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耐蚀性
1
作者 李红玲 杨阳 +2 位作者 刘振锋 原平方 谢艳新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9,共6页
用聚苯胺(PANI)改性氧化石墨烯(GO),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在Q235低碳钢表面制备了含不同量氧化石墨烯的聚苯胺(PANI)增强环氧树脂(EP)复合涂层,通过附着力测试、电化学测试和浸泡试验等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含量对复合涂层附着力和耐蚀性的... 用聚苯胺(PANI)改性氧化石墨烯(GO),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在Q235低碳钢表面制备了含不同量氧化石墨烯的聚苯胺(PANI)增强环氧树脂(EP)复合涂层,通过附着力测试、电化学测试和浸泡试验等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含量对复合涂层附着力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的耐蚀性随着氧化石墨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当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4%时,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效果最好;加入氧化石墨烯的复合涂层的耐蚀性优于PANI/EP涂层。PANI/GO/EP复合涂层的附着力为0级,防腐蚀效率达到99.86%,长期有效保护时间为91 d;与PANI/EP涂层相比,PANI/GO/EP复合涂层的长效性提高了约4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聚苯胺 改性 复合涂层 防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谷氨酸改性氧化石墨烯复合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及防腐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丁伟 杜伟 +6 位作者 郭铁滨 关潇卓 王铁铮 高健桐 张楠 李达 张兰河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435,共12页
采用L-谷氨酸(L-Glu)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改性以提高GO的分散性,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L-GO)作为填料掺杂至环氧树脂(EP)中,制备L-GO/EP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改性前后GO的形貌结构... 采用L-谷氨酸(L-Glu)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改性以提高GO的分散性,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L-GO)作为填料掺杂至环氧树脂(EP)中,制备L-GO/EP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改性前后GO的形貌结构和表面特性;识别涂层的硬度、耐磨性和附着力等指标的变化,评价涂层的物理性能;利用热重分析仪(TG)、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和极化曲线(Tafel)考察L-GO/EP的热稳定性和防腐性能。结果表明:与GO相比,改性后的L-GO纳米片层间距增加0.115nm,ID/IG由0.98增加至1.01,L-GO具有更高的无序水平;L-Glu附着于GO表面,增加了GO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解决了GO的团聚问题,提高了涂层的稳定性。与EP和GO/EP相比,L-GO/EP涂层具有最高的硬度(5H)、耐磨性(0.9L/μm)、柔韧性(3mm)、耐冲击强度(50cm)和附着力(1级)。与EP相比,L-GO/EP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由2.85×10^(−6)A/cm^(2)下降到7.65×10^(-8)A/cm^(2),极化电阻由2.06×10^(4)Ω·cm^(2)增加到5.79×10^(5)Ω·cm^(2)。L-GO/EP涂层的防腐性能提高与L-GO分散性和物理阻隔性能增加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氧化石墨 环氧树脂涂料 复合涂层 分散性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石墨烯复合防腐涂层研究进展
3
作者 黄哲伟 姜来旭 +1 位作者 朱一鸣 康思波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53-1660,共8页
石墨烯的无序随机排布已成为阻碍石墨烯复合防腐涂层性能进一步提升的瓶颈,现已从石墨烯定向排序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拓扑结构优化、定向排布策略和定向排布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该文介绍了石墨烯拓扑优化的理... 石墨烯的无序随机排布已成为阻碍石墨烯复合防腐涂层性能进一步提升的瓶颈,现已从石墨烯定向排序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拓扑结构优化、定向排布策略和定向排布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该文介绍了石墨烯拓扑优化的理论研究,梳理了几种石墨烯复合涂层屏蔽性能模型;阐述了基于电场和磁场的外场调控法,以及层层、蒸发诱导和抽滤诱导等自组装法两类调控策略的优缺点,概述了石墨烯定向排布对防腐涂层低频阻抗和服役寿命的影响规律;最后,提出了发展定向石墨烯复合防腐涂层工业应用的建议:通过有限元等模拟方法进一步优化石墨烯拓扑结构、开发适合工业化应用的大面积定向石墨烯复合涂层涂装技术、通过定向排布技术突破石墨烯的逾渗值瓶颈、妥善解决石墨烯纵向间距与涂层导电性之间的矛盾和制定定向石墨烯复合涂层测试的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序随机排布 定向石墨复合涂层 拓扑结构优化 定向排布策略 防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电压对羟基磷灰石-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HA-NrGO-CS)复合涂层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张立勋 祝敬佩 +3 位作者 王伟 张登基 黄家鑫 陈梓豪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01-4009,4015,共10页
