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esNet-UNet模型的DAS矸石浆体充填堵管监测技术
1
作者 柴敬 王梓名 +7 位作者 马晨阳 张丁丁 李至 周森 秋丰岐 吴玉意 冀汶莉 赵鹏翔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0-662,共13页
煤矸石浆体输送管道在输送过程中易产生堵塞、腐蚀等多种问题。目前针对浆体管道输送中存在的堵塞问题,精准定位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以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DAS)为监测手段,结合图像降噪与ResNet-UNet复合网络对堵塞点... 煤矸石浆体输送管道在输送过程中易产生堵塞、腐蚀等多种问题。目前针对浆体管道输送中存在的堵塞问题,精准定位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以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DAS)为监测手段,结合图像降噪与ResNet-UNet复合网络对堵塞点位进行监测和识别的方法;为评估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建立了15.14 m的环管模型,并进行注浆堵塞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UNet及ResNet网络,ResNet-UNet网络模型可在有效避免梯度爆炸问题的基础上,较为精准地对堵塞点位图像进行识别,堵塞点定位的准确率为97.83%,精确率为97.76%,召回率为94.80%,F1分数为0.958 9。该研究在全覆盖式监测矸石输送管道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了DAS传感监测时,由于其高灵敏度所带来的噪声处理难题,较为精确地实现了堵塞点的定位效果,研究为矸石浆体输送管道监测及堵塞点的定位问题提供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 矸石浆体管道输送 降噪算法 ResNet-UNet模型 图像识别 堵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矸石浆体长距离管道输送:装备、材料与工艺协同优化技术体系研究
2
作者 庄登登 刘浪 +7 位作者 尹土兵 顾合龙 蔚保宁 朱梦博 曹鑫 黄晨 周静 刘智振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24-2941,共18页
在煤矸石浆体长距离管道输送过程中,存在颗粒沉降、固液分层、堵管风险及高能耗等问题。为解决这些技术难题,提出并构建了“装备—材料—工艺”协同优化技术体系。在装备优化方面,研发了脉冲加压与喷射冲击解堵技术,并在关键管段引入内... 在煤矸石浆体长距离管道输送过程中,存在颗粒沉降、固液分层、堵管风险及高能耗等问题。为解决这些技术难题,提出并构建了“装备—材料—工艺”协同优化技术体系。在装备优化方面,研发了脉冲加压与喷射冲击解堵技术,并在关键管段引入内置膛线管道,通过螺旋槽诱导浆体自旋流动,减少了局部涡流和颗粒沉积;同时,部署了分布式传感器网络,实现对管道内压力和流量的实时监测。在材料优化方面,采用悬浮剂与引气剂相结合的双材料复配策略,通过多级破碎筛分与外加剂协同配伍,优化了煤矸石骨料级配与浆体流变特性。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比(悬浮剂质量分数为0.06%、引气剂质量分数为0.06%),实现了浆体在0~120 min内保持低分层度、低泌水率与高扩展度性能,确保其长时间输送的悬浮稳定性与流动性。在工艺优化方面,提出了泵启动引流工艺与免洗管工艺。泵启动引流工艺通过预先泵送低质量分数浆液,逐步过渡至高质量分数浆体,确保了管道内浆液快速稳定流动,避免初期堵塞。免洗管工艺则利用浆体自身的悬浮特性,实现了浆体在停留阶段的稳定滞留与后续浆体的连续自动置换,减小水洗用量并提高输送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协同优化技术体系显著降低了堵管风险与能耗,提升了长距离管道输送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浆体 长距离管道输送 装备优化 材料优化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垮落带矸石浆体充填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朱磊 潘浩 +3 位作者 古文哲 赵萌烨 张新福 徐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29-638,共10页
针对大海则千万吨矿井的绿色化低干扰排矸需求,提出了垮落带矸石浆体充填技术,以期在不影响矿井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实现煤矸石的安全、高效、绿色化处置。为确保该技术的可行及充填参数的有据可依,遂在大海则煤矿地面矸石山建立垮落带矸... 针对大海则千万吨矿井的绿色化低干扰排矸需求,提出了垮落带矸石浆体充填技术,以期在不影响矿井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实现煤矸石的安全、高效、绿色化处置。为确保该技术的可行及充填参数的有据可依,遂在大海则煤矿地面矸石山建立垮落带矸石堆积模型,研究2种质量分数矸石浆体在采空区垮落岩块间空隙内的流动扩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矸石浆体在采空区垮落岩块空隙内的流动共分为3个时期,分别为淌流期、涌流期和渗流期,且3个时期相互关联,密不可分。(2)随着矸石浆体充填量的增加,动流坡度呈先减小而后增大的趋势,最终呈阶梯型分布,当浆体充填量达到176 m时,71.8%的矸石浆体第1阶梯动流坡度为7.5%,第2阶梯动流坡度为1.8%,75.3%的矸石浆体第1阶梯动流坡度为7.8%,第2阶梯动流坡度为2.1%。(3)矸石浆体在垮落带内流动具有阶段选择性,涌出点涌出的浆体先以淌流方式沿动流坡度在第1阶梯内流动,而后第1阶梯内的浆体再以渗流方式沿倾向方向向第2阶梯内流动,当浆体质量分数为75.3%时,浆体进入岩块间空隙的最小宽度约为10 mm,当浆体质量分数为71.8%时,浆体进入岩块间空隙的最小宽度约为7 mm,在第2阶梯内浆体如树枝分叉状依次充填岩块间的空腔及空隙,并在倾向边界和走向边界处形成浆体堆积点,其第1阶梯向第2阶梯渗流的浆体可达浆体总量的37.8%以上。(4)模型1和模型2内的浆体垂高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浆体垂高随着远离低位灌浆管出口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浆体最大垂高2.11 m(1.77 m),位于倾向断面6.5 m(6.3 m)的第1阶梯内,与低位灌浆管出口的水平距离为0.5 m(0.3 m);浆体最小垂高0.797 m(0.669 m),位于倾向断面29.2 m(29.0 m)的第2阶梯中部,与低位灌浆管出口的水平距离为25.595 m(25.364 m)。(5)沿着矸石浆体的流动方向,矸石浆体中粗颗粒的占比呈降低的趋势,细颗粒的占比呈上升的趋势,矸石浆体的质量分数呈下降的趋势。模拟试验表明,采用矸石浆体低位灌浆充填,可以实现煤矸石的采空区排放,其充填规模与垮落岩块块度、矸石浆体浓度和矸石粒度组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垮落带 矸石浆体 质量分数 低位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开采矸石注浆充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谢伟 连全东 《中国煤炭》 2023年第12期116-124,共9页
阐述了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龙王沟煤矿特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条件下冒落带矸石注浆充填技术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对大颗粒矸石浆体材料流变特性进行了试验测定和分析,选定低于3 mm的大颗粒矸石为主要原料,加水制成浓度为55%... 阐述了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龙王沟煤矿特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条件下冒落带矸石注浆充填技术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对大颗粒矸石浆体材料流变特性进行了试验测定和分析,选定低于3 mm的大颗粒矸石为主要原料,加水制成浓度为55%~60%的矸石浆体;研究了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采空区的空间规律,运用高压泵送技术将浆体注入井下空间进行充填,具有系统独立、充采平行、安全高效等优势。工程应用表明,该充填技术工艺妥善解决了传统矸石回填处理能力低、影响生产的问题,可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工艺的矸石处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颗粒矸石浆体 充填技术 管道输送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 高位钻孔注 采空区邻位钻孔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