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灰稳定化污泥恶臭物质释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蒋建国 杜伟 +2 位作者 殷闽 宫常修 郭覃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20-1624,共5页
利用污泥-石灰高效混合器制备5%、10%、15%石灰添加量的稳定化污泥,应用Jerome 631-X型便携式硫化氢测定仪、静态吸收等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石灰添加比例下污泥还原性硫化物(RSCs)和氨(NH3)的释放特征,并对臭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利用污泥-石灰高效混合器制备5%、10%、15%石灰添加量的稳定化污泥,应用Jerome 631-X型便携式硫化氢测定仪、静态吸收等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石灰添加比例下污泥还原性硫化物(RSCs)和氨(NH3)的释放特征,并对臭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污泥中添加石灰后,RSCs体现出缓释特征;石灰稳定化污泥RSCs的释放量下降明显,连续监测380min后,石灰稳定化污泥处理的RSCs产生量相比等质量原泥处理降低了约85%;恒温培养24h,石灰稳定化污泥的NH3释放量(5.03×10-4mol)相比等质量原泥处理(7.00×10-6mol)提高了约72倍,明显促进了污泥氮向氨气的转化和释放.向污泥中添加少量工业石灰,均匀混合条件下,污泥的臭味强度明显降低,基本达到了抑制恶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石灰稳定 恶臭物质 释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稳定红黏土强度的长期碳化效应 被引量:9
2
作者 谈云志 喻波 +3 位作者 郑爱 付伟 张华 万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73-79,共7页
碳化效应是石灰稳定土强度增长机理之一,但长期的碳化作用是否对其强度一直起促进作用?如果没有压实作用,碳化效果到底如何?这些关键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采用灰土拌和后击实养护和养护后再击实的不同制样方法,通过承载比CBR试验... 碳化效应是石灰稳定土强度增长机理之一,但长期的碳化作用是否对其强度一直起促进作用?如果没有压实作用,碳化效果到底如何?这些关键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采用灰土拌和后击实养护和养护后再击实的不同制样方法,通过承载比CBR试验,探讨压实作用对碳化效应的影响。制备4种初始含水率的击实试样,开展碳酸溶液和纯水浸泡下的CBR试验,论证长期碳化对石灰稳定土强度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自然养护90 d后再击实试样的CBR值明显低于击实后养护的试样;初始含水率为34%时前者约为后者的12倍。另外,碳酸溶液浸泡15 d后的试样CBR值均小于纯水浸泡的试样CBR值,但初始含水率越大其影响程度越小,当初始含水率大于34%后两者之间的强度基本没有差别。为进一步佐证长期碳化作用能弱化石灰稳定土的强度,开展不同浸泡时间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发现石灰土的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再次证实长期的碳化作用弱化石灰稳定土的强度。最后,利用热重分析法测试经过碳酸溶液浸泡前后的石灰稳定土,发现长期碳化溶解了部分石灰土中的碳酸钙和硅酸盐类胶结物。借助扫描电镜图片和孔隙尺寸分布曲线,从微观角度揭示不同击实和养护方式对石灰稳定土强度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稳定 碳化效应 长期作用 红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石灰稳定土的水稳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忠玉 薛勇刚 王喜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18,共4页
为了研究小剂量石灰稳定土的水稳性特征,制备了石灰剂量质量分数为4%~8%、压实度为90%的石灰稳定土试样,经90 d的标准养护后,进行了不同饱水时间、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回弹模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石灰... 为了研究小剂量石灰稳定土的水稳性特征,制备了石灰剂量质量分数为4%~8%、压实度为90%的石灰稳定土试样,经90 d的标准养护后,进行了不同饱水时间、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回弹模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石灰剂量为4%~8%的石灰稳定土,在饱水试验和干湿循环试验中,其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回弹模量在初期急剧减小,最终趋于稳定值,且随着石灰剂量的增加,水稳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稳定 水稳性 饱水时间 干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稳定碎砖土路基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继业 许志鸿 任惠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87,共5页
