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榆横矿区中厚煤层加长工作面高强度开采矿压显现规律与区域等级智能预警
1
作者 崔峰 宗程 +7 位作者 来兴平 谢涛 白云虎 张毅 贾冲 王昊 罗钟 刘浩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66-2880,共15页
高强度开采和工作面长度增加使得矿压显现规律和时空分布特征出现变化,实现顶板来压的智能预测对于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榆横矿区袁大滩煤矿中厚煤层加长工作面高强度开采的矿压演化趋势和分级预测为背景,分析了加长工... 高强度开采和工作面长度增加使得矿压显现规律和时空分布特征出现变化,实现顶板来压的智能预测对于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榆横矿区袁大滩煤矿中厚煤层加长工作面高强度开采的矿压演化趋势和分级预测为背景,分析了加长工作面支架阻力的分布特征和矿压显现规律,将工作面矿压数据动态映射至具有拓扑关系的空间网格单元,利用无监督聚类算法提取了工作面支架时空关联特征,形成了时空联动的支架阻力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patch机制的Transformer(Patch Time Series Transformer,PatchTST)矿压预测模型,基于现场实测数据横向对比测试了多种预测模型,验证了PatchTST的准确性和对矿压长序列预测的适用性,最后进行了工程应用性能测试和预测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袁大滩煤矿11207加长工作面倾向方向压力分布呈现“双波峰−谷间震荡”的“M”型特征,随着推进度和时间推移,“M”型压力场总体呈现出“形成−稳定−递归”的周期性演化规律;矿压数据经过空间网格单元的动态映射和聚类分析后,可以精确辨识工作面来压积聚区域并实现来压强度分级的自动求解;PatchTST模型在回视窗口240,预测步长为3的情况下预测精度最佳,评估指标M_(SE)值和M_(AE)值分别为0.095、0.240;横向对比多个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模型,PatchTST模型均能做到最低的预测误差;工程应用性能测试表明,所用方法准确辨识了现场观测较为强烈的来压,误差分析同样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准确率可达92.8%。研究可为加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工作面来压的智能预测预警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长工作面 矿压显现规律 时空特征 分类 载荷预测 PatchT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薄基岩8m超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与开采沉陷规律协同分析
2
作者 任建喜 孙成伟 +1 位作者 张金贵 胡俭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135,共9页
为研究8m超大采高工作面回采诱发的矿压显现与地表沉降规律,在陕煤集团张家峁煤矿2203工作面井下工作面布置了应力监测系统和在地表布置了GNSS自动观测站的研究手段,对该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矿压显现规律及地表沉降特征进行了协同分析。结... 为研究8m超大采高工作面回采诱发的矿压显现与地表沉降规律,在陕煤集团张家峁煤矿2203工作面井下工作面布置了应力监测系统和在地表布置了GNSS自动观测站的研究手段,对该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矿压显现规律及地表沉降特征进行了协同分析。结果表明:8m超大采高2203工作面的矿压显现来压区域性明显,表现为工作面倾向支架工作阻力呈“中间大两端小”分布。较普通采高相比,超大采高工作面由于开采空间大,顶板承载的重量增加,导致工作面支架承受的压力更大,矿压显现更剧烈;超大采高工作面的来压周期通常较长,周期性来压的强度较高,呈大小周期交替的规律;超大采高在来压时,支架增阻急剧上升,且增阻幅度较大。8m超大采高2203工作面地表沉降活跃期较短,期间下沉速度较大,地表沉降剧烈,但衰退期较长;工作面回采所诱发的地表沉降的影响范围较大、但显著沉降区域较小、沉降所形成的盆地呈“倒立草帽”状;地表裂缝发育明显,裂缝宽度较大,主要发生在工作面采空区中部,呈非闭合环状分布,整个工作面地表破坏严重,形成了明显的台阶状裂缝;与普通采高工作面相比超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引起的地表沉降量与沉降范围更大,下沉速度更快,持续时间更长。8m超大采高2203工作面地表发生沉降前1~5d内工作面会来压,由此看出矿压显现对地表沉降有预警作用,之后随着周期来压的不断显现,地表沉降经历缓慢沉降、快速沉降阶段和沉降稳定三个阶段,快速沉降阶段较缓慢沉降和沉降稳定阶段的井下矿压显现更加频繁且剧烈,来压次数增多,来压步距减小,来压持续时间增大,工作面推进速度越快,地表的下沉速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8m超大采高 地表沉降 矿压显现 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位厚层顶板双巷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3
作者 苏杰 姚士茂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4,共12页
煤矿的复杂地质构造对工作面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具有重要影响,严重制约着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回采。为研究布尔台煤矿巷道底鼓致因,揭示多位厚层顶板双巷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发生机理,本文构建了多位厚层顶板双巷工作面开采的物理模型... 煤矿的复杂地质构造对工作面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具有重要影响,严重制约着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回采。