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石渠阁会议与白虎观会议性质新探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刘德州
-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12,共5页
-
文摘
对于西汉时的石渠阁会议与东汉时的白虎观会议,学界大多认为是宣、章二帝为了统一经义、统一经学而召开的。然而经过考证可以发现,宣、章二帝并没有统一经义的意愿,两次会议也绝非是为统一经义而召开,它们只是大规模的学术讨论会而已。在会议上,学者各持己见、互相辩难,即使不敌,其学说也并不会被罢黜、被取缔。
-
关键词
石渠阁会议
白虎观会议
白虎通
-
Keywords
Shiquge ( 石渠阁 ) Conference
Baihuguan ( 白虎观) Conference
Baihutong ( 白虎通)
-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西汉的档案阁与图书阁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金玉
-
机构
郑州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档案管理》
1993年第2期39-41,共3页
-
文摘
一、独具慧眼的萧何公元前206年,刘邦的起义军攻入秦王朝的都城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大史学家司马迁用极简练的笔法勾画出胜利者入城后两种截然不同的趋向:那些出身傲贱的将领们以为发财的时机已到,都争着、跑着去抢府库里的金银财宝,原为沛县一吏,此时负责督军中庶务的萧何却独具慧眼,轻金重档,他带人抢先进入丞相、御史的文书档案库,将那些律令图书收藏起来。这是萧何随刘邦起义之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后来,有勇无谋的项羽也到了咸阳,他根本没有想到秦王朝的档案,便屠烧咸阳而去。刘邦因势力弱小,被封到偏僻的汉中盆地做汉王。
-
关键词
秦王朝
石渠阁
文书档案
汉中盆地
城后
欧阳地余
周堪
韦玄
奉车都尉
光禄大夫
-
分类号
G271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论两汉太学的历史作用
- 3
-
-
作者
张荣芳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68-76,共9页
-
文摘
汉代太学正式成立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其发展速度和规模,是世界教育史上仅见的。它的历史作用为:一、使儒学成为地主阶级的统治思想;二、为地主阶级培养了大批官吏及其接班人;三、使统治阶级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利其统治世代延续。汉代建立太学是中国地主阶级利用教育阵地来巩固本阶级统治的一项成功的政策。
-
关键词
太学
董仲舒
独尊儒术
五经博士
石渠阁会议
白虎观会议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两汉故事档案考
- 4
-
-
作者
唐永平
-
出处
《档案管理》
1990年第3期41-44,共4页
-
文摘
我国古代档案内容浩繁。商代甲骨档案、西周金文档案、春秋战国竹木简册档案都是政务的记录、史事的荟萃,文化的结晶、民族的瑰宝,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两汉,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第一个获得长治久安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而且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富强的国家,百姓宁必然促进档案事业兴旺发达。彪炳百世的两汉王朝,理应拥有倍具时代特色的档案。令人遗憾的是:两汉独特的故事档案,恰恰是我国档案学、史学界研究的盲区。迄今尚无专著、文章涉及,更遑论对其考证、研究。笔者治史之余,辑出古代史籍《汉书》、《后汉书》中有关“故事”的资料百余则,谨述考辨心得于次,就教于大家。
-
关键词
西周金文
商代甲骨
汉王朝
治史
《后汉书》
简册
章奏
石渠阁
二千石
汉章帝
-
分类号
G271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学习《档案法》讨论会发言(摘要)
- 5
-
-
-
出处
《北京档案》
1988年第3期17-19,共3页
-
文摘
市第一机床厂陈嘉玉发言说:“国运兴,百业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档案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结果,是国家政通、人和、繁荣、昌盛的体现。他说:档案工作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变化的。两汉时期,政治、经济。
-
关键词
两汉时期
机床厂
嘉玉
兰台
企业档案工作
石渠阁
汉王朝
立卷归档
依法治档
社会面貌
-
分类号
G27
[文化科学—档案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