提出了用石灰稳定碎砖土 (LSBBS)修筑路基的方法 ,包括室内外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研究证明了石灰稳定碎砖土是良好的城市道路路基建筑材料 ,此成果已在浦东世纪大道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路基 石灰稳定 碎砖土 城市道路路基建筑材料 施工工艺 压实度 路基回弹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业废渣石灰稳定土力学性质对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程涛 晏克勤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研究了不同工业废渣-石灰稳定土的力学特性.分析了细粒径钢渣、煤矸石、粉煤灰及电厂炉渣的化学成分,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通过不同配比方案、含水量条件下的击实试验,得出各种稳定土在不同配比方案下的最优含水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无侧... 研究了不同工业废渣-石灰稳定土的力学特性.分析了细粒径钢渣、煤矸石、粉煤灰及电厂炉渣的化学成分,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通过不同配比方案、含水量条件下的击实试验,得出各种稳定土在不同配比方案下的最优含水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综合得出各种工业废渣-石灰稳定土的最优配比方案,并比较了它们的力学特性.对比结果表明:钢渣-石灰稳定土的早期强度和刚度相对较大,是较好的基层填料;废渣-石灰稳定土的早期强度随废渣含量的提高而增加;石灰与工业废渣质量比接近1:2时,活性氧化物的火山灰反应最为充分,废渣-石灰稳定土的早期强度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渣-石灰稳定 早期强度 无侧限抗压强度 抗压回弹模量 最优配比 击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A的磷石膏石灰稳定土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彭波 张晶 +2 位作者 杨征文 何娟 赵宏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15,132,共6页
使用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评估磷石膏石灰稳定土路基对环境的影响,在确定其对环境的影响范围的前提下,分析材料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并列出清单,划分为6类环境影响类型,对各环境影响类型进行量化分析,基于... 使用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评估磷石膏石灰稳定土路基对环境的影响,在确定其对环境的影响范围的前提下,分析材料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并列出清单,划分为6类环境影响类型,对各环境影响类型进行量化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种环境影响的权重,完成磷石膏石灰稳定土路基环境总负荷计算。计算结果证实:影响环境总负荷的核心环节主要在于结合料生产环节,生命周期环境总负荷中这一环节的影响占比高达90.32%。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如使用清洁能源、优化配比、加强施工质量监管等,可有效减轻磷石膏石灰稳定土路基实际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环境协调性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生命周期评价 磷石膏石灰稳定 环境总负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稳定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唐山平 孙志恒 陈莲芳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14-318,共5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根据美国AASHT0 T220标准进行石灰稳定土配合比设计的两种试验方法:一种是根据土的塑性指数来确定石灰剂量;另一种是根据石灰土的pH值来确定掺加土中的最少石灰剂量。在确定加入土中的最少石灰剂量以后,还需对石灰稳定土... 本文详细阐述了根据美国AASHT0 T220标准进行石灰稳定土配合比设计的两种试验方法:一种是根据土的塑性指数来确定石灰剂量;另一种是根据石灰土的pH值来确定掺加土中的最少石灰剂量。在确定加入土中的最少石灰剂量以后,还需对石灰稳定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检验,保证强度满足规范要求。由于很多地区缺乏天然砂石材料,铺筑路面基层(非高等级公路)及底基层靠完全外运石料将造成工程造价太高,且石灰稳定土的刚性和分布荷载能力较传统的级配碎石高得多,因此,广泛推广石灰稳定土在路面基层(非高等级公路)及底基层中的应用,对节约工程造价,降低工程难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稳定 路面基层 黑土 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石灰稳定粘土类土壤防止土工建筑大量变形
8
作者 吴成三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89年第1期102-113,共12页
