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烯纳米片增强银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松 李爱坤 +4 位作者 侯攀 张吉明 陈永泰 谢明 刘满门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8-13,共6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成功制备了石墨烯增强块状银基复合材料。在V型混粉机中混粉制得含银-0.2%石墨烯纳米片(质量分数)复合粉末并使用冷等静压在200 MPa条件下将复合粉末压制成形。使用热等静压在750℃/100MPa条件下烧结获得石墨烯纳米片...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成功制备了石墨烯增强块状银基复合材料。在V型混粉机中混粉制得含银-0.2%石墨烯纳米片(质量分数)复合粉末并使用冷等静压在200 MPa条件下将复合粉末压制成形。使用热等静压在750℃/100MPa条件下烧结获得石墨烯纳米片增强银基复合材料,然后在850℃条件下进行热挤压获得丝材,挤压比为40。用SEM、TEM和静态拉伸试验等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分布均匀,银基体与石墨烯之间界面结合良好。与未增强的银基体相比,银-0.2%石墨烯纳米片复合材料具有显著提高的强度而不损失塑性,表明石墨烯纳米片是银基复合材料理想的增强相。复合材料断口形貌显示出大量韧窝和撕裂棱,其断裂特征为典型的韧窝聚合型延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基复合材料 石墨纳米 粉末冶金 力学性能 断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片增强纳米复合材料微米圆柱壳的振动和稳定性
2
作者 张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13965-13972,共8页
基于一阶剪切变形壳理论和应变梯度弹性理论(strain gradient elasticity theory,SGET),研究石墨烯片增强纳米复合材料(graphene platelets-reinforced nanocomposite,GPLRNC)微米圆柱壳的稳定性和自由振动。首先,通过Hamilton变分原理... 基于一阶剪切变形壳理论和应变梯度弹性理论(strain gradient elasticity theory,SGET),研究石墨烯片增强纳米复合材料(graphene platelets-reinforced nanocomposite,GPLRNC)微米圆柱壳的稳定性和自由振动。首先,通过Hamilton变分原理得到系统模型的控制微分方程。其次,利用Navier法获得GPLRNC微米壳的固有频率和临界屈曲载荷的解析解。结果表明:石墨烯片(graphene platelets,GPLs)的充填质量和分布模式影响微米壳的稳定性和振动特性。当壳体内部石墨烯片的质量分数给定时,微米壳在石墨烯片的O-GPLRNC分布下具有最高的固有频率和临界屈曲载荷,在X-GPLRNC分布下则反之。此外,材料长度尺度参数、石墨烯片几何尺寸和微米壳几何尺寸对GPLRNC微米圆柱壳的稳定性和自由振动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增强纳米复合材料(gplrnc) 微米圆柱壳 应变梯度弹性理论(SGET) 一阶剪切变形壳理论 稳定性 自由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纳米片复合增强AZ91镁基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3
作者 袁秋红 刘勇 +3 位作者 周国华 李庆煜 李是捷 曾小勤 《精密成形工程》 2020年第5期37-45,共9页
目的解决纳米碳材料在镁基体中分散难的瓶颈问题,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的镁合金复合材料。方法采用超声工艺将质量分数为3.0%的碳纳米管插入到质量分数为0.5%的石墨烯纳米片的片层之间,添加到AZ91镁合金基体中,借助粉末冶金技术+热挤压工... 目的解决纳米碳材料在镁基体中分散难的瓶颈问题,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的镁合金复合材料。方法采用超声工艺将质量分数为3.0%的碳纳米管插入到质量分数为0.5%的石墨烯纳米片的片层之间,添加到AZ91镁合金基体中,借助粉末冶金技术+热挤压工艺制备了0.5%GNS+3.0%CNTs复合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界面结合。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形貌。结果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伸长率和显微硬度分别为(274±5.0)MPa,(8.4±0.2)%,HV(90.5±1.8),与基体合金相比,分别提高了63.1%,20.0%,20.1%。结论GNS+CNTs的加入有效细化了基体合金的晶粒组织,且与镁基体形成了较好的界面结合,促使细晶强化、应力转移强化等各种强化机制的共同作用,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纳米 石墨纳米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9
4
作者 燕绍九 杨程 +3 位作者 洪起虎 陈军洲 刘大博 戴圣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采用球磨和粉末冶金方法成功制备出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命名为铝基烯合金。首次发现石墨烯纳米片的添加在保持材料良好塑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其强度。利用OM,SEM和TEM对铝基烯合金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其拉伸性能。结果... 采用球磨和粉末冶金方法成功制备出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命名为铝基烯合金。首次发现石墨烯纳米片的添加在保持材料良好塑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其强度。利用OM,SEM和TEM对铝基烯合金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其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纳米片均匀分布在铝合金基体中,与基体形成良好的结合界面,且石墨烯纳米片与铝合金基体未发生化学反应,并保留了原始的纳米片结构;铝基烯合金中石墨烯纳米片含量为0.3%(质量分数)时,铝基烯合金的平均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322MPa和454MPa,较未添加石墨烯纳米片的合金分别提高58%和25%,且伸长率略有提高。基于石墨烯纳米片特殊的二维褶皱结构,讨论铝基烯合金的增强增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纳米 铝基纳米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增强增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5
作者 燕绍九 陈翔 +7 位作者 洪起虎 王楠 李秀辉 赵双赞 南文争 杨程 张晓艳 戴圣龙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70,共14页
