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1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膨胀玻化微珠砂浆的吸波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贾兴文 吴洲 +1 位作者 张亚杰 汪宏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6-401,共6页
采用弓形反射法测试了石墨、膨胀玻化微珠(EVSB)、发泡剂掺量以及材料厚度对石墨膨胀玻化微珠砂浆(GEVSBM)在8~18GHZ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EVSBM的吸波性能随石墨掺量的增加逐渐增强,石墨的逾渗阈值为水泥质量的10%;增加E... 采用弓形反射法测试了石墨、膨胀玻化微珠(EVSB)、发泡剂掺量以及材料厚度对石墨膨胀玻化微珠砂浆(GEVSBM)在8~18GHZ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EVSBM的吸波性能随石墨掺量的增加逐渐增强,石墨的逾渗阈值为水泥质量的10%;增加EVSB或发泡剂掺量可显著增强GEVSBM的吸波性能;石墨和发泡剂掺量分别为水泥质量的10.0%和2.5%时,GEVSBM的反射率降至-20.68dB,小于-10.00dB的有效带宽可达3.0GHZ;试件厚度增大,GEVSBM的反射率逐渐降低,但降低幅度逐渐减小.研究表明,GEVSBM具有良好的吸波和保温性能,可同时满足建筑电磁防护和节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石墨膨胀玻化微珠砂浆 反射率 吸波性能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可膨胀石墨及其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郑鹏程 李瑞龙 +5 位作者 练洪淋 郭建兵 陈晓浪 宋程鹏 孟永智 吴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190,共10页
可膨胀石墨(EG)是一种新型环境友好膨胀型阻燃剂,受热膨胀后疏松多孔的结构使它能够有效隔绝聚合物与氧气和热源,同时膨胀过程吸收热量。然而,EG与有机高分子的相容性较差,会显著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文中从EG的表面偶联处理、共混协同... 可膨胀石墨(EG)是一种新型环境友好膨胀型阻燃剂,受热膨胀后疏松多孔的结构使它能够有效隔绝聚合物与氧气和热源,同时膨胀过程吸收热量。然而,EG与有机高分子的相容性较差,会显著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文中从EG的表面偶联处理、共混协同和杂化改性3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针对EG的改性方法及其在阻燃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对未来EG阻燃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提出了建议与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表面处理 协同阻燃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碳纳米管复合增强铝碳耐火材料性能研究
3
作者 郭宇琦 廖宁 +2 位作者 李亚伟 王庆虎 朱天彬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0,共6页
为充分发挥低维纳(微)米材料的协同强韧化作用,以板状刚玉、活性氧化铝微粉、单质硅、纳米炭黑为原料,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分别引入膨胀石墨(EG)、预合成碳纳米管改性的膨胀石墨(EG-CNTs)以及表面负载含镍催化剂的膨胀石墨(EG-Ni)... 为充分发挥低维纳(微)米材料的协同强韧化作用,以板状刚玉、活性氧化铝微粉、单质硅、纳米炭黑为原料,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分别引入膨胀石墨(EG)、预合成碳纳米管改性的膨胀石墨(EG-CNTs)以及表面负载含镍催化剂的膨胀石墨(EG-Ni),经混料、成型、固化后,再经800、1000、1200和1400℃保温3 h热处理,制备了低碳铝碳耐火材料。研究了膨胀石墨种类(EG、EG-CNTs、EG-Ni)对铝碳耐火材料结构演变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引入EG-CNTs、EG-Ni的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比引入EG的试样的提高很多,因为EG-CNTs、EG-Ni均能促进试样中SiC晶须的形成,从而起到了很好的增强作用。2)引入EG-Ni的试样的抗热震性最好,因为EG-Ni可以原位生成碳纳米管,伴随有碳纳米管/SiC晶须的原位协同增韧的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抗热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碳耐火材料 膨胀石墨 碳纳米管 力学性能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石墨烯片的膨胀剥离法制备及测试
4
