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气底吹熔炼炉处理含石墨C铅精矿的生产实践
1
作者 吴卫国 王建铭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35,共3页
对比了氧气底吹熔炼炉单独处理含石墨C铅精矿及搭配处理二次铅物料时的实际生产数据,得出了氧气底吹熔炼炉处理含石墨C铅精矿时适宜的工艺参数及生产操作条件。
关键词 氧气底吹熔炼炉 石墨c 铅精矿 二次铅物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封闭一步热解法制备层状类石墨相C3N4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杭祖圣 谈玲华 +2 位作者 黄玉安 居法银 应三九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278,共6页
在半封闭系统中一步热解三聚氰胺,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化学元素分析(E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热解产物的结构和形貌,并用热重分析(TG)和荧光分析(PL)研究了产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 在半封闭系统中一步热解三聚氰胺,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化学元素分析(E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热解产物的结构和形貌,并用热重分析(TG)和荧光分析(PL)研究了产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XRD分析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产物由Melem逐步转变为石墨相结构;FTIR和XPS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主要由含有大量sp2C—N双键和sp3C—N单键的碳氮结构组成;TEM照片显示产物具有多层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当热解温度达到650℃时,可以获得碳氮量比为0.738的类石墨相结构C3N4。所制备的C3N4起始热分解温度达到700℃,在460 nm具有较大半峰宽的荧光吸收峰。该文研究为大规模制备类石墨相C3N4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半封闭 热解 层状类石墨c3N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石墨相C_3N_4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宏哲 刘成有 +1 位作者 杨景海 李雪飞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2-504,共3页
通过高温分解三聚氰胺制备富氮的g-C_3N_4微米级带状化合物,并对其纳米带的形貌和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化学元素分析(CEA)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带状结构规则均一,带宽约为3~6μm,... 通过高温分解三聚氰胺制备富氮的g-C_3N_4微米级带状化合物,并对其纳米带的形貌和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化学元素分析(CEA)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带状结构规则均一,带宽约为3~6μm,带长为数百微米或几毫米;样品的石墨相为C_3N_4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分解 三聚氰胺 制备 带状化合物 石墨c3N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介孔石墨相C_3N_4对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4
作者 王桂强 侯硕 年思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8,共4页
以氰胺为原料,通过硬模板法制备了介孔石墨相C_3N_4(mg-C_3N_4)。用mg-C_3N_4代替Pt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并对其电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N2吸附数据表明所制备的mg-C_3N_4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87.4m2/g)和较大孔体积(0.45cm3/g)... 以氰胺为原料,通过硬模板法制备了介孔石墨相C_3N_4(mg-C_3N_4)。用mg-C_3N_4代替Pt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并对其电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N2吸附数据表明所制备的mg-C_3N_4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87.4m2/g)和较大孔体积(0.45cm3/g)。电化学阻抗谱分析表明所制备的mg-C_3N_4电极的电荷跃迁电阻为42.5Ω·cm2,证明mg-C_3N_4电极对I3-还原反应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以mg-C_3N_4电极作为对电极组装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100mW/cm2光照下(AM 1.5),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3.72%,比无孔石墨相C_3N_4对电极所组装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对电极 介孔石墨c3N4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60与石墨烯复合材料性能的理论研究
5
作者 易佳 王昭 +3 位作者 毛峰 黄祥平 魏慧丽 张昌远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110-112,共3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C60与石墨烯两种可能的复合材料的电子结构,分析了复合材料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和Hirshefeld电荷转移.计算结果显示,复合材料表现出导体性质.
关键词 胺酸肽酯 c60与石墨烯复合材料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2/C共包覆Si/石墨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尹红 周丹 +2 位作者 丛丽娜 谢海明 仇永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90-1994,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用二氧化钼(MoO2)和C共同包覆Si/石墨粒子制备了Si/石墨/Mo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EIS)等分析了材料的形貌和性质.结果表明... 采用溶胶-凝胶法,用二氧化钼(MoO2)和C共同包覆Si/石墨粒子制备了Si/石墨/Mo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EIS)等分析了材料的形貌和性质.结果表明,MoO2/C的共包覆在缓解材料体积膨胀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电子和离子电导率,进而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复合材料的首次充电比容量为2494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72%,经过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为636.6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2/c共包覆Si/石墨 锂离子电池 溶胶-凝胶法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高性能SiO_x/C/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
7
作者 李文超 王英 +5 位作者 唐仁衡 夏文明 肖方明 王华昆 黄玲 孙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6-20,共5页
以SiO、丁苯橡胶(SBR)及石墨烯为原料,通过高温歧化、机械球磨、喷雾干燥和高温热解制备电化学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SiO_x/C/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仪(EDS)... 以SiO、丁苯橡胶(SBR)及石墨烯为原料,通过高温歧化、机械球磨、喷雾干燥和高温热解制备电化学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SiO_x/C/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仪(EDS)和恒流充放电测试仪对复合材料的物相、颗粒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热解后的SiO_x/C/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 807mAh/g,10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高达1 349mAh/g,库伦效率为99.1%,循环稳定性远高于SiO_x/C和SiO_x/C/graphene前驱体,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SiOx/c/石墨烯负极材料 高温热解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声技术研究硝酸钾/石墨的反应性光声谱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惠娥 沈瑞琪 +2 位作者 叶迎华 吴立志 张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17,共2页
采用动态光声—光电检测技术,研究激光作用下硝酸钾/石墨(KNO3/C)药剂的反应特性,研究表明:在波长1064nm,脉宽54μs的脉冲Nd:YAG激光作用下,激光能量小时可以形成传统的热声波,激光能量大时引起样品的快速化学反应。同一激光能量作用下... 采用动态光声—光电检测技术,研究激光作用下硝酸钾/石墨(KNO3/C)药剂的反应特性,研究表明:在波长1064nm,脉宽54μs的脉冲Nd:YAG激光作用下,激光能量小时可以形成传统的热声波,激光能量大时引起样品的快速化学反应。同一激光能量作用下,不同配比的硝酸钾/石墨样品反应性光声强度不同,KNO3/C=75/25时光声信号最强。同一样品在不同激光能量作用下,反应性光声谱不同,光声强度随激光入射能量的增加而增加,KNO3/C体系的激光诱导过程存在一个最佳的激光点火延滞时间,激光能量低于此值时随着入射激光能量的增大延滞时间增加,高于此值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大延滞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光电探测 硝酸钾/石墨(KNO3/c) 反应性光声谱 光声强度 延滞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Si/C/G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孙文 肖方明 +2 位作者 唐仁衡 王英 孙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6-328,387,共4页
以纳米硅粉、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人造石墨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和高温热解制备了Si/C/石墨复合负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热解温度对复合材料结构... 以纳米硅粉、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人造石墨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和高温热解制备了Si/C/石墨复合负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热解温度对复合材料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复合材料电极电化学测试显示,当热分解温度为600℃得到的复合材料,以电流密度为100 mA/g充放电时,电极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953.5 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85.3%,5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87.2%。聚乙烯吡咯烷酮热解形成碳包覆的结构,以及石墨基体能有效地改善硅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Si/c/石墨复合材料 负极材料 喷雾干燥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