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红外光谱特征和磁化率在矽卡岩型矿床找矿勘查中的应用——以鄂东南铜绿山铜金铁矿床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吕翼辉 张世涛 +4 位作者 高剑峰 陈华勇 夏明哲 徐浩 丁帝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8,I0001,I0002,共20页
湖北铜绿山Cu-Au-Fe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重要的大型矽卡岩型Cu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呈透镜状及似层状产于早白垩世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带。本次研究通过热红外光谱(TIR)分析,在铜绿山矿区内识别出矽卡岩矿物... 湖北铜绿山Cu-Au-Fe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重要的大型矽卡岩型Cu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呈透镜状及似层状产于早白垩世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带。本次研究通过热红外光谱(TIR)分析,在铜绿山矿区内识别出矽卡岩矿物、退化蚀变矿物、碱性长石、斜长石、石英和碳酸盐类矿物等49种矿物。结合岩相学观察和已有的短波红外光谱(SWIR)蚀变填图,从热液矿化中心到远端将铜绿山矿区的围岩蚀变分带依次划分为:矽卡岩-热液矿化中心带(蚀变带Ⅲ)、近矽卡岩化带(蚀变带Ⅱ)、远端成矿岩体(蚀变带Ⅰ)和远端大理岩带(蚀变带Ⅳ),且在靠近矽卡岩-热液矿化中心附近,铁镁绿泥石、铁绿泥石、皂石、高岭石、矽卡岩和退化蚀变矿物显著增多。此外,对大量钻孔岩心样品进行磁化率分析,结果显示,矿区样品的磁化率变化范围较大(0~2000×10^(-3)),且在靠近热液矿化中心区域磁化率显著增高,这主要是由于铁磁性矿物和矽卡岩矿物含量显著增高。综上,提出铁镁绿泥石、铁绿泥石、矽卡岩和退化蚀变矿物的显著增多、石榴子石Pos11400>11400nm以及磁化率显著增大可以作为铜绿山矽卡岩型Cu-Au-Fe矿床新的找矿勘查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光谱 磁化率 勘查标识 矽卡岩矿床 鄂东南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的矽卡岩类型和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77
2
作者 丰成友 赵一鸣 +4 位作者 李大新 刘建楠 肖晔 李国臣 马圣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08-1115,共8页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分布广泛,主要发育两类矽卡岩,即钙矽卡岩和锰质矽卡岩,少数矿区还有镁矽卡岩。钙矽卡岩的组成矿物主要有透辉石、钙铁辉石、钙铝-钙铁系列石榴石、绿帘石、阳起石和方柱石,常伴随Fe、Cu、M...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分布广泛,主要发育两类矽卡岩,即钙矽卡岩和锰质矽卡岩,少数矿区还有镁矽卡岩。钙矽卡岩的组成矿物主要有透辉石、钙铁辉石、钙铝-钙铁系列石榴石、绿帘石、阳起石和方柱石,常伴随Fe、Cu、Mo矿化,构成钙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或铜(钼)矿床,而锰质矽卡岩主要由锰钙铁辉石组成,含少量锰三斜辉石,常伴随Pb、Zn(Ag)矿化,构成锰质矽卡岩型铅锌(银)矿床;镁矽卡岩主要组成矿物有透辉石、镁橄榄石、钙镁橄榄石和金云母,仅伴随磁铁矿化。因此,矽卡岩类型是判别矿化类型的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矿床 矿物学特征 铁铜多金属矿床 祁漫塔格 东昆仑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的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来自斑岩矿床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证据 被引量:69
3
作者 李光明 刘波 +3 位作者 屈文俊 林方成 佘宏全 丰成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2-490,共9页
笔者通过对冈底斯成矿带驱龙、厅宫斑岩铜矿区和甲马、知不拉等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区的辉钼矿样品进行的Re-0s法同位素定年研究,获得驱龙、厅宫、甲马和知不拉等矿区的精确成矿年龄。4件驱龙斑岩铜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5... 笔者通过对冈底斯成矿带驱龙、厅宫斑岩铜矿区和甲马、知不拉等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区的辉钼矿样品进行的Re-0s法同位素定年研究,获得驱龙、厅宫、甲马和知不拉等矿区的精确成矿年龄。