石墨烯以其优异力学、物理性能以及独特二维结构成为铝基复合材料的理想纳米增强相。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在结构和功能材料领域中的广泛研究。石墨烯在铝基体中的分散以及石墨烯/铝的... 石墨烯以其优异力学、物理性能以及独特二维结构成为铝基复合材料的理想纳米增强相。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在结构和功能材料领域中的广泛研究。石墨烯在铝基体中的分散以及石墨烯/铝的界面控制问题具有重要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重点介绍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分散和冶金成型技术及其结构表征和力学性能研究。实验表明石墨烯能够显著提高铝基体力学性能,但作者认为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改善微观结构和控制结合界面能够进一步优化材料性能。此外,为实现工程应用,还需加强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腐蚀性能和热、电性等物理性能研究,并突破材料的低成本、大规模制备技术。本文还基于石墨烯独特二维结构和表面状态,对石墨烯的增强增韧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铝基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力学性能 分散工艺 界面结合 增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郭晓琴 余小霞 +3 位作者 王永凯 任英华 梅俊伟 张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672-2675,共4页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通过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微波热解剥离制备出少层数的石墨烯纳米片。以硅烷偶联剂KH-560为改性剂,超声共混制备石墨烯纳米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采用FT-IR和SEM分析样品的微观结构和形貌,测试其介电性能。结果...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通过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微波热解剥离制备出少层数的石墨烯纳米片。以硅烷偶联剂KH-560为改性剂,超声共混制备石墨烯纳米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采用FT-IR和SEM分析样品的微观结构和形貌,测试其介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纳米片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介电常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石墨烯纳米片含量为0.3%(质量分数)时,介电常数达到最大;石墨烯纳米片对复合材料介电损耗的影响与之相反;偶联改性使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大,介电损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纳米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片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 被引量:9
7
作者 赵双赞 燕绍九 +3 位作者 陈翔 洪起虎 李秀辉 戴圣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29,共7页
采用压制-烧结-热挤压工艺制备石墨烯纳米片(GNFs)增强铝基(Al)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压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GNFs/Al复合材料是应变率敏感材料,当应变率从10^(-3)s^(-1)提高至3×10~3s^(-1)时,复合材料的强度明显提高;而当应变率继... 采用压制-烧结-热挤压工艺制备石墨烯纳米片(GNFs)增强铝基(Al)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压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GNFs/Al复合材料是应变率敏感材料,当应变率从10^(-3)s^(-1)提高至3×10~3s^(-1)时,复合材料的强度明显提高;而当应变率继续提高至5×10~3s^(-1)时,由于材料内部发生热软化,复合材料的强度反而表现出少许下降。动态压缩后复合材料中铝基体发生动态再结晶,且应变率越高,动态再结晶越显著;增强相GNFs则发生扭曲变形后仍保持完整结构且与基体间保持原子间结合。因此,GNFs/Al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动态压缩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纳米 金属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应变率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增强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娟娟 张树鹏 +3 位作者 钱悦月 宋海欧 姚冬婷 余荣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2-225,共4页
具有独特结构和优异物化性能的石墨烯在提升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热稳定性能不仅是航空、航天及能源等材料的关键指标,亦是分子间相互作用改变导致的直接结果。将纳米填料石墨烯的功能化作为切入点,重点综述了自2010... 具有独特结构和优异物化性能的石墨烯在提升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热稳定性能不仅是航空、航天及能源等材料的关键指标,亦是分子间相互作用改变导致的直接结果。将纳米填料石墨烯的功能化作为切入点,重点综述了自2010年至今研究者们对典型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热稳定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明晰增容性界面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热稳定性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片/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英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16-6119,6127,共5页
