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烯-碳纳米管/热塑性聚氨酯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气体敏感响应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武泽润 孙瑞洲 +3 位作者 宗继友 展鹏飞 代坤 刘春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4-107,共4页
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基体、石墨烯与碳纳米管联用的油墨(G-CNTs)为导电填料,通过静电纺丝和喷墨涂覆的技术制备出柔性G-CNTs/TPU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气体敏感响应行为,并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 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基体、石墨烯与碳纳米管联用的油墨(G-CNTs)为导电填料,通过静电纺丝和喷墨涂覆的技术制备出柔性G-CNTs/TPU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气体敏感响应行为,并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G-CNTs/TPU导电纤维膜拥有三维多孔支架结构和完善稳定的导电网络,这使复合材料的气敏行为具有高的灵敏性和优异的可回复性,复合材料在有机气体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导电纤维 导电网络 气体敏感响应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l_(3)-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聚偏二氟乙烯膜电导率的影响
2
作者 李欢 周继承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19,共6页
以FeCl_(3)和鳞片石墨为原料,通过改进熔融盐法制得高导电的FeCl_(3)插层的石墨层间化合物(FeCl_(3)-GICs);将其作为导电填料,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基体,制备了具有各向异性导电的FeCl_(3)-GICs/PVDF复合导电膜。利用多种表征方法对... 以FeCl_(3)和鳞片石墨为原料,通过改进熔融盐法制得高导电的FeCl_(3)插层的石墨层间化合物(FeCl_(3)-GICs);将其作为导电填料,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基体,制备了具有各向异性导电的FeCl_(3)-GICs/PVDF复合导电膜。利用多种表征方法对所制备的FeCl_(3)-GICs填料及复合导电膜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能评测。结果表明,FeCl_(3)-GICs产品层间距从石墨原料的0.335 nm增加至0.94 nm;其粉末电导率从石墨原料的2.86×10^(4) S/m提高到9.09×10^(4) S/m,导电性能提高3倍以上。以FeCl_(3)-GIC为导电填料制备的复合导电膜不仅可以将PVDF膜的水平方向电导率提高10个数量级,且具有电导率分布的各向异性;此外,复合导电薄膜表现出极好的柔性与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l_(3)-石墨层间化合物 石墨高分子复合导电膜 电导率 各向异性 聚偏二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苯丙乳液复合导电膜的制备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波 唐建国 +3 位作者 刘继宪 王瑶 董梦龙 牛琳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8,共4页
以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为导电填料,水性苯丙乳液为基体,通过简单共混的方式制备出一种全新复合型导电膜。对自制的原材料和复合导电膜进行了形态结构的表征,并对复合导电膜的导电性能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质量分数为5... 以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为导电填料,水性苯丙乳液为基体,通过简单共混的方式制备出一种全新复合型导电膜。对自制的原材料和复合导电膜进行了形态结构的表征,并对复合导电膜的导电性能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质量分数为5%时,能够均匀分散,复合导电膜的表面电阻率达到0.29Ω.cm;增加石墨烯用量,会产生团聚,表面电阻率略有升高;复合导电膜中添加少量纳米银颗粒,导电性提高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苯丙乳液 复合材料 导电 纳米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粒子掺杂纳米纤维复合膜的电磁特性及吸波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葛贝贝 李亮 +3 位作者 高苏微 王慧萍 朱书月 刘让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142,共10页
选用氧化锌、石墨烯和铜粉等导电粒子作为电磁介质,采用“静电纺丝+喷雾法”制备导电粒子掺杂聚乳酸纳米纤维复合膜,对复合膜的结构和电磁特性进行表征,并研究导电粒子种类及其含量、膜材厚度对复合膜电磁参数的影响,进而预测膜的吸波... 选用氧化锌、石墨烯和铜粉等导电粒子作为电磁介质,采用“静电纺丝+喷雾法”制备导电粒子掺杂聚乳酸纳米纤维复合膜,对复合膜的结构和电磁特性进行表征,并研究导电粒子种类及其含量、膜材厚度对复合膜电磁参数的影响,进而预测膜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导电粒子掺杂复合膜的电磁参数特征与导电粒子含量有关,导电粒子质量分数增加,膜材的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明显表现出增大的趋势,石墨烯掺杂复合膜具有较大的介电参数,介电损耗远大于磁损耗,石墨烯质量分数为25%的复合膜在膜材厚度为10.0 mm时的反射损耗为-27.51 dB。掺杂膜材厚度增加,同质量分数下反射损耗的峰值逐渐从高频向低频移动,复合膜倾向于选择吸收波长更长、频率更低的电磁波;导电粒子含量增加,最小反射损耗值逐渐减小,较多的导电粒子能够形成较完整的导电网络,极化能力和介电损耗增强,电磁损耗增加。反射损耗值和吸收带宽与导电粒子含量和膜材厚度有关,可通过调节导电粒子含量和膜材的厚度来调控膜材料的电磁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粒子 电磁特性 吸波性能 纳米纤维复合 静电纺丝 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石墨片/炭黑/氯醋树脂复合导电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罗桂莲 李恒 +2 位作者 魏彤 范壮军 郑超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35,39,共5页