作者 肖鹏 孙磊 +2 位作者 郭东亮 尹康涌 揭建胜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石墨烯具有诸多优异的理化性能,其功能产品正逐步从理论研究走向产业应用,但如何高质量、低成本的批量化制备仍是限制石墨烯产品规模化推广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膨胀剥离过程的石墨烯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天然石墨在常温常压下自... 石墨烯具有诸多优异的理化性能,其功能产品正逐步从理论研究走向产业应用,但如何高质量、低成本的批量化制备仍是限制石墨烯产品规模化推广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膨胀剥离过程的石墨烯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天然石墨在常温常压下自行膨胀以减弱层间范德华力,再对膨胀后的石墨进行液相剥离即得到石墨烯片。与已有报道相比,该方法省去了石墨膨胀需要高温加热或微波辐照这一必要条件,且对不同规格天然石墨均适用,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Raman光谱仪对石墨烯的形貌、成分和晶体质量进行了表征分析,制备的石墨烯片60%以上厚度在5层以下,具有较高晶体质量,不含硫,含氧量极低。再将石墨烯片通过旋转涂覆制成透明导电膜,测得85.2%透光度条件下方块电阻低至118Ω/sq,进一步证实该方法能够高质量、低成本制备石墨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天然石墨 膨胀石墨 液相剥离 透明导电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和碳纳米管涂层对相变材料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赵新波 屈治国 +1 位作者 张剑飞 江智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72,共10页
针对目前光热转换和储存复合相变材料制备较为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成本、易制备的添加涂层的方法。采用膨胀石墨和碳纳米管来改善石蜡/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材料的储热性能以及光热转换性能,研究了不同太阳光强度下,碳纳米管... 针对目前光热转换和储存复合相变材料制备较为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成本、易制备的添加涂层的方法。采用膨胀石墨和碳纳米管来改善石蜡/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材料的储热性能以及光热转换性能,研究了不同太阳光强度下,碳纳米管和不同质量比的膨胀石墨对太阳能光热转换和储存性能的影响。太阳能光热转换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膨胀石墨可以提高纯石蜡和石蜡/膨胀珍珠岩的储热速率,与纯石蜡和石蜡/膨胀珍珠岩相比,添加膨胀石墨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储热速率分别提高了2倍、0.63倍。添加碳纳米管涂层可有效提高太阳能光热转换性能,石蜡和石蜡/膨胀珍珠岩的光热转换效率分别提高了1.82倍、0.6倍。随着循环时间的增加,复合相变材料的光热转换性能有所下降,并逐渐保持稳定,最高温度稳定在65℃左右。大多数研究样品的光热转换效率在90%以下,所研究的光热转换效率能达到90.76%,这表明在复合相变材料表面添加碳纳米管以提高光热转换性能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相变材料 膨胀珍珠岩 碳纳米管 光热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酸-棕榈酸-石蜡/膨胀石墨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6
作者 张屹东 张红婴 +1 位作者 闻静 许润泽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9-235,共7页
以月桂酸(LA)、棕榈酸(PA)和石蜡(PS)为原料制备了LA-PA-PS三元共晶相变材料,通过真空吸附法将LA-PA-PS吸附至膨胀石墨(EG)中得到三元定形复合相变材料(CPCM),并对其进行泄露实验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当EG对LA-PA-PS的吸附率为90.91%时... 以月桂酸(LA)、棕榈酸(PA)和石蜡(PS)为原料制备了LA-PA-PS三元共晶相变材料,通过真空吸附法将LA-PA-PS吸附至膨胀石墨(EG)中得到三元定形复合相变材料(CPCM),并对其进行泄露实验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当EG对LA-PA-PS的吸附率为90.91%时,该相变材料的泄漏率小于1%;LA-PA-PS与EG之间是通过物理作用结合,并未发生化学反应;CPCM的熔化与凝固温度分别为33.81℃与27.83℃,熔化与凝固潜热分别为150.64J/g与131.41J/g,且具有优异的热循环稳定性;CPCM在温度不高于100℃时不发生分解,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由于CPCM具有适宜的相变温度、较高的相变潜热和较好的热稳定性,因此,在建筑节能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石蜡 膨胀石墨 复合相变材料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辛酸-十六醇/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与性能