利用电泳沉积和热还原相结合的方法,在ZK60镁合金表面制备不同沉积电压下的HA-NrGO-CS(羟基磷灰石-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三元复合涂层,XRD(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Mg^(2+)会掺杂到HA(羟基磷灰石)中影响HA(002)晶面的生长,使其沿(300)晶... 利用电泳沉积和热还原相结合的方法,在ZK60镁合金表面制备不同沉积电压下的HA-NrGO-CS(羟基磷灰石-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三元复合涂层,XRD(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Mg^(2+)会掺杂到HA(羟基磷灰石)中影响HA(002)晶面的生长,使其沿(300)晶面生长形成片或板状的HA再结晶晶体,Mg^(2+)掺杂从而减小复合涂层的晶粒尺寸形成更加均匀致密的复合涂层。红外和拉曼光谱证实了氮原子的掺杂和GO(氧化石墨烯)的有效还原。电化学结果显示,不同沉积电压下制备的HA-NrGO-CS复合涂层对基体都有一定的保护,140 V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涂层具有最大的E_(corr)(腐蚀电位):-0.28 V值和最小的I_(corr)(腐蚀电流密度):5.04μA/cm^(2)值,CR(腐蚀率)值:0.11 mm/year表明涂层能有效延缓基体合金的腐蚀速率,此时复合涂层具有最优的耐腐蚀性能。有效地解决了Mg基体作为潜在骨科植入材料在人体内腐蚀速率过快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合金 复合涂层 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N掺杂还原氧化石墨 电化学分析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增强冷喷涂-阳极氧化铝基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及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佘功浩 张怡颖 +5 位作者 韩兆康 刘志凯 张留艳 揭晓华 谭桂斌 莫卢亮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33-141,共9页
目的增强冷喷涂铝合金-阳极氧化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充分利用二维层状石墨烯优异的润滑特性,探究石墨烯对复合涂层相关性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超声分散和磁力搅拌的方法,利用铝粉的还原性将氧化石墨烯原位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 目的增强冷喷涂铝合金-阳极氧化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充分利用二维层状石墨烯优异的润滑特性,探究石墨烯对复合涂层相关性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超声分散和磁力搅拌的方法,利用铝粉的还原性将氧化石墨烯原位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将其包覆在7075Al合金颗粒的表面,通过冷喷涂和阳极氧化的复合工艺将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工艺“移植”到钢材表面,制备出7075Al-AAO和G/7075Al-AAO两种复合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拉曼光谱等手段分析涂层的形貌、成分、结构,开展涂层的硬度和摩擦磨损试验,最后通过SEM、3D激光共聚焦法观察磨痕形貌,并计算磨损率。结果7075Al-AAO涂层的硬度为208.1HV0.1,而G/7075Al-AAO涂层的硬度为319.1HV0.1,相较于经石墨烯改性前涂层的硬度提高了53.3%;G/7075Al-AAO涂层表现出更低的磨损率(4.42×10^(–4)mm^(3)·N^(–1)·m^(–1))和更小的摩擦因数(约为0.2),其磨损率相对于改性前涂层降低了近45%,摩擦因数仅为改性前涂层的1/2。结论经过石墨烯包覆改性与复合工艺处理后制备的G/7075Al-AAO涂层具有更高的硬度,更优异的减摩和耐磨性,这归因于原位转移并均匀分散于阳极氧化膜中的rGO增强了涂层的致密性和结合力,同时发挥了高强度和润滑减摩特性。石墨烯原位包覆改性及冷喷涂复合阳极氧化技术对高性能铝基耐磨涂层制备具有技术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冷喷涂 阳极氧化 耐磨性 自润滑 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环氧-PDMS涂层的热性能与防污性能研究
6
作者 陈君华 曾志浩 +4 位作者 江海林 沈嘉怡 唐伟灿 陈振兴 刘沙沙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67-272,280,共7页
为提高环氧涂层的隔热与防污性能,采用环氧树脂E51和环氧基封端PDMS作为基体、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作为固化剂,添加2-甲基咪唑促进剂,掺入不同含量的石墨烯,制备了石墨烯复合涂层,并对其热固化后的涂层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E51... 为提高环氧涂层的隔热与防污性能,采用环氧树脂E51和环氧基封端PDMS作为基体、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作为固化剂,添加2-甲基咪唑促进剂,掺入不同含量的石墨烯,制备了石墨烯复合涂层,并对其热固化后的涂层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E51与固化剂质量比为1∶0.4、E51与石墨烯质量比为1∶0.01、PDMS添加量为1 wt%时,涂层表现出最佳性能,其隔热温差约为38℃,在600℃时的残炭率为7.5%;此外,涂层还具有出色的疏水、疏油、防污、自清洁和耐热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环氧树脂 隔热 复合涂层 环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石墨烯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制备及防腐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爽 王良旺 +3 位作者 朱建康 张双红 郭华超 文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6,共6页