在铁路工程中,对桥梁隧道一般都有详细规定,主管工程人员又比较重视,不能说已做到尽美尽善,但在运营中很少出现重大问题。而对于小桥涵洞和一般房建工程,往往认为比较简单,多由民工修建,对其中未知因素多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结果,在交付... 在铁路工程中,对桥梁隧道一般都有详细规定,主管工程人员又比较重视,不能说已做到尽美尽善,但在运营中很少出现重大问题。而对于小桥涵洞和一般房建工程,往往认为比较简单,多由民工修建,对其中未知因素多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结果,在交付运营时或运营中就在所谓“比较简单”的建筑物中反而成了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稳定 粘土类 灰土桩 最佳含水量 塑性指数 无侧限抗压强度 石灰含量 石灰 软土地基 石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稳定土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9
作者 刘宏凯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7-68,共2页
根据石灰稳定土性质及特点 。
关键词 石灰稳定 病害 防治 弹簧 隆起 缩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石灰和水泥-稻壳灰稳定土的力学性能和冻融耐久性研究
10
作者 雷波 黄显彬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136,共7页
为研究水泥-石灰和水泥-稻壳灰对土体进行加固良的效果及掺量,利用水泥、石灰和稻壳灰分别以水泥∶石灰=1∶1和水泥∶稻壳灰=1∶1制备两种稳定掺料。按照掺入比分别0%、2.5%、5%、7.5%和10%制备稳定土试样,并通过力学试验以及冻融试验... 为研究水泥-石灰和水泥-稻壳灰对土体进行加固良的效果及掺量,利用水泥、石灰和稻壳灰分别以水泥∶石灰=1∶1和水泥∶稻壳灰=1∶1制备两种稳定掺料。按照掺入比分别0%、2.5%、5%、7.5%和10%制备稳定土试样,并通过力学试验以及冻融试验对两种稳定土的三轴力学特性以及抗冻融循环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稳定掺料和龄期的增加,稳定土的强度逐渐增加;脆性也明显增强;稳定土在3~7 d的强度增长率明显大于7~28 d的强度增长率,且在相同条件下,水泥-石灰稳定土的强度大于水泥-稻壳灰稳定土的强度。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和超声波变化规律表明土样的冻融耐久性顺序为:水泥-稻壳灰稳定土>水泥-石灰稳定土>纯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石灰稳定 水泥-稻壳灰稳定 三轴力学特性 冻融耐久性 质量损失率 超声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有硫酸钠石灰类稳定土的强度与体积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沙爱民 许永明 +1 位作者 刘文锁 王甲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4-38,共5页
全面研究了不同的硫酸钠掺量、混合料组成、养生温度以及闷料时间等条件下的石灰类稳定土的强度和体积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得出:硫酸钠掺量是影响稳定土强度发展与体积变化的内在决定因素,一定的混合料组成和养生温度下存在一最佳硫酸... 全面研究了不同的硫酸钠掺量、混合料组成、养生温度以及闷料时间等条件下的石灰类稳定土的强度和体积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得出:硫酸钠掺量是影响稳定土强度发展与体积变化的内在决定因素,一定的混合料组成和养生温度下存在一最佳硫酸钠掺量;控制闷料时间是取得最佳稳定效果的有效工艺途径,闷料时间的延长可以显著降低乃至完全消除稳定土的体积膨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稳定 硫酸钠 添加剂 强度 体积变化 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钢渣稳定土的水稳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乐金朝 李新明 乐旭东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3-778,共6页
针对路基工程施工需要,对于石灰钢渣稳定土在不同饱水时间以及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在最佳含水率附近探讨了钢渣稳定土的强度对成型含水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饱水试验和干湿循环试... 针对路基工程施工需要,对于石灰钢渣稳定土在不同饱水时间以及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在最佳含水率附近探讨了钢渣稳定土的强度对成型含水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饱水试验和干湿循环试验中,石灰钢渣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在初期急剧减小,但最终均趋于稳定;随着龄期的增长,成型含水率的变化对石灰钢渣稳定土强度的影响逐渐减小,增加钢渣掺量能够有效改善石灰钢渣稳定土的水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钢渣稳定 路基 水稳性 干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8
13
