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栾川县矿集区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6
1
作者 云辉 郭波 +4 位作者 胡红雷 朱红运 韩江伟 严海麒 李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2-161,共10页
河南省栾川县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北秦岭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栾川矿集区西北部,南泥湖钨钼矿床外围西侧。矿区主要赋存有硫铁矿、锌铜矿,伴生白钨矿、辉钼矿、萤石等多种矿产。为了对骆驼山锌铜多金属资源总体情况进行... 河南省栾川县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北秦岭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栾川矿集区西北部,南泥湖钨钼矿床外围西侧。矿区主要赋存有硫铁矿、锌铜矿,伴生白钨矿、辉钼矿、萤石等多种矿产。为了对骆驼山锌铜多金属资源总体情况进行可靠的预测评价,利用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已有的小比例尺地形地质图、钻孔资料、地球化学数据、重力数据、磁法数据、电法数据等,建立了多元地学信息三维地质模型,对成矿有利部位进行了定量预测,并进行了深部工程验证,深部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根据最新勘查成果,在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区深部及外围控制了4条锌铜多金属矿体,新增资源量铅金属量3.97万t、锌金属量56.97万t、铜金属量3.61万t、银金属量30.68 t,为一大型锌铜多金属矿。综合研究认为:位于栾川矿集区的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床与周围的钼钨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相似,属于同一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为岩浆热液交代型层状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系统自深部至外围表现出明显的分带性,即深部为南泥湖岩体,岩体内外接触带为南泥湖钨钼矿床,中上部(600~1500 m范围)为矽卡岩型铜锌多金属矿床(中高温),上部为脉状铅锌银矿床(1500~2500 m范围)。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成矿系统中上部(600~1500 m范围)中间过渡带,仅为其中的一部分,找矿潜力巨大,沿背斜轴向西,以及背斜的北翼均有成矿的可能,通过进一步勘查有望成为一个超大型锌铜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找矿 锌多金属矿 矽卡岩 南泥湖背斜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溪钨铜多金属矿床石榴子石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舒立旻 钟仕俊 贺玲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40-148,共9页
朱溪矿床是近年在中国南方江南造山带新发现的超大型矽卡岩型钨铜多金属矿床。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与镜下观察,将朱溪矿区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划分为三个世代(I,II,III);电子探针分析数据表明,其石榴子石属钙铝-钙铁石榴子石系列,以钙铝榴... 朱溪矿床是近年在中国南方江南造山带新发现的超大型矽卡岩型钨铜多金属矿床。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与镜下观察,将朱溪矿区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划分为三个世代(I,II,III);电子探针分析数据表明,其石榴子石属钙铝-钙铁石榴子石系列,以钙铝榴石(Gr)为主,其次为钙铁榴石(Ad)。朱溪矿区常见白钨矿沿石榴子石的生长环带、边缘等部位交代的现象,白钨矿中部分的钙源自石榴子石,揭示石榴子石化过程有利于脆性裂隙的发育和热液流体的运移,能加速热液与围岩的化学反应过程,并为金属矿物的沉淀提供容矿场所。因此,朱溪矿区的石榴子石化过程构成了钨铜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的一个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石榴子石 矽卡岩 江西朱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格尔木四角羊沟西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柏瑞 《河南科技》 2017年第13期73-75,共3页
青海省格尔木四角羊沟西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具典型的接触交代热液型矿床特征,该类矿床在空间上具有"三位一体"的控矿格局。本文在分析矿体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基础上,从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多方面对区内的找矿标志进行归纳... 青海省格尔木四角羊沟西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具典型的接触交代热液型矿床特征,该类矿床在空间上具有"三位一体"的控矿格局。本文在分析矿体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基础上,从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多方面对区内的找矿标志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多金属矿床 青海省格尔木 花岗闪长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绿春某铜金多金属矿床控矿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谢阳 黎应书 +4 位作者 郭宁宁 罗曦 程细音 陈楠 王伦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1年第3期47-50,共4页
云南省绿春县某铜金多金属矿床位于墨江-绿春褶皱带内,为近年发现的微细浸染型铜金矿床。该矿床受哀牢山大断裂与李仙江大断裂控制,矿体产于断裂带内的次级断裂中;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岩浆活动为该矿床的形成提供成矿物质来源。该矿床为... 云南省绿春县某铜金多金属矿床位于墨江-绿春褶皱带内,为近年发现的微细浸染型铜金矿床。该矿床受哀牢山大断裂与李仙江大断裂控制,矿体产于断裂带内的次级断裂中;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岩浆活动为该矿床的形成提供成矿物质来源。该矿床为受构造直接控制的、与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铜金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微细粒浸染矿床 控矿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若羌县白山头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预测
5
