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业数字化驱动的数实经济耦合协调机制研究
1
作者 郑权 王文彬 周鹍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6-114,共9页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议题。矿业作为传统基础产业,其数字化转型为探究数实经济耦合协调机制提供了典型场景,然而当前针对其作用路径及区域分异特征的系统性量化研究仍显不足。本文旨在解析矿业数...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议题。矿业作为传统基础产业,其数字化转型为探究数实经济耦合协调机制提供了典型场景,然而当前针对其作用路径及区域分异特征的系统性量化研究仍显不足。本文旨在解析矿业数字化驱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内在机理与区域异质性。基于技术赋能、数据驱动与制度适配三个核心维度,构建了评价数实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利用2013—2022年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七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客观确定各指标权重以计算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精准测度了两大经济系统的融合水平及其动态演化趋势。实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矿业数字化发展显著促进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进程,各省(市)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但区域间差异显著。具体而言,东部沿海地区(如江苏、浙江)凭借其雄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实现了高水平的协调融合发展;中部地区(如安徽、河南)则依托资源禀赋与政策跟进,呈现出稳健的追赶态势;部分直辖市(如天津)虽起点较低,但增速明显,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机制分析进一步揭示,“技术-数据-制度”三维驱动机制的有效协同是推动融合发展的关键,且其作用强度与表现形式存在明显的区域适配性特征。基于上述发现,研究提出应实施区域差异化策略:在东部技术领先地区,重点构建数字技术交易与转化平台,加速技术溢出;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探索推进数据资源的联邦共享模式与资源数据资产化路径,破解数据孤岛;同时,建立跨区域的数字化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为全国范围的数实经济深度融合提供可持续的系统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耦合协调度 矿业数字化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