以石墨烯纳米片、聚四氟乙烯(PTFE)为原料,制备了石墨烯纳米片/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石墨烯纳米片含量(0,0.25%,0.50%,0.75%,1.00%,1.25%(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四氟乙... 以石墨烯纳米片、聚四氟乙烯(PTFE)为原料,制备了石墨烯纳米片/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石墨烯纳米片含量(0,0.25%,0.50%,0.75%,1.00%,1.25%(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四氟乙烯中石墨烯纳米片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趋于无序,其导热系数逐渐增大,导热性能逐步增强;当石墨烯纳米片含量为0.7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佳;当石墨烯纳米片含量为1.2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最小,为0.195,磨损量最低,仅37mg.磨损实验前后复合材料的碳结构发生了变化,磨损后复合材料的缺陷增大,石墨化程度大大降低,石墨烯纳米片/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纳米 聚四氟乙 复合材料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微片的尺寸和形态对聚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导电导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余浩斌 张婧婧 +1 位作者 何穗华 杨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58,共8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5种不同石墨烯微片(GNP)的聚丙烯(PP)/GNP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电子和光学显微镜等仪器和导电导热等性能测试研究了GNP的尺寸和含量对PP基纳米复合材料导电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厚度的GNP片径越大,片层间的...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5种不同石墨烯微片(GNP)的聚丙烯(PP)/GNP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电子和光学显微镜等仪器和导电导热等性能测试研究了GNP的尺寸和含量对PP基纳米复合材料导电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厚度的GNP片径越大,片层间的接触面积也越大,复合材料导电导热性能越好;同一片径的GNP,片层薄的在PP基体中的剥离程度和分散程度好,相应的PP/GNP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导热性能好;而且GNP含量的改变对PG-100、PG-030和PG-G5导电导热性能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PG-030导电网络最先形成,渗流阈值最低,而PG-G5在高含量时导电和导热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 纳米复合材料 石墨 微观形态 导电性能 导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分布石墨烯纳米片/Al8030复合材料的低温蠕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宇明 易丹青 +1 位作者 张嘉艺 王斌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3-173,共11页
采用粉末改性和半固态挤压工艺制备了石墨烯纳米片/Al8030复合材料,其中石墨烯纳米片质量分数为0.5%,研究了石墨烯纳米片对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低温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纳米片主要分布于晶界处,并且具有与挤压方向平行... 采用粉末改性和半固态挤压工艺制备了石墨烯纳米片/Al8030复合材料,其中石墨烯纳米片质量分数为0.5%,研究了石墨烯纳米片对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低温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纳米片主要分布于晶界处,并且具有与挤压方向平行的定向分布特征。复合材料样品在服役条件下的稳态蠕变速率与铝合金基体相比下降超过50%。在90℃和50~90MPa实验条件下,基体的蠕变机制以位错攀移机制为主,而复合材料的蠕变则由位错滑移和位错攀移机制共同影响;在120~150℃和50~90 MPa实验条件下,基体和复合材料的蠕变均由位错攀移机制和第二相增强机制协同控制,但石墨烯纳米片的添加使得第二相增强机制对蠕变的控制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纳米 铝基复合材料 半固态挤压 低温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片/AZ91镁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8
12
作者 袁秋红 周国华 廖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63-1667,共5页
采用铸造工艺制备了石墨烯纳米片(GNPs)增强的AZ91镁基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界面结合和断口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讨论了... 采用铸造工艺制备了石墨烯纳米片(GNPs)增强的AZ91镁基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界面结合和断口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讨论了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结果表明:石墨烯纳米片可有效细化镁基体的晶粒组织,在添加少量石墨烯纳米片时(0.1%),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显微硬度分别为(164±5)MPa、(7.7±0.1)%和(74.2±2)HV,比基体分别提高了37.8%、13.2%和24.7%。GNPs与镁基体形成了强界面结合,这更有利于发挥应力转移强化、细晶强化等作用,提高镁合金强度、塑性等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工艺 AZ91镁合金 石墨纳米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条件对纳米石墨烯片水泥基复合材料压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未立煌 陈佳敏 +4 位作者 夏海廷 郭荣鑫 林志伟 索玉霞 吴一晨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72-1078,1096,共8页
