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选择性叠合技术工业应用成功 被引量:6
1
作者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科研处(供稿)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15,共1页
2018年7月2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与石家庄炼化分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发的碳四烯烃选择性叠合工业试验装置投料试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具有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碳四烯烃选择性叠合工业试验装置顺利开工并进入... 2018年7月2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与石家庄炼化分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发的碳四烯烃选择性叠合工业试验装置投料试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具有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碳四烯烃选择性叠合工业试验装置顺利开工并进入工业试验阶段。2017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务部等十五部委出台《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规定到2020年全面基本实现全覆盖推广使用乙醇汽油,车用乙醇汽油要求不得人为加入含氧有机化合物。这意味着目前使用的含氧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将被禁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化 合作开发 工业应用 叠合 工业试验装置 车用乙醇汽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劣质原料油增产汽柴油新技术 被引量:3
2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3-73,共1页
近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开发的催化裂化与加氢处理集成工艺技术(IHCC)通过鉴定,该工艺在扬子石化清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工业试验,液体产品收率提高10百分点以上,焦炭产率降低20%以上,干气产... 近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开发的催化裂化与加氢处理集成工艺技术(IHCC)通过鉴定,该工艺在扬子石化清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工业试验,液体产品收率提高10百分点以上,焦炭产率降低20%以上,干气产率降低40%以上。鉴定专家认为,该工艺对于石油化工行业应对原油重质化与劣质化、促进重油资源深度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化 新技术 劣质化 开发 汽柴油 原料油 集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生产超低烯烃汽油的催化裂化技术通过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28,共1页
2020年12月16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牵头、石家庄炼化分公司和催化剂有限公司参与开发的“生产超低烯烃汽油的催化裂化技术开发(简称ULO技术)”项目通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由学术界... 2020年12月16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牵头、石家庄炼化分公司和催化剂有限公司参与开发的“生产超低烯烃汽油的催化裂化技术开发(简称ULO技术)”项目通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由学术界、工业界、中国科学院多位院士及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ULO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强,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委员会 中国科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鉴定 自主知识产权 国际领先水平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石油分子水平表征技术实现广泛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泽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9-29,共1页
石油是天然产物中最为复杂的混合物,由不计其数的化合物分子组成。只有从分子水平上深入认识石油,才能对加工过程中的化学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探究,有针对性地设计合理的反应路径和条件,使每个石油分子价值最大化,实现石油炼制... 石油是天然产物中最为复杂的混合物,由不计其数的化合物分子组成。只有从分子水平上深入认识石油,才能对加工过程中的化学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探究,有针对性地设计合理的反应路径和条件,使每个石油分子价值最大化,实现石油炼制技术的跨越式进步。为此,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的科技人员突破对石油组成的传统认知,研发出石油分子水平表征技术,为实现分子水平炼油提供关键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分子水平 表征技术 中国石化 应用 开发 石油炼制技术 价值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渣油加氢催化剂在台湾创最长运转周期纪录 被引量:1
5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4,共1页
2012年3月,经过与多个国际大公司同台竞标,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第三代 RHT 系列渣油加氢催化剂凭借其优异的性能、良好的工业应用业绩在台湾中油公司大林炼油厂1.50 Mt?a 渣油加氢脱硫(RDS)装置第十九周期... 2012年3月,经过与多个国际大公司同台竞标,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第三代 RHT 系列渣油加氢催化剂凭借其优异的性能、良好的工业应用业绩在台湾中油公司大林炼油厂1.50 Mt?a 渣油加氢脱硫(RDS)装置第十九周期应用竞标中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加氢催化剂 运转周期 中国石化 渣油 台湾地区 工业应用 中油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助推燕山分公司LTAG改造升级 被引量:1
6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7-87,共1页
2016年7月12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自主研发的LCO选择性加氢一催化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LTAG)技术在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简称燕山分公司)炼油二厂3号催化裂化装置和LTAG加氢单元一次开车... 2016年7月12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自主研发的LCO选择性加氢一催化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LTAG)技术在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简称燕山分公司)炼油二厂3号催化裂化装置和LTAG加氢单元一次开车成功,并于当日生产出合格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化 改造升级 燕山 催化裂化装置 助推 高辛烷值汽油 选择性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新型PX吸附剂世界领先 被引量:1
7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9-69,共1页
近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与中国石化催化剂分公司共同承担的“新型芳烃分离吸附剂研发与生产技术优化”项目通过技术评议,RAX-4000新型吸附剂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具有更优异的性能,评议专家认为达到世界... 近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与中国石化催化剂分公司共同承担的“新型芳烃分离吸附剂研发与生产技术优化”项目通过技术评议,RAX-4000新型吸附剂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具有更优异的性能,评议专家认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PX吸附剂 中国石化 世界 生产技术 生产成本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创设技术支持与服务中心为炼化企业提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整体解决方案 被引量:1
