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翁方纲的诗学主张和《石洲诗话》
被引量:
1
1
作者
秘薇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S2期225-226,共2页
翁方纲学问渊博,精于经史、金石、考据之学,又是当时著名书法家,同时致力于诗学,其诗学主张与其治学态度、创作实践是完全一致的。而《石洲诗话》更是其肌理说理论的具体阐发。
关键词
翁方纲
肌理
《
石洲诗话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袁枚《随园诗话》论“性灵”
2
作者
胡遂
邓立勋
《湖湘论坛》
1993年第5期78-81,共4页
清代中叶,经过一番休养生息,政治上出现鼎盛局面,诗坛也渐渐繁荣活跃起来。其时诗人、流派众多,诗学理论也各树门庭,各有见教。就诗话来说,最有影响的当数沈德潜的《说诗啐语》、袁枚的《随园诗话》、翁方纲的《石洲诗话》三家了。沈氏...
清代中叶,经过一番休养生息,政治上出现鼎盛局面,诗坛也渐渐繁荣活跃起来。其时诗人、流派众多,诗学理论也各树门庭,各有见教。就诗话来说,最有影响的当数沈德潜的《说诗啐语》、袁枚的《随园诗话》、翁方纲的《石洲诗话》三家了。沈氏倡“格调”,要求诗歌“温柔敦厚”,能“厚人伦,匡政治”;翁氏重“肌理”,讲究义理、考汪、训诂,两家都把诗歌当成实用工具,未免有违诗歌艺术的本质。针对这些不良诗风,袁枚提出“性灵”理论,“以反拟古、重个性、求创新为旨归”(蔡镇楚《中国诗话史》第281页),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园
诗话
》
石洲诗话
中国
诗话
史
诗歌艺术
诗学理论
温柔敦厚
肌理派
说诗
性灵说
性灵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伧气”——从一个角度谈翁方纲的诗论与创作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然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3-96,共4页
清代学者翁方纲的《石洲诗话》以编排严谨、评点精当著称。除人们所熟知的“肌理”说外,《诗话》更提倡雅正的诗风,批评了孟郊、陈与义、杨万里等人诗作中暴露的粗鄙、狂悖之气,表达出当时正统诗人的审美观。而对照翁方纲本人的《复初...
清代学者翁方纲的《石洲诗话》以编排严谨、评点精当著称。除人们所熟知的“肌理”说外,《诗话》更提倡雅正的诗风,批评了孟郊、陈与义、杨万里等人诗作中暴露的粗鄙、狂悖之气,表达出当时正统诗人的审美观。而对照翁方纲本人的《复初斋诗集》,读者不难发现其中也收入多篇带有“伧气”的作品。这种批评与创作的自相矛盾,说明理论方面的指导难以根除诗歌写作中的败笔,诗的品格更多地与诗人本身的气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伧气
《
石洲诗话
》
肌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元祐体”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仲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61,共5页
在对"元体"的认识与评价中,以张戒、严羽为代表的宋人与以吴之振、翁方纲、陈衍及四库馆臣为代表的清人各执一端,截然对立。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诗学观不同并由此决定了不同的参照系统。前者以盛唐为法,近者是,变者非,后者则将"元...
在对"元体"的认识与评价中,以张戒、严羽为代表的宋人与以吴之振、翁方纲、陈衍及四库馆臣为代表的清人各执一端,截然对立。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诗学观不同并由此决定了不同的参照系统。前者以盛唐为法,近者是,变者非,后者则将"元体"放到了诗史的具体背景中来考察,肯定其变乃不得不然。要正确评价"元体",不妨从清人论述中见其长,从宋人批评中见其短,即:元诗人的主要功绩在于成就了宋诗的特色,从而确立了宋诗与唐诗分立并行的地位;而"元体"的主要缺点则在于对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等倾向缺乏必要的警觉与限制,遂使后来的江酉诗派变本加厉,于是宋诗之特点逐渐成为其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文字为诗
江西宗派
黄庭坚
元祐
翁方纲
四库馆臣
《沧浪
诗话
》
《
石洲诗话
》
张戒
认识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建生平轨迹及其诗歌艺术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宗堂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118-123,共6页
王建生平轨迹及其诗歌艺术王宗堂在群星荟萃的中唐诗人中,王建无疑是有重要影响的诗人之一。但两《唐书》没有为他立传,生平资料很少,事迹仅见于《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和《全唐诗》采录《唐诗英华》编写的王建小传.传皆简略,且...
