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石英模型电导率的数值模拟研究及地球物理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郭颖星 朱涛 郑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031-4042,共12页
地壳高导异常及各向异性成因是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断裂带区域常呈现出高电导率特征,对于石墨富集的断裂带,石墨形态及分布对导电性的影响已经引起关注.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石墨-石英三维模型,探讨了石墨含量、排列方式... 地壳高导异常及各向异性成因是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断裂带区域常呈现出高电导率特征,对于石墨富集的断裂带,石墨形态及分布对导电性的影响已经引起关注.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石墨-石英三维模型,探讨了石墨含量、排列方式、孔隙度及温度对模型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连通前,温度的增加能使模型电导率显著增大,而在石墨连通后,石墨含量的增加、片状石墨沿导电方向的定向排列以及石墨直径与厚度比值的增大,均能导致模型电导率发生显著增加,孔隙度的增大则导致模型电导率减小.同时,这些参数的变化也会使模型电导率突变时的石墨含量阈值发生改变,当石墨排列方向改变时,这一阈值变化显著,对于石墨富集的一些断裂带区域,石墨定向排列可能是引起高导的一种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石英模型 电导率 数值模拟 定向排列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砂密度对熔断器分断能力和电弧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肖翼洋 庄劲武 陈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4-529,共6页
熔断器用石英砂的装填密度关系到熔断器能否成功开断故障电路,但对于装填密度如何影响熔断器电弧电压以及熔断残体的形状,还缺乏定量的研究.文中研究了石英砂填充密度对电弧电压、电弧通道的轴向燃烧速率和径向扩展速率的影响,得到了保... 熔断器用石英砂的装填密度关系到熔断器能否成功开断故障电路,但对于装填密度如何影响熔断器电弧电压以及熔断残体的形状,还缺乏定量的研究.文中研究了石英砂填充密度对电弧电压、电弧通道的轴向燃烧速率和径向扩展速率的影响,得到了保证安全分断的熔断器填充密度范围.设计了单狭颈银熔体的可控燃弧时间短路分断试验,保证燃弧过程的近似电流恒定;制作了可精确测量填充密度的可拆卸灭弧室,以精细观测熔断残体.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经典石英砂燃弧模型在本研究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石英砂装填密度应高于1.65 g/cm3,经典模型在不同的装填密度下不能统一地描述燃弧特性,适用性受到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断器 装填密度 电弧电压 熔岩 轴向燃烧速度 径向扩展速度 石英砂燃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与吸附对弱凝胶深部调驱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先杰 侯吉瑞 +1 位作者 岳湘安 宋新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7-151,共5页
分别用玻璃微珠、石英砂、露头砂制作填砂模型,研究了弱凝胶体系的动态性能变化以及剪切与吸附对其深部调驱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动态条件下弱凝胶体系在3种介质中均可发生交联反应,其封堵能力、有效作用距离、深部调驱作用在玻璃... 分别用玻璃微珠、石英砂、露头砂制作填砂模型,研究了弱凝胶体系的动态性能变化以及剪切与吸附对其深部调驱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动态条件下弱凝胶体系在3种介质中均可发生交联反应,其封堵能力、有效作用距离、深部调驱作用在玻璃模型、石英模型、露头模型中依次降低,水驱后弱凝胶均呈颗粒状。剪切作用可破坏弱凝胶三维结构及聚合物分子链,延长动态成胶时间,降低弱凝胶的封堵强度及其深部调驱作用;吸附作用可富集交联剂,加快交联速度,缩短动态成胶时间,降低弱凝胶本身强度、可运移性及其深部调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凝胶 剪切作用 吸附作用 深部调驱 玻璃模型 石英模型 露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SD主孔1113~1600m花岗质片麻岩单元的变形构造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唐哲民 柴耀楚 +1 位作者 陈世忠 陈方远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65-275,共11页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2000m岩性剖面揭示了1113~1600m花岗质片麻岩段为地表北苏鲁超高压花岗质变质岩剪切构造叠覆岩片中的石湖镇构造岩片的花岗质片麻岩的下延部分。