8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10,共1页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技术支持与服务中心(TSC)于2018年初正式成立,TSC旨在依托石科院在石油炼制与油化一体化领域雄厚及综合技术实力,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理念,瞄准客户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实施技术支...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技术支持与服务中心(TSC)于2018年初正式成立,TSC旨在依托石科院在石油炼制与油化一体化领域雄厚及综合技术实力,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理念,瞄准客户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实施技术支持与服务的“TOP ONE”布局与目标,助力客户高水平运营、高质量发展。Technologist:针对客户生产装置开展深度集成、持续协同的技术服务。为生产装置“安稳长满优赢”运行提出预见性、指导性、生产性建议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技术支持 服务中心 中国石化 整体解决方案 炼化企业 以客户为中心 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成功“C5/C6正构烷烃吸附分离技术” 被引量:1
9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4,共1页
近日,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开发的“C5/C6正构烷烃吸附分离技术”通过了中国石化科技部组织的技术评议,建议尽快开展工业应用试验.该技术申请中国发明专利9项(授权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关键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吸附分离技术 C5/C6 中国石化 正构烷烃 开发 工业应用试验 自主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硫酸烷基化技术首次工业应用成功 被引量:1
10
作者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科研处(供稿)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6-36,共1页
近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石科院与石家庄炼化分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发的硫酸烷基化技术,于2018年6月18日在200 kt a硫酸烷基化装置上投料试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硫酸烷基化技术工业推广应... 近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石科院与石家庄炼化分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发的硫酸烷基化技术,于2018年6月18日在200 kt a硫酸烷基化装置上投料试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硫酸烷基化技术工业推广应用取得重大成果。硫酸烷基化技术(SINOALKY)由石科院牵头,联合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洛阳工程公司、青岛安工院、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开发,采用新型高效酸烃混合反应与分离技术,具有投资低、酸耗低、产品质量优、装置易维护等特点。2009年立项“液体酸烷基化新工艺研究”,完成硫酸烷基化技术的实验室研究;2012年立项“硫酸烷基化工程化研究”,2014年4月在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建成“80 t a硫酸烷基化中试装置”,2015年3月完成了中试研究和工艺包的开发,并通过了中国石化科技部组织的技术评议;2016年“200 kt a硫酸烷基化技术开发及工业试验”成为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之一;2017年2月在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开工建设工业示范装置,装置于2018年5月交付生产,6月18日21时开车成功产出合格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烷基化装置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烷基化技术 中国石化 合作开发 工业应用 自主知识产权 华东理工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分子筛清洁生产新工艺 被引量:1
11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11,共1页
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企业提质增效的要求,针对分子筛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组成复杂的高氨氮、高COD废水的情况,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首次在石油化工催化剂领域创新性地将超滤、电渗析和双极膜电渗析等多膜耦... 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企业提质增效的要求,针对分子筛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组成复杂的高氨氮、高COD废水的情况,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首次在石油化工催化剂领域创新性地将超滤、电渗析和双极膜电渗析等多膜耦合技术嵌入到ZHP(MFI结构)分子筛催化剂生产过程,开发出1.5kt?a双极膜电渗析制备H型ZHP分子筛催化剂新工艺,并与中国石化催化剂分公司、杭州水处理技术公司共建了工业示范项目.近日,该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组织的技术评议.该技术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7件(授权6件)、美国专利1件(已公开)、PCT国际专利2件,申请中国石化专有技术11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分子筛催化剂 中国石化 生产新工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开发 石油化工催化剂 耦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标古巴延迟焦化装置技术许可项目
12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2-42,共1页
延迟焦化是一种渣油热加工工艺,具有投资和操作费用低、流程简单、技术成熟、原料适应性强等优点,是当今炼油厂渣油特别是劣质渣油加工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结合劣质原油和劣质渣油加工的实际需要,开发了含酸... 延迟焦化是一种渣油热加工工艺,具有投资和操作费用低、流程简单、技术成熟、原料适应性强等优点,是当今炼油厂渣油特别是劣质渣油加工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结合劣质原油和劣质渣油加工的实际需要,开发了含酸原油延迟焦化加工技术和劣质渣油延迟焦化加工技术,并实现了工业化。由于该延迟焦化技术在国内业绩突出,近年来得到了国外公司的认可并逐渐走出国门,先后为苏丹喀土穆炼油厂、苏丹港炼油厂、伊朗霍尔木兹炼油厂提供了设计基础数据或中标技术许可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延迟焦化 装置技术 中国石化 中标 渣油加工 古巴 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STED技术在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成功应用
13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13,共1页
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STED苯乙烯抽提技术,建成35kt/a裂解汽油苯乙烯抽提装置。该装置以裂解汽油C8+馏分为原料,经过C8切割,苯乙炔选择性加氢,苯乙烯抽提以及脱色精... 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STED苯乙烯抽提技术,建成35kt/a裂解汽油苯乙烯抽提装置。该装置以裂解汽油C8+馏分为原料,经过C8切割,苯乙炔选择性加氢,苯乙烯抽提以及脱色精制等工艺,生产出聚合级苯乙烯产品、巳芳烃抽余油和C9+,可进一步优化乙烯装置的产品组成,大大提高乙烯装置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化 抽提技术 天津 应用 抽提装置 裂解汽油 乙烯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固定床F-T合成技术完成初期标定