7
作者 沈天锋 孙志高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86-6194,共9页
以正辛酸(CA)、十六醇(HD)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正辛酸-十六醇(CA-HD)二元共晶相变材料。针对脂肪酸、脂肪醇在实际应用中导热性能差、熔融状态易泄漏等问题,选用具有高导热性能和多孔结构的膨胀石墨(EG),采用真空吸附法制备了... 以正辛酸(CA)、十六醇(HD)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正辛酸-十六醇(CA-HD)二元共晶相变材料。针对脂肪酸、脂肪醇在实际应用中导热性能差、熔融状态易泄漏等问题,选用具有高导热性能和多孔结构的膨胀石墨(EG),采用真空吸附法制备了正辛酸-十六醇/膨胀石墨(CA-HD/EG)复合相变材料。通过泄漏性观察、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仪(FT-IR)、冻/熔循环和热重(TG)测试等对正辛酸-十六醇/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正辛酸-十六醇二元相变材料的共晶质量配比为86∶14,共晶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分别为10.26℃和158.83 J/g,导热系数为0.23 W/(m·K)。添加膨胀石墨质量分数为10%的复合相变材料,经热处理后不发生泄漏,相变温度为9.27℃,相变潜热为139.29 J/g。当样品制备密度为800 kg/m^(3)时,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为2.05 W/(m·K),与正辛酸-十六醇共晶相变材料相比提高了7.91倍。FT-IR测试表明膨胀石墨和正辛酸-十六醇为物理吸附结合。500次冻/熔循环实验表明复合相变材料循环稳定性良好。TG测试表明正辛酸-十六醇/膨胀石墨起始失重温度为143.98℃,远高于实际应用温度,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相变 膨胀石墨 导热系数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镁/可膨胀石墨复配无卤阻燃SEBS基相变复合材料
8
作者 李颖 马超 刘述梅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1,共6页
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SEBS)较常用作新能源电池热管理相变储能支撑基材,但其易燃的特性影响所形成相变复合材料的应用。本文以1-十六醇(HD)作为相变添加剂,SEBS为基体,马来酸酐接枝SEBS(SEBS-g-MAH)为相容剂,氢氧化镁(MH)... 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SEBS)较常用作新能源电池热管理相变储能支撑基材,但其易燃的特性影响所形成相变复合材料的应用。本文以1-十六醇(HD)作为相变添加剂,SEBS为基体,马来酸酐接枝SEBS(SEBS-g-MAH)为相容剂,氢氧化镁(MH)作为主阻燃剂,可膨胀石墨(EG)作为阻燃增效剂,采用熔融共混挤出制备无卤阻燃SEBS基相变复合材料。固定EG质量分数为5.0%,改变MH质量分数为35.0%、37.5%和40.0%,研究不同用量MH和EG复配对HD/SEBS相变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质量分数40.0%MH和5.0%EG复配所得HD/SEBS复合材料的UL94等级通过V-0,极限氧指数值升至30.5%。锥形量热仪测试表明,其热释放速率峰值、烟雾释放速率峰值、总烟雾释放量相比于单独45%质量分数MH阻燃的HD/SEBS降低了40.6%、36.8%、23.8%,且残炭率提高了17.2%,EG的加入可抑制火灾过程中热量和烟雾的释放,且能很好地催化成炭。差示扫描量热结果表明,复配阻燃HD/SEBS的熔融峰温度为62.6℃,熔融相变焓为72.4 J/g,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为4.1 MPa和648%。通过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照片、拉曼光谱等分析得出,两者复配阻燃机理为MH分解产生的氧化镁与膨胀石墨炭层结合,在燃烧样品表面形成连续而紧密的炭层,有效地发挥凝聚相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 1-十六醇 氢氧化镁 膨胀石墨 协效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油藏堵水用新型可膨胀改性石墨
9
