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水模拟系统(GMS)与矿井防治水 被引量:14
1
作者 韩程辉 刘文生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6,41,共3页
目前地下水模拟软件很多,但GMS软件以其友好的使用界面,强大的前、后处理功能及优良的三维可视化效果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对GMS软件各模块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介绍了该软件的优点,分析了这套软件在矿井防治水研究领域的应... 目前地下水模拟软件很多,但GMS软件以其友好的使用界面,强大的前、后处理功能及优良的三维可视化效果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对GMS软件各模块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介绍了该软件的优点,分析了这套软件在矿井防治水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S软件 地下 数值模拟 矿井防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极复杂型矿井防治水成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建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00-206,共7页
锦界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属极复杂型,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该矿开展了多次矿井水防治技术研究,文章介绍了在十多年矿井水害防治实践的基础上,在对水害形成条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从水文地质综合探查技术、超前疏放截流技术、涌水量预测技术... 锦界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属极复杂型,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该矿开展了多次矿井水防治技术研究,文章介绍了在十多年矿井水害防治实践的基础上,在对水害形成条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从水文地质综合探查技术、超前疏放截流技术、涌水量预测技术、综合防排技术、采前安全评价技术、矿井水害分区技术、水文动态监测技术、水的资源化技术和应急保障技术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形成的顶板水防治成套技术,包括防治水技术路线、防治水技术体系及防治水关键技术。并以31409工作面为例,采用现场实践与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进一步说明了该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证明了该项防治技术的可行性,为类似大涌水量矿井的水害防治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复杂型矿井 矿井防治 成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方法在矿井水防治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应用思考 被引量:7
3
作者 姚辉 尹慧超 +6 位作者 梁满玉 尹尚先 侯恩科 连会青 夏向学 张金福 吴传实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7,共11页
致灾机理、危险性评价、灾变预测共同构成矿井水防治理论体系基本内容,其在过去20多年里快速发展,目标是理解矿井水行为特征,预测演化趋势,服务矿区水害防治工作。机器学习是大数据时代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有力工具。将机器学习应用于... 致灾机理、危险性评价、灾变预测共同构成矿井水防治理论体系基本内容,其在过去20多年里快速发展,目标是理解矿井水行为特征,预测演化趋势,服务矿区水害防治工作。机器学习是大数据时代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有力工具。将机器学习应用于矿井水防治理论体系研究,已得到相对广泛的关注。针对理论体系的3项基本内容,重点讨论了机器学习在各内容建设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根据不同水害类型分类简述致灾机理研究现状,指出机器学习应用暂为空白的原因为其不具备做出假设的能力。认为未来致灾机理研究方法依然以传统方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似模拟等)为主,机器学习促进地质数据获取与处理,对机理研究作出贡献;分析方法优势,指出机器学习作用于危险性评价的主要方式为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及丰富评价方法;分析基于物理和基于数据的单一预测模式弊端,论述物理模型与数据驱动相结合的必要性,相应给出“模型-数据”双驱动预测模式的3种实现形式,并讨论了基于图像的灾变预测方法可行性。随着生产数据及地质数据的丰富,机器学习方法可推动理论体系研究快速发展,并为矿井水防治学科系统方法论研究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矿井 矿井防治 理论体系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防治学科基本架构及内涵 被引量:24