4件驱龙斑岩铜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5.75±0.42)Ma~(16.23±0.90)Ma之间,等时线年龄为(15.99±0.32)Ma;7件厅宫斑岩铜矿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5.5±0.3)Ma~(16.3±0.3)Ma之间,等时线年龄为(15.49±0.36)Ma;在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区中,7件甲马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5.4±0.2)Ma~(15.5±0.2)Ma之间,等时线年龄为(15.18±0.98)Ma;5件知不拉矿区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6.88±0.28)Ma~(17.06±0.27)Ma之间,等时线年龄为(16.90±0.64)Ma。斑岩铜矿区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区所获得的年龄数据基本一致,其年龄明显晚于中生代弧间盆地和碰撞型花岗岩的发育时间,同时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亦分布于斑岩铜矿床的外围。因此笔者认为甲马和知不拉等铜铅锌矿床与冈底斯成矿带新生代晚期大规模成矿形成的斑岩铜钼矿床属于统一的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是由深源花岗质岩浆的岩浆-热液系统在不同的围岩介质条件成矿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 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 Re^Os年龄 喜马拉雅期 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南矿集区典型矽卡岩-斑岩矿床蚀变矿物短波红外(SWIR)光谱研究与勘查应用 被引量:50
4
作者 陈华勇 张世涛 +4 位作者 初高彬 张宇 程佳敏 田京 韩金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29-3643,共15页
鄂东南矿集区是我国著名的矽卡岩-斑岩型铜铁金矿床产区,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矿产勘查进入了深部找矿的新阶段,需要较新的勘查方法与思路。本文介绍了利用短红外光谱(SWIR)技术,对鄂东南典型的铜绿山矽卡岩型Fe-Cu-Au矿床、鸡冠嘴矽卡岩... 鄂东南矿集区是我国著名的矽卡岩-斑岩型铜铁金矿床产区,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矿产勘查进入了深部找矿的新阶段,需要较新的勘查方法与思路。本文介绍了利用短红外光谱(SWIR)技术,对鄂东南典型的铜绿山矽卡岩型Fe-Cu-Au矿床、鸡冠嘴矽卡岩型Cu-Au矿床、铜山口矽卡岩-斑岩型Cu-Mo-W矿床进行的蚀变矿物综合研究最新成果。在确定蚀变矿物组合类型、形成期次、蚀变分带的基础上,揭示了主要蚀变矿物SWIR特征值的指示规律,并进一步提取各个矿床的蚀变矿物SWIR勘查标志,如铜绿山矿床富Fe绿泥石(Pos2250>2253nm)、高结晶度高岭石族(Pos2170>2170nm,Dep2170>0.18)、白云母族-蒙脱石异常Pos2200值(>2212nm或<2202nm)、高岭石、迪开石及皂石的大量出现,可以作为铜绿山铜铁金矿床有效的蚀变矿物勘查标志;鸡冠嘴矿床白云母族-蒙脱石Pos2200特征值的高值(>2209nm)区域对矿体位置具有较好的指示性;铜山口矿床绿泥石的高Fe-OH吸收峰位值(Pos2250>2249nm)和高Mg-OH吸收峰位值(Pos2335>2333nm)的高频出现,可以作为铜山口铜钼钨矿床的有效勘查标志。这些研究成果表明蚀变矿物可以为鄂东南矿集区提供有效的勘查标志体系,同时,这些最新的勘查标志也在铜绿山铜铁金矿床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矿物 SWIR 蚀变分带 矽卡岩-斑岩矿床 勘查标志 鄂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矿集区冬瓜山矿床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成矿作用过程中的Cu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跃 朱祥坤 +2 位作者 毛景文 程彦博 李志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13-2422,共10页
本文报道了长江中下游铜陵矿集区内冬瓜山斑岩-矽卡岩型Cu-Au矿床中硫化物、石英闪长岩体和赋矿围岩的Cu同位素组成特征.其中,硫化物的δ^65 Cu变化范围为-0.54‰~0.95‰,变化范围较大,达1.5‰,表明高温成矿体系下铜同位素发生分馏,铜... 本文报道了长江中下游铜陵矿集区内冬瓜山斑岩-矽卡岩型Cu-Au矿床中硫化物、石英闪长岩体和赋矿围岩的Cu同位素组成特征.其中,硫化物的δ^65 Cu变化范围为-0.54‰~0.95‰,变化范围较大,达1.5‰,表明高温成矿体系下铜同位素发生分馏,铜同位素具有示踪高温成矿作用过程的潜力.不同空间位置的黄铜矿的铜同位素组成呈现出空间分带特征,表现为从岩体和斑岩型矿体→近岩体矽卡岩→矽卡岩型矿体,随着远离岩体,黄铜矿的铜同位素组成逐渐变重.导致斑岩-矽卡岩型矿床铜同位素出现空间分带的主要原因是矿化过程中铜同位素发生分馏.并且,对于冬瓜山矿床来讲,导致铜同位素组成空间分带的分馏不是发生在Cu在气-液两相之间分配的过程中,而是发生在硫化物从流体中沉淀出来的过程中.在硫化物的沉淀过程中,铜的重同位素优先在流体中富集,轻同位素在沉淀中富集,随着流体向外迁移,硫化物沉淀的进行,残余热液流体会逐渐富集铜的重同位素.硫化物的铜同位素组成可以用来反演和指示成矿流体的迁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山矿床 斑岩-矽卡岩矿床 Cu同位素 硫化物沉淀 成矿流体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同仁县江里沟斑岩-矽卡岩型铜钨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涛 张德会 +2 位作者 杨兵 张辉 喻晓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5-364,共10页