为研究布尔台煤矿巷道底鼓致因,揭示多位厚层顶板双巷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发生机理,本文构建了多位厚层顶板双巷工作面开采的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型,研究了双巷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覆岩位移及破断的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了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围岩垂直应力分布规律、煤柱垂直应力演化规律和围岩能量演化规律,分析了12上302辅运顺槽巷道底鼓致因。研究结果表明:12上301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55m,周期来压步距约8.2m,平均岩层垮落角53.4°。覆岩下沉移动受多位厚层顶板控制,当推进60~240m范围内,中位厚层顶板破断前各岩层下沉过程表现为离层出现-离层增大阶段,当中位厚层顶板破断后,覆岩随之整体、快速下沉。在12上301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工作面前方和临空煤柱附近的垂直应力峰值增加明显,与上覆多位厚层顶板的破断密切相关,最大应力集中系数均为3.6。临空煤柱的垂直应力在工作面后方约250m处达到最大值,约为21.09MPa。工作面前方和临空煤柱区域容易形成能量积聚,能量密度峰值最高达55.3MJ/m^(3)。12上302辅运顺槽巷道受多位厚层顶板变形破断的直接影响,临空煤柱产生了应力集中和能量积聚,最终导致巷道底鼓现象发生。本文研究可为类似条件矿井矿压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位厚层顶板 矿压显现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能量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家河煤矿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预测及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席国军 余智秘 +4 位作者 李亮 李小菲 丁自伟 刘江 张超凡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6,共9页
现有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预测方法中,基于数值模拟与统计回归的方法无法实现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实时精准预测,深度学习方法存在超参数较多且难以设置、模型训练速度慢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胡家河煤矿402102回采工作面采动过程中... 现有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预测方法中,基于数值模拟与统计回归的方法无法实现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实时精准预测,深度学习方法存在超参数较多且难以设置、模型训练速度慢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胡家河煤矿402102回采工作面采动过程中监测到的煤体内部应力变化时序数据为基础,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门控循环单元(PSO-GRU)应用到回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预测中。采用PSO算法对GRU进行优化,构建PSO-GRU模型,实现对超参数的自动寻优,从而提高GRU的训练速度和预测精度。以预测结果为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402102回采工作面矿压主控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将顶板条件、回采工艺、煤层赋存、地质构造确定为影响工作面矿压的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分出具有代表性的14个二级指标。测试结果表明:(1)与未经优化的GRU模型相比,PSO-GRU模型的均方误差(MSE)降低了83.9%,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了59.8%,平均绝对误差(MAE)降低了59.0%,决定系数R2提升了28.9%。(2)PSO-GRU模型对矿压数据预测的拟合度达0.980以上,具有良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泛化能力。(3)地质条件中的煤层赋存因素对回采工作面矿压的影响最大,权重为0.47;可人为干预的影响因素中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矿压的影响最大,权重为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矿压显现规律预测 PSO-GRU模型 层次分析法 主控因素 评价指标体系 时间序列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采动宽煤柱承载特性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宗保东 陈立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单翼开采矿井为解决采掘接替紧张的问题,常会出现迎采对掘的情况,而迎采动掘巷期间,矿压显现规律和煤柱宽度的确定是巷道掘进及安全回采的关键。以炭窑坪煤业100303运输巷迎采掘巷期间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 单翼开采矿井为解决采掘接替紧张的问题,常会出现迎采对掘的情况,而迎采动掘巷期间,矿压显现规律和煤柱宽度的确定是巷道掘进及安全回采的关键。以炭窑坪煤业100303运输巷迎采掘巷期间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对煤柱的合理宽度及迎采期间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结论有:通过理论计算,煤柱在受到掘进扰动和工作面采动的双重影响下,确保煤柱不完全发生塑形破坏且存在弹性核的宽度至少为30 m。数值模拟发现,掘进迎头至相遇位置前方20~30 m时,围岩变形开始增大,煤柱帮和回采帮变形量均超过0.5 m。当掘进至采空区后方一定距离后,围岩因同时受掘进扰动与采空区侧向支承应力的叠加影响,变形增幅加快,煤柱帮变形严重,最大变形量超1 m。提出100303运输巷掘进距100302综采工作面70 m时,停止掘进,在迎采扰动范围内,优化支护参数,提高煤柱承载能力。现场监测表明,巷道顶底板和两帮均变形较小均在可控范围内,有效控制了迎采动工作面掘巷的围岩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迎采对掘 煤柱宽度 矿压显现 数值模拟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壁膏体充填开采覆岩运移特征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洋 李长青 +3 位作者 张沿 张丽丽 苏苗苗 栾博宇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7-746,共10页
