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净进口大国利率与油价对净出口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振信 余頔 王书平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26,共6页
传统贸易理论在研究影响一国净出口因素时只考虑了汇率和收入水平,本文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利率和油价因素,并以美、中、日三个石油净进口大国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率上升减少投资需求,降低国内物价水平,增强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 传统贸易理论在研究影响一国净出口因素时只考虑了汇率和收入水平,本文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利率和油价因素,并以美、中、日三个石油净进口大国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率上升减少投资需求,降低国内物价水平,增强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使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油价上涨,石油进口支出增加,一国进口总额增加。实证和理论分析结果基本相符,即净出口与利率呈正向关系,与油价呈负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 油价 净出口 石油净进口大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胡锦涛和谐世界理论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中国国际能源战略的新思维
2
作者 朱春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3-88,共6页
胡锦涛的和谐世界理论是指导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指导思想。根据胡锦涛和谐世界的理念,笔者提出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变竞争为合作,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通过卓有成效的对外能源合作解决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建立国际石油输... 胡锦涛的和谐世界理论是指导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指导思想。根据胡锦涛和谐世界的理念,笔者提出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变竞争为合作,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通过卓有成效的对外能源合作解决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可以分两个步骤,首先建立区域能源联盟,在此基础上同美国、欧盟建立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具体可通过成立超级大型石油股份公司,由不同国家的石油公司共同投资入股,共同开发、分配、购买、运输石油,从而平抑石油价格,保障能源安全。具体制度设计包括:成立能源部,下设对外能源合作司;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公司化运营模式;建立国际石油区域联盟制度,进而建立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制度;建立能源合作的信息公开制度。通过以上制度,中国、美国、印度、日本、欧盟等形成一个巨大的战略利益集团,有利于世界经济长期平稳发展及世界和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世界理论 国际石油输入国大国联盟 对外能源合作制度 能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还能依赖石油多久
3
作者 张虹 《教育学报》 1995年第8期42-43,共2页
人类还能依赖石油多久张虹根据1994年上半年资料,世界主要产油国排名如下:前苏联各国共计6.24亿吨,美国4.10亿吨,沙特阿拉伯2.55亿吨,中国1.31亿吨,伊拉克1.31亿吨,伊朗1.31亿吨,英国1.11亿吨... 人类还能依赖石油多久张虹根据1994年上半年资料,世界主要产油国排名如下:前苏联各国共计6.24亿吨,美国4.10亿吨,沙特阿拉伯2.55亿吨,中国1.31亿吨,伊拉克1.31亿吨,伊朗1.31亿吨,英国1.11亿吨。前苏联各国、美国等石油大国的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石油 前苏联 伊拉克 地下石油储量 原油储量 沙特阿拉伯 少年儿童 石油大国 油田 墨西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经济制裁阴影下的伊拉克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运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76-79,共4页
伊拉克是一个石油大国,在海湾地区居重要地位。由于侵略科威特遭到多国部队的沉重打击,尤其是长达8年以来的国际经济制裁,使其国民经济陷于瘫痪,人民生活极端困难,虽然政府采取了应急措施,但仍无济于事。因此,争取早日解除制裁... 伊拉克是一个石油大国,在海湾地区居重要地位。由于侵略科威特遭到多国部队的沉重打击,尤其是长达8年以来的国际经济制裁,使其国民经济陷于瘫痪,人民生活极端困难,虽然政府采取了应急措施,但仍无济于事。因此,争取早日解除制裁成为举国上下奋斗的目标。有鉴伊拉克拥有的巨大潜力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伊拉克不可能长期被封闭起来。它终将摆脱困境,回到国际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制裁 伊拉克 石油大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特外援ABC 被引量:1
5
作者 宇宙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5年第3期25-26,共2页
按外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排列,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一。这是联合国有关组织1994年公布的。 发现石油以前,沙特政府的年收入仅3500万里亚尔,相当于700万美元。而今,这个欣欣向荣的石油大国以蓬勃发展的工农业和日益加快的经济增长率为... 按外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排列,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一。这是联合国有关组织1994年公布的。 发现石油以前,沙特政府的年收入仅3500万里亚尔,相当于700万美元。而今,这个欣欣向荣的石油大国以蓬勃发展的工农业和日益加快的经济增长率为世人瞩目,并且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和伊斯兰机构提供慷慨的援助、源源不断的巨额援款 1973~1993年的20年中,沙特通过双边、地区和国际合作途径,提供的援款达2450亿里亚尔,占其年均国民生产总值的5.5%,远远超过了联合国有关援助国每年提供的外援不低于其当年国民生产总值0.7%的要求。目前,全世界已有70个国家从沙特的经援中受惠,其中非洲38个,亚洲22个,其他地区10个。沙特援助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机构——沙特发展基金会(SFD),1975年~1992年为60个国家的273个项目提供了贷款。据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1983年发表的题为《经济发展合作》的报告,1973~1987年沙特提供经援总值在援助国中居第二位,1982~1986年居第四位。1988年,沙特外援占欧佩克外援总值的89%。 1988年,各工业国的外援平均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36%,沙特的经援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2.7%,是各工业国的7倍多。1989年,沙特经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6%。1990年为3692百万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总值 里亚尔 伊斯兰国家 外援 联合国 沙特阿拉伯 伊斯兰世界 国际组织 土耳其 石油大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