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榴石单晶膜液相外延的最佳生长温度 被引量:1
1
作者 匡轮 杨文元 任绪才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52-,共1页
笔者曾提出过石榴石单晶膜液相外延生长的“等效参量”的概念 ,并对化学反应级数n为任意的情形提出了简约理论模型 ,同时分析了各个参量的确定问题 ,从而得到了生长速度曲线。从生长优膜的角度考虑 ,还需要确定最佳外延生长温度。这是... 笔者曾提出过石榴石单晶膜液相外延生长的“等效参量”的概念 ,并对化学反应级数n为任意的情形提出了简约理论模型 ,同时分析了各个参量的确定问题 ,从而得到了生长速度曲线。从生长优膜的角度考虑 ,还需要确定最佳外延生长温度。这是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根据简约模型可以得到 4个特征温度 :饱和温度Ts、生长速度最大时的温度Tm、生长速度与化学反应级数n无关的温度Tn 和生长速度随n的变化最剧烈时所在的温度TP。Tn,TP 分别满足的方程已得出。我们认为 ,Ts 为生长膜的温度的上限 ,Tn 为生长优质膜的温度的下限 ,而Tp 则为最佳生长温度 (Ts-Tp 为最佳过冷度 )。在Tp 下 ,不同的n对应的生长速度相差最大 ,膜的成分最集中 ,性能最好。对YIG和La :YIG ,本文计算出过冷度分别为 1 5℃和 1 2℃。实验结果分别为 1 7℃和 1 0~1 5℃ ,可知本文提出的最佳生长温度是合理的 ,对其他系列的膜也可以计算。各参量对Tp 的影响也可以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单晶 液相外延生长 生长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磁光材料——石榴石单晶薄膜
2
作者 于含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2期97-98,共2页
(PrGdYb)_(1-x)Bi_2(FeAl)_5O_(12)磁光石榴石单晶薄膜是采用助熔剂法和液相外延技术制备的一种新型法拉第磁光材料.具有高的法拉第旋转和大的磁光优值,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的磁光器件中获得重要应用.
关键词 法拉第磁光材料 液相外延技术 石榴石单晶薄瞑 磁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敏化YAG∶Nd^3+单晶的近红外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运锋 崔少博 +2 位作者 郭爽 唐晓燕 宋金璠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7-411,共5页
稀土离子的近红外发光性能在光通信和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应用广泛。针对材料近红外发光性能较弱的问题,采用Ce^3+的敏化作用,提高Nd^3+的近红外发光性能。利用提拉法生长得到大尺寸的Ce^3+和Nd^3+共掺杂Y3Al5O12(YAG)单晶,用X-射线衍射仪... 稀土离子的近红外发光性能在光通信和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应用广泛。针对材料近红外发光性能较弱的问题,采用Ce^3+的敏化作用,提高Nd^3+的近红外发光性能。利用提拉法生长得到大尺寸的Ce^3+和Nd^3+共掺杂Y3Al5O12(YAG)单晶,用X-射线衍射仪对其物相进行分析,并通过透射光谱对晶体透光率和吸收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对Ce^3+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初步判断Ce^3+和Nd^3+间的能量传递行为。并通过Nd^3+近红外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研究Ce^3+对Nd^3+发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Ce^3+向Nd^3+的有效能量传递作用,YAG∶Ce^3+,Nd^3+在450 nm蓝光激发时,近红外1060 nm发光增强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铝石榴石单晶 稀土掺杂 发光性能 能量传递 近红外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IG单晶薄膜的陷波器设计
4
作者 王大勇 燕志刚 +3 位作者 安弟曦 李俊 张平川 刘颖力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28,共4页
针对基于环球耦合谐振的钇铁石榴石(YIG)小球陷波器装配调试工艺复杂、不利于多通道集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静磁波技术来实现YIG单晶薄膜陷波器结构与设计方法。该文通过对单晶薄膜陷波器工作原理的分析,静磁反向体波的角频率与波数(... 针对基于环球耦合谐振的钇铁石榴石(YIG)小球陷波器装配调试工艺复杂、不利于多通道集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静磁波技术来实现YIG单晶薄膜陷波器结构与设计方法。该文通过对单晶薄膜陷波器工作原理的分析,静磁反向体波的角频率与波数(ω-k)色散特性与微带激励谐振换能器的静磁波激励特性的数值计算及器件仿真优化,设计了调谐工作频段为6~8 GHz的实用化YIG单晶薄膜陷波器。设计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在6~8 GHz内调谐频段陷波器均能保证良好的通带插损、阻带深度及30 dB阻带带宽等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波器 钇铁石榴石(YIG)单晶薄膜 静磁反向体波 色散 辐射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薄膜参数、测试及设备
5
《中国光学》 EI CAS 1996年第1期62-63,共2页
D484.1 96010437石榴石单晶膜的生长与应用分析=Analysis on thegrowth and applications of single crystal gar-net films[刊,中]/匡轮,任绪才(航天工业总公司2院23所)∥人工晶体学报。—1995,24(3)。—232—237通过对石榴石单晶膜生... D484.1 96010437石榴石单晶膜的生长与应用分析=Analysis on thegrowth and applications of single crystal gar-net films[刊,中]/匡轮,任绪才(航天工业总公司2院23所)∥人工晶体学报。—1995,24(3)。—232—237通过对石榴石单晶膜生长的分析,在研究总结大量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等效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单晶 人工晶体 应用分析 非线性折射率 光学膜 光学薄膜 研究总结 有机薄膜 生长机制 双光子跃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铅液相外延法制备Bi掺杂Re_(3)Fe_(5)O_(12)磁光薄膜
6
作者 李祥 庞俊 +4 位作者 王茗 罗毅 龚瑞 赵建华 于杰 《人工晶体学报》 2025年第9期1600-1606,共7页
选用氧化铋为助溶剂、氧化铁和稀土氧化物为溶质,以掺杂钆镓石榴石(SGGG)晶片为衬底,采用无铅液相外延(LPE)法成功制备了厚度为1 140μm的Bi掺杂Re_(3)Fe_(5)O_(12)(Bi∶RIG)单晶薄膜,并对薄膜的结构和相关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单晶X射... 选用氧化铋为助溶剂、氧化铁和稀土氧化物为溶质,以掺杂钆镓石榴石(SGGG)晶片为衬底,采用无铅液相外延(LPE)法成功制备了厚度为1 140μm的Bi掺杂Re_(3)Fe_(5)O_(12)(Bi∶RIG)单晶薄膜,并对薄膜的结构和相关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膜为单一的单晶石榴石相结构,结晶质量较高;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薄膜表面光滑均匀,没有明显的裂纹及缺陷,并与衬底结合紧密;红外光谱测试表明,薄膜在应用波段1 310~1 550 nm的透过率接近70%;磁性测量结果表明,该薄膜呈现典型的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特征,具有较小的饱和磁化强度;磁光性能结果显示,薄膜在1 310和1 550 nm波长的维尔德常数分别为16 841和11 993 rad/(T·m)。研究结果表明,采用LPE法制备的薄膜具备优异的性能,有望在光通信中用于法拉第光隔离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单晶 Bi掺杂 无铅液相外延法 磁光薄膜 法拉第光隔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