4
作者 尹尚先 徐斌 +3 位作者 尹慧超 曹敏 丁莹莹 梁满玉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35,共12页
我国矿井水防治学科整体经历了20世纪的起步发展期和21世纪的成长成熟期2个大的发展历程,其基本架构及内涵已然成熟。按照系统论,拓展了矿井水广义内涵,规范了矿井水防治术语及科学范畴,提出了矿井水系统,即从水源补给到涌水排泄所涉及... 我国矿井水防治学科整体经历了20世纪的起步发展期和21世纪的成长成熟期2个大的发展历程,其基本架构及内涵已然成熟。按照系统论,拓展了矿井水广义内涵,规范了矿井水防治术语及科学范畴,提出了矿井水系统,即从水源补给到涌水排泄所涉及范围为边界且内部介质结构时变的高度复杂系统,水源输入和涌水输出齐备,采矿扰动激发而系统及时响应;构建了矿井水防治基本架构,即理论技术体系及技术管理体系等两大核心体系;理论技术体系涵盖理论基础、技术依托及工程支撑,致灾机理、条件评价、预测预报为理论基础,条件探查、预防治理、地质保障为技术依托,探水、防水、堵水、疏水、排水、截水、监水等七类为工程支撑;技术管理体系包括先进理念、总体思路和工作体系,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十六字总体思路,以源头预防区域治理井上下结合工程治理治保结合先进理念为引导,建设理念先进,基础扎实,勘探清楚,科技攻关,综合治理,效果评价及应急救援“七位一体”水害防治工作体系,实现减少矿井水影响、防止水害事故、减轻环境影响的总体目标。展望未来,水灾变物理机制,数据驱动的灾变规律,或者二者融合,是基础理论突破的重点方向,将带动技术及工程全面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矿井系统 矿井防治架构 矿井防治水 矿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类别煤层底板水害致灾机理与防控远景导向 被引量:7
5
作者 曾一凡 朱慧聪 +9 位作者 武强 王厚柱 傅先杰 王铁记 王玺瑞 樊九林 胡荣杰 才向军 阚雪冬 高生保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3-1099,共27页
我国成煤条件苛刻,赋煤环境复杂多变,资源呈全域性跨多地质类型、点散式分布,导致回采共(伴)生地质灾害频现。同时,伴随煤炭资源开发布局优化调控,煤层底板水害负面导向性越趋显著,高承压水水力驱动及强敏感性缺陷构造活化的协同作用导... 我国成煤条件苛刻,赋煤环境复杂多变,资源呈全域性跨多地质类型、点散式分布,导致回采共(伴)生地质灾害频现。同时,伴随煤炭资源开发布局优化调控,煤层底板水害负面导向性越趋显著,高承压水水力驱动及强敏感性缺陷构造活化的协同作用导致煤层底板水害宏观动力学表象威胁性显著提升,成为我国煤炭资源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内生阻力。为全方位掌握我国煤层底板水害发展形势,探讨未来基于新技术开展防控作业的重点攻关方向,从时间、空间、突水量等多维视角下全方位展示了近年来我国煤层底板水害动态演变趋势,对类型进行了“总−分”式细划,并通过建立地质力学模型探讨了我国煤层底板水害力学互馈响应机制,基于灾害宏观表象等揭示了其内生致灾机理,指出了防控技术理念的新发展路径和远景导向。研究发现:统计分析了我国煤层底板水害多维视角下的演变规律和特征,探讨建立了我国煤层底板水害主体架构,依据事故核心致因体系及宏观致灾表象等将煤层底板水害划分为岩溶陷落柱突水、断层活化突水及裂隙导升(复合)灰岩水突涌3大类,进一步细化为全路径贯通增量导升型突水(岩溶陷落柱)、贯穿煤层型突水(断层)、单层随采卸荷直接型突水(裂隙)等12个子类,并针对性的独立分析了3个大类煤层底板水害地理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地应力和承压水水压对岩溶陷落柱突水过程承压水导升路径异化发育作用机制,提出了覆岩顶板动/静载扰动诱发底板岩溶陷落柱突水模式,阐明了其力学启动条件及致灾机理;建立了煤层底板断层宏细观地质力学构造概化模型,基于诱发断层活化突水的核心致灾诱因识别并建立了不同类别煤层底板断层活化突水力学判据;以裂隙为基础单元,“由1至n”式建立了单一层位和复合层位承压含水层诱发裂隙型导升(复合)灰岩水突涌的临界判别条件,揭示了该类型底板水害全过程致灾机理;在总结现行煤层底板水害探查、预测及控制技术理念基础上,结合前沿发展方向,指出并建议在煤层底板本底地质基因的全生命周期采动诱变特征三维动态重构、适用于时空分异动态地质环境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预报理念升级、低扰动强干预的随采随治保/控水互馈注浆治理技术应用、修复后地质生态系统长效监控诊断诊疗平台建立等方面展开攻关,构建煤层底板水害全时空防控大体系,紧跟新质生产力大背景下全煤行业新业态发展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防治 底板 岩溶陷落柱 断层 致灾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突水蔓延线路生成算法及实现 被引量:11
6
作者 符辉 毛善君 骆云秀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4-106,共3页
