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焦硅酸银/石墨相氮化碳棉织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矿 沈雪婷 +2 位作者 祁珍明 任煜 王春霞 《纺织导报》 CAS 2020年第1期59-62,共4页
文章通过原位沉积法制备负载Ag6Si2O7/g-C3N4的棉织物,研究g-C3N4含量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DRS)分别表征棉织物的晶相结构、物理形态、化... 文章通过原位沉积法制备负载Ag6Si2O7/g-C3N4的棉织物,研究g-C3N4含量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DRS)分别表征棉织物的晶相结构、物理形态、化学组成和可吸收光,XRD、SEM和EDS分析证明了Ag6Si2O7/g-C3N4成功负载在棉织物上,UV-Vis DRS分析表明负载Ag6Si2O7/g-C3N4棉织物具有较稳定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利用负载Ag6Si2O7/g-C3N4棉织物降解亚甲基蓝评价其光催化性能及耐久性,结果表明负载g-C3N4/Ag6Si2O7棉织物对MB的降解率随g-C3N4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g-C3N4含量为10%时,可见光辐照30 min后,降解率为95%,循环使用3次后仍达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硅酸 石墨氮化 棉织物 光催化性能 原位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石墨相氮化碳载银光催化抗菌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姿铔 董小梅 张曼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2-176,共5页
以氯化铵为气泡模板,三聚氰胺为石墨相氮化碳前驱体,采用光沉积法构筑介孔石墨相氮化碳载银(Ag)(m-g-C_3N_4/Ag)催化剂。并对m-g-C_3N_4/Ag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Ag含量对m-gC_3N_4/Ag光降解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影响... 以氯化铵为气泡模板,三聚氰胺为石墨相氮化碳前驱体,采用光沉积法构筑介孔石墨相氮化碳载银(Ag)(m-g-C_3N_4/Ag)催化剂。并对m-g-C_3N_4/Ag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Ag含量对m-gC_3N_4/Ag光降解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m-g-C_3N_4/Ag具有介孔结构,随着催化剂中Ag含量的增多,光降解能力明显提升,Ag浓度为160mg/g的m-g-C_3N_4/Ag对甲基橙(MO)的降解效果最好,在降解35min条件下,最高降解率为82%。m-g-C_3N_4/Ag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果优于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石墨氮化 光降解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氧化亚铜/壳聚糖/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抗菌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秦礼平 饶邵盛 +1 位作者 高帅 杨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2-106,110,共6页
利用壳聚糖改性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基体材料,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以三水硝酸铜Cu(NO_(3))_(2)·3H_(2)O和硝酸银(AgNO_(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和微波法,依次将氧化亚铜和银纳米颗粒负载于g-C_(3)N_(4)表面,利用Ag和Cu_(... 利用壳聚糖改性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基体材料,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以三水硝酸铜Cu(NO_(3))_(2)·3H_(2)O和硝酸银(AgNO_(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和微波法,依次将氧化亚铜和银纳米颗粒负载于g-C_(3)N_(4)表面,利用Ag和Cu_(2)O的协同作用,获得具有可见光抗菌性能的银和氧化亚铜负载石墨相氮化碳(Ag-Cu_(2)O/CTS/CN)复合材料。通过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和最低抑菌浓度(MIC)考察不同银铜元素含量比对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可见光照射条件下,Ag-Cu_(2)O/CN(1∶2)复合抗菌材料表现出最好的光催化活性和抗菌性能,MIC100%Ag=7.78×10-6,MBC100%Ag=3.89×10^(-6),在减少纳米银使用量的同时实现了可见光照射下的高效抗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氮化 氧化亚铜 纳米颗粒 壳聚糖 光催化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银/类石墨氮化碳-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9
4
作者 范海波 任启芳 +4 位作者 余淼 王苏蕾 曹镜宇 金震 丁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383-3389,共7页
