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北缘鱼卡榴辉岩变质p-T轨迹与石榴石成分环带扩散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胡中天 胡荣国 +5 位作者 王葆华 杨云轩 白秀娟 吴杰 刘希军 邱华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1-883,I0014-I0017,共27页
为探讨柴北缘造山带鱼卡地体超高压变质岩的p-T轨迹及其早期折返阶段的变质速率,本文基于对该地体中多硅白云母榴辉岩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及Perple_X相平衡模拟研究,首次利用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开发的矿物元素扩散计算软件(DIFFUSUP)对... 为探讨柴北缘造山带鱼卡地体超高压变质岩的p-T轨迹及其早期折返阶段的变质速率,本文基于对该地体中多硅白云母榴辉岩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及Perple_X相平衡模拟研究,首次利用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开发的矿物元素扩散计算软件(DIFFUSUP)对石榴石进行了多组分扩散模拟研究。该榴辉岩的典型矿物组合包括石榴石、绿辉石、角闪石、多硅白云母、金红石-榍石和石英。岩相学观察与扫描电镜面扫描结果表明,石榴石和多硅白云母均表现出明显的成分环带特征。根据矿物成分环带及其产出特征,共识别出5期主要矿物组合:Grt_(C)+Omp_(1-1)+Amp_(1-1)+Rt/Ttn+Qz(M_(1))、GrtM+Omp_(1-2)+Amp_(1-2)+Ph_(1)+Rt/Ttn+Qz(M_(2))、Grt_(IR)+Omp2+Ph_(2-1)+Rt+Qz/Coe(M_(3))、Grt_(OR)+Omp_(3)+Ph_(2-2)+Rt+Qz(M_(4))、Cpx_(1/2)+Pl_(1/2)±Amp_(2/3)±Qz(M_(5))。相平衡模拟结果显示,鱼卡多硅白云母榴辉岩经历一个多期俯冲-折返循环的p-T演化过程,其对应的变质条件分别为~575℃/2.46~2.54 GPa(M_(1))、~585℃/2.30~2.34 GPa(M_(2))、~600℃/~2.86 GPa(M_(3))、~615℃/2.51~2.55 GPa(M_(4))和~580℃/~1.20 GPa(M_(5))。石榴石多组分扩散模拟结果表明,从M_(3)(~92 km)至M_(4)(~81 km)阶段的折返持续时间为~3 Ma,对应的抬升速率为~4 km/Ma。笔者认为,第一期抬升是榴辉岩在“俯冲隧道”内由隧道环流携带向上运动的结果,而第二期抬升则是在板片后撤或拖拽陆壳俯冲的洋壳断离后,深俯冲物质在浮力和隧道环流共同作用下快速折返的结果。本研究证实,鱼卡地区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符合“俯冲隧道”折返模型的诸多特征,该模型是解释该地区高压-超高压岩石俯冲-折返的理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相平衡模拟 石榴石扩散模拟 俯冲隧道 鱼卡地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