作者 张雯 徐伯钊 +1 位作者 卢泗宇 赵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目的为了解决深层油藏在注水采油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复杂、油藏条件苛刻而容易出现的水窜现象,进而导致的采收率下降问题,特别是考虑到现有调堵剂无法适应深层油藏的高温和高盐等苛刻条件,研制了一种可膨胀改性石墨深层油藏堵水体系。方... 目的为了解决深层油藏在注水采油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复杂、油藏条件苛刻而容易出现的水窜现象,进而导致的采收率下降问题,特别是考虑到现有调堵剂无法适应深层油藏的高温和高盐等苛刻条件,研制了一种可膨胀改性石墨深层油藏堵水体系。方法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基材,通过超声协调氧化多元复合插层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可膨胀改性石墨用于深层油藏封窜堵水;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配方及最佳合成条件,合成配方为m(天然鳞片石墨)∶m(高锰酸钾)∶m(浓硝酸)∶m(高氯酸)∶m(冰乙酸)∶m(膨胀剂)合成配比=1.0∶0.2∶2.0∶4.0∶2.0∶0.2;优化合成条件为氧化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30℃;强化插层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温度30℃。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所合成的可膨胀石墨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可膨胀改性石墨为预期结构,所用插层剂均成功插入石墨层间,并且膨胀后的石墨颗粒仍保留片状结构。天然鳞片石墨的初始粒径为300μm,在200℃的湿相环境下可膨胀6.0倍,具备良好的膨胀性能。结论所合成的可膨胀石墨在裂缝中可以充分膨胀,并与粗糙的壁面牢固结合,对窜流通道进行有效封堵,封堵率达到96%,研究成果可为深层油藏储层调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油藏 膨胀改性石墨 水驱窜流 堵水体系 合成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膨胀石墨阻燃聚脲弹性体及其耐老化性能研究
10
作者 贺云飞 刘晓文 +1 位作者 王宝柱 赵斌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5,共6页
分别采用80目与150目可膨胀石墨(EG),在制备阻燃聚脲(PUA)弹性体的基础上,采用热重分析、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锥形量热、扫描电镜、拉伸、撕裂等一系列测试对PUA热性能、阻燃性能、燃烧行为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两种... 分别采用80目与150目可膨胀石墨(EG),在制备阻燃聚脲(PUA)弹性体的基础上,采用热重分析、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锥形量热、扫描电镜、拉伸、撕裂等一系列测试对PUA热性能、阻燃性能、燃烧行为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粒径的EG对PUA均具有较高的阻燃效率,在5%的80目EG或15%的150目EG添加量下,PUA在垂直燃烧测试中均能表现出离火自熄性,熔滴现象消失,通过UL-94 V-0等级。同时,其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总烟释放等火安全行为参数大幅下降。阻燃PUA燃烧后表面形成蠕虫状的膨胀炭层,有效保护了内部PUA基体。EG加入后PUA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的保持率在74.0%以上,且在168h热氧老化处理后仍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 膨胀石墨 阻燃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碱改性硅藻土/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丽梅 赵梦菲 +4 位作者 陈琳 李丁 李巍 韩维野 王鸿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3-543,共11页
通过碱处理,优化了硅藻土(DIA)的孔隙结构,提高了孔隙率,增加了石蜡(paraffin)负载量。通过直接浸渍法制备了新型性状稳定的石蜡/碱改性DIA/膨胀石墨(EG-alDIAP)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的石蜡负载... 通过碱处理,优化了硅藻土(DIA)的孔隙结构,提高了孔隙率,增加了石蜡(paraffin)负载量。通过直接浸渍法制备了新型性状稳定的石蜡/碱改性DIA/膨胀石墨(EG-alDIAP)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的石蜡负载量从47.4%提高到了61.1%,进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储热性能;向改性DIA中添加膨胀石墨(EG)提高了复合材料的传热能力,添加质量分数10%EG时导热系数提高了113%(从0.276 W·m^(-1)·K^(-1)提高到了0.589 W·m^(-1)·K^(-1))。随着EG含量的升高,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有所增加,但化学相容性、稳定性等无明显变化。含10%EG的石蜡/碱改性DIA复合材料具有可靠的储能性能、良好的温度调节性能和蓄放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石蜡 碱改性硅藻土 膨胀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丽 刘杨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06-3212,共7页
