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选取方法研究:以三门峡市陕州区及周边为例
1
作者 黄聿铭 高宁泽 +2 位作者 李小慧 张梦瑶 李天阁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141,共8页
秦岭东段洛河流域矿区治理是重点生态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导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提供科学易行的选取方法,首先,探究废弃矿山不同生态退化程度对应的生态要素特... 秦岭东段洛河流域矿区治理是重点生态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导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提供科学易行的选取方法,首先,探究废弃矿山不同生态退化程度对应的生态要素特征及其范围;其次,在明确限制性因子阈值的基础上,基于杯球模型理论构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选取的概念性模型;再次,结合生态保护、安全防护、人民福祉三个维度的发展需求构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选取的概念性模型;最后,以三门峡市陕州区及周边四个典型废弃矿山为例,利用阈值效应和发展需求确定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并根据成效评估实证选取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①限制性因子阈值视角下,矿区轻度退化时以自然恢复为主,中度退化选用辅助再生,严重退化考虑生态重建;②阈值效应与发展需求共同视角下,若模式选取重合则优先选用该模式,若没有则优先选用人工干预程度较低的方案;③对三门峡市陕州区及周边矿区实施跟踪检测及成效评估发现,水土流失治理情况明显改善,说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选取方法是适用的。这对推进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健康生态,重要生态区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以及流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东段洛河流域 矿山生态修复模式 生态退化 概念性模型 发展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