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纤维增强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声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一冰 徐伟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5期52-55,共4页
为验证麻纤维增强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声学性能,探讨植物纤维改性材料制备某类乐器的可行性,以亚麻、黄麻、苎麻等麻纤维材料为例,制备了几种不同麻纤维增强改性环氧树脂材料,以增强改性环氧树脂材料代替木材制作打击乐器,采用自由... 为验证麻纤维增强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声学性能,探讨植物纤维改性材料制备某类乐器的可行性,以亚麻、黄麻、苎麻等麻纤维材料为例,制备了几种不同麻纤维增强改性环氧树脂材料,以增强改性环氧树脂材料代替木材制作打击乐器,采用自由振动方法对打击乐器的声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黄麻、苎麻增强改性后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声学性能各占优势,与一般的枫木相比力学性能更好,但综合声学性能尚无法达到天然枫木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增强改性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声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湿环境对石英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面板/PMI泡沫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吸湿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钧 边佳燕 +1 位作者 鲍铮 周远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3-198,共6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环境下,夹层结构石英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面板/PMI泡沫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及其芯材和面板的吸湿规律。将石英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面板、PMI泡沫、复合材料面板/PMI泡沫夹层结构试样在不同吸湿环境中进行吸湿处理后,对其吸... 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环境下,夹层结构石英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面板/PMI泡沫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及其芯材和面板的吸湿规律。将石英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面板、PMI泡沫、复合材料面板/PMI泡沫夹层结构试样在不同吸湿环境中进行吸湿处理后,对其吸湿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浸水环境下面板、PMI泡沫、PMI泡沫夹层结构复合材料都表现出更为严重的吸湿行为;在潮湿环境中,50℃至70℃范围内,温度越高,试样在吸湿过程中的质量损失越多,最终的饱和吸湿率越小;在60℃以内的潮湿环境中,PMI泡沫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饱和吸湿率可以通过相同环境下面板复合材料和PMI泡沫的吸湿率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PMI泡沫 夹层结构 吸湿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MCA-CFA三元复配阻燃体系改性环氧树脂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大为 郝杰 +4 位作者 欧秋仁 胡楠 桂起林 张铁夫 王晓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9-246,共8页
首次以聚磷酸铵(APP)为酸源和主阻燃剂,以高氮含量的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气源,以大分子型三嗪成炭剂(CFA)为炭源,组成APP-MCA-CFA三元复配阻燃剂体系。将其用于环氧树脂体系的阻燃改性,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等级、锥形量... 首次以聚磷酸铵(APP)为酸源和主阻燃剂,以高氮含量的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气源,以大分子型三嗪成炭剂(CFA)为炭源,组成APP-MCA-CFA三元复配阻燃剂体系。将其用于环氧树脂体系的阻燃改性,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等级、锥形量热、扫描电镜(SEM)、热失重分析(TG)和动态力学分析(DMA)等实验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APP阻燃剂相比,三元复配阻燃剂体系(20%APP-5%MCA-5%CFA,均为质量分数)表现出显著的协同阻燃效应,LOI值提升至62.0%,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至401kW/m^(2),总热释放量(THR)下降至37.3MW/m^(2)。成炭分析结果表明,APP-MCA-CFA三元复配阻燃剂体系的引入使环氧树脂在高温下形成孔洞直径约5μm的形貌均一且规整的微米级膨胀炭层。DMA实验表明MCA和CFA可以通过粒子表面的胺基参与环氧固化反应,提高环氧固化交联密度,在一定程度抵消APP阻燃剂粉体加入导致的环氧机械性能下降。APP-MCA-CFA三元复配阻燃体系可用于环氧树脂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阻燃改性,垂直燃烧等级提升至UL-94 V0级,LOI值提升至66.3%。该研究为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阻燃环氧树脂基复合体系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三元复配阻燃体系 协同阻燃效应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单向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韦玮 程光旭 张东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08-110,共3页