为了考察石墨烯的腐蚀促进活性,在石墨烯表面负载纳米二氧化硅对石墨烯进行绝缘改性,通过FT-IR、XPS、TEM和四探针表征手段对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将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添加到水性环氧树脂中测试其涂层防护性能和物... 为了考察石墨烯的腐蚀促进活性,在石墨烯表面负载纳米二氧化硅对石墨烯进行绝缘改性,通过FT-IR、XPS、TEM和四探针表征手段对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将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添加到水性环氧树脂中测试其涂层防护性能和物理性能。结果表明,加入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填料能提高水性环氧树脂涂层的防腐性能和物理性能;与纯环氧树脂涂层相比,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水性防腐涂层的氧气透过率(OTR)和水蒸气透过率(WVTR)分别降低了96.1%和95.4%;电化学测试表明石墨烯表面沉积二氧化硅可以屏蔽掉石墨烯的导电性,从而抑制其腐蚀促进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二氧化硅 腐蚀促进活性 复合材料 水性防腐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刀具的石墨烯复合涂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泽锴 弭弘尧 陈特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99,共4页
采用机械球磨后激光熔敷方法,在WC-6%Co数控机床刀具表面制备石墨烯-Cr Al Ni复合涂层,并进行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分析,以及与Cr Al Ni常规涂层的耐磨损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由石墨烯、Ni Al相和Cr组成,显著改善数控... 采用机械球磨后激光熔敷方法,在WC-6%Co数控机床刀具表面制备石墨烯-Cr Al Ni复合涂层,并进行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分析,以及与Cr Al Ni常规涂层的耐磨损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由石墨烯、Ni Al相和Cr组成,显著改善数控机床刀具的耐磨损性能和抗氧化性能。与Cr Al Ni常规涂层相比,石墨烯-Cr Al Ni复合涂层25℃磨损体积减小66%、250℃磨损体积减小72%、500℃磨损体积减小74%,900℃高温氧化60 min后质量增加率减小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cralni复合涂层 数控机床刀具 耐磨损性能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石墨烯添加量下MoS2基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及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李迎春 程蓓 +2 位作者 邱明 谷守旭 范恒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437-2444,共8页
为改善MoS2基固体润滑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和耐蚀性能,制备了不同石墨烯(GE)添加量的MoS2复合涂层,利用HSR-2M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分析了其磨损机理,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EIS)研究了涂层在3.5%NaCl溶液... 为改善MoS2基固体润滑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和耐蚀性能,制备了不同石墨烯(GE)添加量的MoS2复合涂层,利用HSR-2M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分析了其磨损机理,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EIS)研究了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0.8-GE/MoS2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和耐腐蚀性能最优,其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232和2.379×10^-13 m^3/(N·m),较未添加石墨烯的MoS2涂层分别降低了49.56%和43%,腐蚀速率(1.96×10^-8 A/cm2)较纯MoS2涂层(5.54×10^-6 A/cm2)降低了近2个数量级。石墨烯的二维片状结构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能,在涂层中均匀分布时能有效阻隔腐蚀介质的渗透,因此,石墨烯的添加提高了MoS2基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石墨烯的最优添加量为0.8%(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二硫化钼 复合涂层 摩擦磨损 耐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煤器表面耐腐超导热石墨烯复合涂层的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俐俊 张浩 +1 位作者 苑昭阔 袁志成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8-523,共6页