西秦岭同德—泽库多金属成矿带是青海省重要的矿产集中区之一,位于西秦岭北缘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金成矿带的最西端。江里沟矿床是该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个典型的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钨钼矿床。本文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江里沟... 西秦岭同德—泽库多金属成矿带是青海省重要的矿产集中区之一,位于西秦岭北缘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金成矿带的最西端。江里沟矿床是该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个典型的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钨钼矿床。本文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江里沟铜钨钼矿床进行了成矿时代测定,获得了5件样品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范围为219.5±3.1~222.2±4.0Ma,等时线年龄为224.3±7.3Ma。矿区二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岩石存在两个期次结晶年龄232±4Ma和214±4Ma,矿区花岗岩可能是两个期次岩浆活动的产物。根据斑岩型矿床矿化晚于成矿母岩的特征,认为江里沟矿床成矿时代属晚三叠世,与矿区232Ma期次的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成矿晚于成岩约8Ma,成矿与成岩时代基本一致,是西秦岭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本次研究可以大致确定岗察复式岩体周边矿床成矿时限为243.8~214Ma,与区域西秦岭—东昆仑三叠纪构造岩浆作用和成矿时代一致,构成西秦岭北缘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金成矿系统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矿床 辉钼矿RE-OS年龄 斑岩-矽卡岩 江里沟铜钨矿 青海同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马坑矽卡岩型铁(钼)矿床地质特征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承帅 毛景文 +4 位作者 谢桂青 赵财胜 于淼 王金祥 刘武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24-236,共13页
福建马坑矿床为赋存于莒舟—大洋花岗岩外接触带黄龙组(C2h)灰岩和林地组(C1l)碎屑岩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的大型层控矽卡岩型铁(钼)矿床。笔者利用Re-Os同位素方法对矿体中7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时代研究,获得的模式年龄为(131.9±1... 福建马坑矿床为赋存于莒舟—大洋花岗岩外接触带黄龙组(C2h)灰岩和林地组(C1l)碎屑岩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的大型层控矽卡岩型铁(钼)矿床。笔者利用Re-Os同位素方法对矿体中7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时代研究,获得的模式年龄为(131.9±1.9)~(133.3±2.3)Ma,加权平均年龄为(133.0±0.8)Ma,表明马坑铁(钼)矿床的成矿作用发生于早白垩世;其与莒舟花岗岩体的岩浆活动和侵位年龄一致,表明为同一构造-岩浆-流体活动的产物。7件辉钼矿样品中,5件样品Re质量分数为(0.47~5.14)×10-6,另外2个分别为51.87×10-6和186.2×10-6,再考虑到莒舟—大洋岩体为弱过铝壳源型花岗岩,推断成矿物质主要为地壳来源,可能混有少量地幔物质。白垩纪马坑铁(钼)矿的成矿可能为华南岩石圈减薄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年龄 矽卡岩铁(钼)矿 金属矿床 马坑矿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侵位机制对矽卡岩型矿床的制约——以邯邢地区矽卡岩铁矿为例 被引量:47
8
作者 郑建民 谢桂青 +3 位作者 陈懋弘 王三民 班长勇 杜金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1-486,共6页