针对矿井防治水工作中巷道空间关系复杂、突水蔓延路线缺少直观表达等问题,提出了任意突水点的水流蔓延生成算法,通过建立三维巷道模型,模拟水流在巷道下向蔓延及水位上向升涨等情况,再根据预计突水量、权重因子,由导线点生成突水淹没... 针对矿井防治水工作中巷道空间关系复杂、突水蔓延路线缺少直观表达等问题,提出了任意突水点的水流蔓延生成算法,通过建立三维巷道模型,模拟水流在巷道下向蔓延及水位上向升涨等情况,再根据预计突水量、权重因子,由导线点生成突水淹没范围。该矿井突水蔓延线路实现方法可快速直观表达突水区域,为制定避灾救灾优化路线及应急救援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防治水 蔓延 范围约束 避灾路线 应急救援 线路生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技术在矿井工作面底板岩层含水性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长明 刘英 刘耀宁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31,共4页
介绍了将瞬变电磁技术和矿井音频电透视技术结合使用探查某工作面煤层底板岩层的赋水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技术优势,提高物探手段勘察的精度,利用综合物探技术比单纯利用一种物探方法的勘探精度得到... 介绍了将瞬变电磁技术和矿井音频电透视技术结合使用探查某工作面煤层底板岩层的赋水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技术优势,提高物探手段勘察的精度,利用综合物探技术比单纯利用一种物探方法的勘探精度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矿井防治水 瞬变电磁技术 音频电透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拉素井田富水煤层岩巷揭煤防治水工程技术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春林 刘洋 +5 位作者 方刚 李彦民 梁向阳 刘晨光 杨彦宁 闫永乐 《中国矿业》 2021年第5期214-219,共6页
煤层多为致密沉积物,一般视其为隔水层,近年来,我国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北区内发现的富水煤层问题较为突出。为解除榆横北区富水煤层岩巷上山掘进揭露2号煤层的水害隐患,以巴拉素煤矿为例,采用"物探先行、钻探后进"的原则,结... 煤层多为致密沉积物,一般视其为隔水层,近年来,我国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北区内发现的富水煤层问题较为突出。为解除榆横北区富水煤层岩巷上山掘进揭露2号煤层的水害隐患,以巴拉素煤矿为例,采用"物探先行、钻探后进"的原则,结合动态监测、水化学分析、钻孔窥视等多种综合手段,在岩层巷道掘进过程中,确保揭露煤层的安全。结果表明:通过物探工程发现了巷道掘进前方2号煤层存在富水异常区,钻探工程疏放水效果显著,应用水化学分析确定了煤层水质类型为SO_(4)^(2-)-Na·(Ca)型水、总矿化度在6 000mg/L左右,结合孔内窥视,发现煤层内部的裂隙发育、水体联通,由此认为本区内2号煤层水体具有赋存范围大、补给条件差、水力联系好、静储量为主的特点,其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有利于矿井疏放水工作的高效开展。结合本次安全揭煤经验,以期为矿井巷道掘进揭煤提供借鉴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拉素煤矿 煤层 岩巷掘进 揭露煤层 矿井防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构建煤矿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宋文健 李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248-253,共6页
为了构建煤矿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对技术管理体系构成要素进行了解构和分析,结合煤矿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的特点,把技术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为组织要素、资源要素、过程要素和方法要素。从资金、设备、人力资源和信息四个角度综合考... 为了构建煤矿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对技术管理体系构成要素进行了解构和分析,结合煤矿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的特点,把技术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为组织要素、资源要素、过程要素和方法要素。从资金、设备、人力资源和信息四个角度综合考虑,构建了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级管理组织,建立了系统的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优化了煤矿防治水的知识型技术管理流程和控制型技术管理流程,同时根据管理体系相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结合管理体系运行实际,将体系运行控制的流程总结为:识别、策划、运行、记录、保存、检查、分析、改进。使煤矿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实现了科学化、制度化、流程化,从而提高了煤矿技术管理水平,达到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 要素 地测 矿井防治水 技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层水文地质现象及对煤矿防治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新 郭小铭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0-156,共7页
