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英反应器中硝基物的光催化还原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天永 由兰英 +1 位作者 张友兰 赵进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1-233,240,共4页
研究了在石英反应器(QGR)中,用纳米TiO2 将对氯硝基苯(PCNB)光催化还原为对氯苯胺(PCA)的反应,并与在Pyrex玻璃反应器(PGR)中的反应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反应器壁材质、反应时间、溶剂及催化剂种类的影响。QGR优良的透光性使反应速率提高,... 研究了在石英反应器(QGR)中,用纳米TiO2 将对氯硝基苯(PCNB)光催化还原为对氯苯胺(PCA)的反应,并与在Pyrex玻璃反应器(PGR)中的反应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反应器壁材质、反应时间、溶剂及催化剂种类的影响。QGR优良的透光性使反应速率提高,但光解副反应也增加。在QGR中,P25型TiO2 使PCA产率达到82 29%仅需 1h,而在PGR中需要 7 .5h。在反应的前 4h,A101型TiO2 使QGR中PCA产率高于PGR;但 4h以后,PCA产率下降。光催化还原反应具有典型的连串反应特征,还原过程中,PCA存在一最高产率,PCNB起始质量浓度为 0. 63、1 .26、2 .56mg/L时,P25催化的PCA的最高产率分别为 82 .29%、76 .06%和 77 .56%。反应体系中水量增多,会明显抑制光催化还原反应。P25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于A101,在QGR中,光催化还原 1h,P25使PCA产率高达 82 .29%,而用A101时PCA产率仅为 26. 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氯硝基苯 对氯苯胺 光催化还原 石英反应器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烷脱氢反应过程的研究Ⅱ.石英空管反应器中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少波 曹冬冬 +3 位作者 方锋猛 隋志军 朱贻安 李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5-821,共7页
采用石英空管反应器,在350~700℃内,测定了不同氧加入量(氧气与原料的摩尔比分别为1∶8,1∶4,1∶2,1∶1)下丙烷及丙烯的热解转化率和产物分布,并与无氧条件下的热解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氧可促进丙烷在更低温度下进行反应,... 采用石英空管反应器,在350~700℃内,测定了不同氧加入量(氧气与原料的摩尔比分别为1∶8,1∶4,1∶2,1∶1)下丙烷及丙烯的热解转化率和产物分布,并与无氧条件下的热解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氧可促进丙烷在更低温度下进行反应,丙烷的转化率和产物生成量均随氧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温度和氧加入量对丙烷热解产物分布影响较大,高温和高氧加入量下CO是最主要的产物;适量的氧存在可提高丙烯的选择性和收率,并在适宜温度下获得极值(分别为47.7%和14.7%)。含氧气氛中丙烯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氧对丙烯热解的促进作用不强,其CO生成量远低于丙烷氧化热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 丙烯 氧化 脱氢 热解 石英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毛细管反应器内双酚A在高温水中的稳定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柳颖萍 金赞芳 +3 位作者 刘丽 黄园园 林春绵 潘志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27-2534,共8页
引言 双酚A(bisphenol A,BP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是生产聚碳酸酯(PC)树脂及环氧(EP)树脂的主要原料。工业上BPA由苯酚和丙酮缩合而成,现也可通过解聚废弃聚碳酸酯回收得到。聚碳酸酯、环氧树脂作为食品容器或生物材料被广... 引言 双酚A(bisphenol A,BP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是生产聚碳酸酯(PC)树脂及环氧(EP)树脂的主要原料。工业上BPA由苯酚和丙酮缩合而成,现也可通过解聚废弃聚碳酸酯回收得到。聚碳酸酯、环氧树脂作为食品容器或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高温水 石英毛细管反应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曼光谱的可视化石英微反应器中间氯甲苯超(亚)临界水氧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明仙 周新凯 +3 位作者 甄万顺 贝克 潘志彦 林春绵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63-968,共6页
借助可视化石英微反应器和拉曼光谱,探究了间氯甲苯的超临界水氧化过程,实现了对产物CO_2的原位测定。实验观测了间氯甲苯-H_2O/H_2O_2体系在加热冷却过程的相态变化,研究了氧化剂倍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以及反... 借助可视化石英微反应器和拉曼光谱,探究了间氯甲苯的超临界水氧化过程,实现了对产物CO_2的原位测定。实验观测了间氯甲苯-H_2O/H_2O_2体系在加热冷却过程的相态变化,研究了氧化剂倍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CO_2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升温(10℃?min^(-1))与降温(10℃?min^(-1))过程,间氯甲苯-H_2O/H_2O_2体系在加热和冷却过程均发生了明显相态变化,温度升至304.2℃时,油-水相界面消失,到400℃时,相界面消失形成均一相;经升温和降温后,间氯甲苯-H_2O_2体系有机物的体积较为明显减小;(2)随氧化剂(H_2O_2)倍数的增加,有机物去除率的提高呈先快后慢的趋势,适宜氧化剂倍数为1.50;温度越高、反应时间越长,有机物的去除率越高;当温度为340℃、反应时间为8 min时,间氯甲苯的去除率达到99.4%;(3)CO_2的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或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温度为460℃,反应时间为8 min时,CO_2的产率达到100.0%;间氯甲苯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过程为多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反应器 拉曼光谱 超临界水氧化 间氯甲苯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快速热裂解试验研究及分析 被引量:41
5
作者 廖艳芬 王树荣 +4 位作者 骆仲泱 谭洪 余春江 周劲松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2-587,601,共7页
纤维素快速热裂解试验在石英管反应器内进行,试验发现辐射源低于400℃时纤维素由于受热不足导致不完全反应;400~450℃时以炭化为主;450℃后由于受热增强,生成生物油的反应加强,并在600℃左右得到78%的最高产率;气相挥发份的二次反应使... 纤维素快速热裂解试验在石英管反应器内进行,试验发现辐射源低于400℃时纤维素由于受热不足导致不完全反应;400~450℃时以炭化为主;450℃后由于受热增强,生成生物油的反应加强,并在600℃左右得到78%的最高产率;气相挥发份的二次反应使生物油产量明显降低而轻质气体产量大大提高.二次反应主要以二次裂化为主,而环化重整生成焦炭的概率很小,这可以从二次焦炭生成相当之少来说明.随着氮气流量的增加,二次裂化反应受到部分抑制,生物油产量增大,不可凝气体产量降低,但其影响程度远不如温度剧烈.纤维素热解生成的气体主要为CO、CO2、CH4、C2H4以及少量的H2,各成分变化趋势与整体气体变化规律一致.通过GC-MS检测,生物油主要成分为一些含甲基、乙基、甲氧基、羟基等官能团的酮、苯酚及醛、醇类化合物.其中左旋葡聚糖质量分数在600℃左右达到生物油的72%,并随温度升高或氮气流量降低而降低,相应乙醛、甲醇等小分子组分含量则有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快速热裂解 热裂解机理 生物油 左旋葡聚糖 石英反应器 甲基 乙基 甲氧基 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