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橡胶/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耐核辐射性能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尧华 林宇 +4 位作者 张栋葛 陈春蕾 吴国章 张衍 栾伟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02-1407,共6页
采用乳液共混和原位还原法制备了天然橡胶(NR)/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γ射线辐照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GO以少数几层堆叠片层结构均匀分散于NR基体中.RGO的加入可显著提高NR的力学性能和... 采用乳液共混和原位还原法制备了天然橡胶(NR)/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γ射线辐照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GO以少数几层堆叠片层结构均匀分散于NR基体中.RGO的加入可显著提高NR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加入质量分数为0.6%的RGO可使材料拉伸强度由(22±1.4)MPa提升至(25±1.1)MPa,质量损失50%对应的温度(T50)升高6.4℃.经200 k Gy的γ射线辐射后,纯NR的拉伸强度和T50分别下降了75%和4.5℃,而NR/RGO-0.6%复合体系仅分别下降了56%和1.2℃.揭示了RGO提高材料耐辐射性能的机理,由于RGO可捕捉猝灭因辐射产生的自由基,从而减弱了辐射老化降解和交联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耐辐射性 拉伸强度 热稳定性 自由基猝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合成及其在光催化氧化降解和还原制备氢能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康乐 张耀君 +2 位作者 杨梦阳 张力 张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54-62,共9页
石墨烯因独特的二维纳米结构和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已经成为近年来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作为一类新型的碳基材料,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多相光催化的诸多方面。对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光催化还原制氢原理、... 石墨烯因独特的二维纳米结构和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已经成为近年来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作为一类新型的碳基材料,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多相光催化的诸多方面。对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光催化还原制氢原理、光催化氧化染料降解原理、光催化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光催化氧化污染物降解、光催化还原制氢以及CO2还原制甲醇中的应用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对一些新的光催化反应以及反应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光催化氧化 光催化还原 污染物降解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D合成的掺杂BNx-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和发光性能
3
作者 高本领 党纯 +1 位作者 王毅 王必本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52-1259,共8页
用B4C为硼源,利用CVD系统在N2-H2等离子体中合成了掺杂BN_x纳米棒,接着在掺杂BN_x纳米棒表面用CH4生长了石墨烯纳米片,制备出掺杂BN_x-石墨烯三维纳米复合材料。一系列表征结果说明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由C和O共掺杂的BN_x纳米棒和石墨烯... 用B4C为硼源,利用CVD系统在N2-H2等离子体中合成了掺杂BN_x纳米棒,接着在掺杂BN_x纳米棒表面用CH4生长了石墨烯纳米片,制备出掺杂BN_x-石墨烯三维纳米复合材料。一系列表征结果说明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由C和O共掺杂的BN_x纳米棒和石墨烯纳米片组成,其形成与碳氢基团的转换和掺杂BN_x纳米棒的形变在石墨烯纳米片中产生的应力有关。室温发光性能表明石墨烯纳米片对掺杂BN_x纳米棒的紫外光和绿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起源于掺杂BN_x-石墨烯界面上的电荷转移和电子散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BNx-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化学气相沉积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钇掺杂钛酸锂/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4
作者 闫共芹 袭沂东 祝玉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0-289,共10页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基底,钛酸四丁酯、一水合氢氧化锂、六水合硝酸钇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前驱体,在N2气氛保护下高温煅烧合成了钇掺杂钛酸锂/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采用SEM、XRD、EDS、Raman...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基底,钛酸四丁酯、一水合氢氧化锂、六水合硝酸钇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前驱体,在N2气氛保护下高温煅烧合成了钇掺杂钛酸锂/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采用SEM、XRD、EDS、Raman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形貌、结构和成分表征。将复合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循环法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片状钛酸锂包覆在氧化石墨烯片上形成了钇掺杂钛酸锂/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下,钇掺杂量为8%(以钛酸锂的物质的量为基准,下同)的纳米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5.5mA·h/g,经过100圈充放电循环后容量衰减几乎为0,经过200圈循环后容量衰减1.59%,经过300圈循环后容量衰减3.24%,与目前容量保持率只有80%左右的石墨负极相比有明显的改进。钇元素的掺杂和钛酸锂包覆氧化石墨烯形式的复合材料可以减小钛酸锂电极在充放电循环中的极化程度,从而改善了材料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掺杂钛酸锂/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溶剂热-煅烧合成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室温制备及其结构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尹奎波 朱逸宇 +4 位作者 韩宇龙 赵安璞 李萍萍 周明杰 孙立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7-190,共4页
