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莱阳凹陷烃源岩中的石油包裹体及油气初次运移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洪营
熊敏
+1 位作者
刘德汉
肖贤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3-167,共5页
莱阳凹陷莱孔2井下白垩统莱阳组水南段暗色泥岩为富含藻类体和无定形体的优质烃源岩。用高倍荧光显微镜观察,在这些暗色泥岩的砂质碎屑矿物和自生矿物中,发现丰富的微石油包裹体群。这些石油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较集中,为78~82℃。根据莱...
莱阳凹陷莱孔2井下白垩统莱阳组水南段暗色泥岩为富含藻类体和无定形体的优质烃源岩。用高倍荧光显微镜观察,在这些暗色泥岩的砂质碎屑矿物和自生矿物中,发现丰富的微石油包裹体群。这些石油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较集中,为78~82℃。根据莱孔2井水南段古地温演化历史,进一步推算出烃源岩中这些石油包裹体的形成时间为74~77Ma。根据PVTsim模拟计算,这些石油包裹体的捕获压力为305~307bar。莱阳凹陷水南段暗色泥岩石油包裹体的发现,说明该凹陷在第三纪抬升以前水南段暗色泥岩曾经历过深埋与生排烃作用,为本区重要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阳凹陷
烃源岩
石油包裹体
油气初次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莱阳凹陷烃源岩石油包裹体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洪营
刘德汉
+4 位作者
王峰
曾庆辉
肖贤明
甘华军
田辉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96,共10页
用高倍荧光显微镜精细观察,在莱阳凹陷莱孔2井下白垩统莱阳组水南段暗色泥岩中发现比较丰富的微石油包裹体群。它们主要分布在暗色泥岩的砂质碎屑矿物和自生矿物中,其暗色泥岩为富含藻类和无定型干酪根的优质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的分析...
用高倍荧光显微镜精细观察,在莱阳凹陷莱孔2井下白垩统莱阳组水南段暗色泥岩中发现比较丰富的微石油包裹体群。它们主要分布在暗色泥岩的砂质碎屑矿物和自生矿物中,其暗色泥岩为富含藻类和无定型干酪根的优质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的分析结果表明其为生烃潜力很好的烃源岩:TOC=1.14%~3.00%,S1=0.16~0.83mg/g,S2=4.45~22.8mg/g,IH=390~671mg/g;样品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析结果表明其普遍具有植烷优势,Pr/Ph=0.25~0.43,伽马蜡烷含量较高,规则甾烷呈V字型分布,4-甲基甾烷C27<C28<C29;分析样品中含有比较丰富的三环萜烷,五环三萜烷以C30藿烷为主峰,C29降藿烷含量较高,Ts和Tm含量较低;甾烷和萜烷化合物的热成熟度参数指标反映可溶有机质的热成熟度较低,物源以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输入为主,植烷优势和伽马蜡烷含量较高的特点反映了湖盆的沉积环境具有微咸水-咸水和较强的还原特征。烃源岩石油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测量值为th=78.5~82℃,石油包裹体PVTsim模拟计算的捕获压力为281.2×105~282.5×105Pa。莱孔2井埋藏史剖面和古地温、古压力的恢复结果表明,本区下白垩统,莱阳组水南段暗色泥岩在喜马拉雅早期抬升以前,在地质历史中曾经历过温度>82℃、埋深>2800m的重要生烃-排烃作用。烃源岩中石油包裹体的研究结果不仅直观地展示了源岩的生烃-排烃现象,而且揭示了地质历史中流体的性质和生烃-排烃条件,为本区油气的勘探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石油包裹体
均一温度
捕获压力
有机地球化学
胶莱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计算石油包裹体气液比的新方法
3
作者
邓模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石油包裹体的气液比是热力学模拟的敏感性参数,应用石油包裹体热力学模拟方法可以获得古油气充注时的压力,通过石油包裹体二维平面分析和三维形态重构,可以获取石油包裹体的气液比。实例研究证明,在一定的石油包裹体形态范围内,通过二...