采用连续玻璃纤维与环氧树脂相复合,通过单向缠绕成型工艺,制备出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单向复合材料板.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及配方组成对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成型工艺方法和配方组成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采用连续玻璃纤维与环氧树脂相复合,通过单向缠绕成型工艺,制备出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单向复合材料板.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及配方组成对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成型工艺方法和配方组成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14GPa、弯曲强度为278MPa、冲击强度为347MPa;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界面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环氧树脂 单向增强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同步改善VARI成型CF/EP复合材料层间韧性和面内力学性能
5
作者 阳泽濠 宁博 +6 位作者 陈正国 徐学宏 刘卫平 薛怿 刘勇 张辉 俞建勇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12,共11页
研究了静电纺聚醚酰亚胺(PEI)纳米纤维膜对真空辅助树脂灌注(VARI)成型碳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层间韧性和面内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内在微观机制。研究发现,PEI纳米纤维膜与环氧树脂浸渍性良好且不影响树脂流动,适用于灌注温... 研究了静电纺聚醚酰亚胺(PEI)纳米纤维膜对真空辅助树脂灌注(VARI)成型碳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层间韧性和面内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内在微观机制。研究发现,PEI纳米纤维膜与环氧树脂浸渍性良好且不影响树脂流动,适用于灌注温度为70℃且灌注时间小于30 min的VARI成型工艺,在120℃的环氧树脂固化温度下6 min内完全溶解。PEI纳米纤维膜的引入可同时改善CF/EP复合材料的层间韧性和面内力学性能,15 g/m^(2)的PEI纳米纤维膜可以使CF/EP复合材料的Ⅰ型层间断裂韧度、Ⅱ型层间断裂韧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升55.1%,65.4%和12.2%,20 g/m^(2)的PEI纳米纤维膜使CF/EP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模量分别提高了10.6%和9.3%,10 g/m^(2)的PEI纳米纤维膜使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分别增加24.3%和18.9%。PEI纳米纤维膜通过原位溶解和环氧树脂固化诱导相分离,在CF/EP复合材料层间形成均匀分布的PEI/环氧树脂两相结构,提高了复合材料层间裂纹的扩展阻力和层间树脂基体的载荷转移能力,可能是复合材料层间韧性和面内力学性能得到改善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真空辅助树脂灌注 聚醚酰亚胺 纳米纤维 层间韧性 面内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9
6
作者 赵俊亮 付涛 +1 位作者 憨勇 徐可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0-643,共4页
采用树脂传递模塑 (RTM)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以及碳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 (HA) 环氧树脂两种复合材料 ,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RTM工艺可以基本保证环氧基体均匀浸入碳纤维织物内部。碳纤维增强HA 环氧复合材料的冲击... 采用树脂传递模塑 (RTM)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以及碳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 (HA) 环氧树脂两种复合材料 ,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RTM工艺可以基本保证环氧基体均匀浸入碳纤维织物内部。碳纤维增强HA 环氧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高于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 ,而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低于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两种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远高于人体皮质骨 ,弯曲模量与皮质骨非常接近。动态力学分析 (DMA)表明加入HA后 ,复合材料的贮存模量和内耗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制备 弹性模量 骨植入材料 力学性能 树脂传递模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面封边对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吸湿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春齐 江大志 +1 位作者 曾竟成 肖加余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54,共4页
采用称量法和排水法联合,研究了侧面封边和未封边单向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试件的吸湿量和体积变化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复合材料侧面吸湿的速度远大于表面吸湿速度;侧面封边复合材料试件的饱和吸湿量为1.30%,... 采用称量法和排水法联合,研究了侧面封边和未封边单向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试件的吸湿量和体积变化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复合材料侧面吸湿的速度远大于表面吸湿速度;侧面封边复合材料试件的饱和吸湿量为1.30%,而未封边试件的为2.26%,即与侧面封边试件相比,未封边试件的饱和吸湿量(质量比)增加了73.8%;对于表观最大溶胀率,侧面封边复合材料试件的为0.67%,而未封边试件的为2.05%,即未封边试件的表观最大溶胀率(体积比)升高了200.1%。