作者 闫志鹏 《新疆有色金属》 2024年第3期62-63,共2页
工作区所处成矿带已发现矽卡岩型矿床3处,分别为白干湖钨锡矿、维宝铅锌矿、阿尼亚拉克铜多金属矿。从区域成矿地质环境及成矿地质特征来看,成矿条件较好,区内及周边具有寻找矽卡岩型钨、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潜力。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 矽卡岩 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市大红山铜(金)多金属矿床矿相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贵民 韩飞 贾红旭 《新疆有色金属》 2021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以矿相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新疆哈密市大红山铜(金)多金属矿床的岩石组合、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生成顺序等矿相学特征,初步分析其大地构造条件,认为该矿床为斑岩型铜矿。
关键词 新疆 (金)多金属矿床 矿相学特征 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发现启示 被引量:7
7
作者 沈存利 刘玉堂 +5 位作者 高月元 王瑞 伍振林 许辉 杨文华 白丽琴 《矿产勘查》 2016年第3期380-390,共11页
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的南端,是在1∶5万化探异常的基础上通过进行矿产预查发现的,经普查铜金属资源量已达中型规模。矿体赋存于二叠系哲斯组砂板岩和二叠纪花岗闪长岩的外接触带的浅变质砂板岩夹少量火山岩中... 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的南端,是在1∶5万化探异常的基础上通过进行矿产预查发现的,经普查铜金属资源量已达中型规模。矿体赋存于二叠系哲斯组砂板岩和二叠纪花岗闪长岩的外接触带的浅变质砂板岩夹少量火山岩中,主成矿元素为铜,伴生银和少量铅锌,矿体呈脉状产出,矿体规模较大。通过对赋矿围岩岩性、产状及矿石结构和构造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认为,矿床成因为沉积和构造热液(或次火山热液)叠加型矿床。该矿的发现是近几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铜矿找矿方面的重要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沉积和构造热液叠加 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栾川冷水—赤土店钼钨铅锌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矿潜力 被引量:4
8
作者 陈俊魁 蔡春楠 +3 位作者 何玉良 韩江伟 王世权 桂新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7-187,共11页
河南栾川冷水—赤土店钼钨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华北陆块南缘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上的栾川钨钼矿集区内,以野外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为主要技术手段,在矿区开展了地质勘查及研究工作,共圈定了钨钼矿体8条,提交钼资源量631.17万t,WO_(3)138.28... 河南栾川冷水—赤土店钼钨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华北陆块南缘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上的栾川钨钼矿集区内,以野外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为主要技术手段,在矿区开展了地质勘查及研究工作,共圈定了钨钼矿体8条,提交钼资源量631.17万t,WO_(3)138.28万t,钼钨资源量达超大型规模。对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详细探讨。根据矿体特征、控矿因素、矿化类型,结合前人在该区开展的硫同位素分析和含矿斑岩的SHRIMP、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成果,综合研究认为:(1)该矿床主要赋存地层为官道口群白术沟组和栾川群三川组、南泥湖组、煤窑沟组;(2)矿化以钼矿化为主,钼钨矿体主要受深部侏罗纪末花岗岩基和逆冲推覆构造体系的联合控制,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小岩体)与区内钼钨等成矿联系密切,花岗质岩浆为钨钼等成矿元素的主要来源,含矿斑岩为主要成矿地质体;(3)含矿岩浆在运移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和围岩的差异,从而使不同的成矿元素组合出现明显的分带现象,并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化(床),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成矿时代为135~157 Ma。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钨钼铅锌多金属矿的成矿模式和综合找矿模型,对于栾川及豫西地区钼钨矿的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找矿 钼钨铅锌多金属矿床 钼矿化 矿床成因 斑岩—矽卡岩 找矿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桂阳县绿紫坳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9
作者 周俊 肖谆 《矿业工程》 CAS 2020年第5期15-18,共4页
绿紫坳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义山西南接触带,通过较为系统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石以及围岩蚀变特征研究,初步确定了该矿床与大义山酸性花岗岩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根据矿体的产出状态、矿石矿物组成,围岩蚀变特征确... 绿紫坳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义山西南接触带,通过较为系统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石以及围岩蚀变特征研究,初步确定了该矿床与大义山酸性花岗岩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根据矿体的产出状态、矿石矿物组成,围岩蚀变特征确定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铜锡矿床,并总结了该矿床的找矿标志,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好,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 矿床地质特征 矽卡岩 绿紫坳 大义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山西神池一带矽卡岩型铜铁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
10
作者 刘超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11期143-144,共2页