石油包裹体的气液比是热力学模拟的敏感性参数,应用石油包裹体热力学模拟方法可以获得古油气充注时的压力,通过石油包裹体二维平面分析和三维形态重构,可以获取石油包裹体的气液比。实例研究证明,在一定的石油包裹体形态范围内,通过二维平面分析和三维形态重构获取的石油包裹体气液比与共聚焦激光-荧光扫描显微镜所测得的气液比的相对误差可以控制在±10%内。在缺少共聚焦激光-荧光扫描显微镜条件下,石油包裹体二维平面分析和三维形态重构方法比目估测量法能更准确地计算石油包裹体气液比,可以满足石油包裹体捕获压力模拟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包裹体
气液比
热力学模拟
捕获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邑凹陷辉绿岩中石油包裹体形成条件与油气成藏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峰
曾庆辉
+4 位作者
刘德汉
肖贤明
田辉
申家贵
甘华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在临邑凹陷商河地区,商52井浅成辉绿岩侵入体中发现大量黄色和黄绿色荧光的石油包裹体,主要赋存在长石解理、裂隙中,多数为十分细小的纯液态的石油包裹体。测得其中部分粒径较大的石油包裹体的均一温度th=79~82℃,表明这些石油包裹体...
在临邑凹陷商河地区,商52井浅成辉绿岩侵入体中发现大量黄色和黄绿色荧光的石油包裹体,主要赋存在长石解理、裂隙中,多数为十分细小的纯液态的石油包裹体。测得其中部分粒径较大的石油包裹体的均一温度th=79~82℃,表明这些石油包裹体是辉绿岩体侵入Es3地层冷却以后受地层水作用在发生的多种蚀变反应的过程中长石的节理、裂隙愈合带封存了渗入的烃类物质而形成的。石油包裹体的PVTsim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捕获温度ttr为88.6~92.1℃,捕获压力ptr为22.2~23.0MPa。与本区沙三段地层砂岩储层中石油包裹体捕获温度、捕获压力的对比结果表明两类石油包裹体的成藏条件基本相似。本区玄武岩-辉绿岩中的油气藏,实际上是特殊岩性储层的油气藏,其勘探前景主要受临邑凹陷多孔隙、裂隙的火成岩分布规模与沟通烃源岩的断裂和各种圈闭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
石油包裹体
油气藏
临邑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石油包裹体研究和应用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
17
5
作者
孙玉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本文总结了对石油包裹体研究和应用的几点认识,包括流体包裹体岩相分析、显微温度分析、油包裹体丰度统计和原始样品采集及制备。强调流体包裹体岩相分析是直观而有效的分析技术,其结果可以提供油气是否运移、运移期次、相对早晚及每一...
本文总结了对石油包裹体研究和应用的几点认识,包括流体包裹体岩相分析、显微温度分析、油包裹体丰度统计和原始样品采集及制备。强调流体包裹体岩相分析是直观而有效的分析技术,其结果可以提供油气是否运移、运移期次、相对早晚及每一期相对数量和油气大致特征等资料,也是其他有关包裹体研究的基础。显微温度测试必须以油气包裹体鉴定为基础,单纯应用均一温度划分油气运移期次是不合适的。油包裹体丰度是确定古油藏的重要参数,统计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石油包裹体分析是研究性较强的方法,研究人员参与到分析鉴定工作中方能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包裹体
包裹
体
岩相
均一温度
GOI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滇黔交界地区玄武岩铜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10
6
作者
李厚民
毛景文
张长青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4-23,33,共11页
为了探讨玄武岩铜矿成矿流体的特征,对滇黔交界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铜矿3个成矿期次铜矿石中石英和方解石的气液包裹体进行了激光拉曼成分研究和均一温度、盐度测定,对古石油包裹体通过荧光显微镜进行了成分鉴定。结果表明:第1、2期次成矿...