作者 贾亮 连尚承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石灰-粉煤灰-普通硅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是一种常用的路面基层材料,但其早期强度较低,用作路面的维修养护材料时不能快速开放交通.为提高稳定碎石的早期强度,将其中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用等质量的硫铝酸盐水泥替换,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UCT... 石灰-粉煤灰-普通硅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是一种常用的路面基层材料,但其早期强度较低,用作路面的维修养护材料时不能快速开放交通.为提高稳定碎石的早期强度,将其中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用等质量的硫铝酸盐水泥替换,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UCT)和劈裂拉伸强度试验(STS)对比了两种不同水泥综合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UCS)和劈裂拉伸强度(STS),并对无机结合料掺量、水泥掺量及级配对稳定碎石强度的影响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稳定碎石的UCS和STS随水泥含量的增加、养护龄期的增长而增大;养护龄期1 d的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碎石的UCS可达2.28 MPa,达到了路面基层开放交通的规定,且后期强度没有出现降低.论文为路面基层的快速维修养护提供了一种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 无侧限抗压强度 劈裂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粉煤灰稳定混凝土再生集料最优配合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艳周 王华锋 +2 位作者 史宏宇 张典 徐港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57,共6页
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了3种粒级的混凝土再生集料复合料的级配设计,通过试验研究了石灰粉煤灰结合料掺量、结合料中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等参数对石灰粉煤灰稳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28d劈裂强度、90... 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了3种粒级的混凝土再生集料复合料的级配设计,通过试验研究了石灰粉煤灰结合料掺量、结合料中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等参数对石灰粉煤灰稳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28d劈裂强度、90d冲刷质量损失等性能的影响,得到了石灰-粉煤灰比例与混合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式,以及石灰粉煤灰稳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最优配合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该最优配合比石灰粉煤灰稳定再生集料的抗冻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最优配合比的石灰粉煤灰稳定再生集料是一种力学性能良好的路面基层材料,可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等级公路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混凝土再生集料 级配设计 石灰粉煤灰稳定再生集料 性能 最优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高岭土协同石灰钝化红黏土水敏性的机制 被引量:19
15
作者 谈云志 胡焱 +3 位作者 曹玲 邓永锋 明华军 沈克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07-2214,2282,共9页
红黏土水敏性强,添加石灰等碱性材料处治后,能获得即刻的改良效果,但由于红黏土呈弱酸性,石灰改良后其长期性能会衰减。为提高石灰稳定红黏土(简称La+L)的长期性能,添加偏高岭土(4%)协同石灰(5%)稳定红黏土(简称La+L+MK),改善其水敏性和... 红黏土水敏性强,添加石灰等碱性材料处治后,能获得即刻的改良效果,但由于红黏土呈弱酸性,石灰改良后其长期性能会衰减。为提高石灰稳定红黏土(简称La+L)的长期性能,添加偏高岭土(4%)协同石灰(5%)稳定红黏土(简称La+L+MK),改善其水敏性和酸-碱互损作用。制备8种初始含水率的压实试样(初始孔隙比相同),养护到预定时间后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同时,测定试样的钙离子浓度、电导率和pH值。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为26%左右时,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初始含水率偏高或偏低都不利于改良土的强度增长。究其原因,试样偏干时,缺少水分,石灰水化不充分,不能形成游离态钙离子,无法进行火山灰反应,颗粒之间无法形成胶结;试样偏湿时,火山灰反应形成的胶结强度不及过量水分引起的基质吸力丧失量。试样的钙离子浓度和电导率变化规律,证实了以上原因解释的猜想。当然,添加偏高岭土后,能够显著改善偏湿状态下的石灰土强度。即使浸水饱和后,相对石灰改良土,也能够保持较高的强度,充分证明偏高岭土能够有效降低石灰土水敏性,提高其耐久性。偏高岭土直接提供了大量硅、铝氧化物,且将土体pH值降到有利于硅、铝氧化物溶解的碱性范围,加速火山灰反应,缓减或抑制石灰-红黏土的互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高岭土 石灰稳定红黏土 酸-碱互损作用 水敏性 钙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工程特性及其石灰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3