河北省南部邯邢地区与矽卡岩型铁矿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形成2套深成杂岩体:符山杂岩体和武安杂岩体。这2个杂岩体分别具有不同的侵位机制并对相关矽卡岩型铁矿产生制约:符山杂岩体属被动就位机制,岩体内部形成呈捕虏体状赋存的铁矿体,远... 河北省南部邯邢地区与矽卡岩型铁矿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形成2套深成杂岩体:符山杂岩体和武安杂岩体。这2个杂岩体分别具有不同的侵位机制并对相关矽卡岩型铁矿产生制约:符山杂岩体属被动就位机制,岩体内部形成呈捕虏体状赋存的铁矿体,远离接触带的深部仍具找矿潜力;武安杂岩体属主动就位机制,岩体内部捕虏体罕见,相应的铁矿床主要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处,少量形成于碳酸盐岩围岩中;主动就位机制下形成的褶皱是重要的容矿构造。由于矽卡岩型矿床主要的共同特点是与中酸性侵入岩和碳酸盐岩有关,这一成矿规律同样适用于其他矿种的矽卡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岩体 侵位机制 矽卡岩矿床 制约 邯邢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朝不楞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9
9
作者 聂凤军 张万益 +2 位作者 杜安道 江思宏 刘妍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5-323,共9页
为了进一步查明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朝不楞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间,对主要铁多金属矿体4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所获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40·7±1·8)Ma(2σ),其MSWD值为1·12。鉴于辉钼矿呈稀疏... 为了进一步查明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朝不楞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间,对主要铁多金属矿体4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所获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40·7±1·8)Ma(2σ),其MSWD值为1·12。鉴于辉钼矿呈稀疏浸染状和条带状分布在铁多金属矿石中,并且与磁黄铁矿和黄铜矿呈共生结构关系,可以推测朝不楞铁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间为早白垩纪,属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朝不楞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形成时代的厘定对于提高该矿床的理论研究水平和指导隐伏金属矿床的找矿勘查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铼-锇同位素年龄 辉钼矿 成矿时代 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 朝不楞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南部矽卡岩型金属矿床的综合找矿模式 被引量:11
10
作者 白大明 付国立 +2 位作者 聂凤军 江思宏 刘翼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68-1976,共9页
矽卡岩型金属矿床是内蒙古东南部重要的矿床类型,集中分布在黄岗梁—乌兰浩特铜多金属成矿带西南段,其代表性矿床有白音诺铅锌矿床和浩布高铅锌铜锡矿床以及黄岗铁锡矿床,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铅锌矿和锡矿产地。总结、分析了此类型矿床中... 矽卡岩型金属矿床是内蒙古东南部重要的矿床类型,集中分布在黄岗梁—乌兰浩特铜多金属成矿带西南段,其代表性矿床有白音诺铅锌矿床和浩布高铅锌铜锡矿床以及黄岗铁锡矿床,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铅锌矿和锡矿产地。总结、分析了此类型矿床中的代表性金属矿床的物化探勘查方法及其有效性,建立了矽卡岩型金属矿床地、物、化综合找矿模式。此类金属矿床多分布于黄岗—乌兰浩特铜多金属成矿带西南段二叠系大理岩或结晶灰岩夹层内,其受构造作用形成的复背斜轴部的虚脱部位是赋矿的有利场所。金属矿化特别是铅锌矿化与锰钙质辉石矽卡岩关系密切。矿床所在地区主要地层和酸性侵入岩类主要金属元素Cu、Pb、Zn、Ag、Sn的质量分数均大大高于背景值,并在矿带、矿化蚀变带和出露矿体上呈现高强度、衬度高、分带清晰的局部异常。成晕元素具有较好的分带性:矿体前缘晕为As、Sb、Hg、Pb、F;尾晕为Sn、W、Mo。矿体和矿化矽卡岩上常呈现高极化率、高磁力、高重力、低电阻率(三高一低)的组合异常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矿床 铅锌矿 物化探异常 找矿模式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班戈地区重要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LA-ICP-MS锆石U-Pb测年与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江朋 赵元艺 +2 位作者 崔玉斌 吕立娜 许虹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35-1450,共16页
