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石窟文物数字化技术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谭冰钰
薛艳敏
钦松
-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出处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9-490,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2BSH12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20YJC760074)。
-
文摘
石窟艺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中国对于石窟文物的数字化保护研究工作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有关于石窟文物的数字化相关技术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完善。然而,目前在中国石窟类文物领域,关于文物数字化的技术方法的综述性研究仍然缺乏。为了弥补这一研究空缺并为石窟文物的数字化研究工作提供帮助,根据石窟文物的数字化转化大致工作流程,收集、整理并归纳中国石窟文物的数字化技术方法相关研究论文和典型案例。对石窟文物三维数据采集技术及采集案例梳理分类,概述不同种类数字化修复方式及石窟文物数字化复制技术发展研究进展,并介绍石窟类文物在数字化展示领域的转化案例,最后探讨人工智能在文物保护领域未来应用,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
关键词
石窟文物
文物数字化
三维数据采集
文物数字修复
数字展示
-
Keywords
grottoes cultural relics
digitaliz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three-dimensional data acquisition
digital restor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digital display
-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P39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K87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万安禅院石窟文物锚杆加固工程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庞磊
白延
刘建
程河
-
机构
西北有色勘测工程公司
陕西省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14653-14659,共7页
-
文摘
万安禅院常年受到雨水冲刷、温差变化等风化作用的侵蚀,为消除石窟附近危岩体对参观游客生命安全的威胁,需要对石窟附近的危岩体实施锚杆支护工程。以万安禅院石窟文物加固工程为例,采用贡献率法进行加固工程与锚杆施工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对石窟地区岩样的强度、成分以及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岩石风化程度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并以岩石风化程度、锚杆钻进振动速度、锚孔与洞窟的距离为影响因素,定量统计分析这3种因素对洞窟文物稳定性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岩石风化程度、锚杆钻进振动速度、锚孔与洞窟的距离的贡献率分别为44.5%、33.33%、22.17%;最大水平振动速度为0.098 mm/s,符合国家文物保护的三向容许振动速度标准值0.10 mm/s,表明石窟文物在锚杆施工过程中处于安全稳定状态。研究结果可有效减小在修护加固过程中对文物的破坏,并对相关的文物加固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关键词
石窟文物
风化程度
锚杆钻进
贡献率
振动速度
-
Keywords
grotto artifacts
weathering degree
anchor drilling
contribution rate
vibration speed
-
分类号
TU45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