以氯醋树脂P(VC-Co-VAc)为基体,采用原位还原萃取分散技术制备了纳米石墨片复合导电膜,通过与炭黑填料的对比,考察了导电填料的几何形状以及两相导电填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对复合膜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石墨片在基体中分散良好,... 以氯醋树脂P(VC-Co-VAc)为基体,采用原位还原萃取分散技术制备了纳米石墨片复合导电膜,通过与炭黑填料的对比,考察了导电填料的几何形状以及两相导电填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对复合膜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石墨片在基体中分散良好,其复合膜的导电性能明显优于炭黑导电膜;当纳米石墨片和炭黑的体积比为4∶6时,二者的协同作用最佳,其导电性明显优于相同含量下的单相填料复合导电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纳米石墨 还原萃取 复合导电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石墨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晓梅 全成子 沈经纬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0-43,共4页
以制备具有低渗滤阀值 (Φc)的聚丙烯 (PP) /石墨导电复合材料为目的 ,采取了使用膨胀石墨 (EG)、引入接枝聚丙烯 ( gPP)、使用溶液插层复合等措施 ,制得Φc=6 % (质量比 ,下同 )的PP/gPP/EG导电复合材料 ,比PP/EG导电复合材料的Φc=11... 以制备具有低渗滤阀值 (Φc)的聚丙烯 (PP) /石墨导电复合材料为目的 ,采取了使用膨胀石墨 (EG)、引入接枝聚丙烯 ( gPP)、使用溶液插层复合等措施 ,制得Φc=6 % (质量比 ,下同 )的PP/gPP/EG导电复合材料 ,比PP/EG导电复合材料的Φc=11%降低了 46 % ;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形态结构 -导电性能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分散相形态 导电性能 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 ME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导电聚苯胺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金库 陈军 +1 位作者 LIN Wei-Wei 林薇薇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123,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透明导电聚苯胺复合膜的几种制备方法及提高透明导电复合膜的透明导电性、耐水、耐化学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聚苯胺 导电高分子 透明导电复合 制备方法 导电 耐水性 耐化学品侵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苯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膜的合成及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谷亚新 刘运学 +2 位作者 范兆荣 王丽华 张晴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96-199,共4页
采用原位氧化聚合法合成了聚苯胺(PA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通过溶液浇铸的方法制成了性能优良的可溶性导电自支撑膜,电导率达10-2S/cm;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对复合膜电导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聚合反应条件,并进行了环境稳... 采用原位氧化聚合法合成了聚苯胺(PA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通过溶液浇铸的方法制成了性能优良的可溶性导电自支撑膜,电导率达10-2S/cm;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对复合膜电导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聚合反应条件,并进行了环境稳定性测试,其循环伏安曲线表明聚苯胺具有稳定的电化学活性,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的聚苯胺存在一饱和值,超过饱和值,提高聚苯胺的含量对电导率影响不大,并对复合膜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高分子 聚苯胺 复合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复合导电膜的制备
9
作者 张丽芳 郑国 张晓天 《包装工程》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65-168,共4页
