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泥石流的运动机理和减阻
被引量:
21
1
作者
王兆印
崔鹏
余斌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43,共7页
野外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着两种具有不同动力学特征和机理的泥石流:粘滞性泥石流和两相泥石流。粘滞性泥石流由卵石、沙和粘土构成,难以区分固相和液相,为典型的非牛顿体,具有间歇性流动、“铺床现象”。高达60%的减阻和显著超高...
野外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着两种具有不同动力学特征和机理的泥石流:粘滞性泥石流和两相泥石流。粘滞性泥石流由卵石、沙和粘土构成,难以区分固相和液相,为典型的非牛顿体,具有间歇性流动、“铺床现象”。高达60%的减阻和显著超高等流动特点。粘滞性泥石流的阻力远小于流变参数所代表的阻力,传统的利用本构方程研究阻力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研究表明,其30%的减阻是由于铺床作用,另外20%~30%是由于流动混合物充气所致。两相泥石流主要由粗颗粒物质构成,两相之间有明显的相对流动,显示较大的阻力和发生“石街”现象。粘滞性泥石流沟谷的中值坡度为0.16,两相泥石流阻力大,因而河谷的平均坡度较大 (0.19~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减阻
现象
充气减阻
石街现象
铺床作用
运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泥石流的运动机理和减阻
被引量:
21
1
作者
王兆印
崔鹏
余斌
机构
清华大学水利系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4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425005)
中科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基金支持项目(49831010)
文摘
野外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着两种具有不同动力学特征和机理的泥石流:粘滞性泥石流和两相泥石流。粘滞性泥石流由卵石、沙和粘土构成,难以区分固相和液相,为典型的非牛顿体,具有间歇性流动、“铺床现象”。高达60%的减阻和显著超高等流动特点。粘滞性泥石流的阻力远小于流变参数所代表的阻力,传统的利用本构方程研究阻力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研究表明,其30%的减阻是由于铺床作用,另外20%~30%是由于流动混合物充气所致。两相泥石流主要由粗颗粒物质构成,两相之间有明显的相对流动,显示较大的阻力和发生“石街”现象。粘滞性泥石流沟谷的中值坡度为0.16,两相泥石流阻力大,因而河谷的平均坡度较大 (0.19~0.27)。
关键词
泥石流
减阻
现象
充气减阻
石街现象
铺床作用
运动机理
Keywords
debris flow
drag reduction
air entrainment
stone street
paving way process
slope of debris flow gullies
分类号
P642.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泥石流的运动机理和减阻
王兆印
崔鹏
余斌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