通过浸渍-焙烧-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磷酸银/类石墨氮化碳-硅藻土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方法对其结构、形貌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 通过浸渍-焙烧-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磷酸银/类石墨氮化碳-硅藻土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方法对其结构、形貌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RhB)为模拟污染物,评估了磷酸银/类石墨氮化碳-硅藻土复合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与磷酸银/类石墨氮化碳、磷酸银、类石墨氮化碳相比,磷酸银/类石墨氮化碳-硅藻土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系统地研究了磷酸银含量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催化剂A/CD(8/2)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可见光照射21 min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高达98.61%;循环使用3次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仍然维持在95%,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光催化活性的提高主要归因于磷酸银/类石墨氮化碳-硅藻土复合材料中光生电子-空穴对的高效分离以及吸附/光催化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石墨氮化 硅藻土 可见光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银g-C_3N_4(Ⅰ)/g-C_3N_4(Ⅱ)同素异质结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固氮产氨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辉 李士君 +2 位作者 王梅 裴彦博 胡绍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496-3503,共8页
Ag作为助催化剂能够促进光电子的迁移,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CO_2还原、重金属离子还原等反应中应用颇多,然而,到目前为止未见将Ag单质作为助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固氮产氨反应的报道。本工作制备了负载单质Ag的g-C_3N_4(Ⅰ)/g-C_3N_4(Ⅱ)... Ag作为助催化剂能够促进光电子的迁移,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CO_2还原、重金属离子还原等反应中应用颇多,然而,到目前为止未见将Ag单质作为助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固氮产氨反应的报道。本工作制备了负载单质Ag的g-C_3N_4(Ⅰ)/g-C_3N_4(Ⅱ)同素异质结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光催化固氮产氨的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荧光光谱(PL)、电化学阻抗谱(EIS)、光电流分析等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以单质态存在于催化剂表面。所担载的Ag的等离子体效应一方面促进了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使反应体系能产生更多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另一方面使得光生电子能够在g-C_3N_4与Ag单质间迁移,提高了催化剂的电子-空穴分离效率。负载Ag后g-C_3N_4(Ⅰ)/g-C_3N_4(Ⅱ)同素异质结催化剂的铵离子产生速率为1.36mg·L^(-1)·h^(-1)·g_(cat)^(-1),相比未负载Ag时(0.59mg·L^(-1)·h^(-1)·g_(cat)^(-1))大幅提高,与Pt负载催化剂相当,并且是由单纯三聚氰胺和尿素制备的g-C_3N_4的4.9倍和3.4倍。除固氮反应外,制备的载银g-C_3N_4(Ⅰ)/g-C_3N_4(Ⅱ)同素异质结催化剂在光催化还原氧气制取双氧水的反应中也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氮化(g-C 3N 4) 贵金属 同素异质结 光催化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_(3)PO_(4)/g-C_(3)N_(4)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怀燕瑾 岳喜龙 +4 位作者 吴彤 樊红杰 乔逸夫 朱炳龙 张曼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121,共6页
以聚砜(PSf)超滤膜为基膜,以哌嗪(PIP)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油相单体在其表面进行界面聚合反应,通过在水相单体中加入不同剂量的Ag_(3)PO_(4)/g-C_(3)N_(4),制备出Ag_(3)PO_(4)/g-C_(3)N_(4)聚酰胺(PA)复合纳滤膜。系统研究... 以聚砜(PSf)超滤膜为基膜,以哌嗪(PIP)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油相单体在其表面进行界面聚合反应,通过在水相单体中加入不同剂量的Ag_(3)PO_(4)/g-C_(3)N_(4),制备出Ag_(3)PO_(4)/g-C_(3)N_(4)聚酰胺(PA)复合纳滤膜。系统研究了Ag_(3)PO_(4)/g-C_(3)N_(4)材料的添加对复合纳滤膜形貌、过滤、截留及抗污染性能的影响。当Ag_(3)PO_(4)/g-C_(3)N_(4)在水溶液中的含量从0%增加到0.05%时,复合膜的纯水通量从19.71L/(m^(2)·h)增加到27.27L/(m^(2)·h),同时对Na_(2)SO_(4)保持着较高的截留率。抗菌实验表明,Ag_(3)PO_(4)/g-C_(3)N_(4)/PA复合纳滤膜对铜绿假单胞杆菌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通过界面聚合将Ag_(3)PO_(4)/g-C_(3)N_(4)引入复合纳滤膜中,可显著提高纳滤膜的过滤及抗污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载磷酸银 界面聚合 纳滤膜 抗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解水产氢性能研究
7
作者 王瑞 富笑男 +3 位作者 郭叶飞 张进峰 陈蓉 沈凡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147,共7页