地层沉积作用直接影响地下含水层的发育条件,尤其是不整合接触地层界面含(隔)水层特征会发生差异性变化;通过对地层不整合接触面处发育的风化带、古河床性质分析,利用沉积规律与水文地质结构概化和水文地质勘探方法,提出了地层不整合界... 地层沉积作用直接影响地下含水层的发育条件,尤其是不整合接触地层界面含(隔)水层特征会发生差异性变化;通过对地层不整合接触面处发育的风化带、古河床性质分析,利用沉积规律与水文地质结构概化和水文地质勘探方法,提出了地层不整合界面易造成地层界线与水文地质边界不重合的越层水文地质现象,即含水层跨过地层界限同时发育于不同地层之中。对不同类型的越层水文地质现象进行了分类分析,概化出"平行-减薄"型、"平行-增厚"型和"侵蚀-增厚"型3种主要的越层水文地质结构模型。结合我国现阶段主要产煤区的沉积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田顶板直罗组砂岩含水层和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田底板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存在的越层水文地质现象及其对煤层开采的影响,并提出了考虑越层水文地质现象时矿井综合防治水措施。研究表明:侏罗系煤田开采顶板延安-直罗组地层间越层水文地质现象使得隔水层厚度减小,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更加复杂;石炭-二叠系煤层开采过程中,由于底板奥灰顶部的越层水文地质现象,使得底板隔水层厚度增加,可将部分奥灰地层作为隔水层进行利用,有助于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底板奥灰水害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接触面 越层文地质现象 矿井防治水 风化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版《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部分)修订要点解读与讨论 被引量:13
11
作者 尹尚先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9-143,共5页
为更好理解新版《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防治水条款的修订情况,依据总体修订原则,按照"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企业主体、夯实基础地位、吸取事故教训、严格工作程序、体现科技进步"六项防治水条款修订原则,重点梳理了修订后的内... 为更好理解新版《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防治水条款的修订情况,依据总体修订原则,按照"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企业主体、夯实基础地位、吸取事故教训、严格工作程序、体现科技进步"六项防治水条款修订原则,重点梳理了修订后的内容。同时分析说明了"顶板含水层下采煤不属于带压开采范畴",提出第302条中带压开采应仅针对承压含水层上采煤时的底板带压开采;指出了《煤矿防治水规定》附录四、附录五有关安全隔水层厚度计算存在矛盾,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斯列萨列夫公式与突水系数公式分别适用于掘进巷道工作面与回采工作面安全隔水层厚度计算评价,突水系数公式适用于回采工作面且底板隔水层厚度小于50 m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防治 带压开采 层厚度 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类别煤层顶板水害致灾机理与防控路径 被引量:29
12
作者 曾一凡 朱慧聪 +6 位作者 武强 王皓 郭小铭 崔芳鹏 庞振忠 刘守强 杨维弘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9-1555,共17页
我国是世界上成煤和赋存条件最复杂的国家,煤层顶板水文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采动覆岩裂隙场与渗流场耦合的相互性和时变性以及煤层顶板突水的独特性和危害性,造成顶板水害是我国尤其是西部煤矿区的主要矿井灾害之一。为了更好地... 我国是世界上成煤和赋存条件最复杂的国家,煤层顶板水文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采动覆岩裂隙场与渗流场耦合的相互性和时变性以及煤层顶板突水的独特性和危害性,造成顶板水害是我国尤其是西部煤矿区的主要矿井灾害之一。为了更好地认识顶板水害和推广现有技术和探索新技术防控此类矿井灾害,在全面分析近年来我国煤层顶板水害事故规律与顶板充水含水层的赋存条件、突水模式、动力特征、力学行为等基础上,系统划分了顶板水害的类型、特征、主要类别的致灾机理及梳理了现有顶板水害的防治技术,并展望了未来顶板水害防治领域的发展方向。