研究不同纳米石墨烯片(GNPs)掺量下加载幅值(15 MPa、20 MPa、25 MPa)和加载速率(100 N/s、300 N/s、500 N/s)对纳米石墨烯片水泥基复合材料(GNPs/CC)压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GNPs掺量低于0.25%(质量分数,下同)时,GNPs/CC的压... 研究不同纳米石墨烯片(GNPs)掺量下加载幅值(15 MPa、20 MPa、25 MPa)和加载速率(100 N/s、300 N/s、500 N/s)对纳米石墨烯片水泥基复合材料(GNPs/CC)压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GNPs掺量低于0.25%(质量分数,下同)时,GNPs/CC的压敏性能与空白组相近;在掺量达到0.3%时,GNPs/CC的电阻变化率最大,且重复性最好。在GNPs掺量为0.3%的情况下,GNPs/CC的电阻变化率与应变随加载幅值的增加而增大,在加载幅值不大于20 MPa时,GNPs/CC的电阻变化率与应变的增加幅度相近,材料的灵敏因子变化较小;在加载幅值达到25 MPa时,由于电阻变化率的增加幅度大于应变的增加幅度,材料的灵敏因子出现了较明显的增加。而加载速率在纳米石墨烯片掺量为0.3%时,对材料的压敏性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石墨 水泥基复合材料 压敏性能 加载幅值 加载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湿度对纳米石墨烯片水泥基复合材料压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未立煌 夏海廷 +2 位作者 郭荣鑫 索玉霞 吴一晨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1,18,共6页
研究了纳米石墨烯片水泥基复合材料(GNPs/CC)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压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GNPs/CC在20℃下的压敏性能最佳。温度的升高和降低都会导致GNPs/CC压敏性能的削弱,温度升高会导致灵敏因子出现小幅度的波动,但电阻变化率曲线... 研究了纳米石墨烯片水泥基复合材料(GNPs/CC)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压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GNPs/CC在20℃下的压敏性能最佳。温度的升高和降低都会导致GNPs/CC压敏性能的削弱,温度升高会导致灵敏因子出现小幅度的波动,但电阻变化率曲线的线性程度基本不受影响;温度降低则会导致灵敏因子大幅度降低,并导致GNPs/CC电阻变化率曲线的线性程度降低。0RH湿度下,GNPs/CC的压敏性能最佳;65%RH的湿度几乎不会改变GNPs/CC的含水率,对其压敏性能无明显影响;98%RH的湿度会使GNPs/CC的含水率快速增加,并导致了GNPs/CC压敏性能的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石墨 水泥基复合材料 压敏性能 温度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苗海环 田彦婷 +3 位作者 聂仲泉 翟爱平 刘超 贾宝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26,共4页
由于石墨烯及其衍生物/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可以产生剧烈的表面增强性拉曼散射(SERS),因而被广泛应用到医学检验、环境监测和生物化学等领域。基于这种新型的复合材料,首先从复合材料SERS的增强机制出发,系统介绍了其电磁场增强机制和化... 由于石墨烯及其衍生物/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可以产生剧烈的表面增强性拉曼散射(SERS),因而被广泛应用到医学检验、环境监测和生物化学等领域。基于这种新型的复合材料,首先从复合材料SERS的增强机制出发,系统介绍了其电磁场增强机制和化学增强机制。随后,阐述了基于石墨烯及其衍生物/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国内外SERS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纳米粒子 复合材料 表面增强性拉曼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石墨烯/纳米粒子复合基底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晓晴 崔少丽 +4 位作者 童广 鲍俊 曾超 罗伟 陈伟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0,共10页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自从被发现以来在单分子检测、生物医学体系、环境科学、纳米材料以及传感器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其SERS增强因子、物质吸附能力等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SERS的基底材料...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自从被发现以来在单分子检测、生物医学体系、环境科学、纳米材料以及传感器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其SERS增强因子、物质吸附能力等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SERS的基底材料及结构。相比于纳米粒子的SERS基底,石墨烯/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SERS基底由于石墨烯额外的化学增强作用、表面分子富集和荧光淬灭等功能而受到各国研究人员的重视。首先分析了石墨烯/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SERS增强机理,然后从材料制备和基底结构两个方面综述了石墨烯/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在SERS上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石墨/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增强因子 衬底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钱锋 刘宪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152-10156,共5页