为了探讨玄武岩铜矿成矿流体的特征,对滇黔交界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铜矿3个成矿期次铜矿石中石英和方解石的气液包裹体进行了激光拉曼成分研究和均一温度、盐度测定,对古石油包裹体通过荧光显微镜进行了成分鉴定。结果表明:第1、2期次成矿流体主要为盆地卤水,其气液包裹体气液比小(一般5%~10%),w(NaCl)为8%~22%,气相为甲烷,液相为水,无子晶及液相CO2,均一温度为80℃~260℃;第2期次成矿流体除盆地卤水外,还有以古石油为代表的有机流体,古石油包裹体由液态烃、固体沥青和气相组成,均一温度变化大(30℃~290℃),液态烃以荧光性强的芳烃为主;第3期次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成因,其气液包裹体气液比一般为5%~10%,w(NaCl)<4%,无子晶及液相CO2,均一温度140℃~270℃,但以小于200℃为主。从第1期次到第3期次,成矿流体盐度逐渐降低,特别是第3期次的盐度非常低,但温度变化不明显。本区最重要的自然铜沉淀富集成矿是第2期次不同性质成矿流体混合或成矿流体与有机流体混合、有机质的还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
包裹
体
古
石油包裹体
成矿流
体
玄武岩铜矿
滇黔交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物包裹体研究现状和展望
7
作者
夏林圻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0-14,共5页
矿物包裹体是矿物生长和后期被改造过程中捕获的流体和熔体(岩浆),代表了地质发展某一阶段实际存在的流体和岩浆样品。为了解地质作用性质、物理化学参数(温度、压力、盐度、浓度、成分、pH、Eh,体系性质、来源和时代)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矿物包裹体是矿物生长和后期被改造过程中捕获的流体和熔体(岩浆),代表了地质发展某一阶段实际存在的流体和岩浆样品。为了解地质作用性质、物理化学参数(温度、压力、盐度、浓度、成分、pH、Eh,体系性质、来源和时代)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矿物包裹体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
包裹
体
流
体
相
均一温度
物理化学参数
石油包裹体
流
体
性质
热液型
运移方向
物理化学条件
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莱阳凹陷烃源岩中的石油包裹体及油气初次运移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洪营
熊敏
刘德汉
肖贤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3-167,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YW-114)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40625011)
文摘
莱阳凹陷莱孔2井下白垩统莱阳组水南段暗色泥岩为富含藻类体和无定形体的优质烃源岩。用高倍荧光显微镜观察,在这些暗色泥岩的砂质碎屑矿物和自生矿物中,发现丰富的微石油包裹体群。这些石油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较集中,为78~82℃。根据莱孔2井水南段古地温演化历史,进一步推算出烃源岩中这些石油包裹体的形成时间为74~77Ma。根据PVTsim模拟计算,这些石油包裹体的捕获压力为305~307bar。莱阳凹陷水南段暗色泥岩石油包裹体的发现,说明该凹陷在第三纪抬升以前水南段暗色泥岩曾经历过深埋与生排烃作用,为本区重要的烃源岩。
关键词
莱阳凹陷
烃源岩
石油包裹体
油气初次运移
Keywords
Laiyang Depression, source rock, petroleum inclusion, primary migration of petroIeum
分类号
TE122.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莱阳凹陷烃源岩石油包裹体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洪营
刘德汉
王峰
曾庆辉
肖贤明
甘华军
田辉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96,共10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14)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40625011)
文摘