为解决燃煤电厂省煤器的磨损及腐蚀问题,同时不影响其换热性能,通过添加石墨烯改性瓷釉,并采用喷涂技术制备新型石墨烯复合涂层.对石墨烯复合涂层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硬度测试、静态硫酸腐蚀试验、导热性能测试及拉伸试验,研究其性... 为解决燃煤电厂省煤器的磨损及腐蚀问题,同时不影响其换热性能,通过添加石墨烯改性瓷釉,并采用喷涂技术制备新型石墨烯复合涂层.对石墨烯复合涂层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硬度测试、静态硫酸腐蚀试验、导热性能测试及拉伸试验,研究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石墨烯复合涂层的结构致密,孔隙率小且硬度大,耐磨、耐腐性能良好,可以有效地保护基体材料.石墨烯复合涂层的导热系数达到38 W·(m·K)^(-1),远优于传统的陶瓷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煤器 石墨复合涂层 超导热 耐磨 耐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铜粉复合涂层的电磁特性与吸波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淑静 张梦欣 +2 位作者 李亮 樊岸青 刘让同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9-54,共6页
以石墨烯/铜粉为原料,探讨不同含量石墨烯/铜粉复合涂层的吸波性能。通过扫描电镜、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手段分析复合涂层的形貌结构及反射损耗等。结果表明:在8.0~12.5 GHz测试频段范围内,随着石墨烯和铜粉的加入,复合涂层的电磁参数提高... 以石墨烯/铜粉为原料,探讨不同含量石墨烯/铜粉复合涂层的吸波性能。通过扫描电镜、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手段分析复合涂层的形貌结构及反射损耗等。结果表明:在8.0~12.5 GHz测试频段范围内,随着石墨烯和铜粉的加入,复合涂层的电磁参数提高,当涂层中含11%铜粉或15%石墨烯时,其反射率分别达-14.71 dB与-19.14 dB,有效吸收频带宽为2.11 GHz与2.31 GHz;二者复合后,电磁吸收强度增加,最小反射率达-25.73 dB,有效吸收频带宽为3.23 GHz,电磁屏蔽效能增加至36.38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粉 石墨 复合涂层 电磁参数 反射损耗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偏钒酸钠/有机硅氧烷改性树脂复合防腐蚀涂层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均 陈宇 卢海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2-286,共5页
目的研究石墨烯/偏钒酸钠/有机硅氧烷改性树脂复合防腐蚀涂层对碳钢板的防腐性能。方法采用高分子辅助电化学法合成具有优异水分散性的功能化石墨烯,并将其加入到偏钒酸钠/有机硅氧烷改性树脂涂层中,用于碳钢板的表面防腐。通过透射电... 目的研究石墨烯/偏钒酸钠/有机硅氧烷改性树脂复合防腐蚀涂层对碳钢板的防腐性能。方法采用高分子辅助电化学法合成具有优异水分散性的功能化石墨烯,并将其加入到偏钒酸钠/有机硅氧烷改性树脂涂层中,用于碳钢板的表面防腐。通过透射电镜、拉曼光谱和纳米粒度仪对石墨烯的结构和水分散性进行了表征。利用Tafel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硫酸铜点滴试验,研究了石墨烯/偏钒酸钠/有机硅氧烷改性树脂复合涂层的耐蚀性能。结果透射电镜和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成功制备了石墨烯,且石墨烯的Zeta电位值约为-50 m V,赋予了石墨烯优异的水分散性。Tafel曲线测试显示,相对于偏钒酸钠/有机硅氧烷改性树脂复合涂层,加入石墨烯后,复合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明显下降,当石墨烯含量为0.10%(占有机硅氧烷改性树脂的质量百分比)时,腐蚀电流密度下降至0.554×10-6 A/cm2。电化学阻抗谱测试中,石墨烯含量为0.10%的复合涂层的阻抗值最大,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结论所制备石墨烯的加入能够提高石墨烯/偏钒酸钠/有机硅氧烷改性树脂复合涂层对腐蚀因素(水和氧气)的阻隔作用,使复合涂层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水分散性 功能化 电化学剥离 复合涂层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改性聚氨酯/Sm_2O_3复合涂层的近红外吸收与耐温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伟钢 吴佳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提高聚氨酯(PU)/Sm_2O_3复合涂层的近红外吸收与耐温性能。方法以Sm_2O_3为颜料、PU为黏合剂、石墨烯为改性剂,采用喷涂法制备得到了石墨烯改性PU/Sm_2O_3复合涂层。从近红外反射率、外观、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系统研究了石墨... 目的提高聚氨酯(PU)/Sm_2O_3复合涂层的近红外吸收与耐温性能。方法以Sm_2O_3为颜料、PU为黏合剂、石墨烯为改性剂,采用喷涂法制备得到了石墨烯改性PU/Sm_2O_3复合涂层。从近红外反射率、外观、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系统研究了石墨烯改性对涂层近红外吸收及耐温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石墨烯改性可明显降低PU/Sm_2O_3复合涂层对1.06μm近红外光的反射率,当石墨烯添加量为8%(占Sm_2O_3质量的百分比)时,可使涂层对1.06μm近红外光的反射率从改性前的60.4%降低为17.3%,大大提升了涂层对1.06μm激光的隐身效能。石墨烯改性可使涂层的耐温性能有所增强,改性涂层因热处理而颜色加深的现象有所改善。同时改性涂层相比未改性涂层可保持更加稳定和优越的力学性能,改性涂层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硬度、附着力和耐冲击强度可分别保持在3H、1级和50 kg·cm。结论石墨烯改性可明显提高PU/Sm_2O_3复合涂层的近红外吸收性能,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涂层的耐温性能,从而使涂层可较好地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石墨 近红外吸收 耐温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对聚氨酯/Al复合涂层光泽度及红外发射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伟钢 曾银伍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5-178,共4页
