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对石达开出走天京责任问题的辩证思考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徐修宜
-
机构
阜阳师范学院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35,38,共4页
-
文摘
18 5 7年 6月 ,石达开率部出走天京 ,给太平天国以巨大损失 ,成为太平天国命运的又一转折。本文针对学术界把出走责任强加给石达开之说 ,提出质疑。认为 ,对出走事件的责任研究 ,不仅要排除“唯君独尊”传统观念的干扰 ,还要区别开石达开出走与出走责任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 ,还必须找出出走事件中的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据此 ,石达开出走的责任不应由石达开负 ,而应由洪秀全负。
-
关键词
石达开出走
洪秀全
矛盾主要方面
石达开
矛盾次要方面
-
分类号
K2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石达开出走无可厚非
- 2
-
-
作者
李猛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2-45,共4页
-
文摘
石达开出走无可厚非李猛石达开的离京出走,是太平天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太平天国革命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史学界对此评说不一。本文拟就此作一点粗浅的探析,以求教于方家。一1856年秋,杨、韦事变爆发。事变后,洪秀全顺应天朝军民情绪,命石达开主持太平...
-
关键词
石达开出走
洪秀全
太平天国革命
李秀成
太平军
罗尔纲
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农民起义
北京师范大学
-
分类号
K2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也谈石达开天京出走的原因
- 3
-
-
作者
刘清珍
-
机构
驻马店师专<学报>编辑部
-
出处
《中州学刊》
1987年第1期111-114,共4页
-
文摘
一 关于石达开天京出走的原因,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石达开是被洪秀全“逼”走的。“所谓‘逼’也者,非死即走耳!”洪秀全不仅“逐步夺石达开的权,而且策划杀害石达开。”所以“石达开离开天京以免杀身之祸,是情有可原的。”这就是说石达开不被“逼”走,就要被杀。对此,我不敢苟同,理由是: 第一,持这一观点的同志所凭依据有三:一是石达开出走《布告》中的“疑多将图害”句和《石达开自述》中所说的“洪秀全……疑心达开,有一并谋害之意”;
-
关键词
石达开
洪秀全
天京
杨秀清
石达开出走
韦昌辉
李秀成
太平天国
天朝
历史档案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从天京事变前后看石达开对权力的向往
- 4
-
-
作者
蒋泉洪
-
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7-41,共5页
-
文摘
从天京事变前后看石达开对权力的向往蒋泉洪史家在评价石达开这个历史人物上,对其率众出走褒贬不一,争论颇多。如果避开石达开在天京事变中所处立场的正义与否,从其行动分析其内心世界的权力欲,刻画出来的石达开也许更符合历史事实一些。(一)李秀成在《自述》中回忆...
-
关键词
石达开
洪秀全
天京事变
韦昌辉
太平天国
杨秀清
李秀成
石镇吉
天京内讧
石达开出走
-
分类号
K2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论石达开的出走及易制
- 5
-
-
作者
朱雪娜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25-29,共5页
-
文摘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一八五七年六月从天京出走,带领太平军大批精锐部队转战数省后,于一八六三年六月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安顺场)覆败。这是太平天国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也是评价石达开这个历史人物所必然涉及到的重要问题。解放后,国内史学界对石达开的评价主要有三种意见:一、认为石达开是第一流的军事政治人才,但是在天京事变后,他把太平天国大批的最好兵将带走,远征不返,造成了太平天国最严重的分裂行动。二、认为石达开在内讧的血腥屠杀中是主谋人之一。他屠杀同志,反抗中央,搞分裂活动,是严重的罪行,而不是一般的污点。三、认为石达开是始终忠于天国的英雄,他的出走只是迫于形势。后来,他跨越数省远征,一直与敌人作不屈不挠的战斗,
-
关键词
石达开
洪秀全
太平天国
韦昌辉
石达开出走
天京事变
杨秀清
李秀成
官制
太平军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