以古城煤矿1123充填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运用地质雷达、多点位移计、微震监测等方法研究深井长壁膏体充填开采覆岩运移特征及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1)工作面超前采动影响距离为33~37 m,进风巷煤柱侧超前采动影响距离增至50 m,回风巷断... 以古城煤矿1123充填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运用地质雷达、多点位移计、微震监测等方法研究深井长壁膏体充填开采覆岩运移特征及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1)工作面超前采动影响距离为33~37 m,进风巷煤柱侧超前采动影响距离增至50 m,回风巷断层影响区超前采动影响距离呈现增长趋势;(2)充填工作面微震事件分布呈非对称、低能量、纵向发育高度小、底板集中、顶板分散等特征,以小能量事件居多;(3)充填工作面顶板以变形下沉为主,未发生大范围的破坏,说明充填开采可降低上覆岩层的运移模式和强度;(4)充填工作面推进到165.6 m时,地表未发生明显的沉降现象,表明充填开采对地表沉降具有较好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充填开采 矿压显现规律 覆岩运移特征 超前支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尔台矿综采工作面主运巷道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7
作者 范东林 陈苏社 +4 位作者 王庆雄 王巍 曹军 崔立军 王彦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针对神东矿区特大型矿井在较深开采深度下矿压显现规律研究不足的问题,以布尔台煤矿22209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较深埋深条件下高开采强度综采工作面主运巷道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巷道表面位移监测显示,主运巷道顶板、正帮、副帮... 针对神东矿区特大型矿井在较深开采深度下矿压显现规律研究不足的问题,以布尔台煤矿22209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较深埋深条件下高开采强度综采工作面主运巷道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巷道表面位移监测显示,主运巷道顶板、正帮、副帮均未发生明显变形,巷道围岩变形可控;煤壁钻孔应力监测显示,在距离煤壁45 m左右的位置开始进入超前应力影响区域,应力值增幅开始明显,在10 m左右位置应力增幅明显增大,煤壁可能会出现帮鼓、片帮,甚至存在炸帮的可能性,推测此段处于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区域,必须严格执行超前锚杆索防护;数值模拟分析,在锚杆与锚索支护方式下,主应力和剪切应力均不同程度缩小了范围,围岩的完整性得到提升,顶板塑性区块的数量下降,以拉伸破坏为主,巷道两帮塑性区范围变小,且以剪切破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东 较深埋深 主运巷道 矿压显现规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及支架适应性分析
8
作者 祁昊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64-67,共4页
为研究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以补连塔煤矿22310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设计了矿山压力观测方案并实施现场观测。结合矿压与岩层理论,结合现场实际数据,研究探讨了煤层开采时的矿压显现规律。为验证液压支架的合理性,通过公式计算、... 为研究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以补连塔煤矿22310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设计了矿山压力观测方案并实施现场观测。结合矿压与岩层理论,结合现场实际数据,研究探讨了煤层开采时的矿压显现规律。为验证液压支架的合理性,通过公式计算、数据实测相结合的方式,对上下位邻近关键层之间破断有相互影响时支架阻力、关键层“悬臂梁”结构状态时支架阻力、关键层“砌体梁”结构状态时支架阻力进行了分析,求得22310工作面支架所需合理工作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矿压显现 支架 适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薄煤层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9
作者 郝玉兵 范文胜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4-329,共6页
针对超长综采工作面回采时矿压显现比较剧烈,易发生煤壁片帮、冒顶压架等事故,以补连塔煤矿454 m超长综采工作面薄煤层开采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实际观测和对支架压力数据分析,对454 m超长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 针对超长综采工作面回采时矿压显现比较剧烈,易发生煤壁片帮、冒顶压架等事故,以补连塔煤矿454 m超长综采工作面薄煤层开采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实际观测和对支架压力数据分析,对454 m超长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工作面直接顶初次来压时的压力显现情况以及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时的压力显现情况和来压步距,为类似条件的工作面开采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综采工作面 薄煤层 矿压显现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典型顶板条件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被引量:42
