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循环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处理炼油污水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秦统福 沈本贤 +2 位作者 屈阳 周启欣 刘纪昌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0年第5期410-414,共5页
采用自行设计开发的气升式内循环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并结合固定化包埋技术,连续处理炼油工业污水。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9 h,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填充率为5%的优化条件下,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及石油类化合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约... 采用自行设计开发的气升式内循环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并结合固定化包埋技术,连续处理炼油工业污水。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9 h,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填充率为5%的优化条件下,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及石油类化合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约为87%,95%。该反应器的COD容积负荷可高达2.56 kg/(m3.d),具有很强的抗水力负荷冲击和抗COD容积负荷冲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污水 生物降解 微生物固定化 气升式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 化学需氧量 石油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SEPZ菌对炼油污水生物降解效果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启欣 秦统福 沈本贤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9年第2期162-165,共4页
采用直接投加菌种的生物强化方式,进行了SEPZ菌生物高效降解炼油污水的实验。考察了菌种浓度、曝气方式、降解温度、初始化学需氧量(COD)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在菌种浓度为500μL/L、连续曝气、20℃的优化条件下,降解48 h,污水COD从... 采用直接投加菌种的生物强化方式,进行了SEPZ菌生物高效降解炼油污水的实验。考察了菌种浓度、曝气方式、降解温度、初始化学需氧量(COD)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在菌种浓度为500μL/L、连续曝气、20℃的优化条件下,降解48 h,污水COD从1 034.5 mg/L降到293.3 mg/L,去除率为71.6%;石油类化合物质量浓度从51.58 mg/L降到3.31 mg/L,去除率为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污水 生物降解 菌种 化学需氧量(COD) 石油类化合物 去除率 曝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