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西北大湖塘矿田石门寺钨矿床控矿构造解析
1
作者 陈柏林 高允 《地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96,共28页
大湖塘钨矿田位于赣西北九岭近东西向隆起带,是近年发现的1个世界级超大型钨多金属热液矿床聚集区,由石门寺、昆山2个大型矿床和狮尾洞、大岭上、新安里等中型矿床组成。石门寺大型钨矿床位于矿田北部,矿体发育于新元古代花岗闪长岩和... 大湖塘钨矿田位于赣西北九岭近东西向隆起带,是近年发现的1个世界级超大型钨多金属热液矿床聚集区,由石门寺、昆山2个大型矿床和狮尾洞、大岭上、新安里等中型矿床组成。石门寺大型钨矿床位于矿田北部,矿体发育于新元古代花岗闪长岩和燕山期花岗岩中,矿化类型有石英大脉型、细脉浸染型和热液隐爆角砾岩型,三种矿化类型围绕成矿岩体有规律产出,构造控矿作用明显。构造是控矿的最重要因素,开展控矿构造解析和构建构造控矿模型有助于重塑成矿构造的形成演化,为找矿预测提供技术支撑。文章通过野外对含矿裂隙系统的精细调查,分析了不同类型含矿裂隙的组合形式及展布特点,探讨了其形成的动力学条件,构建了构造控矿模型。研究表明:含矿构造是呈近东西向为主、北东东向和北西西向次之、多方向的小型断裂构造,整体呈现长轴为东西向的近椭圆范围内展布;从矿区外侧向中心含矿构造具有中等倾角双倾向裂隙→中等倾角单倾向外倾裂隙→陡倾角裂隙的变化趋势,中心为热液隐爆角砾岩;其中中等倾角双倾向含矿构造形成于成矿前的岩浆侵位期,最大主应力近直立,中间主应力近水平,为剖面X-型共轭剪裂隙;中等倾角单倾向外倾含矿构造和陡倾角含矿构造带形成于热液隐爆的同成矿期,最大主应力近直立,中间主应力近水平,为剖面上的单向剪裂隙和张剪性裂隙;热液隐爆中心为最大主应力近直立,中间和最小主应力均近水平且大小相近。石门寺钨矿床的控矿构造是长轴呈近东西向展布的成矿岩浆岩的岩体侵位构造和岩浆期后成矿流体的液压致裂构造;岩体侵位构造形成稍早,主要发育于成矿岩体顶部的上覆围岩(晋宁期花岗闪长岩)中,分布范围较大;岩浆期后成矿流体的液压致裂构造形成于成矿期,发育于成矿岩体上部和上覆围岩中,分布范围较窄;成矿流体的隐爆和液压致裂瞬间降低了成矿流体的压力,导致成矿物质的大量析出和有用矿物的结晶,形成钨矿床。花岗岩体侵位构造和成矿流体液压致裂构造是钨矿体的赋存空间,控制了钨矿体产出。矿区近东西向构造属于隐伏构造(基底构造),为控岩构造,控制成矿岩体长轴呈近东西向延伸,起到间接控矿作用;北西西向构造如F20断裂既不是导矿构造,也不是控矿构造,而是左行正断的破矿构造;矿田尺度的北北东向隐伏构造控制成矿岩浆岩带的展布,是高级别的控岩构造。该研究不仅可指导矿床深边部找矿,一是在矿区范围是近东西向成矿岩体东、西两端岩体倾伏部位的深部寻找隐伏矿体;二是在矿田范围有隐伏成矿岩体发育的部位寻找另一个岩体−流体成矿系统;而且该研究对中国华南地区同类型矿床的控矿构造研究具有示范作用,丰富了高温热液矿床的构造控矿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矿构造 控矿构造 控岩构造 花岗岩体侵位构造 液压致裂构造 石门寺钨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北石门寺钨铜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刘更更 吴颖宸 +2 位作者 魏文凤 严冰 邹志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210,共19页
为了解赣北石门寺钨铜多金属矿床的钨富集机理及矿床成因,对该矿床中的辉钼矿开展了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6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为140.2~142.5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41.37±0.84)Ma(MSWD=0.84),等时线年龄为(141.... 为了解赣北石门寺钨铜多金属矿床的钨富集机理及矿床成因,对该矿床中的辉钼矿开展了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6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为140.2~142.5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41.37±0.84)Ma(MSWD=0.84),等时线年龄为(141.79±0.97)Ma(MSWD=1.10),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可以代表辉钼矿的矿化年龄,指示该矿床的成矿时间为141 Ma左右。对赣北、赣中和赣南地区的成岩成矿年龄进行对比,发现三地的成岩成矿事件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程,本文认为石门寺钨铜多金属矿形成于早白垩世时期的伸展减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铜多金属矿床 RE-OS同位素 成矿年龄 赣北、赣中和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花岗岩独居石U-Pb精确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7
