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系统的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草地分布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米微 高婷婷 +1 位作者 邓菊芬 严菘 《草学》 2018年第2期62-66,共5页
本文旨在研究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草地的分布范围及特征。利用Arc GIS 10.1地理信息系统下的空间分析工具将云南省石漠化分布图与云南省草地植被类型图,通过空间关联操作得到云南省石漠化草地植被类型图。分别用石漠化草地植被类型图... 本文旨在研究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草地的分布范围及特征。利用Arc GIS 10.1地理信息系统下的空间分析工具将云南省石漠化分布图与云南省草地植被类型图,通过空间关联操作得到云南省石漠化草地植被类型图。分别用石漠化草地植被类型图与云南数字高程影像(DEM)、行政区划图进行空间关联分析,获取石漠化草地植被类型的垂直和水平分布特征,并基于此特征分析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草地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草地 地理信息系统 草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石漠化草地凋落物对土壤养分的贡献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吉高 柳鑫 +2 位作者 汪依妮 金宝成 赵学春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1期11-19,共9页
凋落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养分循环的重要途径,为探明草地凋落物对土壤养分的贡献,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采用土钻法、收集器法和分解袋法研究3种石漠化(潜在、中度和强度)草地凋落物的产量、组成、分解、养分释放及对石... 凋落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养分循环的重要途径,为探明草地凋落物对土壤养分的贡献,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采用土钻法、收集器法和分解袋法研究3种石漠化(潜在、中度和强度)草地凋落物的产量、组成、分解、养分释放及对石漠化的响应。结果表明:3种石漠化草地的凋落物组成以叶为主,占比84.39%—89.73%;凋落物产量随时间均呈现先增大再降低的趋势,在9月达到峰值;凋落物年产量相对较低,为157.16—222.40 g·m^(-2);凋落物分解速率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年分解率分别为59.20%、50.38%、41.24%;凋落物养分释放共有4种模式,其中有机碳释放模式为“淋溶—释放”,氮、钾释放模式为“淋溶—富集—释放”,磷释放模式为“淋溶—富集—释放”和“富集—释放—富集—释放”两种;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等4种主要营养成分的年归还量分别为15.04—34.51 g·m^(-2)、0.25—0.57 g·m^(-2)、0.025—0.06 g·m^(-2)、0.085—0.15 g·m^(-2);相关分析显示凋落物年产量、分解速率和养分归还量随石漠化程度加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草地 凋落物分解 土壤养分 养分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区不同石漠化程度下草地细根对土壤养分的贡献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吉高 汪依妮 +5 位作者 陈超 李舟 王昭懿 金宝成 张乾 赵学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3-321,共9页
细根分解和周转是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重要来源。为探明不同石漠化程度天然草地细根对土壤养分的贡献,于2017年3月至次年1月,采用土柱法和分解袋法,研究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天然草地的细根生物量、分解和养分释放动态及对石漠化的响应。结... 细根分解和周转是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重要来源。为探明不同石漠化程度天然草地细根对土壤养分的贡献,于2017年3月至次年1月,采用土柱法和分解袋法,研究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天然草地的细根生物量、分解和养分释放动态及对石漠化的响应。结果表明:3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草地的细根生物量随季节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石漠化程度的加剧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潜在、中度和强度石漠化草地的细根生物量分别为3355.65、2944.02 g/m^(2)和1806.80 g/m^(2)。细根分解速率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分解300天后的残留率均低于50%。细根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的释放过程具有显著不同,释放模式最终均表现为“释放”,潜在、中度和强度石漠化草地细根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的年归还量分别为32.46—161.08、0.24—3.88、0.08—0.32、0.15—2.78 g/m2。随石漠化程度的加剧,细根生物量和分解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土壤有机碳、全氮归还量呈现逐渐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草地 细根分解 养分释放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章县草地退化与草地石漠化空间耦合分析
4
作者 秦微 兰安军 李芸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144-146,148,共4页
为了研究喀斯特地区草地退化和草地石漠化的空间耦合关系,以赫章县草地为例,运用"3S"技术,获取不同坡度等级下的草地退化与草地石漠化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草地主要分布在赫章县南部,草地分布平均坡度在15°~25°... 为了研究喀斯特地区草地退化和草地石漠化的空间耦合关系,以赫章县草地为例,运用"3S"技术,获取不同坡度等级下的草地退化与草地石漠化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草地主要分布在赫章县南部,草地分布平均坡度在15°~25°之间的占70.11%,是草地退化与草地石漠化多发区。各坡度等级下的草地面积占比、草地退化占比和草地石漠化占比分布走向一致。随着坡度的上升,不同石漠化等级的草地退化发生率和不同退化等级的草地石漠化发生率逐渐增加,坡度是影响草地退化和草地石漠化的一个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退 草地石漠 坡度 空间耦合 贵州赫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草地退化与石漠化研究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罗伟 贺成龙 +11 位作者 姜桃 周文章 李维 张游宇 唐霞 时颖 黎恒铭 周定勇 罗玉洁 李龙兴 邓大鹏 王燕 《贵州畜牧兽医》 2021年第3期62-65,共4页
为查清贵州省草地资源状况,按照《草地分类》要求及《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岩溶地区草地石漠化遥感监测技术规程》的分级标准,运用GIS空间叠加技术、监测点数据综合加权、样本点与NDVI建立相关模型,对贵州省区域内... 为查清贵州省草地资源状况,按照《草地分类》要求及《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岩溶地区草地石漠化遥感监测技术规程》的分级标准,运用GIS空间叠加技术、监测点数据综合加权、样本点与NDVI建立相关模型,对贵州省区域内草地退化及石漠化状况进行评估。经综合评估,贵州省草地退化已缩减到20%左右,以轻度和中度退化为主;大部分草地呈现出潜在石漠化特征;草地退化和草地石漠化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叠加与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草地退 草地石漠 研究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