山西神池一带铜铁多金属矿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吕梁-太行断块西北角的偏关-神池块坪,出露地层以寒武系、奥陶系为主,局部残留石炭系,新生界分布较广。北东向构造为该区主要构造,主要有利民堡断层和上八角断层。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分布... 山西神池一带铜铁多金属矿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吕梁-太行断块西北角的偏关-神池块坪,出露地层以寒武系、奥陶系为主,局部残留石炭系,新生界分布较广。北东向构造为该区主要构造,主要有利民堡断层和上八角断层。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分布于本区中部。矿体主要赋存于岩浆岩与寒武系、奥陶系地层接触的破碎蚀变带内,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岩活动有着密切的成因关系。文中分析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以期为区内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铁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迎庆沟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锦荣 王新雨 +7 位作者 祝新友 李顺庭 李加多 田野 蔡亚伟 李岩 毛嘉俊 郭天军 《矿产勘查》 2019年第10期2558-2564,共7页
迎庆沟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青海祁漫塔格中西段探获的一处中型矿床。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本文认为迎庆沟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近EW向大规模逆冲断裂控制着迎庆沟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其成矿地质作... 迎庆沟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青海祁漫塔格中西段探获的一处中型矿床。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本文认为迎庆沟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近EW向大规模逆冲断裂控制着迎庆沟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其成矿地质作用主要体现在一系列从高温到低温的蚀变矿物组合和矿化分带,从内矽卡岩带→外矽卡岩带→远离矽卡岩带,呈现出由高温成矿元素向中低温成矿元素的逐渐过渡,并构成一套完整的矽卡岩成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迎庆沟铅锌多金属矿床 矽卡岩 地质特征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西大明山罗维钨铋多金属矿床矿化特征及成因
12
作者 曹杰 李赛赛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7期14-20,55,共8页
罗维钨铋多金属矿床是广西西大明山地区新发现的代表性中型热液矿床。为了促进西大明山地区找矿勘查工作,从地表、深部和显微镜下3个角度观察分析了该矿床的矿化特征,并探讨了矿床成因。罗维钨铋多金属矿床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主要... 罗维钨铋多金属矿床是广西西大明山地区新发现的代表性中型热液矿床。为了促进西大明山地区找矿勘查工作,从地表、深部和显微镜下3个角度观察分析了该矿床的矿化特征,并探讨了矿床成因。罗维钨铋多金属矿床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主要受寒武纪小内冲组砂岩层理控制,地表氧化后呈黑褐色。矿石矿物主要沿砂岩层理分布,多充填于重结晶的石英间隙,少量被石英包裹。白钨矿与磁黄铁矿密切共生。含矿热液在富集成矿的同时,还沿矿体围岩中的节理形成网格状矿化蚀变。结合同位素组成和成矿时代等资料分析,认为该矿床与燕山晚期形成的隐伏花岗闪长岩体具有直接的成因联系,岩体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矿床 层控 燕山晚期 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纳勐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庆海 杨社锋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3期73-74,共2页
本文根据现有研究资料,结合公司在老挝纳勐铜多金属矿中的一些找矿经验,以斑岩型铜钼矿作为具体对象,针对此种的矿产在此地区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等进行了细致分析,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对矿产企业在本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帮... 本文根据现有研究资料,结合公司在老挝纳勐铜多金属矿中的一些找矿经验,以斑岩型铜钼矿作为具体对象,针对此种的矿产在此地区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等进行了细致分析,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对矿产企业在本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 赛松奔县 矽卡岩铜多金属矿 斑岩钼矿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安溪潘田外围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14
作者 卓福星 《能源与环境》 2015年第5期111-113,共3页
潘田外围铁多金属矿系福建省闽东南地质大队2012年开展的《福建漳平洛阳-安溪潘田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新发现的一处矿产地,矿区主要在1∶5万地质测量、物化探扫面的基础上,投入并收集以往钻探资料,在深部见到厚1.35~12.49m的磁铁矿体... 潘田外围铁多金属矿系福建省闽东南地质大队2012年开展的《福建漳平洛阳-安溪潘田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新发现的一处矿产地,矿区主要在1∶5万地质测量、物化探扫面的基础上,投入并收集以往钻探资料,在深部见到厚1.35~12.49m的磁铁矿体,初步估算(333)+(334)矿石资源量463.49万t,平均品位TFe44.41%,m Fe34.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地质特征 成因探讨 沉积-改造(矽卡岩) 安溪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武夷梁家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德来 张家菁 +3 位作者 华荣辉 李伯春 秦志刚 秦梅芳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23-230,共8页
