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石漠化坡地不同整地措施下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田卓
张帅普
徐勤学
-
机构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5-345,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67045)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2035058)。
-
文摘
[目的]分析石漠化坡地不同整地措施下表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提高石漠化坡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石漠化坡地中反坡、斜坡和平地3种整地措施下的柑橘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和多重分形理论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1)反坡的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平地和斜坡(p<0.05),平地土壤含水量的空间连续性和聚集性以及总变异和结构性变异强于斜坡和反坡。(2)不同整地措施下的土壤含水量均具有中等强度变异性(10.00%≤CV≤100.00%)、强空间自相关性[C_(0)/(C_(0)+C)≤0.25]和极显著(p<0.01)的空间聚集性。(3)不同整地措施下的土壤含水量分布具有多重分形特征,旱季时反坡的土壤含水量分布区间最窄,斜坡的土壤含水量分布更离散;雨季时平地的土壤含水量分布区间最窄,反坡的土壤含水量更不均匀。[结论]土壤机械组成是影响土壤含水量的主要因素,反坡整地措施更有利于改善石漠化坡地的土壤水分条件。
-
关键词
石漠化坡地
整地措施
土壤水分
空间分布
-
Keywords
rocky desertification slope
land preparation measure
soil moisture
spatial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基于放水冲刷草本形态变化对石漠化坡地产流影响研究
- 2
-
-
作者
王晨阳
戴全厚
甘贤民
徐小金
周红
张心印
-
机构
贵州大学林学院
贵州大学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28,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67044)
贵州大学培育项目(贵大培育[2019]10号)。
-
文摘
[目的]探究不同坡度条件下,草本形态变化所对石漠化坡面径流时空转换过程的影响,以期为石漠化地区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支持。[方法]用土槽模拟石漠化坡耕地,设置三种草本凋亡后的坡面覆被情况(全株坡面、根系坡面和裸地坡面),以及三种坡度(5°,15°和25°),一个地下裂隙度0.5%,一个冲刷流量6 L/min,采用冲刷试验,探索草本形态变化对石漠化坡地产流的影响。[结果]全株形态是延缓坡面径流形成的最佳草本形态,当坡度升至25°时草本形态对坡面初始产流时间不再有显著影响。裸地的平均地表径流模数最大,全株形态坡面产流过程最为复杂,并且全株形态坡面对裂隙流影响最为明显。坡度是坡面径流分配比例的关键因子,而全株植被形态在固定坡度下仍能对坡面径流的分配比例产生影响。草本形态的变化对坡面产流过程有显著影响,最大可改变15%的径流分配比例。[结论]全株形态坡面能有效分散径流,减少地表径流,降低侵蚀风险;而根系坡面则能增加径流入渗,从而降低坡面侵蚀风险。
-
关键词
石漠化坡地
产流过程
草本形态
冲刷试验
-
Keywords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runoff process
herbaceous vegetation
erosion experiments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