.93~1.05),轻稀土元素轻微亏损,显示出类似新元古代含铁建造型的特点。综合对比洪水河铁矿区含铁建造的Fe同位素组成、沉积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推断洪水河铁矿区含铁建造的沉积环境为新元古代柴达木—东昆北陆块的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铁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海相热液流体;富含Fe^(2+)的海相热液流体上涌并逐渐演变为低温热液后在亚氧化水体环境中与含氧海水混合,最后导致Fe^(2+)被部分氧化并形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逐渐沉积在大陆斜坡上最终形成含铁建造。洪水河铁矿的成因类型可划归为拉皮坦型新元古代含铁建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 洪水河铁矿床 新元古代含铁建造 铁同位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城子矿田杨树区超大型金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文涛 孙吉国 +1 位作者 孙红云 谢常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30,共7页
矿床产出于辽东裂谷成矿带内,是国内近期发现的超大型矿床,矿化特征具有独特之处:埋藏浅、规模大,经济价值巨大。矿床赋存于辽河群大石桥组碳酸盐岩夹粘土岩、硅质岩建造中,由4条主矿带构成,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产出,产状与地层... 矿床产出于辽东裂谷成矿带内,是国内近期发现的超大型矿床,矿化特征具有独特之处:埋藏浅、规模大,经济价值巨大。矿床赋存于辽河群大石桥组碳酸盐岩夹粘土岩、硅质岩建造中,由4条主矿带构成,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一致。矿石中金属矿物以硫化物、独立金形式存在,(金、银)、(银、铅、锌)共生关系密切。通过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流体、同位素特征研究,及矿床成矿机理分析,证明矿床具明显的火山作用、热卤水沉积及后期变质热液、岩浆热液的强烈叠加,属同生热卤水岩浆热液叠加再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金银铅锌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机理 青城子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青阳高家塝钨钼矿床与狮金山钼铜多金属矿床的成岩成矿系统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晓春 吴迪 +3 位作者 傅仲阳 白茹玉 许心悦 宋朝晖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2-508,共17页
安徽青阳高家塝钨钼矿床和狮金山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过渡带北段,均赋存于青阳‒九华复式花岗岩体北缘的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中,两者在空间上紧密相邻,成矿元素组合分别为W-Mo和Cu-Pb-Zn-Au。本文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工作基础... 安徽青阳高家塝钨钼矿床和狮金山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过渡带北段,均赋存于青阳‒九华复式花岗岩体北缘的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中,两者在空间上紧密相邻,成矿元素组合分别为W-Mo和Cu-Pb-Zn-Au。本文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工作基础上,对两个矿床赋矿花岗闪长斑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石矿物S、Pb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分析,并厘定了狮金山矿床赋矿花岗闪长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矿石中辉钼矿Re-Os年龄。研究显示,高家塝钨钼矿床和狮金山钼铜多金属矿床赋矿花岗闪长斑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结合年代学研究,指示为同一期岩浆事件产物,成岩物质以壳源为主;矿石矿物S、Pb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两矿床受同一岩浆热液体系控制,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成矿年龄与赋矿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岩年龄显示,两个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基本同时,且矿石类型、元素组合及其分带与岩体产状、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断裂构造关系密切,但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明显不同,反映矿质富集和沉淀受控于地质及物理化学条件。由此推测,高家塝钨钼矿床和狮金山钼铜多金属矿床属于同一岩浆‒热液成岩成矿系统的产物,区内隐伏花岗闪长斑岩侵入体与相关围岩接触带部位是寻找此类钨钼铜多金属矿床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成矿系统 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高家塝钨钼矿床 狮金山钼铜多金属矿床 江南过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型金矿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杨立强 邓军 +5 位作者 张良 杨伟 谢东 汪龙 邱昆峰 李大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1711,共21页
胶东是全球唯一已知赋存于前寒武纪变质地体中的晚中生代巨型金矿省,其成矿系统独具特色,具体表现为:(1)位于陆内复合构造域,经历了多期重大构造-热事件,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受控于120±2Ma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变化及其诱发的软流圈... 胶东是全球唯一已知赋存于前寒武纪变质地体中的晚中生代巨型金矿省,其成矿系统独具特色,具体表现为:(1)位于陆内复合构造域,经历了多期重大构造-热事件,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受控于120±2Ma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变化及其诱发的软流圈上涌、岩石圈改造和伸展-挤压变形交替及控矿断裂剪压-剪张转换;(2)多重控矿构造和多样赋矿建造联合控制了不同规模和类型金矿的发育,形成了三山岛、焦家、招平、栖霞、郭即和牟乳六条NE向金矿带和三山岛-栖霞EW向富金廊带,导致了金矿化类型(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玲珑式/石英脉型、蓬家夼式/蚀变砾岩±角砾岩型、辽上式/黄铁矿-碳酸盐脉型)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多样性;(3)主要矿化元素Au、Ag、Cu、Pb和Zn均达到工业利用要求,并有多种共/伴生关键金属超常富集;(4)不同金矿带中硫化物Pb同位素组成与探明金资源储量及到郯庐断裂带的距离线性相关,反映距离幔源流体主通道越近、金属硫化物中放射性成因Pb含量和幔源组分占比越多、金成矿强度越大;(5)区域总体相对均一的Δ199 Hg(平均~0.012‰)及Δ199 Hg/Δ201 Hg与金品位呈线性负相关,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且地幔被俯冲洋壳及其上覆沉积物交代的程度控制了金品位的高低;(6)区域恒定的Δ33 S同位素组成(~0‰)排除了巨量金源自太古宙变质基底及其重熔花岗岩的可能,重的δ34 S(平均9.0±3.7‰)来源于俯冲的古太平洋板片及其上覆沉积物的脱挥发份;不同金矿带Δ33 S/δ34 S与探明金资源储量及其到郯庐断裂带距离线性相关,反映成矿期地壳伸展程度控制了金成矿强度;(7)区域He-Ar和H-O同位素组成显示壳幔混合特征,焦家式金矿的成矿流体组成更靠近地幔、玲珑式金矿位于地幔与地壳过渡带;三山岛、焦家和招平金矿带的成矿流体相对接近幔源流体,而郭即金矿带具有相对开放的构造环境;不同金矿带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探明金资源储量正相关,可能表征了从西到东成矿流体通量和流体-岩石反应强度逐渐降低。基于对上述特征的总结,提出了胶东型金矿的成因模式,明确了其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深部驱动、巨量金属和流体及络合物来源、输运通道和方式、源→汇过程和机制、成矿后变化和保存等成矿系统形成的关键因素,确立了“拆离断裂系与基底活化带及幔源流体通道复合控矿”的勘查思路和“四步式”的勘查模型。综上,胶东金矿不同尺度的鉴别特征及其形成的关键因素明显不同于全球已知的其他金矿类型,难以被已有成矿模式所涵盖,属于一种新的金矿类型——胶东型,其成因模式对华北、华南、西伯利亚、西澳伊尔岗、北美怀俄明和南美圭亚那等陆内金矿床具有普适性;系列找矿突破则验证了该成因模式与勘查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因此,本文认为胶东型金矿是全球研究热点和重要的金矿勘查方向,而该地区找矿的主攻目标是资源量大且品位和产状稳定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系统 时-空结构 成矿动力学 控矿因素 成因及勘查模型 胶东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