目的在不明显升高聚氨酯(PU)/Al复合涂层红外发射率的前提下,明显降低涂层的光泽度,获得低光泽与低发射率兼容的功能涂层。方法采用石墨烯改性PU/Al复合涂层,系统研究石墨烯改性对涂层的微结构、光泽度、红外发射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目的在不明显升高聚氨酯(PU)/Al复合涂层红外发射率的前提下,明显降低涂层的光泽度,获得低光泽与低发射率兼容的功能涂层。方法采用石墨烯改性PU/Al复合涂层,系统研究石墨烯改性对涂层的微结构、光泽度、红外发射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当石墨烯添加量(占Al粉质量的百分比)小于6%时,石墨烯改性可明显降低涂层的光泽度,且对涂层发射率的影响不明显。当石墨烯添加量为4%时,可使涂层同时具备低光泽与低发射率性能,其值分别为11.0和0.245。涂层的力学性能对石墨烯改性并不敏感,改性前后涂层的硬度、附着力和耐冲击强度分别可达到3H,1级和50kg·cm。结论石墨烯改性可明显降低PU/Al复合涂层的光泽度。当石墨烯添加量合适时,可使涂层同时具备低光泽与低发射率性能,从而实现涂层的红外与可见光兼容隐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石墨 光泽度 红外发射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对聚氨酯/Al复合涂层耐盐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伟钢 卢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3-167,共5页
目的提高聚氨酯(PU)/Al复合涂层的耐盐水性能。方法以石墨烯为改性剂、PU为粘合剂、Al粉为颜料,采用刮涂法制备石墨烯改性PU/Al复合涂层,分析探讨改性前后涂层经盐水腐蚀不同时间后,微结构、红外发射率、光泽度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及... 目的提高聚氨酯(PU)/Al复合涂层的耐盐水性能。方法以石墨烯为改性剂、PU为粘合剂、Al粉为颜料,采用刮涂法制备石墨烯改性PU/Al复合涂层,分析探讨改性前后涂层经盐水腐蚀不同时间后,微结构、红外发射率、光泽度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及成因。结果石墨烯改性涂层的发射率对盐水腐蚀的稳定性改善明显,经盐水腐蚀21 d后,发射率仅从腐蚀前的0.335上升为腐蚀后的0.355。经长时间盐水腐蚀后,改性后涂层比改性前涂层具有更低的发射率。在不同的盐水腐蚀时间内,改性后涂层比改性前涂层均具有更低的光泽度,且稳定性较高,经盐水腐蚀21d后,改性后涂层的光泽度仍然可保持在16.1,这有利于实现涂层的低发射率与低光泽兼容。改性前后涂层的硬度、附着力对盐水腐蚀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说明石墨烯改性对改善涂层耐冲击强度及盐水腐蚀的稳定性作用有限,后续仍需进一步研究改进。结论石墨烯改性可明显提高PU/Al复合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及光泽度对盐水腐蚀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Al复合涂层 石墨 红外发射率 光泽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石墨烯基复合涂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书华 段云飞 +4 位作者 崔佳伟 王树立 饶永超 李家波 卢小蝶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8-94,共7页
基于不同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石墨烯的改性方法,综述了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石墨烯基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石墨烯的机理,论述了改性复合涂层的合成方法。最后对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石墨烯基复合防腐蚀涂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 基于不同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石墨烯的改性方法,综述了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石墨烯基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石墨烯的机理,论述了改性复合涂层的合成方法。最后对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石墨烯基复合防腐蚀涂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纳米粒子 复合涂层 防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耐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兰 高玉凯 +1 位作者 李纳 安子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85-89,共5页
