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MICP技术对矿区锰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许欣 李勃昔 +5 位作者 刘雪峰 皇晓刚 段耀庭 牛磊 王哲 郑春丽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39-1450,共12页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矿区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特别是锰污染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技术(MICP)修复内蒙古某铁锰尾矿区周边农田污染土壤,探索了巴氏芽孢杆...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矿区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特别是锰污染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技术(MICP)修复内蒙古某铁锰尾矿区周边农田污染土壤,探索了巴氏芽孢杆菌与助剂(生物炭)和成核剂(柠檬酸钠)的联合使用对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通过设置空白对照组(CK)、菌剂单独处理组(B)、菌剂+助剂组(B+A)、菌剂+成核剂组(B+N)多种处理组,评估不同修复方法对土壤pH值、容重、含水率、养分、有机质含量、酶活性以及锰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ICP技术显著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降低了土壤中锰的可交换态和浸出毒性,且强化处理组(B+A和B+N)比单一菌剂处理更有效。修复后,土壤中锰的碳酸盐结合态显著增加,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明显降低,作物生长得到显著促进。研究表明,MICP技术,尤其是通过添加外源助剂和成核剂的强化处理,能够有效修复矿区污染土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MICP) 矿区土壤修复 锰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盐对长期重金属污染的矿区土壤的修复研究(Ⅱ)--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曲贵伟 Amarilis de Varennes 依艳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3-657,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聚丙烯酸盐对S Domingos金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在《聚丙烯酸盐对长期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Ⅰ)》[30](以下简称研究Ⅰ)中聚丙烯酸盐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的pH,同时土壤中水溶性重...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聚丙烯酸盐对S Domingos金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在《聚丙烯酸盐对长期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Ⅰ)》[30](以下简称研究Ⅰ)中聚丙烯酸盐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的pH,同时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的含量也比对照显著降低,从而使果园草Orchardgrass(Dactylis glomerata L.cv.Amba)的生物量得到显著增加。为更全面地说明聚丙烯酸盐在该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上的作用,进一步探讨了聚丙烯酸盐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细菌数量随聚丙烯酸盐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聚丙烯酸盐处理的真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但随着聚丙烯酸盐水平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这可能是由于0.4%和0.6%的聚丙烯酸盐处理土壤pH显著提高所导致的。因此使用微生物数量评价土壤质量时,细菌比真菌表现更突出。使用聚丙烯酸盐修复的土壤脱氢酶、磷酸酶、蔗糖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均比对照显著增加(P≤0.05),而脲酶活性的下降则可能是由于聚丙烯酸盐带来大量的铵态氮产生的抑制作用所致。综合研究Ⅰ中的结果,聚丙烯酸盐不仅可以改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理化性状而且对于土壤微生物属性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从果园草生物量来看,0.4%聚丙烯酸盐的用量对该污染土壤的修复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盐 矿区土壤修复 重金属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盐对长期重金属污染的矿区土壤的修复研究:Ⅰ对土壤保水能力、果园草生长和土壤pH以及土壤水溶性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曲贵伟 Amarilis de Varennes 依艳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92-1598,共7页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聚丙烯酸盐对长期重金属污染的矿区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使用聚丙烯酸盐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其中0.6%聚丙烯酸盐处理土壤在达到最大持水量时比对照增加了近4倍。然而在作物生长过程中,...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聚丙烯酸盐对长期重金属污染的矿区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使用聚丙烯酸盐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其中0.6%聚丙烯酸盐处理土壤在达到最大持水量时比对照增加了近4倍。然而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聚丙烯酸盐修复的土壤持水量逐渐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聚丙烯酸盐与土壤中重金属结合后其吸水能力下降所造成的。与对照相比,聚丙烯酸盐的应用使果园草生长得到明显改善,从整个4茬的果园草生长来看,0.4%的聚丙烯酸盐的处理表现最为突出。