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楠拟盘多毛孢致病毒素除草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蒋继志 白冰 +1 位作者 郑超 侯雅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8-92,共5页
石楠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hotiniae)是草莓根腐病的优势致病菌,主要通过毒素引发病害。为明确该病菌毒素对常见几种杂草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离体叶片和种子根芽伸长法研究了该病菌粗毒素对几种杂草的致病作用。结果表明:该粗毒素... 石楠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hotiniae)是草莓根腐病的优势致病菌,主要通过毒素引发病害。为明确该病菌毒素对常见几种杂草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离体叶片和种子根芽伸长法研究了该病菌粗毒素对几种杂草的致病作用。结果表明:该粗毒素对供试的13种杂草叶片均有不同程度的致病作用,致病强度与杂草种类及粗毒素浓度有关,其中车前、马齿苋、马唐、反枝苋和灰菜5种杂草受害最重,经较低浓度(0.036mg/mL)毒素处理后1d即开始出现褐色斑点,第3天病斑面积达到最大(50%以上);该粗毒素(0.036mg/mL)对车前等5种杂草种子萌发、幼根和幼芽伸长也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毒素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抑制率均在53%以上,但对小麦和大豆种子萌发及根芽伸长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粗毒素经紫外线照射后,对车前和蒲公英的除草活性在自然光照下比黑暗下明显增强。这些结果揭示石楠拟盘多毛孢粗毒素有一定的除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楠拟盘多毛孢毒素 致病作用 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楠拟盘多毛孢致病毒素的初步分离纯化
2
作者 蒋继志 王蓓蓓 +4 位作者 王游游 耿同茹 郑超 张利辉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0-74,共5页
为了获得引起草莓根腐病的石楠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hotiniae)产生的致病毒素组分,利用中压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C-18制备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层析对粗毒素进行了分离纯化,以离体叶盘针刺法检测分离所得组分的致病活性。结果... 为了获得引起草莓根腐病的石楠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hotiniae)产生的致病毒素组分,利用中压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C-18制备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层析对粗毒素进行了分离纯化,以离体叶盘针刺法检测分离所得组分的致病活性。结果显示:经中压硅胶柱层析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得到了FrⅢ1和FrⅢ2两个组分,其中FrⅢ1有较强活性;用sephadex LH-20对FrⅢ1进一步纯化后又得到了两组活性组分FrⅣ1-2和FrⅣ3-4,其中组分FrⅣ3-4的活性明显强于组分FrⅣ1-2;HPLC分析发现这两组组分又分别含有2个和5个组分,7个组分均在C-18柱层析过程中出峰时间较早,说明该毒素的极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楠拟盘多毛孢 毒素 分离和纯化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橘圆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长卿 张博 +1 位作者 杨丽娜 高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98,共4页
首次对越橘圆斑病进行了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室内药剂筛选研究。经形态特征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Pp.jlnd09菌株为石楠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hotiniae)。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最佳培养基... 首次对越橘圆斑病进行了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室内药剂筛选研究。经形态特征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Pp.jlnd09菌株为石楠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hotiniae)。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最佳培养基为PDA,较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适宜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培养温度为28℃。在pH值4.0~10.0条件下均能生长并产孢(最适pH值5.0),孢子萌发最适pH值6.0,最低相对湿度为80%,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的萌发,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5℃。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0g·L^-1凯润EC、400g·L^-1福星EC、60%金万霉灵WP和50%翠贝GR4种杀菌剂对越橘圆斑病菌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其余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橘 石楠拟盘多毛孢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室内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