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管与不锈钢管钎焊接头的组织和残余应力
1
作者 肖逸锋 陈锦微 +4 位作者 张汭 宋章 王晖 张乾坤 吴靓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7,共9页
为使石墨材料能够在空间核电散热装置中更充分地发挥其价值,本文采用BNi-2钎料真空钎焊连接等静压石墨管和304不锈钢管,研究了石墨/BNi-2/不锈钢接头在1010℃、保温90 min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不同冷却工艺对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 为使石墨材料能够在空间核电散热装置中更充分地发挥其价值,本文采用BNi-2钎料真空钎焊连接等静压石墨管和304不锈钢管,研究了石墨/BNi-2/不锈钢接头在1010℃、保温90 min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不同冷却工艺对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010℃,保温90 min条件下,钎焊接头致密无裂纹,Cr元素在石墨侧与石墨基体反应形成Cr_(7)C_(3)反应层,在不锈钢侧形成了σ-FeCr扩散层,界面接头组成为石墨/Cr_(7)C_(3)/Ni(s,s)+Ni_(3)Si/σ-FeCr/不锈钢;经缓冷工艺处理的接头,常温剪切强度为28.38 MPa,比炉冷处理的接头剪切强度提高了22%;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缓慢冷却的钎焊工艺可以有效缓解钎焊接头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符合剪切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钎料 石墨管 不锈钢管 力学性能 有限元数值分析 钎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钽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铝含量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岩 吕品 +2 位作者 李挥 王多 刘敬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98-500,共3页
样品经湿法消解后,在基体改进剂作用下,采用涂钽石墨管、塞曼校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铝含量。结果表明,铝含量在0~5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6,检出限为0.27pg,加标回收率为98.6%~100.5%,相对标准偏差为2.98%。标... 样品经湿法消解后,在基体改进剂作用下,采用涂钽石墨管、塞曼校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铝含量。结果表明,铝含量在0~5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6,检出限为0.27pg,加标回收率为98.6%~100.5%,相对标准偏差为2.98%。标准样品测定结果符合要求。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精密度较好,适用于食品中铝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钽石墨管 石墨炉原子吸收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管涂覆-塞曼效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钡 被引量:15
3
作者 季海冰 刘劲松 庞晓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349-2352,共4页
样品使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湿法消解,在0.015mol·L-1硝酸介质中,采用自制涂钨石墨管,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技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钡。经涂钨处理的石墨管表面形成了稳定的碳化钨层,有效避免了在原子化过程中待... 样品使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湿法消解,在0.015mol·L-1硝酸介质中,采用自制涂钨石墨管,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技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钡。经涂钨处理的石墨管表面形成了稳定的碳化钨层,有效避免了在原子化过程中待测元素钡与石墨管直接接触形成难熔碳化物,大幅度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精密度,显著延长了石墨管使用寿命。碳化钨为间充型碳化物,在高温下可以产生较强的还原性氛围,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土壤和沉积物中常见的高浓度基体成分在原子化阶段生成难熔的氧化物而干扰钡的测定。氢氧化钙分子带背景干扰可以通过稀释法消除。该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钡操作简便,快速;检出限为4.2×10-10g.g-1。环境样品中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2.0%~6.5%,测定标准土壤的相对偏差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涂钨石墨管 土壤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镧石墨管—电热原子吸收法测定环境样品中微量钡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华云 林琳 +1 位作者 陈克 王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3-145,共3页
建立了硝酸镁作基体改进剂 ,镧涂层石墨管原子吸收法测定钡的方法 ,有效地避免了碳化物的生成 ,提高了测定灵敏度 ,测定土壤标样和环境水样中钡的含量。方法的检出限为 2 1× 10 - 1 2 g ,对于 15ng·mL- 1钡的测定相对标准偏... 建立了硝酸镁作基体改进剂 ,镧涂层石墨管原子吸收法测定钡的方法 ,有效地避免了碳化物的生成 ,提高了测定灵敏度 ,测定土壤标样和环境水样中钡的含量。方法的检出限为 2 1× 10 - 1 2 g ,对于 15ng·mL- 1钡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 5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镧石墨管 电热原子吸收法 环境样品 测定 微量分析 土壤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石墨管——电热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植物样品中微量锗 被引量:9
5
作者 梁淑轩 孙汉文 +2 位作者 康维钧 哈婧 申世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0-132,共3页