3
作者 叶海敏 张翔 朱云鹤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70,共13页
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大湖塘矿田的北部,赣北九岭成矿带中段,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几个钨矿之一。本文对矿区出露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独居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龄测定,其年龄分别为150.0... 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大湖塘矿田的北部,赣北九岭成矿带中段,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几个钨矿之一。本文对矿区出露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独居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龄测定,其年龄分别为150.0±0.7 Ma、149±1 Ma和148.2±1.2 Ma。独居石测年数据显示,三种岩性的样品Tera-Wasserburg反向谐和图的下交点年龄与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一致,反映了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燕山期,结合矿区辉钼矿的Re-Os成矿年龄(150.4±1.4 Ma),表明石门寺钨矿成矿作用与花岗岩的形成密切相关。大湖塘钨矿区的成岩成矿作用与钦杭成矿带的大规模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在时间上一致(^(150) Ma),具有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形成于岩石圈拉张减薄的动力环境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独居石U-Pb定年 花岗岩 石门多金属矿床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北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演化过程:白钨矿微区成分限定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长发 高剑峰 +1 位作者 张清清 闵康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3-310,共18页
大湖塘钨矿地处江南造山带中段,为一大型钨-钼-铜多金属矿田,由4个矿床组成,其中石门寺矿床规模最大。文章利用LA-ICP-MS对石门寺矿床石英脉型钨矿中的白钨矿进行单矿物原位微区分析,以揭示成矿流体演化过程。研究表明,石英脉中的白钨... 大湖塘钨矿地处江南造山带中段,为一大型钨-钼-铜多金属矿田,由4个矿床组成,其中石门寺矿床规模最大。文章利用LA-ICP-MS对石门寺矿床石英脉型钨矿中的白钨矿进行单矿物原位微区分析,以揭示成矿流体演化过程。研究表明,石英脉中的白钨矿可划分为2期,其中,早期白钨矿与黑钨矿、黑云母及石英共生,而晚期白钨矿在石英大脉中仅与石英共生。前者表现为右倾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而后者则显示平坦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两者均具Eu正异常。此外,早期白钨矿较晚期白钨矿具有较高的ΣREE、Mo、Sn、Nb、Ta、Y含量,但Sr含量较低。早期白钨矿表现出LREE富集型和较高的ΣREE、Nb、Ta含量,说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热液,从早期到晚期成矿流体中Eu由Eu^(2+)为主转变为Eu^(3+)为主,表明流体演化过程中氧逸度升高,暗示成矿晚期有氧化性大气降水加入。早期高LREE、Sn、Nb、Ta含量的白钨矿的沉淀以及辉钼矿结晶显著改变成矿流体的组成,导致晚期白钨矿具平坦型REE配分模式和低Mo、Sn、Nb、Ta的特征。此外,在流体演化过程中,新元古代花岗闪长岩中斜长石因为蚀变分解持续为成矿热液提供Eu和Sr,造成白钨矿Eu正异常和晚期白钨矿中Sr含量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演化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石门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