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石油型资源城市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陈煜
孙慧
-
机构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处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32,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6305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211C026)
新疆大学2012年博士创新基金(XJUBSCX-2012013)
-
文摘
采用基于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和不同土地利用的碳承载能力计算石油型资源城市的生态赤字,并结合不同产业空间划分对8个石油型资源城市不同产业空间碳足迹进行测算。研完结果显示:(1)我国石油型资源城市现阶段的生产性土地面积远远不足以补偿碳足迹,生态赤字为1 957.39hm^2,相当于研究区域总面积的近3倍。(2)生态赤字总量最大的为东营,其次为大庆,总量最小的是玉门和任丘。而人均生态赤字较大的城市为东营和克拉玛依,最小的是茂名和濮阳。(3)不同产业空间碳足迹总量上,工业空间碳足迹最大,占碳足迹总量的48%:其次为生活、商业空间,占42%;其他空间碳足迹一共占到10%。因此,石油型资源城市短时期内应走"支柱产业广化深化"低碳发展路线,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渐去资源化"和"多元化"的长期低碳转型目标。
-
关键词
碳足迹
石油型资源城市
低碳发展路径
-
Keywords
carbon footprint
petroleum-basedresource city
low-carbon development paths
-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