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画语录》艺术创作思想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苏金成 胡媛媛 《书画世界》 2008年第3期35-36,共2页
《石涛画语录》是石涛对自己完善而独到的创作理论的总结,它对以后的中国画的创作与表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论述对后世画家的艺术创作有着很大的启发。许多画家正是运用了其中蕴含的创作原理,在艺... 《石涛画语录》是石涛对自己完善而独到的创作理论的总结,它对以后的中国画的创作与表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论述对后世画家的艺术创作有着很大的启发。许多画家正是运用了其中蕴含的创作原理,在艺术创作中充分地展示出了他们特有的审美认识,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画语录 创作 审美 搜尽奇峰打草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画艺术原理探析——意译《石涛画语录》
2
作者 李娜 汪旻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18期31-31,共1页
《石涛画语录》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专著中的经典之作,专论山水画。文章意译尊受章、笔墨章、运腕章这三章内容,就所论每章含义和主旨分析绘画艺术原理和规律。
关键词 艺术原理 石涛画语录 意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涛画语录》中心议题中的“一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云峰 《美术教育研究》 2015年第12期36-36,71,共2页
石涛不仅在绘画方面表现杰出,而且擅长将自己的绘画思想构建成完整的体系,供后人学习。文章主要分析"一画"的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 石涛 石涛画语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论典籍中“氤氲”的内涵源流及英译——以清代《石涛画语录》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明薇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73-76,共4页
中国绘画美学以"蒙养"和"氤氲"为基本原则。"氤氲"是画论典籍中的核心概念,也是画论典籍翻译的难点之一。在清代著名画家石涛撰写的《石涛画语录》中,"氤氲"二字既有"影"和"气&... 中国绘画美学以"蒙养"和"氤氲"为基本原则。"氤氲"是画论典籍中的核心概念,也是画论典籍翻译的难点之一。在清代著名画家石涛撰写的《石涛画语录》中,"氤氲"二字既有"影"和"气"之义,亦是石涛绘画理论中的术语,英译时应根据语境和画论专业知识详加辨析,选取最佳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氤氲” 论典籍 石涛画语录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涛画语录》变化章之浅见 被引量:1
5
作者 唐迎春 《美术教育研究》 2018年第5期44-45,共2页
"一画"在于我们自身除妄归真,以清净的心灵境界和圆融的智慧观照万物诸法,见地自然洞明显着,达到自由境界。"无法胜有法"是对保守派权威性力量的挑战,"无法"并非真的指技法上的没有方法,而是对技法融会... "一画"在于我们自身除妄归真,以清净的心灵境界和圆融的智慧观照万物诸法,见地自然洞明显着,达到自由境界。"无法胜有法"是对保守派权威性力量的挑战,"无法"并非真的指技法上的没有方法,而是对技法融会贯通、心领神会。那些通达天下变化之法的高明之士,学习并掌握前人的法则、法规而不为其所束缚。该文是对《石涛画语录》变化章后半部分一些概念的拓展研究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画语录 变化章 无法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画”者 心画也——读石涛画语录
6
作者 陈杰 《中国书画》 2005年第6期156-157,共2页
稍识绘事的人都知道石涛,然而《石涛画语录》能读通的人却不多。因其内容精彩纷呈又深奥难解,使人们既爱不释手又留下几分遗憾。最近我又细读《石涛画语录》,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想,与专家同仁探讨。《石涛画语录》的核心是"一画"... 稍识绘事的人都知道石涛,然而《石涛画语录》能读通的人却不多。因其内容精彩纷呈又深奥难解,使人们既爱不释手又留下几分遗憾。最近我又细读《石涛画语录》,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想,与专家同仁探讨。《石涛画语录》的核心是"一画"论。何谓"一画"?我认为,"一画"即心画,就是用思想和感情作画。"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莎士比亚语)。"一画"词源于明朝陆时雍《诗镜总论》的"一法":"少陵五言律,先生其法最多。颠倒纵横,出人意表。余谓万法总归一法,一法不如无法。"韩林德先生在《石涛与画语录研究》中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画语录 陆时雍 诗镜总论 五言律 气韵生动 陆俨少 归一法 韩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太阳山水画对《石涛画语录·境界章》的具体表现
