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突变理论评价矿山安全管理状况 被引量:7
1
作者 于玥 徐杨 +1 位作者 郭江炜 宋双林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85,共3页
为了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应用突变理论对矿山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评价。通过与模糊评价法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突变评价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示例表明,此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关键词 突变理论 矿山安全管理 安全评价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驾岭煤矿整体优化矿山安全管理的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祥智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矿山安全管理 整体优化 煤矿 安全质量标准化 装备现代化 安全生产 安全文化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中国矿山安全管理与技术装备大会”将在大连召开 被引量:1
3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矿山安全管理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技术装备 大连 矿山安全事故 安全标准化 学术委员会 实践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大国矿山健康安全管理与标准体系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英博 李翠平 李仲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12,共4页
概述世界矿业大国矿山健康安全管理机构框架,分析部分国家矿山健康安全标准化体制,包括矿山健康安全标准体系、标准管理组织形式及机制;给出了矿山健康安全标准体系理论特征;为促进我国矿山安全健康管理与标准体系建设和发展提供经验借... 概述世界矿业大国矿山健康安全管理机构框架,分析部分国家矿山健康安全标准化体制,包括矿山健康安全标准体系、标准管理组织形式及机制;给出了矿山健康安全标准体系理论特征;为促进我国矿山安全健康管理与标准体系建设和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安全健康 矿山安全管理体系 矿山安全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现代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22
5
作者 周利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40,共5页
当前矿山企业屡屡发生的矿山灾害事故往往是疏于安全管理造成的。为此 ,本文就现代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与手段、安全管理方法及矿山安全管理的作用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分析表明 :有效的矿山安全管理应是主动的超前管理 ,应是相互协... 当前矿山企业屡屡发生的矿山灾害事故往往是疏于安全管理造成的。为此 ,本文就现代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与手段、安全管理方法及矿山安全管理的作用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分析表明 :有效的矿山安全管理应是主动的超前管理 ,应是相互协作条件下的综合化和系统化管理 ,应是一种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自我控制”管理 ,其实质就是整个矿山系统的本质安全化。因此 ,搞好矿山安全管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企业 矿山灾害 矿山安全管理 管理模式 安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非矿山健康安全管理与标准体系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佳洁 李翠平 李仲学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0,83,共4页
介绍了南非矿山健康安全管理机构框架,包括政府部门、"三方机构"、中介机构、矿山企业、救援中心及工会组织的作用;分析了南非矿山健康安全标准化体制,包括南非标准体系、标准化管理组织形式及机制;揭示了南非矿山健康安全标... 介绍了南非矿山健康安全管理机构框架,包括政府部门、"三方机构"、中介机构、矿山企业、救援中心及工会组织的作用;分析了南非矿山健康安全标准化体制,包括南非标准体系、标准化管理组织形式及机制;揭示了南非矿山健康安全标准体系理论特征。可为发展我国矿山健康安全管理与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非 矿山健康安全 矿山安全管理体系 矿山安全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智能移动安全检查系统与闭环运行模式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岑元刚 黄浪 +3 位作者 周焕明 胡东涛 陶婷婷 孙莹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150-154,共5页
针对传统安全检查模式的缺陷,以Android智能移动设备为载体,采用三角形算法和位置指纹识别算法进行定位,设计了便携式智能移动安全检查终端;在Eclipse集成环境下,采用B/S架构设计了综合分析处理终端;采用Socket和JSON数据交换模式,实现... 针对传统安全检查模式的缺陷,以Android智能移动设备为载体,采用三角形算法和位置指纹识别算法进行定位,设计了便携式智能移动安全检查终端;在Eclipse集成环境下,采用B/S架构设计了综合分析处理终端;采用Socket和JSON数据交换模式,实现了智能移动安全检查终端与综合分析处理终端数据的交互与同步;在此基础上,构建面向检查对象的闭环安全检查运行模式,开发了闭环安全检查运行模式的流程。该研究结果可提高安全检查的效能,实现安全检查的信息化和数据化,进而促进安全标准化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检查 闭环运行模式 ANDROID 智能移动终端 矿山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山:无人机助力管理,给矿山一双慧眼 被引量:1
8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5期695-695,共1页
据10月10日报道,江西金山矿业公司创新管理手段,利用无人机助力矿山安全管理、治安保卫和防汛巡检等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1)地灾监测初显成效。早在2017年6月,公司地测部、健康安全环保部工作人员到黄不坑开展工作,发现在162 m处16线... 据10月10日报道,江西金山矿业公司创新管理手段,利用无人机助力矿山安全管理、治安保卫和防汛巡检等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1)地灾监测初显成效。早在2017年6月,公司地测部、健康安全环保部工作人员到黄不坑开展工作,发现在162 m处16线附近采空区上方有一条长约50m、宽约4m的地表塌陷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安全管理 创新管理 无人机 金山 矿业公司 工作人员 健康安全 地表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矿山安全技术研究所
9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F0004-F0004,共1页
矿山安全技术研究所是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的主要科研部门之一,是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矿山安全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的挂靠机构,拥有矿山采空区灾害防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矿山安全技术研究所是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的主要科研部门之一,是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矿山安全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的挂靠机构,拥有矿山采空区灾害防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和非煤矿山基地,主要从事矿山动力灾害预防与控制、矿山安全物联网与信息化技术、矿山安全管理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技术的研究,并承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相关部委下达的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研制、修订、考评等相关工作。可为矿山企业提供下列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矿山安全管理 安全技术 研究所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非煤矿山 专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的矿山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创新模式探讨
10
作者 廖光东 《工矿自动化》 2025年第8期148-158,共11页