王建生平轨迹及其诗歌艺术王宗堂在群星荟萃的中唐诗人中,王建无疑是有重要影响的诗人之一。但两《唐书》没有为他立传,生平资料很少,事迹仅见于《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和《全唐诗》采录《唐诗英华》编写的王建小传.传皆简略,且多讹误,后人未加详审据以征引,因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艺术
王建
乐府诗
宫词
花蕊夫人
张籍
节度使
刘禹锡
秘书
《
石洲诗话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人题画绝句撷秀
6
作者
吴企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题画诗
绝句
黄公望
司马相如
画家
美学特征
《
石洲诗话
》
艺术特征
翁方纲
元代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抑孟扬韩”辩
7
作者
张天健
崔炳扬
《高校教育管理》
1983年第4期25-29,共5页
诗人孟郊,在中唐社会盛名卓著,而奇怪的是,千百年来,毁誉蜂起.象一桩未了的历史公案,至今对他的看法也未能持平.其中以“抑孟扬韩”为代表的议论尤多.倡此说者,最有影响的是宋代苏武的诗论:“要当斗僧清,未足当韩豪”(《读孟郊诗二首》)...
诗人孟郊,在中唐社会盛名卓著,而奇怪的是,千百年来,毁誉蜂起.象一桩未了的历史公案,至今对他的看法也未能持平.其中以“抑孟扬韩”为代表的议论尤多.倡此说者,最有影响的是宋代苏武的诗论:“要当斗僧清,未足当韩豪”(《读孟郊诗二首》).清人翁方纲说此“乃定评不可易”(《石洲诗话》).这样武断是不能服人的.金朝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说:“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卧元龙百尺楼.”明人俞弁又据此认为“推尊退之而鄙薄东野至矣,此诗断尽百年公案”(《逸老堂诗话》).“断尽”没有呢?否.这里我们试从“抑孟扬韩”的源流认真探索,就不难看出,“抑孟扬韩”之说并不公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孟郊诗
东野
诗歌
韩诗
翁方纲
中唐社会
《
石洲诗话
》
唐诗
诗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翁方纲的诗学主张和《石洲诗话》
被引量:
1
1
作者
秘薇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S2期225-226,共2页
文摘
翁方纲学问渊博,精于经史、金石、考据之学,又是当时著名书法家,同时致力于诗学,其诗学主张与其治学态度、创作实践是完全一致的。而《石洲诗话》更是其肌理说理论的具体阐发。
关键词
翁方纲
肌理
《
石洲诗话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袁枚《随园诗话》论“性灵”
2
作者
胡遂
邓立勋
机构
湖南师大中文系
省委党校文史室
出处
《湖湘论坛》
1993年第5期78-81,共4页
文摘
清代中叶,经过一番休养生息,政治上出现鼎盛局面,诗坛也渐渐繁荣活跃起来。其时诗人、流派众多,诗学理论也各树门庭,各有见教。就诗话来说,最有影响的当数沈德潜的《说诗啐语》、袁枚的《随园诗话》、翁方纲的《石洲诗话》三家了。沈氏倡“格调”,要求诗歌“温柔敦厚”,能“厚人伦,匡政治”;翁氏重“肌理”,讲究义理、考汪、训诂,两家都把诗歌当成实用工具,未免有违诗歌艺术的本质。针对这些不良诗风,袁枚提出“性灵”理论,“以反拟古、重个性、求创新为旨归”(蔡镇楚《中国诗话史》第281页),主张“
关键词
《随园
诗话
》
石洲诗话
中国
诗话
史
诗歌艺术
诗学理论
温柔敦厚
肌理派
说诗
性灵说
性灵派
分类号
D67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伧气”——从一个角度谈翁方纲的诗论与创作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然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3-96,共4页
文摘
清代学者翁方纲的《石洲诗话》以编排严谨、评点精当著称。除人们所熟知的“肌理”说外,《诗话》更提倡雅正的诗风,批评了孟郊、陈与义、杨万里等人诗作中暴露的粗鄙、狂悖之气,表达出当时正统诗人的审美观。而对照翁方纲本人的《复初斋诗集》,读者不难发现其中也收入多篇带有“伧气”的作品。这种批评与创作的自相矛盾,说明理论方面的指导难以根除诗歌写作中的败笔,诗的品格更多地与诗人本身的气质有关。
关键词
伧气
《
石洲诗话
》