在室温条件下利用水合肼将氧化石墨烯和AgNO3还原获得Ag-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EDX)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g-石墨烯复合材料中石... 在室温条件下利用水合肼将氧化石墨烯和AgNO3还原获得Ag-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EDX)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g-石墨烯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的含氧官能团数量大幅降低,氧化石墨烯已被还原为石墨烯;Ag纳米颗粒附着在石墨烯表面,Ag纳米颗粒的平均尺寸为25 nm,该复合材料表现出很强的表面增强拉曼效应,有望在非线性光学、传感器、电催化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TEM XRD XPS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锡粒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真空热还原制备及其在近红外胰腺癌热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程金生 朱文娟 +1 位作者 万维宏 张志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4-57,61,共5页
利用真空热还原法制备得到氧化锡粒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SnO2/GR),该过程中,石墨烯氧化物原料既是氧化锡粒子的有效载体来源,也是新型的活泼氧给体,可同步将零价锡氧化为正四价锡,石墨烯氧化物原料则被还原为石墨烯。利用透射电镜(TEM... 利用真空热还原法制备得到氧化锡粒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SnO2/GR),该过程中,石墨烯氧化物原料既是氧化锡粒子的有效载体来源,也是新型的活泼氧给体,可同步将零价锡氧化为正四价锡,石墨烯氧化物原料则被还原为石墨烯。利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分别对氧化锡粒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和尺寸、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该新型材料在近红外(NIR)激光照射下的强光热转化性能,使相比健康细胞更易受到温度影响的胰腺肿瘤细胞内部产生过高热(Hyperthermia),从而诱导胰腺肿瘤细胞热损伤及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在1064nm近红外激光照射下,对照组胰腺肿瘤细胞仍保持较高活性,而实验组的胰腺肿瘤细胞活力则大幅降至5.03%,充分显示了氧化锡粒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胰腺肿瘤热疗领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锡粒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胰腺癌 光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优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吸附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兴富 曹人升 +2 位作者 黄先飞 胡继伟 吴先亮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12-120,共9页
鉴于石墨烯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笔者对其作为载体掺杂不同物质制备出的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在污染水体中吸附重金属等污染物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结合人工智能建模技术优化去除污染水体中重金属过程的工艺参数,能进一步提... 鉴于石墨烯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笔者对其作为载体掺杂不同物质制备出的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在污染水体中吸附重金属等污染物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结合人工智能建模技术优化去除污染水体中重金属过程的工艺参数,能进一步提升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对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效率,对污水修复治理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此外,笔者还通过石墨烯负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应用及基于人工智能建模优化去除过程的案例对不同优化方法进行了归纳,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建模研究,在有效降低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成本的同时,提高其在应用中的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污染水体 重金属 人工智能 建模与优化 吸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坚 徐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6-44,共9页
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石墨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因其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首先简单介绍了石墨烯及其常用制备方法,然后详细介绍了石墨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 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石墨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因其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首先简单介绍了石墨烯及其常用制备方法,然后详细介绍了石墨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最后展望了其在锂电负极的应用前景和未来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石墨纳米复合材料 负极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DNA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新 张纪梅 代昭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64-1168,共5页