选择班戈县雪如、查朗拉2个重要的小型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岩矿鉴定、分析测试工作的的基础上,开展了2个矿床LA-ICP-MS锆石U-Pb测年与花岗岩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方法测定的锆石U-Pb年... 选择班戈县雪如、查朗拉2个重要的小型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岩矿鉴定、分析测试工作的的基础上,开展了2个矿床LA-ICP-MS锆石U-Pb测年与花岗岩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方法测定的锆石U-Pb年龄显示,雪如、查朗拉地区成矿岩体年龄分别为79.72Ma±0.50Ma和76.10Ma±0.40Ma,证明班戈地区存在晚白垩世的岩浆活动。2个岩体的SiO2含量介于70.45%~72.64%之间,K2O(4.62%~5.69%)的含量均高于Na2O(3.05%~3.75%)的含量,CaO的含量偏低(1.32%~2.03%),富K。A/CNK均小于1.0,A/NK范围为1.03~1.30,为准铝质类型。显示富K特征。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a、Th、U、Nd,贫Nb。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属于右倾型,∑REE=199.08×10-6~268.41×10-6,LREE/HREE=4.71~7.68,具有中等的负Eu异常。岩体为同碰撞期花岗岩类,具有良好的铁铜铟铋等多金属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显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矽卡岩矿床 西藏班戈县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镇康地块矽卡岩型铅锌矿床成因初探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杨玉龙 叶霖 +2 位作者 程增涛 鲍谈 高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4-564,共11页
保山镇康地块是"三江"南段重要的铅锌多金属成矿区之一,地质构造复杂,铅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其中核桃坪与芦子园是近年发现的两个大型铅锌矿床,矿床受近NE向断裂、背斜轴部和地层控制明显,上寒武统核桃坪组与沙河床组大理岩... 保山镇康地块是"三江"南段重要的铅锌多金属成矿区之一,地质构造复杂,铅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其中核桃坪与芦子园是近年发现的两个大型铅锌矿床,矿床受近NE向断裂、背斜轴部和地层控制明显,上寒武统核桃坪组与沙河床组大理岩化灰岩为主要赋矿地层,近矿围岩矽卡岩化强烈,流体包裹体,Pb、S、H、O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对比研究表明:核桃坪和芦子园铅锌矿床均经历了中温、高温两个矿化阶段;核桃坪铅锌矿床矿石铅同位素较芦子园铅锌矿床有较高的比值和较大的变化范围,均以高μ值为特征,属于放射性成因铅,暗示其成矿物质以壳源铅为主;硫化物硫同位素均多为较低正值并呈塔式分布,具有岩浆硫特征,两者均无生物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的参与,其中硫同位素分馏已达平衡;与硫化物共生的石英δDH2O(-109‰^-91‰)和δ18OH2O(-4.3‰~2.3‰)同位素研究表明核桃坪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深部岩浆水,并遭受后期大气降水或地层水的混合;核桃坪矿床与芦子园矿床的微量元素具有岩浆热液型矿床特征,不同于VMS型、MVT型铅锌矿床。因此,笔者认为两个矿床应属于与深部隐伏岩体有关的中-高温矽卡岩型铅锌矿床,矿区深部隐伏岩体的侵入产生岩浆热液并携带Pb、Zn等成矿物质与地层水或大气降水混合,在背斜轴部与NE向断裂的交汇处形成该类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山镇康地块 矽卡岩铅锌矿床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分析法的琼南矽卡岩型矿床成矿预测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传军 许德如 +3 位作者 周迎春 候茂洲 于亮亮 胡国成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8-541,共14页
在系统总结琼南矽卡岩型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和提取了地质、物探、化探、重砂、遥感等多元有利找矿信息,具体包括碳酸盐岩地层、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岩、控矿断裂、航磁推断磁性蚀变带、化探Cu、Pb、Zn、Au、Ag... 在系统总结琼南矽卡岩型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和提取了地质、物探、化探、重砂、遥感等多元有利找矿信息,具体包括碳酸盐岩地层、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岩、控矿断裂、航磁推断磁性蚀变带、化探Cu、Pb、Zn、Au、Ag单元素异常及Cu-W-Mo、Pb-Zn、Au-Ag组合元素异常、自然重砂Fe、Pb-Zn异常以及遥感羟基和铁染蚀变异常等。