研究了植物样品中微量锗的测定方法,选择了仪器最佳条件;考察了不同基体改进剂对灵敏度的影响,以钯为改进剂,最高允许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分别为1200和2500℃,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3.11%,利用热解石墨管测定了灵芝标准品和香菇中的锗,结... 研究了植物样品中微量锗的测定方法,选择了仪器最佳条件;考察了不同基体改进剂对灵敏度的影响,以钯为改进剂,最高允许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分别为1200和2500℃,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3.11%,利用热解石墨管测定了灵芝标准品和香菇中的锗,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石墨管-电热原子吸收法 测定 植物样品 灵敏度 钯改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钼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人发中的微量铍 被引量:7
6
作者 林琳 梁冬松 +2 位作者 韩华云 冶保献 焦哲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53-354,共2页
比较了多种涂层金属和基体改进剂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测定微量铍的影响,建立了涂钼石墨管硝酸锂作基体改进剂测定铍的新方法,方法灵敏,抗干扰能力强。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0ng/mL,RSD为4.8%(n=10),检出限为1.4×10-10g/mL。... 比较了多种涂层金属和基体改进剂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测定微量铍的影响,建立了涂钼石墨管硝酸锂作基体改进剂测定铍的新方法,方法灵敏,抗干扰能力强。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0ng/mL,RSD为4.8%(n=10),检出限为1.4×10-10g/mL。用该法测定了土壤标样及人发样品中的铍,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钼石墨管 基体改进剂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钼石墨管—电热原子吸收法测定药品中微量钯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琳 韩华云 陈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6-477,共2页
本文采涂钼热解石墨管 ,EDTA为基体改进剂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出口药品盐酸多西环素中残留催化剂钯的含量。方法的检出限为 4 6× 10 - 1 0 g ,对于 30ng·mL- 1 钯的测定表明 ,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4 3%。
关键词 涂钼石墨管 电热原子吸收法 盐酸多西环素 药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镀层石墨管在无标准分析法测定环境样品中镉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怡载 朱雷 +5 位作者 李治琨 王家贞 白键 李永泉 李炳伟 郑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2-339,共8页
本文选择了最佳实验条件和混合基体改进剂(钯+酒石酸).使热解镀层石墨管有可能用于无标准分析法测定各种环境标准参考物质中的镉.引入有效原子化温度(T_(eff))概念后,在T_(eff)大于1600K和使用钯和酒石酸为混合基体改进剂,用各种环境标... 本文选择了最佳实验条件和混合基体改进剂(钯+酒石酸).使热解镀层石墨管有可能用于无标准分析法测定各种环境标准参考物质中的镉.引入有效原子化温度(T_(eff))概念后,在T_(eff)大于1600K和使用钯和酒石酸为混合基体改进剂,用各种环境标准参考物溶液得到的实验特征量值,接近理论特征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标准分析法 光度法 石墨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管性能变化对无公害水果蔬菜中铅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周聪 陈雪华 +1 位作者 刘洪升 高丽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99-103,共5页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扫描电镜观测法分析了不同测定次数的石墨管原子吸收信号、相关技术指标及表面结构变化情况,探讨石墨管性能变化对无公害水果蔬菜中铅测定的影响程度及其发生规律,提出了应对措施和方法,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扫描电镜观测法分析了不同测定次数的石墨管原子吸收信号、相关技术指标及表面结构变化情况,探讨石墨管性能变化对无公害水果蔬菜中铅测定的影响程度及其发生规律,提出了应对措施和方法,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试验结果表明:石墨管的性能随测定次数、溶液酸度、原子化温度和时间等的变化而改变,其性能的改变对铅石墨炉分析结果影响较大,采用标准溶液校正、控制酸用量、一管专用和涂层石墨管等方法,可有效消除或减少干扰。分别进行了国家标准物质(茶叶GBW07605)和几种水果蔬菜样品的标准回收测定,结果表明:标准物质中铅的测定结果在标准规定范围内,样品标准回收率为(10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管 石墨炉原予吸收 扫描电子显微镜 无公害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管内部形状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瞿其曙 淦五二 +1 位作者 何友昭 林祥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80-1182,共3页
通过改变石墨的内部形状,研究其对测试性能的影响。使用自制的几种类型的石墨套管,并将它们放入普通石墨管中,以减少石墨管内时间和空间的不均匀性对分析的影响,以达到改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分析性能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管... 通过改变石墨的内部形状,研究其对测试性能的影响。使用自制的几种类型的石墨套管,并将它们放入普通石墨管中,以减少石墨管内时间和空间的不均匀性对分析的影响,以达到改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分析性能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管内的光束能量分布是不均匀的,石墨管内有相当大的区域并未被有效利用,特别是在石墨管中部。在普通石墨管内加入了内衬管后,管内部形状与光源光束形状接近,同时石墨管内的体积减小约20%,特别是在石墨管中部原子浓度较大部分的体积减小的比例更大一些,这使石墨管内原子浓度有所增加,灵敏度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研究也发现,加入了内衬管后较明显地改善了GFAAS的分析性能,结果的重现性和抗干扰能力都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元素 分析方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分析性能 石墨管 内部形状 原子蒸气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涂层石墨管对生物样品中微量镉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淑钦 陈树榆 陈永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9-84,共6页
本文采用金属涂层石墨管,结合使用(NH_4)_2HPO_4为基体改进剂及自动雾化淀积进样技术,对生物样品Cd的测定进行研究.通过实验表明,Ta,Zr,W,La等金属涂层管可提高镉的测定灵敏度和精度,有很强的抗共存离子干扰的能力,并可降低背景吸收干扰.