研究发现:①顶板水害主体架构包括巨厚基岩含水层涌(淋)水、薄基岩弱胶结层水-砂耦合溃涌、离层空间蓄水储能突水、天窗补给型突水、围岩烧变增透致突等5种类别,集中分布于秦岭—淮河沿线以北地区,陕、蒙、宁是顶板水害主要聚集地。②采动诱发巨厚基岩含水层下覆岩原生裂隙互馈-贯通发育“Z”型离层空间,导致采场出现大面积涌(淋)水现象;基于复合关键层破断力学条件,阐明了薄基岩弱胶结层水-砂耦合溃涌致灾的动力源;构建了离层失稳突水临界判别准则,将离层突水划分为静载扰动、“动+静”载复合扰动、复合煤层开采重复扰动3种模式;红土隔水层缺失及红土薄弱区采动劣化损伤是产生天窗越流补给的主要根源;围岩烧变增透,孔隙度增大,接受临近水源补水后形成新的含水结构体,在采动诱发下烧变岩水涌入采场发生水害事故。③梳理了当前煤层顶板水害“探-放-治”三位一体的解危防控技术体系,提出了井上下共轭联动、钻-采(掘)高位协同地质勘探系统,以防治水“三区”划分为导向的地质保障工作,“煤-水-生态”多目标齐抓共管的绿色开采和防治水理念,以及数智化、透明化矿山水文地质灾害信息维护系统等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 矿井防治水 离层突 致灾机理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界煤矿93208综采工作面防治水措施和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俊哲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0-92,86,共4页
介绍了锦界煤矿93208工作面过富水区时排水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过富水区前采取施工疏放水钻孔、水文观测孔等措施对工作面正常回采、防止水害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神东煤炭分公司及锦界煤矿今后过富水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 矿井防治 方案 锦界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屯矿井田水文观测网设计与布置
14
作者 管笛 许光泉 +1 位作者 高宇航 李亚昊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2期193-195,共3页
水文地质观测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重要前提,以山东菏泽的郭屯矿井田为对象,根据水文观测孔设计、施工原则,结合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情况的分析,拟定了各含水层的观测孔的数量,进行了水文观测网的布置,从而可监测含水层水位动态变化... 水文地质观测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重要前提,以山东菏泽的郭屯矿井田为对象,根据水文观测孔设计、施工原则,结合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情况的分析,拟定了各含水层的观测孔的数量,进行了水文观测网的布置,从而可监测含水层水位动态变化,研判地下水的来源,为预防井筒变形和地面沉降提供基础数据以及其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观测 位动态变化 矿井防治水 郭屯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层水害基本架构及发展情势 被引量:5
15
作者 武强 朱慧聪 +10 位作者 胡辰睿 魏新疆 侯柱平 肖璇 刘学 李俊杰 赵佳 程一帆 杨亮 邢一迪 曾一凡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1,共10页
为了解决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发过程中面临的煤层水害问题,基于近20余年间煤层水害事故的统汇分析,提出了“隐蔽突水致灾因素”萌生、煤层水害“三要素”定型、多要素耦合孕灾、突破临界状态激发灾变和灾变后负效应显现等5个煤层水害的... 为了解决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发过程中面临的煤层水害问题,基于近20余年间煤层水害事故的统汇分析,提出了“隐蔽突水致灾因素”萌生、煤层水害“三要素”定型、多要素耦合孕灾、突破临界状态激发灾变和灾变后负效应显现等5个煤层水害的主体构成阶段,依据各阶段独立属性特征,将煤层水害概括为顶板水害、底板水害和老空水害3个主类,以及巨厚基岩含水层高势能涌(淋)水、岩溶陷落柱导升突水、同位水平空间侧向涌水等11个子类,并对不同类型煤层水害的孕灾致灾诱因、发育发展过程机理、灾变显现特征等进行阐述。最后,对我国煤层水害的未来发展情势做了简要展望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防治 煤层 隐蔽致灾因素 致灾机理 主动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承压水上煤层安全开采指导原则及技术对策 被引量:40
16
作者 赵庆彪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86,共4页
