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斑木
1
作者 易绮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石斑木[Rhaphiolepis indica(Linn.)Lindl.],俗名:车轮梅、春花木,为蔷薇科(Rosaceae)石斑木属植物。常绿灌木至小乔木。幼枝初被褐色绒毛,后逐渐脱落近无毛。叶集生于枝顶,卵形或长圆形,稀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8 cm,宽1.5~4 cm,... 石斑木[Rhaphiolepis indica(Linn.)Lindl.],俗名:车轮梅、春花木,为蔷薇科(Rosaceae)石斑木属植物。常绿灌木至小乔木。幼枝初被褐色绒毛,后逐渐脱落近无毛。叶集生于枝顶,卵形或长圆形,稀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8 cm,宽1.5~4 cm,叶缘具细钝锯齿,上面无毛,网脉常明显下陷,下面无毛或被稀疏绒毛,网脉明显;叶柄长0.5~1.8 cm。顶生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花序梗和花梗均被锈色绒毛;花直径1~1.3 cm;萼筒筒状;萼片5枚,三角状披针形至线形;花瓣5枚,白色或淡红色,倒卵形或披针形;雄蕊15枚;花柱2~3枚,基部合生,近无毛。果球形,成熟时紫黑色,直径约5 mm,果柄长0.5~1 cm。花期4月,果期7月-8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木 春花 萼筒 叶缘 花序梗 钝锯齿 网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华南地区3种苗木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潘昕 邱权 +2 位作者 李吉跃 苏艳 何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9-523,共5页
采用盆栽法,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华南地区常见树种楝叶吴茱萸Evodia meliaefolia、石斑木Rhaphiolepis in-dica和任豆Zenia insignis叶片中的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进行了研究.以探明供试树种通过渗透调节来适... 采用盆栽法,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华南地区常见树种楝叶吴茱萸Evodia meliaefolia、石斑木Rhaphiolepis in-dica和任豆Zenia insignis叶片中的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进行了研究.以探明供试树种通过渗透调节来适应干旱胁迫的途径与机理,为华南石漠化干旱区的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3个树种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质量比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在重度干旱时达到最大值,其中石斑木的质量比最高(脯氨酸为490.86μg/g,可溶性糖为38.13 mg/g),楝叶吴茱萸最低(脯氨酸为278.33μg/g,可溶性糖为27.74 mg/g).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比则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其中楝叶吴茱萸和任豆在轻度干旱时先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97和6.84 mg/g,而石斑木在中度干旱时才达到最大值(7.44 mg/g),重度干旱时,只有石斑木的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比高出正常水分条件53.64%,表现出很强的渗透调节能力.综上可知:在3个供试树种中,石斑木具有很强的渗透调节能力,对干旱胁迫有较强的适应性,任豆次之,楝叶吴茱萸渗透调节能力最弱,抗旱适应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渗透调节物质 楝叶吴茱萸 石斑木 任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华南地区三种苗木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潘昕 李吉跃 +3 位作者 苏艳 何茜 邱权 林雯 《广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1期13-18,共6页
文章研究了华南石灰岩地区常见植物任豆,以及两种石灰岩地区造林供选树种楝叶吴茱萸、石斑木在干旱胁迫下体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为在石灰岩地区筛选优良的抗旱节水树种提供了科学... 文章研究了华南石灰岩地区常见植物任豆,以及两种石灰岩地区造林供选树种楝叶吴茱萸、石斑木在干旱胁迫下体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为在石灰岩地区筛选优良的抗旱节水树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三个树种在干旱胁迫下都表现出MD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楝叶吴茱萸在干旱胁迫第9 d最先达到峰值(5.08μmol/gFW),任豆和石斑木第12 d达到峰值,分别为4.46和3.35μmol/gFW。苗木SOD活性也都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在中度干旱时期达到峰值,楝叶吴茱萸和任豆的SOD活性在干旱胁迫的第9 d达到峰值,分别为384.89和445.07 U/g,石斑木SOD活性则在第12 d达到峰值517.40 U/g。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石斑木与另两种植物比较,第一个峰值更迟出现,第二个POD活性峰值为1 490.24 mg.g-1.min-1,是三者中最高的。经过对三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并结合植物的抗旱性表现可知,三个树种中石斑木的适应性较强,抗旱性能较好,其次是任豆,楝叶吴茱萸的抗旱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MDA SOD POD 楝叶吴茱萸 石斑木 任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