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连续管瞬时液相扩散焊双温工艺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思杰 何平安 +1 位作者 毕宗岳 王海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82-184,共3页
采用瞬时液相扩散焊双温工艺对石油连续管CT80进行了焊接,使用氩气保护,铁镍非晶箔作为扩散焊中间层,焊接压力3-4 MPa。分析了接头的显微组织,测试了接头性能。结果表明,双温工艺参数为1210℃加热0.5 min,迅速冷却到1180℃保温4min时,... 采用瞬时液相扩散焊双温工艺对石油连续管CT80进行了焊接,使用氩气保护,铁镍非晶箔作为扩散焊中间层,焊接压力3-4 MPa。分析了接头的显微组织,测试了接头性能。结果表明,双温工艺参数为1210℃加热0.5 min,迅速冷却到1180℃保温4min时,扩散焊焊缝组织均匀,接头强度大于65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连续管 瞬时液相扩散焊 双温工艺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油管瞬时液相扩散焊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报 陈思杰 闫瑞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探究连续油管瞬时液相扩散焊管—管对焊接头可靠连接的最佳焊接工艺参数,采用双温工艺,FeNiCrSiB与BNi_2复合非晶箔作为中间层,用氩气保护对连续油管CT80进行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接头显微组织及降熔元素B、Si、Ni扩... 为探究连续油管瞬时液相扩散焊管—管对焊接头可靠连接的最佳焊接工艺参数,采用双温工艺,FeNiCrSiB与BNi_2复合非晶箔作为中间层,用氩气保护对连续油管CT80进行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接头显微组织及降熔元素B、Si、Ni扩散的影响规律,测试接头的力学性能并观察其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焊接压力为4.5MPa,双温工艺参数由1220℃保温30s,迅速降到焊接温度1190℃焊接90s,此时接头综合性能最佳,焊缝成分均匀,组织和母材相似,接头抗拉强度最大,为625.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连续管 瞬时液相扩散焊 双温工艺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中侏罗系致密储层石油勘探前景 被引量:60
3
作者 廖群山 胡华 +2 位作者 林建平 刘中良 穆献中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5-822,838,共9页
从连续型石油聚集和与美国Williston盆地Bakken组对比的角度,对四川盆地川中侏罗系致密储层的石油勘探前景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1)四川盆地侏罗系储层孔隙度平均为1.O%-3.7%,渗透率平均为0.35×10^-3-0.53x10^-3μm。,... 从连续型石油聚集和与美国Williston盆地Bakken组对比的角度,对四川盆地川中侏罗系致密储层的石油勘探前景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1)四川盆地侏罗系储层孔隙度平均为1.O%-3.7%,渗透率平均为0.35×10^-3-0.53x10^-3μm。,中值孔喉半径平均为0.05-0.24μm,属于典型的致密储层。2)川中侏罗系产油层纵、横向上与生油层密切共生,源内或近源聚集;主力油层连续分布在斜坡区和凹陷区,没有明显的圈闭界限,不受局部构造控制;多层系叠合连片,大面积整体含油;多数含油区块为异常高压系统,油藏无水,没有统一的油一水边界,为较典型的连续型石油聚集,与Bakken组基本相同。3)Bakken组致密储层石油在近几年相对高油价背景下,主要以水平井及分段压裂技术实现了规模效益勘探开发;川中侏罗系受认识、投入和技术的制约,近十几年来未有实质性进展。4)从研究认识着手,建立先导性试验区,加强水平井及分段压裂等关键工艺技术攻关,有效提高单井产量,这是打开川中侏罗系致密储层石油勘探开发新局面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压裂 水平井 连续石油聚集 勘探前景 致密储层 侏罗系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陆相致密油发现、特征及潜力 被引量:71
4
作者 杨智 付金华 +4 位作者 郭秋麟 林森虎 陈宁生 潘松圻 李士祥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5,共7页
中国在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发现全球第一个陆相工业致密油田。不同于北美海相页岩层系液态烃,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层是湖相沉积,致密油主要赋存于湖盆中部延长组7段中上部致密砂岩储层中,具有砂体复合叠置(厚度为20~70m)、储层致... 中国在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发现全球第一个陆相工业致密油田。不同于北美海相页岩层系液态烃,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层是湖相沉积,致密油主要赋存于湖盆中部延长组7段中上部致密砂岩储层中,具有砂体复合叠置(厚度为20~70m)、储层致密(孔隙度为6%~12%、渗透率小于0.3m D)、脆性矿物含量高(70%~80%)、原油充满程度高(含油饱和度为60%~80%)、原油品质高(地层条件下原油密度约为0.70~0.75g/cm^3)、低压低产(地层压力系数为0.6~0.8、单井日产几吨到十几吨)、大面积连续分布(分布面积为3×10~4km^2)等地质特征。基于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地质特征与钻探资料,利用致密油"甜点区"分布预测法,评价出长7段原地资源总量为42.3×10~8t,平均资源丰度约为15×10~4t/km^2,分布面积为2.9×10~4km^2。第一个陆相致密油田的发现与整体开发,对于类似陆相坳陷盆地规模利用低品位致密油资源具有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致密油 连续石油聚集 甜点区评价 资源潜力 页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