以膨胀石墨作为主导热材料,石蜡作为相变储热材料,通过真空浸渍法制备了膨胀石墨-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研究了石蜡质量分数对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膨胀石墨和石蜡反应后生成的复合相变储能材... 以膨胀石墨作为主导热材料,石蜡作为相变储热材料,通过真空浸渍法制备了膨胀石墨-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研究了石蜡质量分数对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膨胀石墨和石蜡反应后生成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主要依靠物理吸附结合,石蜡均匀覆盖在膨胀石墨的表面以及孔隙中,当石蜡质量分数为91%时,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密封性和结构致密性最佳,几乎不发生泄露。随着石蜡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熔点逐渐增大,热分解温度逐渐提高,石蜡质量分数91%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相比石蜡质量分数85%的相变材料热分解温度提高了约15℃。随着石蜡质量分数的增大,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持续降低,密度先降低后增加,比热持续增大。当石蜡质量分数为94%时,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均为最低值,分别为2.492 W/(m·K)和0.605 mm^(2)/s;当石蜡质量分数为91%时,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密度为最小值0.794 g/cm^(3),对应比热为5.462 J/(g·K)。分析可得,石蜡质量分数为91%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石蜡 相变储能材料 物理吸附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膨胀石墨的二十二烷-十二醇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红兵 刘宇航 +4 位作者 王聪聪 李璊 张岩 卢浩阳 李春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6-404,共9页
针对于太阳能PV/T系统相变材料热导率低、易泄漏的问题,本工作制备了二十二烷-十二醇/膨胀石墨复合定形相变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本工作首先按照6∶4的比例制备了二十二烷-十二醇相变材料,然后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膨胀... 针对于太阳能PV/T系统相变材料热导率低、易泄漏的问题,本工作制备了二十二烷-十二醇/膨胀石墨复合定形相变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本工作首先按照6∶4的比例制备了二十二烷-十二醇相变材料,然后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膨胀石墨含量不同的复合定形相变材料。实验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观结构,利用热流型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导率测量仪等仪器测量其潜热、热导率等参数,研究了材料的物理相容性、吸附性、循环稳定性,探究了膨胀石墨和二十二烷-十二醇的最佳配比及其各项性能。结果表明,当膨胀石墨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定形相变材料性能最佳,此时膨胀石墨足以将相变材料吸附,渗漏率仅为3.85%且无明显渗出,其熔化和凝固相变潜热分别为203.8 kJ/kg和-196.6 kJ/kg;在经过50次冷热循环后,其相变温度及潜热变化较小,热导率基本保持稳定,波动幅度仅为5.9%,质量损失较少,仅为0.0495 g,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研究为后续定形相变材料在太阳能PV/T系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烷-十二醇 膨胀石墨 复合定形相变材料 物理相容性 吸附性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基复合双极板的研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志杰 裴淏 +1 位作者 甘全全 李平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75-1883,共9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被誉为21世纪最清洁高效的能源装置之一,双极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PEMFC的应用前景。膨胀石墨基复合双极板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导电导热性、气密性,并且集成了传统石墨和金属双极板的优...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被誉为21世纪最清洁高效的能源装置之一,双极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PEMFC的应用前景。