用高倍荧光显微镜精细观察,在莱阳凹陷莱孔2井下白垩统莱阳组水南段暗色泥岩中发现比较丰富的微石油包裹体群。它们主要分布在暗色泥岩的砂质碎屑矿物和自生矿物中,其暗色泥岩为富含藻类和无定型干酪根的优质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的分析结果表明其为生烃潜力很好的烃源岩:TOC=1.14%~3.00%,S1=0.16~0.83mg/g,S2=4.45~22.8mg/g,IH=390~671mg/g;样品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析结果表明其普遍具有植烷优势,Pr/Ph=0.25~0.43,伽马蜡烷含量较高,规则甾烷呈V字型分布,4-甲基甾烷C27<C28<C29;分析样品中含有比较丰富的三环萜烷,五环三萜烷以C30藿烷为主峰,C29降藿烷含量较高,Ts和Tm含量较低;甾烷和萜烷化合物的热成熟度参数指标反映可溶有机质的热成熟度较低,物源以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输入为主,植烷优势和伽马蜡烷含量较高的特点反映了湖盆的沉积环境具有微咸水-咸水和较强的还原特征。烃源岩石油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测量值为th=78.5~82℃,石油包裹体PVTsim模拟计算的捕获压力为281.2×105~282.5×105Pa。莱孔2井埋藏史剖面和古地温、古压力的恢复结果表明,本区下白垩统,莱阳组水南段暗色泥岩在喜马拉雅早期抬升以前,在地质历史中曾经历过温度>82℃、埋深>2800m的重要生烃-排烃作用。烃源岩中石油包裹体的研究结果不仅直观地展示了源岩的生烃-排烃现象,而且揭示了地质历史中流体的性质和生烃-排烃条件,为本区油气的勘探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烃源岩
石油包裹体
均一温度
捕获压力
有机地球化学
胶莱盆地
Keywords
petroleum inclusion of source rock
Jiaolai Basi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trapped pressure
organic geochemistry
Jiaolai Basin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计算石油包裹体气液比的新方法
3
作者
邓模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6-239,共4页
文摘
石油包裹体的气液比是热力学模拟的敏感性参数,应用石油包裹体热力学模拟方法可以获得古油气充注时的压力,通过石油包裹体二维平面分析和三维形态重构,可以获取石油包裹体的气液比。实例研究证明,在一定的石油包裹体形态范围内,通过二维平面分析和三维形态重构获取的石油包裹体气液比与共聚焦激光-荧光扫描显微镜所测得的气液比的相对误差可以控制在±10%内。在缺少共聚焦激光-荧光扫描显微镜条件下,石油包裹体二维平面分析和三维形态重构方法比目估测量法能更准确地计算石油包裹体气液比,可以满足石油包裹体捕获压力模拟的精度要求。
关键词
石油包裹体
气液比
热力学模拟
捕获压力
Keywords
oil inclusion
vapor-liquid ratio
thermodynamics modeling
trapping pressure
分类号
TE12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邑凹陷辉绿岩中石油包裹体形成条件与油气成藏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峰
曾庆辉
刘德汉
肖贤明
田辉
申家贵
甘华军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72043)
文摘
在临邑凹陷商河地区,商52井浅成辉绿岩侵入体中发现大量黄色和黄绿色荧光的石油包裹体,主要赋存在长石解理、裂隙中,多数为十分细小的纯液态的石油包裹体。测得其中部分粒径较大的石油包裹体的均一温度th=79~82℃,表明这些石油包裹体是辉绿岩体侵入Es3地层冷却以后受地层水作用在发生的多种蚀变反应的过程中长石的节理、裂隙愈合带封存了渗入的烃类物质而形成的。石油包裹体的PVTsim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捕获温度ttr为88.6~92.1℃,捕获压力ptr为22.2~23.0MPa。与本区沙三段地层砂岩储层中石油包裹体捕获温度、捕获压力的对比结果表明两类石油包裹体的成藏条件基本相似。本区玄武岩-辉绿岩中的油气藏,实际上是特殊岩性储层的油气藏,其勘探前景主要受临邑凹陷多孔隙、裂隙的火成岩分布规模与沟通烃源岩的断裂和各种圈闭的控制。
关键词
辉绿岩
石油包裹体
油气藏
临邑凹陷
Keywords
diabase
petroleum inclusion
oil-gas pool
Linyi sag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石油包裹体研究和应用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
17
5
作者
孙玉梅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文摘
本文总结了对石油包裹体研究和应用的几点认识,包括流体包裹体岩相分析、显微温度分析、油包裹体丰度统计和原始样品采集及制备。强调流体包裹体岩相分析是直观而有效的分析技术,其结果可以提供油气是否运移、运移期次、相对早晚及每一期相对数量和油气大致特征等资料,也是其他有关包裹体研究的基础。显微温度测试必须以油气包裹体鉴定为基础,单纯应用均一温度划分油气运移期次是不合适的。油包裹体丰度是确定古油藏的重要参数,统计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石油包裹体分析是研究性较强的方法,研究人员参与到分析鉴定工作中方能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石油包裹体