以柠檬酸钠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备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被柠檬酸钠羧基化后与末端氨基修饰的DNA发生键合,制备DNA探针,并以蒽醌-2-磺酸钠(AQMS)为杂交指示剂检测DNA序列的特异性.结果表明:基于石墨烯-金纳米粒子修饰的DNA... 以柠檬酸钠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备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被柠檬酸钠羧基化后与末端氨基修饰的DNA发生键合,制备DNA探针,并以蒽醌-2-磺酸钠(AQMS)为杂交指示剂检测DNA序列的特异性.结果表明:基于石墨烯-金纳米粒子修饰的DNA传感器可选择性区分单碱基错配的目标DNA序列;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特异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生物传感器 DNA固定 石墨-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柠檬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结点梁单元和分层法的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
10
作者 彭昶玮 黄君 +2 位作者 吴宇 叶太智 黄立新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26,61,共10页
通过建立三明治代表体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对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分析与预测。在有限元建模中,采用柔性结点梁单元模拟石墨烯结构,采用分层法处理材料属性梯度变化的黏结界面层,采用8结点六面体实体单元离散环氧树脂... 通过建立三明治代表体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对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分析与预测。在有限元建模中,采用柔性结点梁单元模拟石墨烯结构,采用分层法处理材料属性梯度变化的黏结界面层,采用8结点六面体实体单元离散环氧树脂基体。首先通过与文献给出的石墨烯杨氏模量实验值和模拟计算值对比,确定柔性结点梁单元的柔性系数,然后在不考虑黏结界面层的情况下,预测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E_(cx),预测结果与混合率(Role of Mixture,简称“ROM”)公式的计算结果非常吻合,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杨氏模量E_(cx)和剪切模量G_(xy)的数值算例,讨论了分层法处理材料属性梯度变化的黏结界面层的收敛性,结果表明当黏结界面层划到8层时,已经得到很好的收敛结果。当考虑黏结界面层时,杨氏模量E_(cx)的预测结果大于ROM结果,并且在黏结界面层材料属性指数函数分布情况下,E_(cx)计算值比ROM值更接近实验值,验证了考虑黏结界面层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柔性结点梁单元 分层法 有限元分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在石墨烯/金纳米/聚吡咯复合材料上的固定及杂交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明花 杨光 +5 位作者 张园厂 康萌萌 何领好 冯孝中 彭东来 张治红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6-11,共6页
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石墨烯/金纳米/聚吡咯(G/AuNPs/PPy)纳米复合材料,并在其表面进行DNA的固定及杂交.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元素组成和表面... 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石墨烯/金纳米/聚吡咯(G/AuNPs/PPy)纳米复合材料,并在其表面进行DNA的固定及杂交.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元素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DNA固定及杂交前后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和质量的变化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等方法测试,结果表明,G/AuNPs/PPy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G/AuNPs二元材料,且DNA在复合材料表面的固定量可达307 ng,同时能检测到357 ng完全匹配靶向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金纳米/聚吡咯复合材料 DNA固定及杂交 电化学交流阻抗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纳米棒/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桂阳海 孔华杰 +3 位作者 刘贝贝 付柯瑞 王槐顺 袁朝圣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7-11,共5页
以钨酸钠和盐酸为原料、草酸和硫酸钠为辅助剂,采用水热法制备纯WO3,进一步掺杂氧化石墨烯(GO)制备WO3纳米棒/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XRD,FE-SEM,RAMAN,FTIR等手段对不同GO掺杂量的WO3纳米棒/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采用静态配气法对该... 以钨酸钠和盐酸为原料、草酸和硫酸钠为辅助剂,采用水热法制备纯WO3,进一步掺杂氧化石墨烯(GO)制备WO3纳米棒/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XRD,FE-SEM,RAMAN,FTIR等手段对不同GO掺杂量的WO3纳米棒/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采用静态配气法对该材料进行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纯WO3为单斜晶相,WO3纳米棒/石墨烯复合材料为四方晶相,且随着GO掺杂量的增加,纳米棒的长径比逐渐增大;当GO掺杂量为1.0 wt%时,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较好,加热电压为2.96 V(约155℃),对5×10-6H2的灵敏度达1.779,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为3 s和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3纳米棒/石墨复合材料 水热法 气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片增强纳米复合材料微米圆柱壳的振动和稳定性