10
作者 徐刚 于健浩 +4 位作者 范志忠 薛吉胜 刘前进 李正杰 卢振龙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5-37,共13页
长期以来顶板灾害在煤矿灾害事故中始终占据较大比例,一直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难题。矿压规律分析对顶板灾害的有效防控至关重要,目前,大多研究仅针对单一矿井或个别矿区,对不同顶板条件矿压与顶板灾害特征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各类顶... 长期以来顶板灾害在煤矿灾害事故中始终占据较大比例,一直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难题。矿压规律分析对顶板灾害的有效防控至关重要,目前,大多研究仅针对单一矿井或个别矿区,对不同顶板条件矿压与顶板灾害特征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各类顶板条件之间矿压显现的共性和差异研究不足,且尚未形成有效的矿压显现特征评价指标及方法。基于以上问题,首先,将我国煤矿顶板进行分类,划分为浅埋深、坚硬顶板、非坚硬顶板等3种典型条件,其中非坚硬顶板又包括强矿压顶板和弱矿压顶板2种类型。通过大量矿压数据分析,采用基于支架工作阻力P-T曲线、矿压云图、典型工作面来压特征统计及均化循环拟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分析各类典型顶板条件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得出如下结论:①浅埋煤层工作面具有来压强增阻、非来压微增或负增阻、来压频繁且持续时间长、矿压受地表形状影响大等特征。工作面来压期间均化循环曲线表现为对数+指数的复合函数特征,来压期间支架增阻率远高于非来压期间,且工作阻力增速呈现前缓后急的增长趋势。②坚硬顶板工作面具有来压强增阻、来压步距大、有时存在动载冲击等特征。非来压期间增阻率较小,均化循环曲线表现为近似于线性函数的微增阻特征。来压期间,支架增阻率显著提高,均化循环曲线特征与浅埋煤层增阻特征相似。③非坚硬强矿压类型顶板工作面具有来压与非来压界定不明显、持续渐进式顶板灾害等特征。非来压时增阻率高于浅埋及坚硬顶板工作面,来压时则相反;非坚硬弱矿压类型顶板工作面具有来压显现较弱、增阻率较小、局部来压频繁等特征。2种非坚硬顶板工作面均化循环曲线均符合对数函数特征,增阻率呈移架前期快速增长,而后迅速放缓的增长趋势,来压时增阻曲均低于浅埋和坚硬顶板工作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顶板条件 矿压显现规律 P-T曲线 云图 均化循环 增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矸石充填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被引量:61
11
作者 张吉雄 吴强 +1 位作者 黄艳利 周跃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共4页
在分析充填综采顶板运动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充填综采基本顶关键块力学模型,并通过分析矸石充填体与破碎直接顶压实变形规律,推导出了充填综采工作面支护强度力学关系式。对比传统综采,引入了充填综采工作面支护强度修正系数η,理论分... 在分析充填综采顶板运动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充填综采基本顶关键块力学模型,并通过分析矸石充填体与破碎直接顶压实变形规律,推导出了充填综采工作面支护强度力学关系式。对比传统综采,引入了充填综采工作面支护强度修正系数η,理论分析得出工作面采高变化在1.6~3.5m时,修正系数η的变化范围为0.49~0.84,得出充填综采工作面所需支护强度明显小于传统综采的结论。现场工程应用进一步证实了充填综采工作面没有明显的矿压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 充填综采 矿压显现 力学模型 支护强度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ek-Brown参数确定方法的多煤层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模拟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赵毅鑫 王涛 +2 位作者 姜耀东 潘力 张科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0-976,共7页
结合宁东矿区任家庄矿的生产实例,利用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确定煤、岩体力学参数的方法,运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了任家庄矿3号和5号煤层开采中的矿压显现规律,并根据现场工作面巷道围岩应力和表面收敛监测结果,对比分析了数值模拟结... 结合宁东矿区任家庄矿的生产实例,利用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确定煤、岩体力学参数的方法,运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了任家庄矿3号和5号煤层开采中的矿压显现规律,并根据现场工作面巷道围岩应力和表面收敛监测结果,对比分析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发现:基于Hoek-Brown经验强度准则所确定的煤、岩体力学参数与标准煤岩样的实验室测定值有明显差异,两者间并非简单折减关系,而与岩体结构特点、完整岩石强度和开挖影响等因素有关。现场多煤层开采中矿压显现规律的实测与数值模拟结果的比对,进一步验证了基于Hoek-Brown准则确定煤、岩体力学参数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EK-BROWN准则 多煤层开采 矿压显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深极近距离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70
13
作者 王路军 朱卫兵 +1 位作者 许家林 鞠金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50,共4页