这些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吸湿存在开孔吸湿与闭孔吸湿两种机制,开孔吸湿以液态水的扩散为主,而闭孔吸湿以气态水的扩散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面封边 开孔吸湿 闭孔吸湿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盐雾腐蚀行为及其老化分子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玥 叶林 赵晓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97,共7页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CFRP)综合性能优异,广泛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文中针对CFRP在海洋气候环境下的实际应用需求,研究了具有产品结构特征的NOL环及层压板试样在高温、高浓度盐雾(55℃,10%NaCl)条件下的盐雾腐蚀行为,...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CFRP)综合性能优异,广泛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文中针对CFRP在海洋气候环境下的实际应用需求,研究了具有产品结构特征的NOL环及层压板试样在高温、高浓度盐雾(55℃,10%NaCl)条件下的盐雾腐蚀行为,并通过研究材料在老化过程中的吸湿行为、盐分扩散行为及树脂分子/交联网络结构及体系界面结构的演变,探究了其老化分子机理及界面损伤机制。其老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在此期间水分子对树脂的溶胀与塑化作用、纤维-基体湿膨胀系数不匹配诱发的界面损伤作用及盐分/水分对树脂的腐蚀断链作用均可导致体系交联密度降低、界面脱粘及基体破碎,诱使材料力学及界面强度劣化。老化90 d后,NOL环及层压板试样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保留率分别为73.75%及84.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盐雾腐蚀行为 界面损伤 老化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基体改性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闫民杰 陈莉 梁振江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4-39,共6页
为研究碳纳米管(CNTs)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CF/E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超声共混的方式将CNTs引入到CF/EP复合材料基体体系中,制备CNTs基体改性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CF/EP-CNTs复合材料)。对两种复合材料的黏弹... 为研究碳纳米管(CNTs)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CF/E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超声共混的方式将CNTs引入到CF/EP复合材料基体体系中,制备CNTs基体改性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CF/EP-CNTs复合材料)。对两种复合材料的黏弹性能、热稳定性能、弯曲性能和耐疲劳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40.0℃时CF/EP-CNTs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E′值较CF/EP复合材料提高了16.1 GPa,Tg值略有降低;CF/EP-CNTs复合材料开始热降解的温度较CF/EP复合材料低,热稳定性略有下降;CF/EP-CNTs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比CF/EP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6.3%和15.9%;经40000次弯曲疲劳后,CF/EP-CNTs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保持率和弯曲模量保持率高达90.7%和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 基体改性 黏弹性能 热稳定性能 弯曲性能 耐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单向复合材料的吸湿残余应力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远 万怡灶 +3 位作者 何芳 王玉林 高智芳 李刚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62,共6页
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CFL/EP)单向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下吸湿残余应力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计算了环境温度T=37℃及T=80℃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材料中水分分布,该结果和材料吸湿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也发现碳纤维随... 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CFL/EP)单向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下吸湿残余应力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计算了环境温度T=37℃及T=80℃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材料中水分分布,该结果和材料吸湿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也发现碳纤维随机分布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复合材料吸湿行为;随后,根据获得的水分分布对随时间变化的吸湿残余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基体长时间吸湿导致的残余应力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平(30MPa以上),其中纤维间距较小的基体区域以及基体和纤维界面处的应力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而在界面处应力值最高。这种高水平的残余应力在吸湿、脱湿循环下可能导致材料发生疲劳损伤及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ABAQUS 吸湿实验 残余应力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介电特性 被引量:33
11
作者 洪旭辉 华幼卿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19,共4页