报导了经苯胺溶胀后的聚乙烯醇(PVA)薄膜与酸性三氯化铁水溶液氧化聚合制备出聚苯胺/聚乙烯醇(PAn/PVA)复合导电膜。复合膜的表面电阻率可达101(Ω·cm),拉伸强度为20MPa,断裂伸长率为127%。并通... 报导了经苯胺溶胀后的聚乙烯醇(PVA)薄膜与酸性三氯化铁水溶液氧化聚合制备出聚苯胺/聚乙烯醇(PAn/PVA)复合导电膜。复合膜的表面电阻率可达101(Ω·cm),拉伸强度为20MPa,断裂伸长率为127%。并通过XPS及SEM对膜的表面形貌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复合导电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邹彦文 张杰 +4 位作者 贺俊 郑永平 唐亚平 孙斌 邱学良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3-308,共6页
 以高分子预聚物为粘合剂,天然或人造石墨为导电骨料,通过模压一次成型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研究了导电骨料的组分、树脂的种类及其含量,成型温度、成型压力对双极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导电骨料的组分、树脂的种类及其...  以高分子预聚物为粘合剂,天然或人造石墨为导电骨料,通过模压一次成型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研究了导电骨料的组分、树脂的种类及其含量,成型温度、成型压力对双极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导电骨料的组分、树脂的种类及其含量对制品的性能影响较大;成型温度、成型压力对制品的性能影响较小。2)人造和天然两种石墨混合组分为导电骨料的制品,其导电性能明显高于单一石墨组分的制品;乙烯基树脂为粘合剂的性能优于以邻苯基树脂为粘合剂的双极板的性能。3)使用质量分数为16%~18%的乙烯基树脂作粘结剂,在成型压力为10MPa~20MPa,成型温度为150℃~200℃时制备的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电导率>300S cm,抗折强度>30MPa,空气透气率为10-7cm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双极板 复合材料 导电骨料 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石墨纳米薄片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翔峰 陈国华 +2 位作者 吴大军 吴翠玲 徐金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007-1008,共2页
通过把膨胀石墨进行超声处理制备了石墨纳米薄片(FG).并对挤出成型制备AS/石墨纳米薄片导电复合体系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测试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渗滤阈值,其渗滤阈值为9~10%(质量分数).
关键词 石墨纳米薄片 纳米复合 导电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降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锈钢集流板与石墨单极板接触电阻的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昊 韩明 +2 位作者 刘孟恺 贾俊波 湛耀添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2-397,共6页
建立一种降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集流板与石墨单极板接触电阻的新方法.电学方法(电压降法)测试-数学模型分析表明,在不锈钢集流板和石墨单极板间嵌入金属拉伸网-碳胶聚合物复合体可消除金属集流板与石墨单极板间的接触电阻,从而能... 建立一种降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集流板与石墨单极板接触电阻的新方法.电学方法(电压降法)测试-数学模型分析表明,在不锈钢集流板和石墨单极板间嵌入金属拉伸网-碳胶聚合物复合体可消除金属集流板与石墨单极板间的接触电阻,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燃料电池的内阻,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不锈钢集流板 石墨单极板 金属拉伸网-碳胶聚合物导电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TPU/PP的有机溶剂敏感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蓝艳 曹晓瀚 +2 位作者 路礼军 代坤 刘春太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溶液-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具有共连续结构的石墨烯(G)/热塑性聚氨酯(TPU)/聚丙烯(PP)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了试样在5种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敏感响应行为。结果表明,在TPU的良溶剂中试样表现出更高的响应度和更快的响应速率,即试样表... 通过溶液-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具有共连续结构的石墨烯(G)/热塑性聚氨酯(TPU)/聚丙烯(PP)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了试样在5种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敏感响应行为。结果表明,在TPU的良溶剂中试样表现出更高的响应度和更快的响应速率,即试样表现出对特定溶剂的选择性敏感响应。此外,复合材料的敏感响应行为还与温度密切相关,当环境温度从15℃升高到50℃时,试样在乙酸乙酯中的响应度从1.45升至3.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石墨 热塑性聚氨酯 聚丙烯 共连续结构 敏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4-氟苯基)噻吩/碳化聚丙烯腈泡沫复合电极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庆武 周啸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81-783,共3页