并利用上述找矿信息及6个模型控制单元(即已知含矿单元)建立了特征分析初始矿化模型M1,同时为解决模型M1中控制单元不足的问题,我们从中筛选了联系度f≥4的26个单元作为新的模型控制单元,重新建立了广义矿化模型M2,并据此圈定了4个A级、2个B和2个C级矽卡岩型矿床找矿预测靶区,为本区矽卡岩型矿床的找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分析法 成矿预测 矽卡岩矿床 琼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山阳-柞水矿集区150-140Ma斑岩-矽卡岩型CuMoFe(Au)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陈雷 王宗起 +3 位作者 闫臻 吴发富 任涛 郭延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5-436,共22页
秦岭造山带内的山阳-柞水古生代弧前盆地中出露有池沟、小河口、冷水沟、园子街、下官坊及双元沟等CuMo、CuFe(Au)矿床,与这些矿床具有成因联系的岩体为形成于150-140Ma的高钾钙碱性和钾玄岩系列花岗岩,为华北和扬子大陆碰撞后伸展阶... 秦岭造山带内的山阳-柞水古生代弧前盆地中出露有池沟、小河口、冷水沟、园子街、下官坊及双元沟等CuMo、CuFe(Au)矿床,与这些矿床具有成因联系的岩体为形成于150-140Ma的高钾钙碱性和钾玄岩系列花岗岩,为华北和扬子大陆碰撞后伸展阶段壳、幔混合岩浆的产物。矿化主要发生在岩体与泥盆、石炭纪地层中碳酸盐岩的接触带附近,主要类型为矽卡岩型,少量为斑岩型,部分矿床具有统一的矽卡岩-斑岩型成矿系统,矿化组合主要为CuMo、CuFe(Au)和Cu矿化。外接触带主要发育有矽卡岩和角岩化蚀变,内接触带主要为岩体内部的硅化、钾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粘土化,内矽卡岩不发育。矽卡岩矿物主要有石榴石、透辉石、绿帘石、透闪石,阳起石等,其中石榴子石主要为钙铁榴石和钙铝榴石,透辉石是辉石的主体,早期形成的石榴石和透辉石等无水矿物组合常被后期的绿帘石、透闪石和阳起石等含水矿物及石英、方解石等所交代。金属矿物比较简单,最主要的含铜矿物为黄铜矿和斑铜矿,铁矿化主要为磁铁矿和镜铁矿。尽管这些矿床以矽卡岩型矿化为主,但部分矿床中已发现有斑岩型矿化和蚀变特征,这可能暗示了该区可能具有统一的矽卡岩-斑岩型成矿系统,进而表明山阳-柞水矿集区深部具有寻找斑岩型矿床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矿床 成矿系统 成矿作用 150-140Ma 山阳-柞水矿集区 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铜绿山矽卡岩型铜铁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彦博 顾雪祥 +1 位作者 张宗保 董树义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0-739,共10页
湖北铜绿山铜铁矿床处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西部鄂东成矿区内,是鄂东南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铁矿床。矿体呈透镜状产于下三叠统大冶群第3至第7岩性段大理岩与铜绿山岩体的接触带。矿床成矿过程大致划分为干矽卡岩阶段(Ⅰ)、湿矽卡岩阶... 湖北铜绿山铜铁矿床处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西部鄂东成矿区内,是鄂东南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铁矿床。矿体呈透镜状产于下三叠统大冶群第3至第7岩性段大理岩与铜绿山岩体的接触带。矿床成矿过程大致划分为干矽卡岩阶段(Ⅰ)、湿矽卡岩阶段(Ⅱ)、氧化物阶段(Ⅲ)、石英硫化物阶段(Ⅳ)和碳酸盐阶段(Ⅴ)。矿石矿物主要有磁铁矿、黄铜矿、赤铁矿;脉石矿物以石榴石、石英、碳酸盐矿物为主。通过对铜绿山铜铁矿床硫、氢、氧、碳和铅同位素组成研究,探讨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有少量大气降水加入,后期大气降水比重加大;热液中的碳主要为深源岩浆来源,少量来自海相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矿石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了硫来自深源岩浆;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稳定,为正常铅,矿石铅源于上侵过程中受地壳物质混染的幔源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 矽卡岩矿床 铜绿山 铜铁矿床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班戈县多巴区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含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及意义 被引量:13
16
作者 定立 赵元艺 +2 位作者 杨永强 崔玉斌 吕立娜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9-496,共18页
