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红外吸收法快速测定石墨碎中硫
被引量:
1
1
作者
乐爱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76-376,共1页
关键词
石墨碎
炼钢原料
硫
测定
红外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温法处理铝电解废阴极的机理
被引量:
3
2
作者
申士富
刘朋
+4 位作者
王金玲
刘海营
陈永健
柴晓
王凯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67,共7页
高温法是目前国内处理铝电解废阴极的主要研究方向。系统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样品粒度等对氰化物、氟化物及其它元素脱除效率的作用规律,研究了石墨碎石墨化度、真密度、粉末电阻率与焙烧温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在600℃焙烧时氰...
高温法是目前国内处理铝电解废阴极的主要研究方向。系统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样品粒度等对氰化物、氟化物及其它元素脱除效率的作用规律,研究了石墨碎石墨化度、真密度、粉末电阻率与焙烧温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在600℃焙烧时氰化物可以完全分解,在1000℃以上可以脱除氟及其其它成分(不含碳),氟及其它成分的脱除率主要和焙烧温度有关,焙烧温度越高,氟及其它成分的脱除率越高;石墨碎的石墨化度和真密度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提高,焙烧温度达到2600℃时石墨碎的石墨化度达到98.4%、真密度达到2.2703 g/cm^(3);石墨碎的粉末电阻率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焙烧所得石墨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铝
废阴极
高温法
石墨
化度
石墨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板法制备纳米钛酸锂的性能
3
作者
梅铭
王丽娟
+1 位作者
黄金
向黔新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1-555,共5页
与石墨负极材料相比,钛酸锂(Li_(4)Ti_(5)O_(12))纳米化后可较好地解决离子导电性等问题。利用纳米二氧化钛(TiO_(2))和石墨碎模板剂制备锂离子电池用纳米Li_(4)Ti_(5)O_(12)负极材料,考察烧结气氛、烧结温度、石墨碎模板剂添加量、原...
与石墨负极材料相比,钛酸锂(Li_(4)Ti_(5)O_(12))纳米化后可较好地解决离子导电性等问题。利用纳米二氧化钛(TiO_(2))和石墨碎模板剂制备锂离子电池用纳米Li_(4)Ti_(5)O_(12)负极材料,考察烧结气氛、烧结温度、石墨碎模板剂添加量、原料粒度等对产物的影响,以及组装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烧结气氛对制备Li_(4)Ti_(5)O_(12)的影响不大。制备粒度一致可控、性能理想的纳米Li_(4)Ti_(5)O_(12)的优化合成条件是:添加10%的石墨碎混合前驱体,干燥后在氮气气氛中、850~870℃下处理4 h,再经500℃空气气氛处理4 h。将优化工艺下制得的纳米Li_(4)Ti_(5)O_(12)组装成锂离子电池,测得直流内阻抗为33.7~36.1Ω,表明制备的Li_(4)Ti_(5)O_(12)离子扩散性较好。常温下以0.7 C充电、0.5 C放电,在1.5~2.9 V循环620次,容量保持率在87%以上,说明循环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极材料
钛酸锂(Li_(4)Ti_(5)O_(12))
石墨碎
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外吸收法快速测定石墨碎中硫
被引量:
1
1
作者
乐爱山
机构
陕西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出处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76-376,共1页
关键词
石墨碎
炼钢原料
硫
测定
红外吸收法
分类号
TF702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O657.3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温法处理铝电解废阴极的机理
被引量:
3
2
作者
申士富
刘朋
王金玲
刘海营
陈永健
柴晓
王凯
机构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滨州市宏通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出处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67,共7页
基金
2019年度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9JZZY01041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901901)。
文摘
高温法是目前国内处理铝电解废阴极的主要研究方向。系统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样品粒度等对氰化物、氟化物及其它元素脱除效率的作用规律,研究了石墨碎石墨化度、真密度、粉末电阻率与焙烧温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在600℃焙烧时氰化物可以完全分解,在1000℃以上可以脱除氟及其其它成分(不含碳),氟及其它成分的脱除率主要和焙烧温度有关,焙烧温度越高,氟及其它成分的脱除率越高;石墨碎的石墨化度和真密度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提高,焙烧温度达到2600℃时石墨碎的石墨化度达到98.4%、真密度达到2.2703 g/cm^(3);石墨碎的粉末电阻率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焙烧所得石墨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电解铝
废阴极
高温法
石墨
化度
石墨碎
Keywords
electrolytic aluminium
spent cathode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 method
degree of graphitization
graphite grains
分类号
TF82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板法制备纳米钛酸锂的性能
3
作者
梅铭
王丽娟
黄金
向黔新
机构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1-555,共5页
基金
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筑科合同[2021]43-28号)。
文摘
与石墨负极材料相比,钛酸锂(Li_(4)Ti_(5)O_(12))纳米化后可较好地解决离子导电性等问题。利用纳米二氧化钛(TiO_(2))和石墨碎模板剂制备锂离子电池用纳米Li_(4)Ti_(5)O_(12)负极材料,考察烧结气氛、烧结温度、石墨碎模板剂添加量、原料粒度等对产物的影响,以及组装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烧结气氛对制备Li_(4)Ti_(5)O_(12)的影响不大。制备粒度一致可控、性能理想的纳米Li_(4)Ti_(5)O_(12)的优化合成条件是:添加10%的石墨碎混合前驱体,干燥后在氮气气氛中、850~870℃下处理4 h,再经500℃空气气氛处理4 h。将优化工艺下制得的纳米Li_(4)Ti_(5)O_(12)组装成锂离子电池,测得直流内阻抗为33.7~36.1Ω,表明制备的Li_(4)Ti_(5)O_(12)离子扩散性较好。常温下以0.7 C充电、0.5 C放电,在1.5~2.9 V循环620次,容量保持率在87%以上,说明循环性能良好。
关键词
负极材料
钛酸锂(Li_(4)Ti_(5)O_(12))
石墨碎
模板法
Keywords
anode material
lithium titanate(Li_(4)Ti_(5)O_(12))
graphite scrap
template method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红外吸收法快速测定石墨碎中硫
乐爱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温法处理铝电解废阴极的机理
申士富
刘朋
王金玲
刘海营
陈永健
柴晓
王凯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模板法制备纳米钛酸锂的性能
梅铭
王丽娟
黄金
向黔新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