13
作者 张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13965-13972,共8页
基于一阶剪切变形壳理论和应变梯度弹性理论(strain gradient elasticity theory,SGET),研究石墨烯片增强纳米复合材料(graphene platelets-reinforced nanocomposite,GPLRNC)微米圆柱壳的稳定性和自由振动。首先,通过Hamilton变分原理... 基于一阶剪切变形壳理论和应变梯度弹性理论(strain gradient elasticity theory,SGET),研究石墨烯片增强纳米复合材料(graphene platelets-reinforced nanocomposite,GPLRNC)微米圆柱壳的稳定性和自由振动。首先,通过Hamilton变分原理得到系统模型的控制微分方程。其次,利用Navier法获得GPLRNC微米壳的固有频率和临界屈曲载荷的解析解。结果表明:石墨烯片(graphene platelets,GPLs)的充填质量和分布模式影响微米壳的稳定性和振动特性。当壳体内部石墨烯片的质量分数给定时,微米壳在石墨烯片的O-GPLRNC分布下具有最高的固有频率和临界屈曲载荷,在X-GPLRNC分布下则反之。此外,材料长度尺度参数、石墨烯片几何尺寸和微米壳几何尺寸对GPLRNC微米圆柱壳的稳定性和自由振动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片增强纳米复合材料(GPLRNC) 微米圆柱壳 应变梯度弹性理论(SGET) 一阶剪切变形壳理论 稳定性 自由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热膨胀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胡荣杰 甯尤军 +3 位作者 肖藤 雷玲 阿拉木斯 胡宁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0-57,共8页
石墨烯/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因其各项优异性能而备受关注,但关于石墨烯/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膨胀特性的研究尚未成熟,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首先利用超声波分散、行星搅拌及恒温固化等技术制备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并... 石墨烯/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因其各项优异性能而备受关注,但关于石墨烯/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膨胀特性的研究尚未成熟,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首先利用超声波分散、行星搅拌及恒温固化等技术制备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制备工艺进行逐步改进,最终得到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备工艺。实验中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1.0%~5.0%。然后对所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进行测试,同时对该纳米复合材料在30~120℃范围内的热膨胀特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添加石墨烯,可得到具有较好导电特性的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并可有效降低高分子树脂材料的热膨胀率,且随着石墨烯含量比的增加,纳米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率降低幅度会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石墨/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热膨胀特性 零热膨胀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丹椿 李磊 +3 位作者 姜磊 刘鎏 顾健 陶博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2-246,共5页
采用液相自组装-高温还原法,以纳米TiO2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制备得到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TiO2(rGO@TiO2)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和拉曼光谱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进行... 采用液相自组装-高温还原法,以纳米TiO2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制备得到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TiO2(rGO@TiO2)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和拉曼光谱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采用接触角测试对样品的疏水性进行了评价;以染料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以紫外光为光源,对rGO@TiO2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制备出rGO@TiO2复合材料,且复合材料中rGO很好地吸附在TiO2表面;rGO@TiO2表现出一定的疏水性,水接触角可达129.4°;而且rGO@TiO2对亚甲基蓝具有很好的光降解作用,10min内的降解率达到7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TiO2纳米复合材料 催化剂 污染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温度传感器的热电阻效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藤 刘聪 +3 位作者 刘奕贤 吴良科 宁慧铭 阿拉木斯 《重庆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8-45,共8页
随着对温度传感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研制一种新型高性能温度传感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石墨烯(graphene)为填料,环氧树脂(EP)为基体,通过超声及行星搅拌共混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薄片,并在其两端加上电极制... 随着对温度传感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研制一种新型高性能温度传感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石墨烯(graphene)为填料,环氧树脂(EP)为基体,通过超声及行星搅拌共混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薄片,并在其两端加上电极制成温度传感器试件。同时,在温度范围30~100℃内研究了不同石墨烯含量对该纳米复合材料热-电阻效应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温度传感器在测试温度升高时表现出负温度系数(NTC)效应,并且电阻以近似线性的趋势减小。另外,温度传感器中石墨烯的含量越高,电阻减小的幅度越小。同一传感器试件经过3次循环热处理之后,其热-电阻关系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环氧树脂 石墨/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 温度传感器 负温度系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去除水溶液中无机/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智阳 廖磊 +1 位作者 颜嘉庆 邓善桥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9-455,共7页