16
作者 陈善雄 孔令伟 郭爱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9-12,共4页
系统地开展了弱、中膨胀土及石灰稳定土的物理力学试验。试验表明:中膨胀土具有较强的吸水膨胀软化特性,其 CBR 值低于3%,不能满足路基对填料的强度要求,用作路基填料必须改性;当压实含水量控制得当,弱膨胀土 CBR 可满足规范要求,其压... 系统地开展了弱、中膨胀土及石灰稳定土的物理力学试验。试验表明:中膨胀土具有较强的吸水膨胀软化特性,其 CBR 值低于3%,不能满足路基对填料的强度要求,用作路基填料必须改性;当压实含水量控制得当,弱膨胀土 CBR 可满足规范要求,其压实含水量宜按最优含水量加3%~4%控制;用石灰对中膨胀土改性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其胀缩潜势和提高土体强度,满足路堤填筑的要求。中膨胀土石灰改性的质量掺合比宜按5%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石灰稳定 工程特性 掺灰比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石灰土水稳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17
作者 凌建明 谢华昌 +1 位作者 庄少勤 姜爱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33-737,共5页
根据上海地区雨季时间长、降雨量大、地下水位高等特点 ,选用水泥 石灰综合稳定土处治路基 .采用不同含水量以及不同失水 吸水干湿循环次数模拟地下水变位和地表降水对路基性能的影响 ,并以此研究水泥 石灰土的水稳性 .结果表明 ,水... 根据上海地区雨季时间长、降雨量大、地下水位高等特点 ,选用水泥 石灰综合稳定土处治路基 .采用不同含水量以及不同失水 吸水干湿循环次数模拟地下水变位和地表降水对路基性能的影响 ,并以此研究水泥 石灰土的水稳性 .结果表明 ,水泥 石灰土早期强度高 ,便于施工压实 ;饱和状态下的强度和模量可以充分满足路面设计的要求 ,水稳性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 水稳性 干湿循环次数 路基工程 含水量 地下水位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层防治道路冻害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向东 朱光宇 林增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59-61,共3页
为了防治辽西道路冻害的发生,保障交通的正常运输,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在分析辽西地区水文、地质的基础上,对不同水泥、石灰含量的水泥煤渣稳定土和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冻结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石灰无机结合料的加入... 为了防治辽西道路冻害的发生,保障交通的正常运输,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在分析辽西地区水文、地质的基础上,对不同水泥、石灰含量的水泥煤渣稳定土和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冻结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石灰无机结合料的加入导致土体自上而下的冻结温度梯度减小、土体黏聚力增大,而由冻结作用产生的冻胀、水分迁移能力减弱,冻害发生的概率也相应地降低。综合其它因素,从防治道路冻害的角度来看,水泥重量含量的最优值为6%左右;石灰重量含量的最优值为1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土 道路 冻害 水泥煤渣稳定 石灰粉煤灰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19
作者 张亮 李烨 《林业科技情报》 2001年第4期76-78,共3页
本文作者论述了公路结构层石灰土的作用及原理,并通过检测单位的检测试验严把施工质量关。
关键词 石灰稳定 试验 计算 施工控制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层防治道路冻害的试验研究
20
作者 代京军 《铁道标准设计》 2008年第6期17-19,共3页
为了防治辽西道路冻害,保障交通的正常运输,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在分析辽西地区水文、地质的基础上,对不同水泥、石灰含量的水泥煤渣稳定土和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冻结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石灰无机结合料的加入导致土体... 为了防治辽西道路冻害,保障交通的正常运输,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在分析辽西地区水文、地质的基础上,对不同水泥、石灰含量的水泥煤渣稳定土和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冻结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石灰无机结合料的加入导致土体自上而下的冻结温度梯度减小、土体黏聚力增大,而由冻结作用产生的冻胀、水分迁移能力减弱,冻害发生的概率也相应地降低。综合其他因素,从防治道路冻害的角度来看,水泥质量含量的最优值为6%;石灰质量含量的最优值为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冻害 风积土 水泥煤渣稳定 石灰粉煤灰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