14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0-70,共1页
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开发的固定床F-T合成技术及配套RFT-2催化剂于2010年10月19日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3kt/a中试装置上产出合成油。2010年11月3日至5日该装置在高空速、高转化率的条件下完成了初期标定工作。标... 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开发的固定床F-T合成技术及配套RFT-2催化剂于2010年10月19日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3kt/a中试装置上产出合成油。2010年11月3日至5日该装置在高空速、高转化率的条件下完成了初期标定工作。标定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化 标定结果 合成技术 固定床 开发 镇海炼化公司 中试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芳烃异构催化剂工业应用成功
15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92-1292,共1页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RIC-200新型芳烃异构化催化剂在扬子石化芳烃厂首次工业化应用取得成功。该厂2012年8月13日发布消息称,刚刚完成的连续72h标定结果显示:该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与世界最好的同类催化剂相当,并具有更高...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RIC-200新型芳烃异构化催化剂在扬子石化芳烃厂首次工业化应用取得成功。该厂2012年8月13日发布消息称,刚刚完成的连续72h标定结果显示:该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与世界最好的同类催化剂相当,并具有更高的反应选择性,综合性能达到世界最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异构化催化剂 中国石化 芳烃厂 工业应用 工业化应用 反应选择性 扬子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建成微藻养殖实验室并投入运行
16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0,共1页
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单细胞生物物种,微藻以其繁殖生长速度快、光合效率高、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品种众多、产油潜力大而倍受青睐,被看成未来最有希望的环境友好的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资源。
关键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微藻养殖 中国石化 实验室 运行 环境适应能力 生物物种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掌握最新一代汽油机油产品技术
17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1-51,共1页
近日,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研制的汽油机油产品顺利通过了最新一代GF-6/SP规格要求的7个发动机试验,首次在国际发动机油规格标准颁布应用前,与国际添加剂公司同步推出自主配方的GF-6/SP最新一代汽油机油技术,消除了... 近日,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研制的汽油机油产品顺利通过了最新一代GF-6/SP规格要求的7个发动机试验,首次在国际发动机油规格标准颁布应用前,与国际添加剂公司同步推出自主配方的GF-6/SP最新一代汽油机油技术,消除了与国际最新技术的代际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油 发动机油 发动机试验 规格要求 规格标准 石化 代际差异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成功开发Web版原油快评技术
18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1,共1页
2017年9月15日,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web版原油快评系统”通过了中国石化科技部组织的技术评议.该技术是在单机版近红外光谱原油快评技术的基础上,基于云计算技术开发的web版原油快评系统,具有运算速率快、数据共享水平... 2017年9月15日,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web版原油快评系统”通过了中国石化科技部组织的技术评议.该技术是在单机版近红外光谱原油快评技术的基础上,基于云计算技术开发的web版原油快评系统,具有运算速率快、数据共享水平高、识别成功率高等特点,是指导高档基础油生产进而实现优化控制、实现精细化炼油的有效手段.该技术已申请中国专利3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技术开发 中国石化 原油 Web版 web版 近红外光谱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石化和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发的PP等规度在线分析仪通过鉴定
19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61-1261,共1页
广州石化和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联合承担的聚丙烯(PP)等规度在线分析仪研制项目,通过中国石油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该项目开发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丙烯在线分析系统,包括采样预处理、光谱采集、数据通信和在线分... 广州石化和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联合承担的聚丙烯(PP)等规度在线分析仪研制项目,通过中国石油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该项目开发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丙烯在线分析系统,包括采样预处理、光谱采集、数据通信和在线分析软件4部分。系统能够对聚丙烯粉料产品进行多性质分析,给出乙烯基、等规度、熔融指数等质量指标的实时测量值,其测量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都达到了标准方法的要求。该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广州石化聚丙烯装置生产中,提高了装置的分析自动化水平,对提高产品质量控制精度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在线分析仪 广州石化 技术鉴定 等规度 在线分析系统 聚丙烯粉料 聚丙烯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两项煤基液体加氢提质技术通过技术鉴定
20
作者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科研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1,共1页
2019年1月15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牵头的“煤基浆态床低温费-托合成产物加氢提质CFHL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和“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RCHU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两个项目分别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技术... 2019年1月15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牵头的“煤基浆态床低温费-托合成产物加氢提质CFHL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和“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RCHU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两个项目分别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由曹湘洪院士以及来自国内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领域的专家组成。经过评审,参会专家一致认为该两项技术具有创新性和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RCHU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属国际首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技术鉴定 中国石化 煤基 加氢 石油和化学工业 液体 自主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