关键词 生物样品 涂层石墨管 原子吸收法 生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火焰原子吸收法中石墨管的涂层处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齐文启 曹杰山 +1 位作者 林淑钦 陈树榆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3-16,共4页
石墨虽然是广泛应用的加热体,但它本身是多孔性物质,测定溶液渗进微小孔隙中,使吸光度信号产生波动,有时产生多重吸收峰,产生记忆效应等。并且石墨管的寿命有限,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灵敏度和精度会明显变差。由于进样位置导致吸光度的波... 石墨虽然是广泛应用的加热体,但它本身是多孔性物质,测定溶液渗进微小孔隙中,使吸光度信号产生波动,有时产生多重吸收峰,产生记忆效应等。并且石墨管的寿命有限,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灵敏度和精度会明显变差。由于进样位置导致吸光度的波动,也常给测定结果带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管 涂层 原子吸收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形内翅片石墨管层流强化传热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鹏程 孙志坚 +2 位作者 汤舟 俞自涛 胡亚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7-562,共6页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一种高黏度的油类介质在6种不同布置交错角度(0°,30°,45°,60°,75°,90°)的扇形内翅片石墨换热管中层流的强化传热和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扇形内翅片的强化换热效果明显.与无翅...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一种高黏度的油类介质在6种不同布置交错角度(0°,30°,45°,60°,75°,90°)的扇形内翅片石墨换热管中层流的强化传热和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扇形内翅片的强化换热效果明显.与无翅片的石墨换热管相比,6种布置角度的扇形内翅片对流换热系数分别增大22.69%,42.49%,62.28%,63.44%,65.47%,66.47%.就流动性能而言,扇形内翅片的石墨管6种布置角度下的阻力分别增大了191.88%,252.01%,333.10%,364.33%,385.51%,400.43%.为了明确石墨管内添加扇形内翅片后的强化传热效应,采用了换热性能评价指标(PEC)对6种布置角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45°布置角度时PEC评价准则数的平均值达到最大,为1.265,说明布置角度为45°时强化换热效果最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形内翅片 石墨管 层流 强化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芴酮络合-MIBK萃取-涂钨石墨管电热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痕量锡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华云 吴江峰 +2 位作者 胥亚云 徐卫河 张西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79-583,共5页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利用涂钨石墨管电热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痕量锡的新方法,借助苯芴酮与四价锡离子的配合反应,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萃取富集,直接以有机相进样测定,提高了测定锡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本法的灵敏度为5.2×10-12g,检测...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利用涂钨石墨管电热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痕量锡的新方法,借助苯芴酮与四价锡离子的配合反应,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萃取富集,直接以有机相进样测定,提高了测定锡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本法的灵敏度为5.2×10-12g,检测限为1.7×10-11g,相对标准偏差为5.4%,考察了常见离子对锡测定的干扰效应,结果显示,本方法操作简单,大多数常见离子对锡测定不产生干扰,方法用于红枣、大米和多种海产品中锡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芴酮 MIBK 电热原子吸收 涂钨石墨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钼热解石墨管电热原子吸收测定痕量镓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玉安 周方钦 +1 位作者 龙斯华 杨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8-241,共4页