选择西藏班戈县多巴区梭沙矽卡岩型矿化点与再阿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相和矿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含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法测年分析、主量与微量元素测试,并探讨了岩石成因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选择西藏班戈县多巴区梭沙矽卡岩型矿化点与再阿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相和矿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含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法测年分析、主量与微量元素测试,并探讨了岩石成因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梭沙地区主要矿化岩体为细粒斑状花岗闪长岩,再阿为中细粒花岗闪长岩。锆石的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细粒斑状花岗闪长岩和中细粒花岗闪长岩的年龄分别为77.37±0.55 Ma和79.78±0.99 Ma,均为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区内花岗岩的A/CNK值变化于0.78~1.29之间,A/NK值变化在0.88~1.51之间,为准铝质系列。花岗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贫Nb,总体与班公湖成矿带的同期花岗岩相一致,∑REE=199.82×10^-6-274.64×10^-6,LREE/HREE=3.552-7.199,δEu=0.20~0.82,Eu呈中等负异常,揭示岩浆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过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梭沙和再阿岩体的成矿作用与班公湖-怒江洋向南俯冲结束后的碰撞闭合作用有关,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闭合之后岩浆活动及相关热液作用的产物。梭沙和再阿地区具有良好的铁铋等多金属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应加强该区的找矿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 梭沙 再阿 西藏班戈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嫩江地区三矿沟矽卡岩型铜-铁-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机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吕鹏瑞 顾雪祥 +2 位作者 李德荣 彭涛涛 张明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63-1574,共12页
三矿沟铜-铁-钼多金属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三矿沟-多宝山构造-成矿带中一个比较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对干矽卡岩阶段(Ⅰ)的石榴子石、湿矽卡岩-氧化物阶段(Ⅱ)的石英、早期硫化物阶段(Ⅲ)的石英和晚期硫化物阶段(Ⅳ)的方解石中... 三矿沟铜-铁-钼多金属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三矿沟-多宝山构造-成矿带中一个比较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对干矽卡岩阶段(Ⅰ)的石榴子石、湿矽卡岩-氧化物阶段(Ⅱ)的石英、早期硫化物阶段(Ⅲ)的石英和晚期硫化物阶段(Ⅳ)的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成矿各阶段热液矿物中的原生流体包裹体类型丰富,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其次为纯气相包裹体,偶见纯液相包裹体。石英中也有大量含NaCl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其均一温度变化于152~478℃之间,盐度为1.57~58.02wt%NaCl,密度变化范围为0.64~1.18g/cm3,总体属中—高温度、中—高盐度、中等密度的体系;据此计算的成矿压力范围为39.44~133.65MPa,成矿深度介于3.94~9.64km之间,表明该矿床形成于中深成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嫩江地区 矽卡岩 铜-铁-钼多金属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矽卡岩型矿床特征概述 被引量:11
18
作者 江磊 王若梅 李智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B12期167-169,共3页
矽卡岩型矿床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世界上钨的最主要来源为矽卡岩型矿床。它也是铜、铁、钼、锌的主要来源之一。矽卡岩型矿床产生在特殊的地质环境中(中酸性侵人岩和碳酸盐岩类接触带附近),具有典型的矽卡岩矿物组合和独特的交代成... 矽卡岩型矿床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世界上钨的最主要来源为矽卡岩型矿床。它也是铜、铁、钼、锌的主要来源之一。矽卡岩型矿床产生在特殊的地质环境中(中酸性侵人岩和碳酸盐岩类接触带附近),具有典型的矽卡岩矿物组合和独特的交代成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矿床 矿床特征 工业价值 地质环境 接触带 碳酸盐 中酸性 组合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矿沟矽卡岩型Cu-Fe-Mo矿床矿石硫化物硫、铅同位素特征及锆石U-Pb定年 被引量:20