包裹
体
岩相
均一温度
GOI
油气成藏
Keywords
petroleum inclusion
inclusion petrography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GOI
petroleum accumula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黔交界地区玄武岩铜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10
6
作者
李厚民
毛景文
张长青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4-23,3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060)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535804
+1 种基金
1212010634002
1212010633903)
文摘
为了探讨玄武岩铜矿成矿流体的特征,对滇黔交界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铜矿3个成矿期次铜矿石中石英和方解石的气液包裹体进行了激光拉曼成分研究和均一温度、盐度测定,对古石油包裹体通过荧光显微镜进行了成分鉴定。结果表明:第1、2期次成矿流体主要为盆地卤水,其气液包裹体气液比小(一般5%~10%),w(NaCl)为8%~22%,气相为甲烷,液相为水,无子晶及液相CO2,均一温度为80℃~260℃;第2期次成矿流体除盆地卤水外,还有以古石油为代表的有机流体,古石油包裹体由液态烃、固体沥青和气相组成,均一温度变化大(30℃~290℃),液态烃以荧光性强的芳烃为主;第3期次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成因,其气液包裹体气液比一般为5%~10%,w(NaCl)<4%,无子晶及液相CO2,均一温度140℃~270℃,但以小于200℃为主。从第1期次到第3期次,成矿流体盐度逐渐降低,特别是第3期次的盐度非常低,但温度变化不明显。本区最重要的自然铜沉淀富集成矿是第2期次不同性质成矿流体混合或成矿流体与有机流体混合、有机质的还原的结果。
关键词
气液
包裹
体
古
石油包裹体
成矿流
体
玄武岩铜矿
滇黔交界地区
Keywords
fluid inclusion
palaeo-petroleum inclusion
metallogenic fluid
basalt copper mineralization
adjacent area of northeastern Yunnan and western Guizhou
分类号
P618.4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物包裹体研究现状和展望
7
作者
夏林圻
机构
地矿部西安地矿所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0-14,共5页
文摘
矿物包裹体是矿物生长和后期被改造过程中捕获的流体和熔体(岩浆),代表了地质发展某一阶段实际存在的流体和岩浆样品。为了解地质作用性质、物理化学参数(温度、压力、盐度、浓度、成分、pH、Eh,体系性质、来源和时代)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矿物包裹体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关键词
矿物
包裹
体
流
体
相
均一温度
物理化学参数
石油包裹体
流
体
性质
热液型
运移方向
物理化学条件
稳定同位素
分类号
P59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莱阳凹陷烃源岩中的石油包裹体及油气初次运移研究
刘洪营
熊敏
刘德汉
肖贤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莱阳凹陷烃源岩石油包裹体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刘洪营
刘德汉
王峰
曾庆辉
肖贤明
甘华军
田辉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种计算石油包裹体气液比的新方法
邓模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临邑凹陷辉绿岩中石油包裹体形成条件与油气成藏研究
王峰
曾庆辉
刘德汉
肖贤明
田辉
申家贵
甘华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对石油包裹体研究和应用的几点认识
孙玉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滇黔交界地区玄武岩铜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李厚民
毛景文
张长青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矿物包裹体研究现状和展望
夏林圻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