双重预防机制为解决传统矿山安全管理模式因过度依赖人工巡检与事后处置而难以实现风险隐患精准辨识与动态管控问题提供了系统性方案。阐述了矿山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研究与应用现状,指出目前该机制存在风险评估与管控静态化与机械化、隐... 双重预防机制为解决传统矿山安全管理模式因过度依赖人工巡检与事后处置而难以实现风险隐患精准辨识与动态管控问题提供了系统性方案。阐述了矿山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研究与应用现状,指出目前该机制存在风险评估与管控静态化与机械化、隐患排查与数据管理碎片化与孤岛化、动态响应与信息化应用滞后性与浅层化、人员能力与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分析了数字孪生、人工智能(AI)大模型、矿山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矿山安全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适用性。构建了基于矿山物联网的数字孪生与AI大模型融合框架,进而提出基于该框架的矿山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创新模式,即通过数字孪生实现风险场景虚拟映射与实时推演,依托智能管控平台完成多源数据融合与策略联动,借助AI大模型赋能知识驱动的智能分析,形成具备自学习、自优化能力的双重预防体系。分析指出创新模式应用中需解决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模型可靠性与漂移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矿山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将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御、从单点管控向系统协同、从经验驱动向数据+机理双驱动的三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安全管理 双重预防机制 新一代信息技术 数字孪生 人工智能大模型 矿山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SR-DEMATEL模型的硫化矿石自燃灾害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毛亚军 阳富强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2,共7页
为了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硫化矿石自燃灾害事故影响因素,首先基于WSR(物理-事理-人理)系统分析方法找出可能引起硫化矿石自燃灾害事故的影响因素,从而构建硫化矿石自燃灾害事故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矩阵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 为了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硫化矿石自燃灾害事故影响因素,首先基于WSR(物理-事理-人理)系统分析方法找出可能引起硫化矿石自燃灾害事故的影响因素,从而构建硫化矿石自燃灾害事故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矩阵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研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计算不同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确定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通过综合考虑中心度和原因度,识别出引起硫化矿石自燃灾害事故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温度、pH值、蓄热条件、矿石成分及含量、初始铁离子浓度、地质条件和氧气浓度。该研究可为有效提高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安全管理 硫化矿石自燃 影响因素 WSR DEMAT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三边测算的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尚俊龙 胡建华 邓红卫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为促进矿山安全生产管理,针对目前矿山井下人员定位不精确,存在定位盲区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加权三边测算的井下人员精确定位新方法。该方法在不增加节点和成本的基础上,将节点布置成三角模式,依据权重对节点进行优选,运用最大概似法论... 为促进矿山安全生产管理,针对目前矿山井下人员定位不精确,存在定位盲区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加权三边测算的井下人员精确定位新方法。该方法在不增加节点和成本的基础上,将节点布置成三角模式,依据权重对节点进行优选,运用最大概似法论证了定位的精确性。通过实例对加权三边测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定位误差在3 m以内。加权三边测算法能够实现井下人员精确定位,可以运用于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安全生产管理 无线传感器网络 优选 加权三边测算 精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 of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in China 被引量:24
13
作者 LIU Jian-po SI Ying-tao +2 位作者 WEI Deng-cheng SHI Hong-xu WANG R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3074-3098,共25页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echnique to assess stability of rock mass in metal mines.Due to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in China,including the high tectonic s...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echnique to assess stability of rock mass in metal mines.Due to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in China,including the high tectonic stress,irregular shape and existence of ore body,and complex mining methods,the application of microseismic technology is more diverse in China compared to other countries,and is more challenging than in other underground structures such as tunnels,hydropower stations and coal mines.Apart from assessing rock mass stability and ground pressure hazards induced by mining process,blasting,water inrush and large scale goaf,microseismic technology is also used to monitor illegal mining,and track personnel location during rescue work.Moreover,microseismic data have been used to optimize mining parameters in some metal mines.The technology is increasingly used to investigate cracking mechanism in the design of rock mass supports.In this paper,the application,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achievements of microseismic technology in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in China are summarized.By considering underground mi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zation,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tization,future studies should focus on intelligent microseismic data processing method,e.g.,signal identification of microseismic and precise location algorithm,and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seismic equipment.In addition,integrated monitoring and collaborative analysis for rock mass response caused by mining disturbance will have good prospect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metal mine microseismic safety management rock mass stability disaster warning integrated monito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