针对神东矿区石圪台矿12102工作面矿压显现不明显和周期来压步距较大等问题,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物理模拟的方法,对浅埋深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和周期来压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下煤层工作面的周期来压... 针对神东矿区石圪台矿12102工作面矿压显现不明显和周期来压步距较大等问题,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物理模拟的方法,对浅埋深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和周期来压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下煤层工作面的周期来压步距为23 m,是上煤层工作面的2.1倍,而周期来压持续长度反而减少了0.8~1.6 m,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下煤层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受上覆主关键层回转运动的影响,因主关键层破断块体较长且距离下煤层较远,导致主关键层破断块体回转较小角度便能受到采空区冒落矸石的支撑,从而出现了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更大及来压持续长度更短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极近距离煤层 矿压显现 关键层判别 周期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开采上位岩层的平衡结构及其对采场矿压显现的影响 被引量:36
14
作者 陆明心 郝海金 吴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1-595,共5页
在实测资料、模拟实验及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的基础上,对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内在机理及上覆岩体的平衡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综放工作面上覆岩层存在着比分层开采层位更高的平衡结构,以大变形梁的形式存在.结构的活动是一逐渐变化的过程,... 在实测资料、模拟实验及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的基础上,对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内在机理及上覆岩体的平衡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综放工作面上覆岩层存在着比分层开采层位更高的平衡结构,以大变形梁的形式存在.结构的活动是一逐渐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平衡结构与其下的顶板及顶煤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方式与顶煤的多次损伤有关.根据顶煤的损伤因子D、顶煤应变ε可以确定出合理的支护阻力,而ε可由大变形梁的位移及顶板的变形推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压显现 综放开采 平衡结构 采场 损伤 顶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极近距离采空区下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付兴 王鑫 +3 位作者 苏志刚 张宏伟 周坤友 霍丙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9-155,共7页
针对同一浅埋工作面同时存在极近距离采空区下和实体煤岩下的具体工程条件,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方法研究了极近距离采空区下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并与相同地质条件单一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覆已破断... 针对同一浅埋工作面同时存在极近距离采空区下和实体煤岩下的具体工程条件,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方法研究了极近距离采空区下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并与相同地质条件单一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覆已破断关键层形成的平衡"砌体梁"结构与下煤层距离较近情况下,工作面覆岩更易失稳,来压频繁且来压强度较高;相对于实体煤岩下,采空下工作面来压步距均值变小,降幅平均为19%,且在走向方向上变化幅度较大,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周期性,来压强度整体增大,增幅平均为6%,而动载系数又有所降低;采空区下工作面较实体煤岩下超前影响范围增大,支承压力峰值点距工作面距离基本不变,峰值强度和深处稳定煤体应力值均明显降低。采空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应加强顶板管理和矿压观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极近距离煤层 采空区 矿压显现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开采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矿压显现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朱志洁 张宏伟 +2 位作者 陈蓥 李云鹏 吴文达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6-129,共4页