7
作者 陈雨歌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8期14-15,共2页
境界是绘画美学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衡量中国山水画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阳太阳深受清代画家石涛的影响,其水墨山水画风格鲜明,对石涛绘画理论的运用表现得尤为明显。该文从《石涛画语录》第十章《境界章》的部分绘画理论出发,分... 境界是绘画美学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衡量中国山水画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阳太阳深受清代画家石涛的影响,其水墨山水画风格鲜明,对石涛绘画理论的运用表现得尤为明显。该文从《石涛画语录》第十章《境界章》的部分绘画理论出发,分析阳太阳水墨山水画蕴含的绘画思想与艺术特征,以期为现当代水墨山水画的创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画语录 阳太阳 水墨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艺术理论的宇宙观基础——以石涛《画语录》“资任”思想哲学探源为例
8
作者 陈向向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7-67,共11页
石涛《画语录》最后一章《资任章》晦涩玄奥,向为学人所困。石涛与以往论画者的最大不同是将论画上升到哲学高度,因此从中国思想哲学的视角来解读,不失为一条可行途径。通过疏理“资”“任”二字的文字学、语义学以及在古代艺文中的文... 石涛《画语录》最后一章《资任章》晦涩玄奥,向为学人所困。石涛与以往论画者的最大不同是将论画上升到哲学高度,因此从中国思想哲学的视角来解读,不失为一条可行途径。通过疏理“资”“任”二字的文字学、语义学以及在古代艺文中的文本语境,揭示“资”“任”意义的文化内涵构成了石涛“资任”思想的由来与引申。结合石涛《画语录》整体结构关系与内在蕴意所旨,剥离出石涛之“任”的四个哲学层次关系——天任、自任、互任、他任,有效解决《资任章》释读难点。石涛“资任”思想融合太极阴阳思想、儒家修身哲学、佛道修炼哲学,其内在理路具有双向性、对生性、泛主体性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宇宙观及其特有的思维模式。对石涛“资任”思想的哲学解读,体现出中国艺术与传统宇宙观的三层关系:1.传统宇宙观是中国艺术价值之源;2.传统宇宙观是中国艺术方法论之基;3.传统宇宙观是中国文人安身立命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语录 资任 中国古典艺术理论 传统宇宙观 哲学思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石涛“一画”解读之困难 被引量:1
9
作者 程波涛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3年第3期42-44,共3页
在解读传统画论时,争论是常事,由于解读者的出发点、关注点不同,解读结果的差异与争论也就在所难免。通常情况下,学者争论一段时间会就某些观点达成共识,争论就此平息。而有些争论持续很长时间,很难形成共识,对石涛“一画”思想的争论... 在解读传统画论时,争论是常事,由于解读者的出发点、关注点不同,解读结果的差异与争论也就在所难免。通常情况下,学者争论一段时间会就某些观点达成共识,争论就此平息。而有些争论持续很长时间,很难形成共识,对石涛“一画”思想的争论就是其中之一。从多方面分析石涛“一画”解读之困难,探讨引发“一画”解读之争的主要原因,是很有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一 石涛画语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绘画理论研究的实践意义探析
10
作者 韩瑞洁 《艺术家》 2024年第5期20-22,共3页
中国历代的绘画理论家们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和经验,对中国画的创作加以总结。清初画坛出现了一位充满个性的遗民画家,即石涛。石涛在艺术理论领域别具慧眼,留下了一部叙述详尽、思想透彻的美学著作《石涛画语录》。他的“一画论”作为贯... 中国历代的绘画理论家们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和经验,对中国画的创作加以总结。清初画坛出现了一位充满个性的遗民画家,即石涛。石涛在艺术理论领域别具慧眼,留下了一部叙述详尽、思想透彻的美学著作《石涛画语录》。他的“一画论”作为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在中国画论中自成体系。与此同时,在西方文艺界中,很多艺术家都从对有趣对象的关注转向对哲学的反思,产生了许多围绕自然模仿的思考,久而久之,形成了庞大的西方画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绘 中国 美学著作 遗民 石涛画语录 别具慧眼 石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通于变,紧随于时——浅析石涛的创新性美学思想
