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矿床模型 被引量:152
1
作者 韩润生 胡煜昭 +9 位作者 王学琨 HOU Baohong 黄智龙 陈进 王峰 吴鹏 李波 王洪江 董英 雷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0-294,共15页
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是扬子地块西南缘之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矿石品位特高、共(伴)生锗和银等组分多、矿体延深大、矿床规模大、经济价值巨大,该类矿床典型的地质特征反映了矿床成矿环境的特殊性,有... 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是扬子地块西南缘之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矿石品位特高、共(伴)生锗和银等组分多、矿体延深大、矿床规模大、经济价值巨大,该类矿床典型的地质特征反映了矿床成矿环境的特殊性,有别于国内外已知类型铅锌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火山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型(VHMS)、热水沉积型(SEDEX)等)的特性,提出了该类矿床是铅锌矿床的新类型——会泽型(HZT)铅锌矿床,其形成与海西晚期伸展环境与印支期造山挤压环境的构造体制转换有关,并建立了"构造-流体‘贯入’成矿"的矿床模型。矿床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构造推覆—大规模流体运移;流体"贯入"—气液分异;流体卸载—重力分异成矿。该模型诠释了滇东北矿集区富锗银铅锌多金属铅锌矿床的成矿机理,无疑对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矿床研究与深部、外围的隐伏矿定位预测、勘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泽型(HZT)铅锌矿床模型 矿床典型特征 构造-流体“贯入”成矿 富锗铅锌矿床 滇东北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八方山-银母寺铅锌矿床外围成矿条件及找矿方法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卫宏 陈二虎 常宗东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B07期7-12,共6页
八方山-银母寺铜铅锌成矿带位于凤太金铅锌矿集区西部的次级热水沉积盆地中,成矿条件优越,已探明八方山大型铅锌矿床、银母寺中型铅锌矿床及多个小型铅锌矿床。目前已进入寻找隐伏铜铅锌矿阶段,找矿靶区的确定和找矿方法的选择显得... 八方山-银母寺铜铅锌成矿带位于凤太金铅锌矿集区西部的次级热水沉积盆地中,成矿条件优越,已探明八方山大型铅锌矿床、银母寺中型铅锌矿床及多个小型铅锌矿床。目前已进入寻找隐伏铜铅锌矿阶段,找矿靶区的确定和找矿方法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带内典型矿床的控矿条件进行分析,矿床明显受一定的层位、热水沉积岩相和次级紧闭(倒转)背斜等因素综合控制。在已知矿床延伸地段及与其控矿背斜平行的次级背斜构造部位,优选甘沟铅锌铜矿点、尖端山东西部及杨家湾铜(铅锌)矿点等为主要找矿靶区,需开展物探工作、大比例尺地质测量及工程验证等综合方法进行找矿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方山-银母寺铜铅锌矿床外围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控矿条件 综合找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南山中三叠世岩体特征及成矿作用
3
作者 王季伟 丰强 +1 位作者 赵小剑 刘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1-140,共10页
青海南山位于秦昆造山带接合部的转折部位,发育一套中三叠世中酸性岩基。前人对区内中三叠世岩体的研究侧重于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对该期岩浆热液活动与成矿的关系研究深度不足。以丰富的野外地质资料为基础,系统探讨了区内中三叠世... 青海南山位于秦昆造山带接合部的转折部位,发育一套中三叠世中酸性岩基。前人对区内中三叠世岩体的研究侧重于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对该期岩浆热液活动与成矿的关系研究深度不足。以丰富的野外地质资料为基础,系统探讨了区内中三叠世岩体的产状、侵位深部和剥蚀程度,同岩浆期流体作用过程、侵位机制和混合作用,岩浆作用背景和深部过程,与该期岩浆热液活动伴生的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控矿因素。研究表明:①中三叠世岩体是后碰撞的早期阶段,由加厚下地壳形成的不稳定“山根”,造成岩石圈拆沉构造背景下,区域性断裂脉冲式活动控制着不同来源岩浆热液系统的同时侵位和混合作用,且伴生有丰富的同岩浆期(成矿)流体活动,构成了区内与该期岩浆热液伴生的两种不同成因类型、不同成矿物质来源的与矿床密切伴生的成矿地质背景;②研究区现阶段正处于中三叠世隐伏岩基顶上带及其附近的成矿有利部位,下一步应加强区域性断裂带内及隐伏岩枝顶上流体出溶部位的找矿工作;③通过对黑马河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和切如伟晶岩型铌钽铷稀有金属矿两个典型矿床的成矿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了研究区的成矿潜力,并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为该区后续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三叠世岩体 岩浆热液系统 深部过程 典型矿床特征 成矿潜力 找矿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独山锑矿田半巴断裂带锑找矿信息集成与成矿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宪国 陈兴龙 +3 位作者 郑明泓 刘松 李小东 薛洪富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8-486,共9页
贵州独山锑矿田位于扬子古陆西南缘与雪峰山隆起的嵌接部、黔南坳陷东部独山箱状背斜中,是贵州省锑资源基地,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锑找矿潜力巨大。NE向的半巴断裂带控制了区内锑矿床(点)的分布,是本区主要控矿构造。本文以该断裂带为... 贵州独山锑矿田位于扬子古陆西南缘与雪峰山隆起的嵌接部、黔南坳陷东部独山箱状背斜中,是贵州省锑资源基地,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锑找矿潜力巨大。NE向的半巴断裂带控制了区内锑矿床(点)的分布,是本区主要控矿构造。本文以该断裂带为研究对象,总结区域地质特征,通过地物化遥找矿方法研究,集成了该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等找矿信息,提出该区找矿标志包括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围岩蚀变、矿化体(或矿体)的风化露头、地球物理和遥感等。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找矿模式,并提出本区找矿靶区优选的准则,优选出半坡、巴年、贝达3个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山锑矿田 半巴断裂带 典型矿床特征 找矿标志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