通过光沉积法制备了银含量不同的银/石墨相氮化碳(Ag/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等对其表面形貌、结构、化学组成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A... 通过光沉积法制备了银含量不同的银/石墨相氮化碳(Ag/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等对其表面形貌、结构、化学组成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Ag/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主要由不规则的大块颗粒和许多大小、形状不一的小颗粒组成;Ag纳米颗粒的引入没有改变g-C_(3)N_(4)的晶体结构,Ag纳米颗粒以零价金属形式存在;Ag/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紫外区光吸收性能显著提高;Ag纳米颗粒的引入有效地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同时也促进了电荷的迁移。光解水产氢实验表明,Ag含量不同的Ag/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的产氢速率相比于g-C_(3)N_(4)都明显提升,且1%Ag/g-C_(3)N_(4)的产氢速率最高,达到了636.71μmol/(g·h),是g-C_(3)N_(4)产氢速率的8.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氮化 纳米颗粒 光解水 产氢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Ag/AgCl/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谋圳 从宪玲 +3 位作者 蒲锡鹏 张大凤 邵鑫 李文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95,98,共4页
采用经硫酸处理过的三聚氰胺热解制备g-C_3N_4,利用光照还原在其表面负载Ag颗粒,再通过原位沉积法沉积上AgCl和TiO_2,制得g-C_3N_4/Ag/AgCl/TiO_2复合催化剂。既而采用XRD、TEM、FT-IR、UV-Vis-DRS和PL等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用1... 采用经硫酸处理过的三聚氰胺热解制备g-C_3N_4,利用光照还原在其表面负载Ag颗粒,再通过原位沉积法沉积上AgCl和TiO_2,制得g-C_3N_4/Ag/AgCl/TiO_2复合催化剂。既而采用XRD、TEM、FT-IR、UV-Vis-DRS和PL等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用10mg催化剂、50mL 15mg/L甲基橙溶液作为反应体系进行光催化实验。光照80min后,g-C_3N_4/Ag/AgCl/TiO_2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为99.35%。相同条件下,g-C_3N_4、g-C_3N_4/Ag和g-C_3N_4/TiO_2催化剂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分别为34.29%、45.33%和55.84%。该结果表明,复合材料g-C_3N_4/Ag/AgCl/TiO_2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得益于材料中g-C_3N_4、Ag、AgCl和TiO_24种组分间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石墨氮化//氯化/二氧化钛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g-C_(3)N_(4)/硅藻土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甲醛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秦培育 闫刚 +3 位作者 肖力光 彭江伟 江卓婷 姜奎兵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54-58,共5页
以多孔硅藻土作为基底,在其上负载石墨相g-C_(3)N_(4)纳米片和Ag纳米颗粒,构筑Ag/g-C_(3)N_(4)/硅藻土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利用SEM,XRD等技术对催化剂的晶相、形貌等进行表征.光催化降解甲醛性能研究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三元复合物在60 ... 以多孔硅藻土作为基底,在其上负载石墨相g-C_(3)N_(4)纳米片和Ag纳米颗粒,构筑Ag/g-C_(3)N_(4)/硅藻土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利用SEM,XRD等技术对催化剂的晶相、形貌等进行表征.光催化降解甲醛性能研究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三元复合物在60 min可降解40%甲醛污染物,明显高于单体g-C_(3)N_(4)和硅藻土,并进一步阐明光催化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氮化(g-C_(3)N_(4)) 甲醛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3PO4/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广顺 耿佳静 +2 位作者 赵世纪 李佳佳 靳爱玲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8期65-67,共3页
文章通过文献综述法介绍了Ag3PO4/g-C3N4壳核复合光催化剂、十二面体和四面体Ag3PO4/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表征手段和光催化性能等。结果表明:溶剂蒸发法和原位沉淀法制备的Ag3PO4/g-C3N4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较好,主要在... 文章通过文献综述法介绍了Ag3PO4/g-C3N4壳核复合光催化剂、十二面体和四面体Ag3PO4/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表征手段和光催化性能等。结果表明:溶剂蒸发法和原位沉淀法制备的Ag3PO4/g-C3N4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较好,主要在于复合后拓宽了光催化剂的可见光的吸收范围,显著增加了其比表面积。复合后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调变其带隙,加快电荷的分离转移速率,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最终有效地提高了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石墨氮化 光催化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