用匀胶旋涂法在7075铝合金表面制备了与基底结合良好的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分别采用SEM和显微硬度计对该复合涂层的表面形貌和硬度进行分析,并测量了复合涂层与基底的结合力;研究了石墨烯含量、涂层厚度对复合涂层耐腐蚀性的影响... 用匀胶旋涂法在7075铝合金表面制备了与基底结合良好的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分别采用SEM和显微硬度计对该复合涂层的表面形貌和硬度进行分析,并测量了复合涂层与基底的结合力;研究了石墨烯含量、涂层厚度对复合涂层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能明显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当石墨烯含量为0.5wt%、复合涂层厚度为100μm时,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耐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纳米片 复合涂层 耐腐蚀性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对聚氨酯/青铜复合涂层耐温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张伟钢 姚冬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56-4160,共5页
以青铜粉为功能颜料,聚氨酯(PU)为黏合剂,石墨烯为改性剂,采用刮涂法制备得到了石墨烯改性PU/青铜复合涂层。系统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及时间对所制备涂层外观、微结构、红外发射率及附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改性可提高涂层的导热和... 以青铜粉为功能颜料,聚氨酯(PU)为黏合剂,石墨烯为改性剂,采用刮涂法制备得到了石墨烯改性PU/青铜复合涂层。系统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及时间对所制备涂层外观、微结构、红外发射率及附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改性可提高涂层的导热和散热效果,从而可提升涂层的耐温性能。相比改性前涂层,石墨烯改性后涂层的外观、微结构、红外发射率及附着力等均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所制备石墨烯改性涂层在170℃下可长时间使用,在此温度下热处理100h后,涂层的外观、微结构仍然保持不变,发射率可低至0.216,附着力可保持在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石墨 红外发射率 耐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还原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涂层的制备及防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贾营坤 陈培 +1 位作者 张青红 孙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57-1263,共7页
将高温热还原氧化石墨烯(TRGO)作为二维纳米填料添加到聚酰亚胺(PI)聚合物基质中,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TRGO/PI纳米复合耐蚀涂层,采用交流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评估了涂层在模拟海水(3.5wt%Na 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与... 将高温热还原氧化石墨烯(TRGO)作为二维纳米填料添加到聚酰亚胺(PI)聚合物基质中,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TRGO/PI纳米复合耐蚀涂层,采用交流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评估了涂层在模拟海水(3.5wt%Na 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与纯PI涂层相比,添加TRGO可以显著提高涂层的电阻和腐蚀防护效率;当TRGO的添加量为0.3wt%时,对涂层耐蚀性能的增强效果最好,最大涂层电阻为1.3176×10~6?,最高腐蚀防护效率可达到99.65%,其防蚀增益与片层结构TRGO的物理阻隔性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聚酰亚胺 耐腐蚀 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石墨烯复合涂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翔 吴王平 +9 位作者 黄佳琪 江兰兰 孙致平 江鹏 陈从平 张屹 宋新隆 刘坤明 产国宏 郑国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7-125,139,共10页
对石墨烯与各种材料的复合涂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主要包括金属-石墨烯复合涂层的制备方式、制备工艺、石墨烯的分散性以及石墨烯的添加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电沉积、化学镀和电刷镀等制备方式都可以获得均匀致密的复合涂层,石墨烯的加入... 对石墨烯与各种材料的复合涂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主要包括金属-石墨烯复合涂层的制备方式、制备工艺、石墨烯的分散性以及石墨烯的添加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电沉积、化学镀和电刷镀等制备方式都可以获得均匀致密的复合涂层,石墨烯的加入细化了涂层的晶粒,使涂层的微观形貌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石墨烯作为第二相粒子添加时,机械超声分散效果较差,一般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再配合机械超声分散的方式来分散石墨烯,表面活性剂中的阴离子活性剂与阳离子活性剂配合使用分散效果较好。另外,还有一种保持石墨烯在溶液中浓度动态平衡的方法也有较好的效果。石墨烯作为第二相粒子加入金属涂层中,增强了金属涂层的导热、导电、耐磨、硬度和耐腐蚀等方面性能。最后,分析展望了金属与石墨烯复合涂层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复合涂层 电沉积 分散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