The carbon foams were prepared by carbonization of polyacrylonitrile membrane with carbon paper. After modified by CO 2, the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carbon foam increased from 14.3 to 290.2 m 2/g and there ar... The carbon foams were prepared by carbonization of polyacrylonitrile membrane with carbon paper. After modified by CO 2, the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carbon foam increased from 14.3 to 290.2 m 2/g and there are more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capacitance than that in the unmodified carbon foams. Composite electrodes were fabricated by electrochemical polymerization of 3-(4-fluorophenyl)thiophene on carbon foams in 0.2 mol/L tetraethylammonium tetrafluoroborate in acetonitrile solution. Cyclic voltammetry of PFPT/carbon foam electrodes show that they have two type of capacitance: one is quasicapacitance originated from PFPT doping/undoping in electrolyte solution; the other is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capacitance belonging to high specific area of the composite electrodes.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 such as energy density, would be improved by adopting this carbon foam with a high specific area as electrodes in polymerization of conducting poly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高分子 聚3-(4-氟苯基)噻吩 电化学电容器 聚丙烯腈微孔 复合电极 电化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制备聚噻吩/聚吡咯/二氧化钛膜及电化学腐蚀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薛守庆 刘庆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2,共5页
在水蒸气气氛下,制备出表面富含羟基的纳米Ti O2颗粒,然后在室温和氧化剂三氯化铁存在下,通过化学固相氧化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出聚噻吩/聚吡咯/Ti O2(PTH/PPy/TiO2)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 在水蒸气气氛下,制备出表面富含羟基的纳米Ti O2颗粒,然后在室温和氧化剂三氯化铁存在下,通过化学固相氧化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出聚噻吩/聚吡咯/Ti O2(PTH/PPy/TiO2)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电化学阻抗(EIS)等技术手段对产物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不同纳米TiO2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使用温度(20~300℃)下,PTH/PPy/6%Ti O2(质量分数)膜热分解温度为450℃,能够满足其使用要求。用PTH/PPy/TiO2膜保护的不锈钢比裸露的不锈钢的自腐蚀电位高出0.8 V以上,而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2个数量级。TiO2的添加明显的提高了PTH/PPy材料的抑制腐蚀的能力,并且由于TiO2的加入能够使聚合物与无机纳米粒子之间能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减少膜的缺陷,增大复合材料与金属基体的力学性能,使得膜结构更加的致密,从而减缓不锈钢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噻吩/聚吡咯/二氧化钛复合 固相氧化反应 耐腐蚀 导电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大学石墨烯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研究获进展
16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5-245,共1页
近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陈红征教授团队的徐明生教授小组在石墨烯化学气相沉积(CVD)生长方面有新的发现,相关工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自2004年揭示石墨烯的优异性能及潜在的应用后,石墨烯受... 近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陈红征教授团队的徐明生教授小组在石墨烯化学气相沉积(CVD)生长方面有新的发现,相关工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自2004年揭示石墨烯的优异性能及潜在的应用后,石墨烯受到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石墨烯薄膜在柔性透明导电膜等领域市场化应用的前提是高质量石墨烯薄膜的规模化可控制备技术,而可控制备技术的建立需要对石墨烯成核和成长有深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浙江大学 石墨 生长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科学 制备技术 透明导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