膨胀石墨基复合双极板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导电导热性、气密性,并且集成了传统石墨和金属双极板的优点,成为目前PEMFC用双极板的研究重点。比较了天然石墨、人造石墨、膨胀石墨三种石墨材料制备出的双极板的性能优劣,列举了膨胀石墨基复合双极板成型所需的各类树脂材料,介绍了三种主流成型方法及工艺,分析了影响膨胀石墨基双极板性能的主要因素,展望了膨胀石墨基复合双极板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复合双极板 膨胀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吸附香料提高其在烟草薄片生产过程中耐热稳定性的研究
15
作者 徐耀威 刘奔 +7 位作者 王子维 刘志昌 童宇星 乐喜 高颂 刘雄斌 周丽 王鹏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147,共7页
为提高烟草薄片生产过程香料的耐热稳定性,本研究利用膨胀石墨吸附香料,然后再将其加入到烟粉中制备烟草薄片,以减少香料中挥发性物质的损失。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高压压汞实验分析了膨胀石墨的... 为提高烟草薄片生产过程香料的耐热稳定性,本研究利用膨胀石墨吸附香料,然后再将其加入到烟粉中制备烟草薄片,以减少香料中挥发性物质的损失。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高压压汞实验分析了膨胀石墨的表面功能基团和孔隙结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分析了香料中主要挥发性物质在烟草薄片干燥过程中的损失率。结果表明,膨胀石墨的表面存在羧基或酯基,具有高度孔隙结构,孔隙率为84.2%,孔隙连通性好,香料饱和吸附量较高,可达5.73 g/g。香料被膨胀石墨吸附后,可大大降低香料中挥发性物质在烟草薄片干燥过程中的损失,这表明膨胀石墨可以作为香料物质的吸附剂,应用到烟草薄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烟草薄片 香料 吸附 耐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膨胀石墨双极板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丁玉杰 甘全全 +3 位作者 邵扬斌 徐梁飞 李建秋 欧阳明高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535,共10页
该文分析了膨胀石墨双极板(EGBPs)各向异性结构对燃料电池水热管理与输出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三维两相非等温数值模型,对比了4种典型复合材料结构下温度、电流密度、水含量等参数的分布特征,揭示了双极板传热特性与输出性能的耦合效应。... 该文分析了膨胀石墨双极板(EGBPs)各向异性结构对燃料电池水热管理与输出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三维两相非等温数值模型,对比了4种典型复合材料结构下温度、电流密度、水含量等参数的分布特征,揭示了双极板传热特性与输出性能的耦合效应。结果表明:沿质子传递方向热导率(k_z)对燃料电池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在2.2 A cm^(-2)电流密度下,将k_z从常规结构的5 W·m^(-1)·K^(-1)提升至280 W·m^(-1)·K^(-1),可以使输出性能提高22 m V;沿流道气体流动方向的热导率(k_y)是影响散热能力的关键因素,将k_y与k_z提高至280 W·m^(-1)·K^(-1),或者实现各向同性结构(k_x=k_y=k_z=20 W·m^(-1)·K^(-1)),均能够使膜电极组件(MEA)核心区域的温度降低2℃左右。因此,提高k_y与k_z并实现各向同性结构是膨胀石墨双极板技术的未来发展目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膨胀石墨双极板(EGBPs) 各向异性导热 水热管理 散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锌/三氧化二锑/可膨胀石墨协同体系阻燃氯丁橡胶及作用机理
17
作者 刘丽红 张艳 +2 位作者 马畅畅 方征平 王滕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73,共9页
为了提高氯丁橡胶(CR)的阻燃及抑烟性能,以硼酸锌(ZnB)、三氧化二锑(Sb_(2)O_(3))和膨胀石墨(EG)为复合阻燃体系,制备了阻燃CR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测定仪、垂直燃烧测定仪、热失重分析、锥形量热测试仪等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氯丁橡胶(CR)的阻燃及抑烟性能,以硼酸锌(ZnB)、三氧化二锑(Sb_(2)O_(3))和膨胀石墨(EG)为复合阻燃体系,制备了阻燃CR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测定仪、垂直燃烧测定仪、热失重分析、锥形量热测试仪等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当引入17 phr ZnB、3 phr Sb_(2)O_(3)与7 phr EG到阻燃CR体系,CR/ZnB/Sb_(2)O_(3)-7EG氧指数可达到39.7%,并通过UL94 V0级,热释放峰值及总热释放量降低了约84.0%和44.3%,CO和CO_(2)产量也分别降低了52.0%和80.3%,明显抑制毒性气体的释放。