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石油烃降解细菌对正烷烃的降解作用研究
1
作者
史君贤
陈忠元
+1 位作者
胡锡钢
叶新荣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共5页
报道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石油烃降解 细菌对柴油的正烷烃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石油烃降解细菌对正烷烃有明显的降解作用, 混合菌株的降解率明显高于单菌株的降解率;在20℃的条件下,经过21d后,绝大部分的正 烷烃被降解。总的降解...
报道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石油烃降解 细菌对柴油的正烷烃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石油烃降解细菌对正烷烃有明显的降解作用, 混合菌株的降解率明显高于单菌株的降解率;在20℃的条件下,经过21d后,绝大部分的正 烷烃被降解。总的降解率为94.93%, 其中细菌的降解率为75.67%, 理化因子降解率为19.26% ;温度对正烷烃的降解率有明显的影响,在10℃时,其降解速度较慢,20℃降解加快,35℃ 温度使正烷烃的降解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石油烃降解细菌
正烷
烃
降解
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洋石油烃降解细菌T_1和T_2的分子鉴定分类
2
作者
田胜艳
王娟
聂利红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5-28,41,共5页
从天津滨海潮间带被石油烃严重污染的沉积物(干样含油量0.2 g/g)中,筛选分离出能够以柴油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对其中生物量大、单株菌降解效率较高的两株细菌 T_1和 T_2进行16S rDNA 克隆,通过测定和比较16S rDNA 的部分序列对这两株...
从天津滨海潮间带被石油烃严重污染的沉积物(干样含油量0.2 g/g)中,筛选分离出能够以柴油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对其中生物量大、单株菌降解效率较高的两株细菌 T_1和 T_2进行16S rDNA 克隆,通过测定和比较16S rDNA 的部分序列对这两株细菌进行分子鉴定,以期用于石油污染的微生物修复中。结果表明,T_1与深红红螺菌(Rhodospirillum rubrum)的同源性为89%,T_2与施氏甲单孢杆菌(Pseudomonas stutzeri)的同源性为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降解细菌
16S
RDNA
分子鉴定
甲单孢杆菌(Pseudomonas
stutzeri)
深红红螺
菌(Rhodospirillum
rubr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油烃降解细菌对正烷烃的降解作用研究
1
作者
史君贤
陈忠元
胡锡钢
叶新荣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共5页
文摘
报道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石油烃降解 细菌对柴油的正烷烃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石油烃降解细菌对正烷烃有明显的降解作用, 混合菌株的降解率明显高于单菌株的降解率;在20℃的条件下,经过21d后,绝大部分的正 烷烃被降解。总的降解率为94.93%, 其中细菌的降解率为75.67%, 理化因子降解率为19.26% ;温度对正烷烃的降解率有明显的影响,在10℃时,其降解速度较慢,20℃降解加快,35℃ 温度使正烷烃的降解速度最快。
关键词
气相色谱
石油烃降解细菌
正烷
烃
降解
率
Keywords
gas chromatography
petroleum-degrading bacteria
n-alkanes
degrada-tion rate
分类号
P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石油烃降解细菌T_1和T_2的分子鉴定分类
2
作者
田胜艳
王娟
聂利红
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市海洋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5-28,41,共5页
基金
天津科技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60208)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07ZCKFSF02000)
文摘
从天津滨海潮间带被石油烃严重污染的沉积物(干样含油量0.2 g/g)中,筛选分离出能够以柴油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对其中生物量大、单株菌降解效率较高的两株细菌 T_1和 T_2进行16S rDNA 克隆,通过测定和比较16S rDNA 的部分序列对这两株细菌进行分子鉴定,以期用于石油污染的微生物修复中。结果表明,T_1与深红红螺菌(Rhodospirillum rubrum)的同源性为89%,T_2与施氏甲单孢杆菌(Pseudomonas stutzeri)的同源性为99%。
关键词
石油烃降解细菌
16S
RDNA
分子鉴定
甲单孢杆菌(Pseudomonas
stutzeri)
深红红螺
菌(Rhodospirillum
rubrum)
Keywords
hydrocarbon degrading bacteria
16S rDNA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Pseudomonas stutzeri
Rhodospirillum rubrum
分类号
Q939.1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石油烃降解细菌对正烷烃的降解作用研究
史君贤
陈忠元
胡锡钢
叶新荣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洋石油烃降解细菌T_1和T_2的分子鉴定分类
田胜艳
王娟
聂利红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