11
作者 李佳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4期30-33,共4页
“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繁荣不息的必经之路,石涛的《苦瓜和尚语录》中所传达出的独创性美学思想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明末清初,摹古之风盛行,石涛提出的“我自用我法”以及“笔墨当随时代”等独创性美学思想,为当时... “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繁荣不息的必经之路,石涛的《苦瓜和尚语录》中所传达出的独创性美学思想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明末清初,摹古之风盛行,石涛提出的“我自用我法”以及“笔墨当随时代”等独创性美学思想,为当时的画坛带来了一股新风。分析《石涛画语录》中的独创性美学思想以及石涛的创作经历,浅谈中国画创新的必要性,即便在今,石涛的美学思想亦有着不可磨灭的警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新 石涛画语录 石涛 我自用我法 笔墨当随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文人画对家具、紫砂的影响
12
作者 严克勤 《中国书画》 2015年第1期114-114,共1页
中国的艺术是线的艺术,这种线条,是简单的,但又如此富有意蕴;这种澄怀味像的审美意趣,旨在于简淡的心像中体味丰富的意蕴;此时,生命的态度也是这样,万事万物皆是无可无不可的,面对自然、面对艺术,淡泊人生也是那样滋味绵长。这三者都是... 中国的艺术是线的艺术,这种线条,是简单的,但又如此富有意蕴;这种澄怀味像的审美意趣,旨在于简淡的心像中体味丰富的意蕴;此时,生命的态度也是这样,万事万物皆是无可无不可的,面对自然、面对艺术,淡泊人生也是那样滋味绵长。这三者都是简与繁、少与多、瞬间与永恒的对立统一,三个层面完美地叠加在一起,构成了造型——审美——人生的奏鸣曲,这是明清文人留下的一个十分鲜明的文化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文人 审美意趣 砂壶 石涛画语录 八大山人 一片石 减笔 顾景舟 创作个性 何绍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有生命意味的画作
13
作者 李毅峰 《中国美术》 1995年第2期13-14,共2页
富有生命意味的画作李毅峰不久前,《杜滋龄画集》在京出版了。杜滋龄这位一向寡于言表、默默耕耘于砚田的画家,终于有机会让同道及世人们目睹其艺术的风采。此次结集的共有一百余幅作品,大多为水墨人物创作及部分花鸟及山水作品。当... 富有生命意味的画作李毅峰不久前,《杜滋龄画集》在京出版了。杜滋龄这位一向寡于言表、默默耕耘于砚田的画家,终于有机会让同道及世人们目睹其艺术的风采。此次结集的共有一百余幅作品,大多为水墨人物创作及部分花鸟及山水作品。当中国传统绘画面临新思潮的挑战,一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作品 美感效应 石涛画语录 艺术构思 焦墨 表现技法 艺术理论 微妙关系 色彩关系 技法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俞剑华年谱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积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4年第3期69-78,共10页
俞剑华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中国书画家。今年一月六日是他逝世五周年,明年六月十九日又是诞辰九十周年,我们特发表周积寅同志的《俞剑华年谱》,以资纪念。
关键词 俞剑华 个展 上海美专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省美术馆 南京博物院 美术教育家 中国 艺术史 美术史 中国论类编 石涛画语录 陈师曾 美术史论家 中国美术史 北京美术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一闻 《中国书画》 2003年第1期30-31,共2页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这是出白《石涛画语录》中的一句名言。一个艺术家应该在他的作品中将个性化的东西明确而自觉地显现出来。惟有如此,他的作品才会被赋予独特的生命形象。艺术创作离不开艺术思维,艺术家独立的创作个性必然...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这是出白《石涛画语录》中的一句名言。一个艺术家应该在他的作品中将个性化的东西明确而自觉地显现出来。惟有如此,他的作品才会被赋予独特的生命形象。艺术创作离不开艺术思维,艺术家独立的创作个性必然要给艺术思维活动以内在的影响,并通过艺术思维活动而得到鲜明的展现。卡西尔在《人论》中曾引用过这样一个创作实例:'画家路德维奇·李希特在他的自传中谈到他年轻时在蒂沃利和三个朋友打算画一幅相同的风景的情形。他们都坚持不背离自然,尽可能精确地复写他们所看到的东西。然而结果是画出了四幅完全不同的画,彼此之间的差别正像这些艺术家的个性一样。从这个经验中他得出结论说,没有客观眼光这样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思维 石涛画语录 艺术创作 李希特 我在 创作个性 三个朋友 卡西尔 艺术风格 《人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说印章创作
