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苍梧社垌石英脉型钨钼多金属矿床流体演化及来源示踪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志强 陈懋弘 +4 位作者 莫建明 肖柳阳 黄智忠 罗军 区朝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1-291,共11页
广西苍梧社垌矿床是大瑶山隆起南侧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钼多金属矿床。本文重点对其中的石英脉型矿床进行了研究,依据脉体穿插关系及矿物共生组合将成矿过程划分为I石英-黄铁矿阶段、II石英-白钨矿-辉钼矿阶段、III... 广西苍梧社垌矿床是大瑶山隆起南侧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钼多金属矿床。本文重点对其中的石英脉型矿床进行了研究,依据脉体穿插关系及矿物共生组合将成矿过程划分为I石英-黄铁矿阶段、II石英-白钨矿-辉钼矿阶段、III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以及IV石英-方解石-萤石阶段,其中II和III阶段为主成矿阶段。从早到晚,均一温度逐渐下降(第一阶段550℃→370℃,第二阶段370℃→330℃,第三阶段330℃→210℃,第四阶段190℃→150℃),流体密度逐渐上升(0.61g/cm3→0.72g/cm3→0.82g/cm3→0.94g/cm3),盐度先升后降(第一阶段5.86%~8.55%NaCleqv,第二阶段4.49%~43%NaCleqv,第三阶段0.53%~46.37%NaCleqv,第四阶段0%~12.85%NaCleqv)。激光拉曼成分分析显示,社垌石英脉型矿床的成矿流体属于H2O-NaCl体系,但是该体系的流体成分在成矿前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反映第I阶段以氧化环境为主,(II、III、)IV阶段则为还原环境。氢氧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流体来自于岩浆水,后期大气降水的加入导致矿质发生沉淀。此外金属硫化物的δ34S组成(-3.8‰~+1.7‰)平均为-0.46‰,接近于零值,也表明为岩浆来源。引起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是流体混合导致的温度下降等环境条件的改变。总体而言,社垌石英脉型钨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2O流体体系,钨钼等多金属成矿与区内加里东期岩浆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垌石英脉型钨钼矿 流体包裹体 H-O同位素 S同位素 流体来源 流体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梅树坪钨钼矿床地质、成岩成矿时代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浩洋 赵正 +4 位作者 陈伟 周辉 陈振宇 侯可军 李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9-119,共11页
梅树坪钨钼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崇余犹矿集区内,矿体发育于九龙脑岩体南缘接触带,构造上受北北东向断裂控制,矿化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钨钼矿化,并发现了细粒花岗岩中浸染状白钨矿化,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以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主。本... 梅树坪钨钼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崇余犹矿集区内,矿体发育于九龙脑岩体南缘接触带,构造上受北北东向断裂控制,矿化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钨钼矿化,并发现了细粒花岗岩中浸染状白钨矿化,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以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主。本文在矿床地质工作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年龄为(157.2±1.70)Ma;并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黑钨矿化石英脉中的辉钼矿的年龄为(156.2±0.93)Ma。研究表明梅树坪花岗质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基本同时,均为燕山晚期,成矿紧随岩浆就位发生。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梅树坪钨钼矿与华南地区钨多金属大规模成矿作用时间150~160 Ma一致。梅树坪钨矿与西华山钨矿等具有相同的成矿时代、成矿背景和相似的成矿条件,预测矿区隐伏岩体南延之内接触带和震旦系变质砂岩外接触带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地区 石英脉型钨钼矿 燕山期 锆石U-Pb定年 钼矿RE-OS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