本文介绍了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电介质材料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介绍了低介电性能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PTFE、氰酸酯树脂等高性能透波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 介电特性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透波复合材料 电介质材料 氰酸酯树脂 PTFE 研究现状 环氧树脂 介电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玻纤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凤春 陈永杰 《河南科技》 2011年第8期70-70,共1页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强度高、质量轻,具有减震性、抗疲劳性、耐化学品腐蚀性等优点,是目前研究比较成熟、应用最广的一种复合材料。本文,笔者以环氧树脂为基体,高强玻璃纤维为增强相,通过手糊成型工艺制备而成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复合...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强度高、质量轻,具有减震性、抗疲劳性、耐化学品腐蚀性等优点,是目前研究比较成熟、应用最广的一种复合材料。本文,笔者以环氧树脂为基体,高强玻璃纤维为增强相,通过手糊成型工艺制备而成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板,研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一、实验部分1.主要原料。主要原料为环氧树脂E-44、高强玻璃纤维、乙二胺和丙酮。2.环氧胶液的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 材料试验 玻纤增强 高强玻璃纤维 玻璃纤维增强 手糊成型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超低温铣削实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博 谢浔 +2 位作者 崔超 刘春先 王保林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61,共6页
石英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是一种非均匀的各向异性材料,采用传统铣削方法对其进行加工时存在刀具磨损严重、切削力较大、加工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本文采用超低温冷却铣削方法对石英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进行铣削实验,并与传统干... 石英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是一种非均匀的各向异性材料,采用传统铣削方法对其进行加工时存在刀具磨损严重、切削力较大、加工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本文采用超低温冷却铣削方法对石英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进行铣削实验,并与传统干铣削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包括加工表面形貌、粗糙度、切削力和刀具磨损等切削性能。结果表明:两种工况下,表面粗糙度随主轴转速的提高而降低,随切深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大趋势;相对于干铣削,不同切削速度下超低温冷却铣削有效抑制了低速干铣削纤维起毛、高速干铣削黏结剂烧蚀缺陷,表面质量都得到改善,刀具耐用度得到提高。超低温冷却引起的复合材料切削力增大,纤维断屑方式的改变以及切削热的有效降低是提高加工质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低温冷却 加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陶瓷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间胶接增强的优化工艺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海峰 李昕 +2 位作者 俞玉澄 扈艳红 皋利利 《上海航天》 CSCD 2019年第2期136-142,共7页
为提高硅橡胶胶黏剂胶接石英陶瓷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耐温性能,研究了胶接面湿热状态、打磨程度、胶层厚度、操作等待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胶接强度的影响。在试片正常烘干、打磨的情况下,当胶层厚度为0.4 mm、操作等待时间小于0.... 为提高硅橡胶胶黏剂胶接石英陶瓷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耐温性能,研究了胶接面湿热状态、打磨程度、胶层厚度、操作等待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胶接强度的影响。在试片正常烘干、打磨的情况下,当胶层厚度为0.4 mm、操作等待时间小于0.5 h时,胶接效果最优,其压缩剪切强度达到了3.06 MPa。探索了底涂剂处理对胶接强度和耐温性能的影响。在温度不高于100℃时,底涂剂A的效果较好。经底涂剂A处理后,胶接试片常温下的强度提高了13.7%,达到3.48 MPa;100℃时的强度提升率达到37.7%。在更高温度下,底涂剂B的效果更为显著。经底涂剂B处理后,胶接试片常温下的强度提升了10.1%,达到3.37 MPa;300℃时的强度提升了44.0%,达到1.57 MPa;200℃时的强度提升率最高,为49.0%。测试结果为高温条件下石英陶瓷胶接结构的胶接工艺优化及其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陶瓷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硅橡胶胶黏剂 工艺优化 底涂剂 胶接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对PEI改性环氧树脂单向复合材料形态的影响(英文)
15