16
作者 刘一闻 《中国书画》 2012年第1期88-91,共4页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这是出自《石涛画语录》中的一句名言。我觉得一个艺术家应该在他的作品中将个性化的东西明确而自觉地显现出来,唯有如此,他的作品才会被赋之独特的生命形象。艺术创作离不开艺术思维,艺术家独立的创作个性必然...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这是出自《石涛画语录》中的一句名言。我觉得一个艺术家应该在他的作品中将个性化的东西明确而自觉地显现出来,唯有如此,他的作品才会被赋之独特的生命形象。艺术创作离不开艺术思维,艺术家独立的创作个性必然要给艺术思维活动以内在的影响,并通过艺术思维活动而得到鲜明的展现。卡西尔在《人论》中曾引用过这样一个创作实例:"画家路德维奇·李希特在他的自传中谈到他年轻时在蒂沃利和三个朋友打算画一幅相同的风景的情形。他们都坚持不背离自然,尽可能精确地复写他们所看到的东西。然而结果是画出了四幅完全不同的画,彼此之间的差别正像这些艺术家的个性一样。从这个经验中他得出结论说,没有客观眼光这样的东西,而且形式和色彩总是根据个人的气质来领悟。"这也就是说艺术感知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石涛画语录 印章 思维活动 艺术家 艺术思维 创作个性 《人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不艺术
17
作者 宋陆京 《书画世界》 2017年第2期89-93,共5页
赵无极说过,“艺术要耗费一生的精力来搞”,我对此深表认同。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艺术和生活。上山时,我忧郁过;下海时,我困惑过。孤独时,就产生了思想。假如我心中的艺术能伴我而终,我相信会呈现一个本来的我。如果能从生... 赵无极说过,“艺术要耗费一生的精力来搞”,我对此深表认同。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艺术和生活。上山时,我忧郁过;下海时,我困惑过。孤独时,就产生了思想。假如我心中的艺术能伴我而终,我相信会呈现一个本来的我。如果能从生活的状态中品味出一些滋味,我更相信作品能表达我真实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无极 我一 石涛画语录 众妙之门 当代 北京 桂林山水 吴冠中 形神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悼念俞剑华教授
18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79年第1期17-20,共4页
俞剑华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史论家。他毕生勤奋治学,研究国画史论,著作等身,在国外也颇有影响。他努力从事美术教育事业、兼长国画,在培育青年方面也卓有贡献。不幸于今年一月六日在南京病逝。这里编集他生前部分学生与友好写的文... 俞剑华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史论家。他毕生勤奋治学,研究国画史论,著作等身,在国外也颇有影响。他努力从事美术教育事业、兼长国画,在培育青年方面也卓有贡献。不幸于今年一月六日在南京病逝。这里编集他生前部分学生与友好写的文章,以资悼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剑华 先生 美术史论家 《书书录解题》 美术馆 美术博物馆 博物馆 中国 石涛画语录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 著作等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悼念俞剑华教授
19
《南艺学报》 1979年第1期17-20,共4页
俞剑华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史论家。他毕生勤奋治学,研究国画史论,著作等身,在国外也颇有影响。他努力从事美术教育事业、兼长国画,在培育青年方面也卓有贡献。不幸于今年一月六日在南京病逝。这里编集他生前部分学生与友好写的文... 俞剑华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史论家。他毕生勤奋治学,研究国画史论,著作等身,在国外也颇有影响。他努力从事美术教育事业、兼长国画,在培育青年方面也卓有贡献。不幸于今年一月六日在南京病逝。这里编集他生前部分学生与友好写的文章,以资悼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剑华 先生 美术史论家 《书书录解题》 美术馆 美术博物馆 博物馆 中国 石涛画语录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 著作等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