采用球磨法,以多层石墨烯纳米片(GNP)为增强相,制备了不同GNP含量的石墨烯纳米片水泥基复合材料(GNP/CBC)。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运用四探针电导率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红外光谱... 采用球磨法,以多层石墨烯纳米片(GNP)为增强相,制备了不同GNP含量的石墨烯纳米片水泥基复合材料(GNP/CBC)。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运用四探针电导率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霍尔效应测试仪等对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增强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随GN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70℃、GNP含量为20%(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最高为16.2 S/cm,功率因数最大值为1.6μW/(m·K^2);复合材料的塞贝克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70℃、GNP含量为1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塞贝克系数最大为34μV/K,霍尔系数最大为+0.842 cm 2/C,同时品质因数最高可达1.44×10-3。GNP/CBC可潜在地应用于建筑物的室内气候改善和城市热岛(UHI)效应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纳米 水泥基复合材料 热电性能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会中 赵志凯 +1 位作者 夏慧敏 张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5-79,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工艺条件(烧结温度、石墨烯纳米片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硬度、摩擦性能、弹性模量等性能的影响,以7075铝合金粉末为基体材料,石墨烯纳米片(GNPs)为增强体,采用机械球磨混粉、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的方法制备了石墨烯/铝合金复... 为了研究不同工艺条件(烧结温度、石墨烯纳米片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硬度、摩擦性能、弹性模量等性能的影响,以7075铝合金粉末为基体材料,石墨烯纳米片(GNPs)为增强体,采用机械球磨混粉、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的方法制备了石墨烯/铝合金复合材料和铝合金材料,并进行了SEM、XRD和拉曼光谱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石墨烯纳米片能够均匀分布在铝合金基体中,并与基体材料形成良好的结合界面,无Al4C3相生成;当烧结温度为550℃、石墨烯含量分别为0.5wt%和0.3wt%时,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达到最大的130.8 HV和135.7 GPa,比单一铝合金材料分别提高18.6%和35.9%;当石墨烯含量为0.5wt%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最低,为0.108,比单一铝合金材料降低了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石墨纳米 石墨/铝合金复合材料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光热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祝剑斌 李芳 +1 位作者 张海宇 刘记立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6,共6页
石墨烯作为一种优越的光热填充剂材料,其优异的近红外光吸收特性、光热转化性能,以及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热传导性能,与聚合物基体复合而形成了一类新型的光热转化智能复合材料,在光热治疗、光热驱动、微纳米机械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石墨烯作为一种优越的光热填充剂材料,其优异的近红外光吸收特性、光热转化性能,以及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热传导性能,与聚合物基体复合而形成了一类新型的光热转化智能复合材料,在光热治疗、光热驱动、微纳米机械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石墨烯填充浓度、光辐照光强等因素对光热转化过程中温度响应的影响并不清晰,成为制约该类复合材料实现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本文以能量平衡方程、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以及牛顿冷却定律(Newton’s law of cooling)等理论为基础,分析其在近红外光辐照下的光热效应。探讨了石墨烯填充浓度、复合材料厚度以及光强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光热转化过程中能量吸收、光热能量转化以及温度响应的影响,得到了光热转化达到饱和态时对应的复合材料厚度、石墨烯填充浓度等临界值,为石墨烯-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光热效应分析提供了理论方法,为其光热转化行为的调控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纳米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近红外光 光热能量转化 光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片对碳纤维增强金属层板层间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昌葆 曹猛 +4 位作者 薛红前 胡宗浩 周志强 孟庆实 王朔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147,共7页
提出一种新的方法,用来改善碳纤维增强金属板(CARALL)的层间黏结强度。将不同质量分数(0,0.1%,0.3%,0.5%和1.0%)的石墨烯纳米片(GnPs)利用超声分散的方法使其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中,并利用湿法铺层方法完成CARALL的制作。进行Ⅰ型断裂韧... 提出一种新的方法,用来改善碳纤维增强金属板(CARALL)的层间黏结强度。将不同质量分数(0,0.1%,0.3%,0.5%和1.0%)的石墨烯纳米片(GnPs)利用超声分散的方法使其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中,并利用湿法铺层方法完成CARALL的制作。进行Ⅰ型断裂韧性的测试,探究GnPs对CARALL层间性能的影响,并进行CARALL的拉伸与弯曲性能测试,研究GnPs对CARALL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SEM与光学图像观察GnPs的增强机制与CARALL试件的失效模式。结果表明,当GnPs的添加量为0.5%时,CARALL具有最佳的层间黏结强度与力学性能。当添加0.5%GnPs时,Ⅰ型断裂韧性提高79%;拉伸强度、弹性模量与断裂应变率分别提高14.5%,11.0%和15.5%;弯曲强度与弯曲应变率分别提高23.9%和81.5%。这是由于添加GnPs到环氧树脂中可以分散CARALL所承受载荷,并利用自身的断裂、拔出和脱黏等机制吸收能量,进一步改善CARALL的层间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金属层板 石墨纳米 层间性能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