作者 L.Bonnaud 赵建青 +2 位作者 贾德民 J.P.Pascaul H.Sautereau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人们改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脆性通常只改善环氧树脂基体和增强纤维间的界面 .提高环氧树脂韧性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是添加初始相容性良好的热塑性树脂如聚醚酰亚胺 ,在某一转化率 (取决于体系的组成和反应温度 )时体系发生相转变 .体系... 人们改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脆性通常只改善环氧树脂基体和增强纤维间的界面 .提高环氧树脂韧性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是添加初始相容性良好的热塑性树脂如聚醚酰亚胺 ,在某一转化率 (取决于体系的组成和反应温度 )时体系发生相转变 .体系最终的形态由相转变速率和环氧树脂反应速率所控制 .本文作者研究了两种增强纤维 (玻璃纤维和碳纤维 )对不同环氧树脂 /聚醚酰亚胺体系形态形成的影响 .结果发现体系中纤维的存在不会影响基体相分离过程 ,但会改变体系的最终形态 ;形态的变化与纤维的品种关系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I 改性 环氧树脂 热塑性增韧热固性树脂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聚醚酰亚胺 脆性 材料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等离子处理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面特性及胶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晓东 吴磊 +2 位作者 孔谅 王敏 陈一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71-977,共7页
为了改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表面浸润性及提高胶接强度,采用常温常压空气等离子方法对CFRP胶接表面进行预处理,测试了不同预处理参数下CFRP与水的接触角,计算了其表面能;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为了改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表面浸润性及提高胶接强度,采用常温常压空气等离子方法对CFRP胶接表面进行预处理,测试了不同预处理参数下CFRP与水的接触角,计算了其表面能;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不同处理参数下CFRP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能;采用4种胶粘剂测试CFRP的胶接拉剪强度.结果表明:喷头与CFRP表面的距离为6 mm、喷头移动速度50 mm/s为最佳的等离子处理条件;经等离子处理后,CFRP与水的接触角由处理前的114°降低至23°,表面能由32.49 mJ/m^2升高到72.19 mJ/m^2;等离子处理增强了CFRP表面环氧官能团,降低了表面粗糙度,表面形成了大量微米级沟壑;采用等离子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环氧树脂胶粘剂接头的拉剪强度,使其失效形式由界面失效转变为基材失效,而聚氨酯胶粘剂接头的拉剪强度变化不大,其失效形式由界面胶层与内聚复合失效转变为纯界面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等离子处理 表面性能 环氧树脂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压力对玻璃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吸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春齐 江大志 +2 位作者 曾竟成 袁志庆 肖加余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45,共6页
采用称量法研究了温度、压力对浸泡在水中的GF/E-51试件吸湿性的影响;通过短梁剪切实验研究了温度、压力和浸泡时间对GF/E-51剪切强度的影响,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了浸泡60d后GF/E-51的截面形貌。结果表明:温度对试件的吸湿影响较大,与30... 采用称量法研究了温度、压力对浸泡在水中的GF/E-51试件吸湿性的影响;通过短梁剪切实验研究了温度、压力和浸泡时间对GF/E-51剪切强度的影响,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了浸泡60d后GF/E-51的截面形貌。结果表明:温度对试件的吸湿影响较大,与30℃时相比,50℃时的平衡吸湿量增了145.0%,扩散系数增加了47.6%,50%吸湿量以前的平均吸湿速率增加了3倍,温度升高,加速了GF/E-51试件吸湿由Fick扩散到非Fick扩散的转变;压力对复合材料吸湿及吸湿试样的剪切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压力升高,抑制了树脂基体的溶胀,延缓了GF/E-51试件吸湿由Fick扩散到非Fick扩散的转变,减轻了溶胀对剪切强度影响,浸泡60d后,剪切强度保留率保持不变,但5atm/30℃水中试件剪切强度保留率比1atm/30℃条件下高3.97%、比1atm/50℃条件下高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湿 压力 温度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因素 被引量:14
18
作者 朱波 王成国 蔡珣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1-363,共3页
本研究对碳纤维的体积比、分布方向及温度对增强热固性环氧树脂摩擦系数的影响作了试验及分析讨论 ,结果表明 ,碳纤维加入后可显著降低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 ,随碳纤维加入方式不同 。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摩擦系数 环氧树脂 体积比 分布方向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新型环氧树脂体系
19
《齐鲁石油化工》 2020年第2期131-131,共1页
一种包含染料溶液的双组分可固化环氧树脂体系。所述树脂体系包括含有至少质量分数为80%的多酚的聚缩水甘油醚的环氧树脂组分。所述体系还包括主要含有聚乙烯四胺的硬化剂混合物。所述体系包括以特定量作为催化剂的三乙烯二胺。所述体... 一种包含染料溶液的双组分可固化环氧树脂体系。所述树脂体系包括含有至少质量分数为80%的多酚的聚缩水甘油醚的环氧树脂组分。所述体系还包括主要含有聚乙烯四胺的硬化剂混合物。所述体系包括以特定量作为催化剂的三乙烯二胺。所述体系在所需色彩下具有有利的固化特性,使其可用于以树脂传递模制方法生产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烯二胺 固化环氧树脂 传递模 固化特性 纤维复合材料 硬化剂 染料溶液 纤维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玻璃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0
作者 温广武 雷廷权 周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3,共4页
石英玻璃基复合材料属于重要国防材料 ,在导弹通讯、制导和防热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本工作介绍了几种形式的石英玻璃基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和制备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关键词 石英玻璃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石英纤维 制备工艺 应用 纤维 晶须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