武夷山成矿带是我国重点成矿带之一,分布着众多的铜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多样。通过对梁家铜多金属矿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等分析研究,得出矿区矿化类型有四种:接触带矽卡岩型、受层间破碎带控... 武夷山成矿带是我国重点成矿带之一,分布着众多的铜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多样。通过对梁家铜多金属矿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等分析研究,得出矿区矿化类型有四种:接触带矽卡岩型、受层间破碎带控制的矽卡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斑岩-矽卡岩复合型。其中石炭纪藕塘底组(C2o)地层中受接触带构造控制的矽卡岩型和二叠纪茅口组(P1m)地层中主要受层间破碎带控制的矽卡岩型为矿区主要矿化类型,矿液分别来源于侏罗纪早世梁家单元(γJ1L)黑云母花岗岩体及白垩纪晚世五府岗独立单元(γπK2W)花岗斑岩体。深部的含矿流体随岩浆沿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向上运移,在运移过程中含矿流体不断分离、富集,逐步形成富矿热液。在岩浆演化的晚期,富矿热液在近地表附近沿着被交代岩石的接触面或甚至脱离岩浆体系沿着有利围岩层间破碎带发生交代作用而形成矿床。结合其它控矿因素得出该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铜多金属矿 控矿因素 北武夷 梁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寻乌菖蒲铜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江东 漆富勇 黄晴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165-169,共5页
寻乌菖蒲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武夷隆起西部的赣中南铜银铅锌(金)金属成矿带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菖蒲是一个铜多金属矿区,主要矿产种类有铜、铅、锌、钨、锡矿等,主要矿化类型有矽卡岩型、岩浆期后火山热液充填型、石英脉型等。通过对... 寻乌菖蒲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武夷隆起西部的赣中南铜银铅锌(金)金属成矿带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菖蒲是一个铜多金属矿区,主要矿产种类有铜、铅、锌、钨、锡矿等,主要矿化类型有矽卡岩型、岩浆期后火山热液充填型、石英脉型等。通过对菖蒲矿区地质特征的研究,对地层成矿条件、成矿岩体条件、控矿构造条件进行了简要地分析,希望对丰富该区地质资料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蒲 多金属矿床 地质特征 矽卡岩 热液充填 石英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保山矽卡岩型铜铅锌共生矿选矿中间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晓慧 梁友伟 张丽军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64,55,共5页
在选矿中间试验条件下,对云南保山地区矽卡岩型铜铅锌共生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选矿指标。中间试验选矿指标为:铜精矿铜品位18.57%,回收率78.04%;铅精矿铅品位67.37%,铅回收率58.26%;锌品位49.11%,锌回收率88.57%。为开发... 在选矿中间试验条件下,对云南保山地区矽卡岩型铜铅锌共生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选矿指标。中间试验选矿指标为:铜精矿铜品位18.57%,回收率78.04%;铅精矿铅品位67.37%,铅回收率58.26%;锌品位49.11%,锌回收率88.57%。为开发该矿提供了选矿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铅锌共生矿 浮选 中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精河县阿克土别克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18
作者 那斯尔艾提·阿扎提 《新疆有色金属》 2015年第B05期46-48,共3页
阿克土别克多金属矿受南西盘上升的逆时针张扭运动为特征,主要矿物类型以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为主。
关键词 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 精河 新疆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铜多金属矿封闭一半封闭构造控制作用及找矿标志
19
作者 王书辰 申大元 孙家宁 《中国矿山工程》 2013年第5期5-7,22,共4页
西藏某铜多金属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冈底斯构造岩浆带中段偏东部位,属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形成的陆缘火山岛弧构造带,为矽卡岩型接触交代矿床成因。在矿床形成和改造过程中,矿区内封闭、半封闭构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矽卡岩、断层构造以... 西藏某铜多金属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冈底斯构造岩浆带中段偏东部位,属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形成的陆缘火山岛弧构造带,为矽卡岩型接触交代矿床成因。在矿床形成和改造过程中,矿区内封闭、半封闭构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矽卡岩、断层构造以及地表孔雀石化及褐铁矿化等矿化蚀变是其找矿的重要标志。矿区找矿方向在构造交汇部,底盘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部位是有利的储存场所,即矿区深部及端部均具有较大潜力,并且应注意本矿区内斑岩型矿化所具有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 矿床成因 封闭-半封闭构造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宣城市昆山铜多金属矿化区的地质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建满 易洪 陈保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7-223,共7页
安徽宣城地区昆山铜多金属矿化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南部边缘。该矿化区的赋矿地层为区域内易于成矿的二叠—三叠系沉积岩,断裂构造为岩浆及矿物质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中酸性岩浆的侵入过程中切割、包裹沿途围岩,并与之发... 安徽宣城地区昆山铜多金属矿化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南部边缘。该矿化区的赋矿地层为区域内易于成矿的二叠—三叠系沉积岩,断裂构造为岩浆及矿物质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中酸性岩浆的侵入过程中切割、包裹沿途围岩,并与之发生强烈的同化混染、交代作用,实现物质成分的充分交换,为该区易于发生成矿作用的有利条件。物探资料显示研究区存在矿致异常的航磁和重力的分布特征。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均指示昆山—狮子山一带是寻找接触带矽卡岩型和层控式矽卡岩型铜矿床的有利地带,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辉石闪长岩 矽卡岩 层控 昆山铜多金属矿化区 宣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