为了研究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矿压显现的影响,以同忻矿8106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对不同工作面推进速度下的工作面围岩应力和支架工作阻力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工作面推进速度与矿压显现之间的关系。结果... 为了研究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矿压显现的影响,以同忻矿8106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对不同工作面推进速度下的工作面围岩应力和支架工作阻力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工作面推进速度与矿压显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速度越快,超前支承压力峰值越高、峰值点与煤壁的距离越近,工作面来压步距越长、动载系数越大,工作面矿压显现更强。同忻矿强矿压显现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面推进速度有关,应适当降低工作面推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工作面推进速度 矿压显现 特厚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深井大倾角煤层综放采场矿压显现实测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孟宪锐 问荣峰 +1 位作者 刘节影 张宝优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17,21,共5页
针对开滦赵各庄矿3237深部大倾角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和围岩活动规律进行了全面的实测研究,通过多种观测手段和研究方法,获得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初步掌握了大采深大倾角厚煤层条件下综放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基本规律与顶板的运移特征,... 针对开滦赵各庄矿3237深部大倾角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和围岩活动规律进行了全面的实测研究,通过多种观测手段和研究方法,获得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初步掌握了大采深大倾角厚煤层条件下综放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基本规律与顶板的运移特征,得出了大采深与大倾角回采巷道变形与支承压力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深部 大倾角 综放开采 矿压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下孤岛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志华 华心祝 +2 位作者 杨科 杨积海 刘乐枝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2-74,78,共4页
以顾北煤矿1232(1)采空区下孤岛工作面地质条件为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了采空区下孤岛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与一般孤岛工作面的差异。研究表明:受上覆煤层采动影响,会引起下方孤岛面煤体卸压,所以采空区下孤岛面相对于实... 以顾北煤矿1232(1)采空区下孤岛工作面地质条件为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了采空区下孤岛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与一般孤岛工作面的差异。研究表明:受上覆煤层采动影响,会引起下方孤岛面煤体卸压,所以采空区下孤岛面相对于实体煤下孤岛面矿压显现不显著。通过现场实测分析,数值模拟所得的矿压显现规律与实测结果相吻合,说明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采空区下孤岛面矿压显现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孤岛工作面 矿压显现 数值模拟 实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煤岩破坏及矿压显现与瓦斯涌出关系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46
19
作者 翁明月 徐金海 李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09-1714,共6页
为获取综放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随开采过程的变化规律,在屯留煤矿S2205综放工作面进行了煤岩破坏的微震监测、工作面矿压显现监测和瓦斯涌出的实测研究,分析了煤岩破坏的三维时空分布、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和超前支承压力的变化情况,结合... 为获取综放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随开采过程的变化规律,在屯留煤矿S2205综放工作面进行了煤岩破坏的微震监测、工作面矿压显现监测和瓦斯涌出的实测研究,分析了煤岩破坏的三维时空分布、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和超前支承压力的变化情况,结合工作面瓦斯涌出监测数据,得到了综放工作面煤岩破坏、矿压显现和瓦斯涌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作面煤壁前方随工作面的推进而产生大量微震事件,微震事件峰值出现的时间一般略早于工作面周期来压,而瓦斯涌出量峰值的出现又略晚于工作面周期来压,可以根据微震事件变化来间接反映工作面矿压显现和瓦斯涌出情况。屯留煤矿S2205综放工作面微震事件及能量的突然增大超前于来压剧烈显现1 d,煤岩的充分破坏超前于瓦斯的大量涌出1个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煤岩破坏 矿压显现 瓦斯涌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沿空掘巷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护参数优化 被引量:23
20
作者 谢广祥 曹伍富 +1 位作者 华心祝 查文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13,共4页
通过对锚网索支护综放沿空掘巷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研究,得出该条件下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并对锚网索支护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 综放沿空掘巷 锚网索支护 矿压显现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