综述了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无机/有机污染物去除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溶液pH、离子强度、天然有机物种类、浓度及温度等对该类材料吸附无机/有机污染物的影响,也探讨了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再生性。
关键词 无机/有机污染物 石墨纳米复合材料 吸附 去除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铂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测定对氨基苯酚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彩云 范丽芳 +3 位作者 张国娟 王贵珍 郭玉晶 董川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9-144,共6页
本工作通过简单的湿化学方法制备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功能化的石墨烯/铂纳米粒子复合材料(PtNPs/PDDA-GNs),基于该材料构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对氨基苯酚(PAP)的检测。由于该传感器同时具有石墨烯高的比表... 本工作通过简单的湿化学方法制备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功能化的石墨烯/铂纳米粒子复合材料(PtNPs/PDDA-GNs),基于该材料构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对氨基苯酚(PAP)的检测。由于该传感器同时具有石墨烯高的比表面、优异的导电性能,以及铂纳米粒子(PtNPs)优良的催化性能,因而对PAP具有极好的吸附和催化氧化性能。实验成功地实现了对PAP的高灵敏检测,其线性工作范围为10.0~1 000μmol/L,检测限(S/N=3)为3.0μmol/L。此外,将所构建的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回收率为98.0%~1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对氨基苯酚 石墨/铂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聚二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2)/碳纳米管/石墨烯/泡沫镍复合材料制备及储锂性能评价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翟雪 乔金硕 +2 位作者 樊铖 孙旺 毛竹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17,共5页
针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实际应用问题,设计了MnO_(2)/碳纳米管/石墨烯/泡沫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评价综合实验。实验先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基底,再经水热反应沉积二氧化锰制备自组装电极;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氮吸脱... 针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实际应用问题,设计了MnO_(2)/碳纳米管/石墨烯/泡沫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评价综合实验。实验先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基底,再经水热反应沉积二氧化锰制备自组装电极;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氮吸脱附法等技术和电化学手段对其结构、微观形貌、储锂性能进行表征和评价。该实验涉及纳米材料制备、微观结构表征、电池装配工艺、储能性能评价等多个环节,涵盖了电化学、固态物理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以热点应用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实际科研成果,能够多维度地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_(2)/碳纳米管/石墨/泡沫镍复合材料 水热法 储锂性能 综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石墨烯/纳米粒子复合基底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晓晴 崔少丽 +4 位作者 童广 鲍俊 曾超 罗伟 陈伟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0,共10页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自从被发现以来在单分子检测、生物医学体系、环境科学、纳米材料以及传感器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其SERS增强因子、物质吸附能力等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SERS的基底材料...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自从被发现以来在单分子检测、生物医学体系、环境科学、纳米材料以及传感器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其SERS增强因子、物质吸附能力等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SERS的基底材料及结构。相比于纳米粒子的SERS基底,石墨烯/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SERS基底由于石墨烯额外的化学增强作用、表面分子富集和荧光淬灭等功能而受到各国研究人员的重视。首先分析了石墨烯/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SERS增强机理,然后从材料制备和基底结构两个方面综述了石墨烯/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在SERS上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石墨/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增强因子 衬底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