基于河北南部下组煤较大规模开采和大采深矿井防治水技术现状,提出了"超前主动、区域治理、全面改造、带压开采"的安全开采技术指导原则;结合当前我国定向钻进技术日益成熟以及现场定向钻进试验已取得的进展,初步探讨了以往... 基于河北南部下组煤较大规模开采和大采深矿井防治水技术现状,提出了"超前主动、区域治理、全面改造、带压开采"的安全开采技术指导原则;结合当前我国定向钻进技术日益成熟以及现场定向钻进试验已取得的进展,初步探讨了以往下组煤带压开采矿井防治水指导原则的不足,提出下组煤及大采深矿井带压开采指导原则和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承压 大采深 带压开采 矿井防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层封闭性研究评价其导水性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培森 许大强 +3 位作者 付翔 解建 董宇航 张晓乐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进一步研究断层导水性问题,以祁东煤矿Ⅱ3采区F5,DF5-21两条采区边界断层为背景,针对具体的地质条件,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SSF,CSP,SGR综合分析法和断面正压力判别法对断层侧向及垂向封闭性进行定量研究,进而对该采区边界断层... 为进一步研究断层导水性问题,以祁东煤矿Ⅱ3采区F5,DF5-21两条采区边界断层为背景,针对具体的地质条件,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SSF,CSP,SGR综合分析法和断面正压力判别法对断层侧向及垂向封闭性进行定量研究,进而对该采区边界断层导水性问题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断距为断层侧向封闭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断距的增大,泥岩涂抹距离变长,断层侧向封闭性变差,导致断层侧向导水性变好;断面正压力为影响断层垂向封闭性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地层埋深的增加,断面正压力增大,断层垂向封闭性变好,导致断层垂向导水性变差。研究结果可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封闭 定量评价 断层导 矿井防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平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菲 葛凯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67-70,共4页
以山西大平矿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为基础,全面分析了大平矿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井田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和突水量分布规律、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最终确定大平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以山西大平矿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为基础,全面分析了大平矿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井田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和突水量分布规律、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最终确定大平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为排查矿井水害隐患提供了基础资料,从而实现矿井安全、有序、高效地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防治水 文地质 矿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井地质工作的发展和展望 被引量:1
19
作者 柴登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3年第3期8-11,共4页
矿井地质是煤矿建设和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其作用在于保证开采合理布局,指导井巷工程的施工和充分合理利用煤炭资源,以达到采煤的最大经济效益。在旧中国,煤炭资源遭到掠夺式的开采,产量低,技术落后,根本谈不上进行矿井地质工作。
关键词 矿井地质 井巷工程 煤炭资源 煤矿建设 平标高 疏干降压 岩溶陷落柱 煤炭储量 防治 矿井防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研究动态
20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78年第6期55-,共1页
为了加强水文地质的研究,为防治水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煤炭部地质勘探研究所,近年安排了有关课题,目前已提出三个研究报告。《恩口I井田厚层灰岩岩溶水特征与矿床疏干计算问题》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岩溶水是以迳流带的形式存在,其补给。
关键词 文地质研究 矿床疏干 迳流 岩溶 矿井 矿井防治水 灰岩含 研究报告 岩溶地下 中奥陶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