使用聚丙烯酸盐处理的土壤pH随着使用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水平聚丙烯酸盐处理之间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0.4%和0.6%的聚丙烯酸盐处理的土壤pH增加更显著。不同水平聚丙烯酸盐处理(0.2%、0.4%、0.6%)的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的含量均比对照显著降低(P≤0.05)。然而,聚丙烯酸盐数量的增加对土壤中水溶性Zn和Pb的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对于土壤水溶性Cu而言,0.4%和0.6%的聚丙烯酸盐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0.2%的聚丙烯酸盐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酸盐可以用于修复长期重金属污染的矿区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盐 矿区土壤修复 植物生长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菌群在金属矿区黄药、镉复合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海 秦康佳 +3 位作者 董颖博 李冰 侯学文 唐亚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5-232,共8页
金属矿区典型浮选药剂黄药和重金属Cd具有易蓄积、高迁移等特性,导致矿区周边土壤产生严重复合污染,但目前仍缺乏对于其进行高效、绿色修复的技术。对双功能菌群SDMC修复丁基黄药和Cd复合污染土壤的效果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进行... 金属矿区典型浮选药剂黄药和重金属Cd具有易蓄积、高迁移等特性,导致矿区周边土壤产生严重复合污染,但目前仍缺乏对于其进行高效、绿色修复的技术。对双功能菌群SDMC修复丁基黄药和Cd复合污染土壤的效果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群SDMC对污染土壤中丁基黄药降解率、Cd矿化率分别达到63.34%、71.83%,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同时发现菌群修复对土壤微生物丰度、酶以及代谢活性均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未修复土壤相比,土壤微生物丰度、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以及AWCD分别提高了9、1.22、5.92、1.15和1.18倍;具有降解矿化复合污染物作用的芽孢杆菌属、生丝微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43.75个百分点、21.32个百分点和4.25个百分点,表明该菌群已成为修复优势菌。研究结果为金属矿区黄药和Cd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土壤修复 丁基黄药 降解矿化 土壤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学朋 林海 +2 位作者 董颖博 李冰 刘俊飞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共11页
我国有色金属种类丰富,产量大,有色金属矿区的土壤普遍存在重金属污染状况。介绍了有色金属矿区重金属污染的来源,重点对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不同修复技术进行了阐述,客土法、换土法、玻璃固定化、热脱附技术适合小范围内的土壤修复。... 我国有色金属种类丰富,产量大,有色金属矿区的土壤普遍存在重金属污染状况。介绍了有色金属矿区重金属污染的来源,重点对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不同修复技术进行了阐述,客土法、换土法、玻璃固定化、热脱附技术适合小范围内的土壤修复。土壤淋洗、化学稳定化修复效率较快,但因为要外加药剂,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相比于物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更加具有经济性环保性,适合用于工程上大规模的修复,有利于矿区生态长久地发展。同时对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有色金属矿区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土壤修复 重金属污染 物理化学修复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潭锰矿区栾树林重金属含量动态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胡伊美 王光军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1期36-38,194,共4页
以湘潭锰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测定锰矿废弃地3个不同林龄(3a、5a、9a)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人工林的土壤、栾树树干、叶片和细根大量元素N、P含量和微量元素Cd、Mn、Pb、Zn含量,分析并判断锰矿矿区栾树生长的限制因子(N... 以湘潭锰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测定锰矿废弃地3个不同林龄(3a、5a、9a)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人工林的土壤、栾树树干、叶片和细根大量元素N、P含量和微量元素Cd、Mn、Pb、Zn含量,分析并判断锰矿矿区栾树生长的限制因子(N、P),以及矿区废弃地的修复效果及栾树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前景,为矿区废弃地的合理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废弃地土壤N含量随着栾树人工林林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土壤P、Cd、Mn、Pb、Zn含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显著减少;栾树树干N、P、Cd、Mn含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只有Pb含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Zn含量则是随着林龄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栾树叶片N、P含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而微量元素Cd、Mn、Pb、Zn含量则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栾树细根中各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栾树叶片的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 栾树 矿区土壤修复 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