肌理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元祐体”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仲谋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61,共5页
文摘
在对"元体"的认识与评价中,以张戒、严羽为代表的宋人与以吴之振、翁方纲、陈衍及四库馆臣为代表的清人各执一端,截然对立。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诗学观不同并由此决定了不同的参照系统。前者以盛唐为法,近者是,变者非,后者则将"元体"放到了诗史的具体背景中来考察,肯定其变乃不得不然。要正确评价"元体",不妨从清人论述中见其长,从宋人批评中见其短,即:元诗人的主要功绩在于成就了宋诗的特色,从而确立了宋诗与唐诗分立并行的地位;而"元体"的主要缺点则在于对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等倾向缺乏必要的警觉与限制,遂使后来的江酉诗派变本加厉,于是宋诗之特点逐渐成为其缺点。
关键词
以文字为诗
江西宗派
黄庭坚
元祐
翁方纲
四库馆臣
《沧浪
诗话
》
《
石洲诗话
》
张戒
认识与评价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建生平轨迹及其诗歌艺术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宗堂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118-123,共6页
文摘
王建生平轨迹及其诗歌艺术王宗堂在群星荟萃的中唐诗人中,王建无疑是有重要影响的诗人之一。但两《唐书》没有为他立传,生平资料很少,事迹仅见于《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和《全唐诗》采录《唐诗英华》编写的王建小传.传皆简略,且多讹误,后人未加详审据以征引,因而...
关键词
诗歌艺术
王建
乐府诗
宫词
花蕊夫人
张籍
节度使
刘禹锡
秘书
《
石洲诗话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人题画绝句撷秀
6
作者
吴企明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题画诗
绝句
黄公望
司马相如
画家
美学特征
《
石洲诗话
》
艺术特征
翁方纲
元代文人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抑孟扬韩”辩
7
作者
张天健
崔炳扬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3年第4期25-29,共5页
文摘
诗人孟郊,在中唐社会盛名卓著,而奇怪的是,千百年来,毁誉蜂起.象一桩未了的历史公案,至今对他的看法也未能持平.其中以“抑孟扬韩”为代表的议论尤多.倡此说者,最有影响的是宋代苏武的诗论:“要当斗僧清,未足当韩豪”(《读孟郊诗二首》).清人翁方纲说此“乃定评不可易”(《石洲诗话》).这样武断是不能服人的.金朝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说:“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卧元龙百尺楼.”明人俞弁又据此认为“推尊退之而鄙薄东野至矣,此诗断尽百年公案”(《逸老堂诗话》).“断尽”没有呢?否.这里我们试从“抑孟扬韩”的源流认真探索,就不难看出,“抑孟扬韩”之说并不公允.
关键词
韩愈
孟郊诗
东野
诗歌
韩诗
翁方纲
中唐社会
《
石洲诗话
》
唐诗
诗风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翁方纲的诗学主张和《石洲诗话》
秘薇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袁枚《随园诗话》论“性灵”
胡遂
邓立勋
《湖湘论坛》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说“伧气”——从一个角度谈翁方纲的诗论与创作
张然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元祐体”
张仲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王建生平轨迹及其诗歌艺术
王宗堂
《中州学刊》
CSSCI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元人题画绝句撷秀
吴企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抑孟扬韩”辩
张天健
崔炳扬
《高校教育管理》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