本单元之上下界线为韧性剪切带,内部发育小型韧性剪切变形,仅...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2000m岩性剖面揭示了1113~1600m花岗质片麻岩段为地表北苏鲁超高压花岗质变质岩剪切构造叠覆岩片中的石湖镇构造岩片的花岗质片麻岩的下延部分。本单元之上下界线为韧性剪切带,内部发育小型韧性剪切变形,仅局部可见旋转碎斑体系等剪切指向标志,以SE向NW的逆冲剪切指向为主,其次为NW向SE的正滑剪切指向,并主要发育于较软弱夹层内,后者成为苏鲁地区存在伸展型穹隆构造的新证据;在1140~1280m岩性段内发育断续、较弱的拉伸线理,拉伸线理总体向SE倾伏,倾伏角为10~36°;花岗质片麻岩单元内部分石英以多晶石英条带的形式存在,花岗质片麻岩主要矿物长石基本没有动态重结晶现象,仅具较弱的形态拉长特征(X∶Z=2左右),总体面理倾向170°E,倾角平均20°,明显不同于其他岩性单元内的面理产状,可能主要代表折返变形之前的近东西向构造,而其他岩性单元受折返变形影响较大,其面理产状主要代表折返阶段形成的NE-NNE向构造;运用电子背散射(EBSD)技术进行石英组构分析并与费氏台测定对比,表明1113~1600m花岗质片麻岩单元经历了中—低温变形,局部残留有高温组构,剪切指向主要为SE向NW的逆冲,其中高温组构与中温组构均显示为SE向NW的逆冲剪切指向,反映折返早期与折返主期岩片的相对剪切方向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片麻岩 韧性剪切 石英组构模型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天山东部南北两缘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唐哲民 蔡志慧 +1 位作者 王宗秀 陈方远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0-979,共10页
(1)中天山北缘韧性剪切带除右旋韧剪变形之外,还发育相对较弱的左旋韧剪变形,局部残留加里东晚期的逆冲推覆韧剪变形;右旋韧剪变形的变形温度环境为中-低温,左旋韧剪变形的变形温度环境为高温、中温、中低温及低温。(2)中天山南缘韧性... (1)中天山北缘韧性剪切带除右旋韧剪变形之外,还发育相对较弱的左旋韧剪变形,局部残留加里东晚期的逆冲推覆韧剪变形;右旋韧剪变形的变形温度环境为中-低温,左旋韧剪变形的变形温度环境为高温、中温、中低温及低温。(2)中天山南缘韧性剪切带以右旋韧剪变形为主,兼具左旋韧剪变形;右旋韧剪变形的变形温度环境为中温、中低温、低温,左旋韧剪变形的变形温度环境为高温、中温、中低温及低温。(3)东天山存在一系列右旋韧性剪切带,中天山南北两缘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变形与辛格尔断裂、兴地断裂等右旋韧性剪切带的变形以及塔里木北缘东部晚震旦—早古生代地层的同劈理褶皱变形、南天山泥盆纪地层的变形可能具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天山北缘 中天山南缘 韧性剪切带 石英组构模型 变形温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性质对弱凝胶深部调驱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先杰 宋新旺 +3 位作者 侯吉瑞 岳湘安 张立娟 赵仁保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87,共4页
为了克服常规实验装置的不足,明确多孔介质性质对弱凝胶体系深部调驱作用的影响,研究了弱凝胶体系通过玻璃微珠与石英砂填砂模型时的性能及其深部调驱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动态条件下2种介质中的弱凝胶体系均可发生交联反应,经过水驱后... 为了克服常规实验装置的不足,明确多孔介质性质对弱凝胶体系深部调驱作用的影响,研究了弱凝胶体系通过玻璃微珠与石英砂填砂模型时的性能及其深部调驱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动态条件下2种介质中的弱凝胶体系均可发生交联反应,经过水驱后2种介质中的弱凝胶均呈颗粒状。在玻璃微珠模型中,弱凝胶的动态成胶时间较短,生成的弱凝胶均匀分布于整个孔隙空间,残余阻力系数较大,在水驱作用下弱凝胶能够向深部运移并能在深部再次形成封堵,实现其深部调驱作用;而在石英砂填砂模型中,弱凝胶的动态成胶时间较长,生成的弱凝胶主要集中在近入口端,残余阻力系数较小,在水驱作用下弱凝胶能够向深部运移但被剪碎成细小颗粒,不再具有封堵作用,其深部调驱作用较差。多孔介质的剪切破碎作用是影响弱凝胶性质以及降低其深部调驱作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凝胶 剪切破碎作用 深部调驱 玻璃微珠填砂模型 石英砂填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