此外,对残炭和气相产物的分析表明,该复合体系以气-固相机理为主,在CR复合材料中表现出良好的协同阻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丁橡胶 膨胀石墨 硼酸锌 三氧化二锑 阻燃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二十烷/十二水磷酸氢二钠/膨胀石墨复合相变蓄热储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毅 彭靖棠 +3 位作者 陈志莉 董玉杰 吴洋 吕楠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91-6195,共5页
为解决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的过冷、相分离、循环稳定性等问题,研发制备N-E/DHPD/EG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表征分析。N-E/DHPD/EG复合相变材料过冷度降低到1℃以内,同时保持了229 J/g以上的相变焓,在保证相变焓不产生过大降低的... 为解决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的过冷、相分离、循环稳定性等问题,研发制备N-E/DHPD/EG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表征分析。N-E/DHPD/EG复合相变材料过冷度降低到1℃以内,同时保持了229 J/g以上的相变焓,在保证相变焓不产生过大降低的情况下,复合相变材料过冷度问题得到很好的改善。同时,膨胀石墨的加入,极大的提升了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达1.086 W/(m·K)以上,且循环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膨胀石墨 正二十烷 复合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衍生膨胀石墨负载双金属硫化物负极材料
19
作者 邓成情 陈慧 +3 位作者 刘文涛 雷艾莹 赖飞燕 张晓辉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173,共6页
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衍生的膨胀石墨为支撑导电基体,采用水热法负载锡/钴双金属硫化物,合成SnCoS_(4)@EG纳米复合材料。石墨衍生的膨胀石墨EG呈现交联多孔的三维网格,复合材料中SnCoS_(4)纳米晶体均匀分散于膨胀石墨中,这种复合... 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衍生的膨胀石墨为支撑导电基体,采用水热法负载锡/钴双金属硫化物,合成SnCoS_(4)@EG纳米复合材料。石墨衍生的膨胀石墨EG呈现交联多孔的三维网格,复合材料中SnCoS_(4)纳米晶体均匀分散于膨胀石墨中,这种复合结构提升了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和金属硫化物的稳定性,增加了活性位点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提高了Li^(^(+))在电极/电解液界面的交换速率。SnCoS_(4)@EG电极在1.0 A/g电流密度下,经过500次循环后,可逆比容量为1195.90 mAh/g,表现出优异的长循环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回收再利用 膨胀石墨 双金属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VDF改性的石墨复合双极板用于全钒液流电池
20
作者 康英博 杨腾飞 +1 位作者 翁应龙 韩晓彤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43,共6页
全钒液流电池(VRFB)因其响应迅速、寿命长、安全性高等优势,被认为是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存储的理想选择。膨胀石墨因具备优异的导电性和可加工性,常被用作VRFB中的双极板材料。然而,纯膨胀石墨在强酸性钒电解液中易发生溶胀,导致其机械... 全钒液流电池(VRFB)因其响应迅速、寿命长、安全性高等优势,被认为是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存储的理想选择。膨胀石墨因具备优异的导电性和可加工性,常被用作VRFB中的双极板材料。然而,纯膨胀石墨在强酸性钒电解液中易发生溶胀,导致其机械稳定性与电导率下降,进而引起电池效率快速衰减。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结构密封剂的“纳米胶”策略,通过高温热处理使PVDF均匀渗透并覆盖于膨胀石墨表面与裂纹部位,从而构建出具备良好结构完整性与电解液阻隔性能的EG/PVDF复合双极板。该策略不仅有效提升了材料的抗溶胀性与耐腐蚀性,还保持其较低电阻率水平。所构建VRFB系统展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与高能量效率,证实了该复合结构在高性能液流电池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储能 液流电池 双极板 膨胀石墨 聚偏二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