比较了不同基体改进剂 ,不同涂层对镓在热解石墨管中原子化的影响。研究了以硝酸镍为基体改进剂 ,以涂钼热解石墨管为原子化器镓的原子化机理 ,优化了各项参数 ,找到了一种测定复杂样品中痕量镓的新方法。方法特征量为 2 1 2× 1 0... 比较了不同基体改进剂 ,不同涂层对镓在热解石墨管中原子化的影响。研究了以硝酸镍为基体改进剂 ,以涂钼热解石墨管为原子化器镓的原子化机理 ,优化了各项参数 ,找到了一种测定复杂样品中痕量镓的新方法。方法特征量为 2 1 2× 1 0 -1 1 g ,检出限为 1 4× 1 0 -1 0 g ,RSD≤ 3 6 % (n =1 1 ) ,样品回收率 97 4 %~1 0 2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钼热解石墨管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痕量分析 基体改进剂 硝酸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缝式石墨管原子捕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锑(Ⅲ)和锑(Ⅴ)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远福 文祝友 +3 位作者 熊海蓉 石国荣 徐子刚 许鼎荣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研究了锑 ( )和锑 ( )在 DDTC-MIBK体系中的萃取和反萃取行为 ,用缝式石墨管原子捕集技术结合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水样中的痕量锑 ( )和锑 ( ) ,线性范围为 2 .0~ 60μg/ L,检出限为 0 .4μg/ L,特征浓度为 1 .5μg/ L / 1 %吸收 ,相... 研究了锑 ( )和锑 ( )在 DDTC-MIBK体系中的萃取和反萃取行为 ,用缝式石墨管原子捕集技术结合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水样中的痕量锑 ( )和锑 ( ) ,线性范围为 2 .0~ 60μg/ L,检出限为 0 .4μg/ L,特征浓度为 1 .5μg/ L / 1 %吸收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6% ,锑回收率为 93 .0 %~ 1 0 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缝式石墨管 原子捕集技术 火焰原子吸收法 测定 痕量分析 价态分折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痕量金涂钒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琳 杜天军 +1 位作者 韩华云 郭正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82-584,共3页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痕量金的准确、灵敏的测定方法。方法:金与硫代米蚩酮在酸性介质中生成稳定的络合物,用异戊醇萃取后,取有机相直接进样,采用涂钒热解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金。结果: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8×10-12g。回收...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痕量金的准确、灵敏的测定方法。方法:金与硫代米蚩酮在酸性介质中生成稳定的络合物,用异戊醇萃取后,取有机相直接进样,采用涂钒热解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金。结果: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8×10-12g。回收率在92.6%~103.5%。对于10μg/L金的测定表明,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结论:该方法用于人血清中痕量金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钒石墨管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热解石墨管和锆+酒石酸改进剂测定环境样品中锡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怡载 王晓慧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93-398,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混合改进剂(锆+酒石酸),能有效消除高氯酸、硝酸以及各种基体的干扰、比较了各原子化温度时理论和实验特征量,使热解石墨管有可能用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各种环境样品中的锡,准确度和精度优于8%.
关键词 酒石酸 热解石墨管 环境样品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石墨管内锆涂层作用的初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渠荣遴 何琲 王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1-172,共2页
对石墨管表面进行难熔碳化物涂覆处理,是原子吸收分析中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石墨管改进技术。通常认为,管内的锆涂层可以减少试液及原子蒸气通过管壁的渗透、阻止某些待测元素与管壁直接接触生成难熔碳化物,并可能参与管内的化学... 对石墨管表面进行难熔碳化物涂覆处理,是原子吸收分析中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石墨管改进技术。通常认为,管内的锆涂层可以减少试液及原子蒸气通过管壁的渗透、阻止某些待测元素与管壁直接接触生成难熔碳化物,并可能参与管内的化学反应。我们对涂锆与非涂锆管进行了电子显微形貌观察,并选择锑、锡在涂锆管与非涂锆管中进行了原子吸收测定的对比,以期对试验现象及锆涂层在石墨管内的主要作用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管 锆涂层 原子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热解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衍生 周采菊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研究了热解涂层和全热解石墨管中Sr的原子吸收信号形状和原子化行为,讨论了CaCl_2、FeCl_3和HClO_4,抑制Sr吸收信号的原因。采用EDTA铵盐作基体改进剂,全热解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河泥中痕量Sr,方法的特征量为6.9pg/0.0044A。
关键词 全热解石墨管 石墨炉原子吸收 痕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