19
作者 吕鹏瑞 李德荣 +1 位作者 彭义伟 张明洋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728,共12页
三矿沟Cu-Fe-Mo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三矿沟—多宝山构造-成矿带中一个比较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矿体形成与三矿沟复式英云闪长岩体侵入关系密切。在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矿石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和锆石U-Pb测年数据进行了研... 三矿沟Cu-Fe-Mo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三矿沟—多宝山构造-成矿带中一个比较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矿体形成与三矿沟复式英云闪长岩体侵入关系密切。在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矿石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和锆石U-Pb测年数据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成岩年代。研究表明,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大,显示塔式分布效应,估算得到成矿热液系统的总硫同位素值约为-1.5‰,反映成矿过程中硫主要来源于深源岩浆,极少量可能来自于地层;矿石铅同位素具有壳幔混合铅的特征,反映了该矿床成矿物质主要为壳幔混合来源,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范围为(168.18±0.96)^(200±1)Ma,代表了英云闪长岩的侵位时间,表明三矿沟矽卡岩型Cu-Fe-Mo矿床的成岩成矿年代为早侏罗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矿沟 矽卡岩 Cu-Fe-Mo矿床 S、Pb同位素 锆石定年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九瑞地区东雷湾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贾丽琼 徐文艺 +4 位作者 杨丹 莫宣学 杨竹森 陈伟十 王梁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204,共21页
对位于江西九瑞地区的东雷湾矽卡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主成矿阶段(石英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类型主要有4类,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主要集中于210~350℃和1%~9%... 对位于江西九瑞地区的东雷湾矽卡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主成矿阶段(石英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类型主要有4类,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主要集中于210~350℃和1%~9%,总体属于高中温、中低盐度流体体系。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以H2O和CO2为主,其次有N2、CO、O2,有少量CH4、C2H2;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Ca2+、K+、Na+为主,含少量Mg2+,阴离子以Cl-、SO2-4为主,含少量NO-3、NO-2,流体属于CO2-H2O-Na Cl-Ca Cl2(KCl)体系,计算所得离子浓度为3.1%~34.5%。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δ18OH2O值为0.93‰~5.20‰,δDV-SMOW值为-81‰^-64‰,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有极少量大气降水混入。矿石硫化物的δ34SV-CDT‰值为-2.2‰~3.4‰,结合铅、铼同位素特征表明,东雷湾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幔,同时有一定量的壳源物质混入。东雷湾矿床为热液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区域褶皱和断裂为成矿岩浆提供运移通道,岩浆侵位发育矽卡岩型岩浆流体系统,并伴随有Cu(Mo、Au等)矿化,最终形成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矿床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东雷湾矿区 九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