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石墨烯气凝胶/Co_(3)O_(4)纳米线酶抑制比色传感器的构建
1
作者 王奇瑞 刘洋 +2 位作者 韩绿化 严玉婷 毛罕平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4-281,共8页
为了提高过氧化物酶模拟物的催化活性以及设计新颖的检测策略,从而实现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高性能、低成本的可视化检测。该文利用三维石墨烯气凝胶/Co_(3)O_(4)纳米线作为人工纳米酶,设计了一种可视化传感器用于甲基对硫磷的检测。1)通... 为了提高过氧化物酶模拟物的催化活性以及设计新颖的检测策略,从而实现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高性能、低成本的可视化检测。该文利用三维石墨烯气凝胶/Co_(3)O_(4)纳米线作为人工纳米酶,设计了一种可视化传感器用于甲基对硫磷的检测。1)通过一锅水热法合成了3D GA/Co_(3)O_(4) NWs敏化结构。2)基于3D GA/Co_(3)O_(4) NWs优异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有机磷农药对AChE的抑制作用,构建一种比色传感器。3)将比色传感器用于甲基对硫磷的可视化检测。结果表明在30~1 000 nmol/L浓度范围内,3D GA/Co_(3)O_(4)纳米线比色体系的吸光度和毒死蜱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 nmol/L。该比色传感不仅为利用三维结构的石墨烯气凝胶(GA)作为新型敏化剂,提升过氧化物酶模拟物的催化活性提供了新思路,而且为农药残留可视化检测开辟了有前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石墨烯气凝胶 Co_(3)O_(4)纳米线 过氧化物酶样活性 比色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气凝胶的压缩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路晴 乔扬 +1 位作者 谢晶 陈鹏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64-2373,共10页
为探究石墨烯气凝胶在防护领域的潜在应用,采用冷冻干燥法并控制冷冻温度变量制备不同的石墨烯气凝胶试样,进行单轴面内压缩力学实验;结合3D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变形模式与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法制备的... 为探究石墨烯气凝胶在防护领域的潜在应用,采用冷冻干燥法并控制冷冻温度变量制备不同的石墨烯气凝胶试样,进行单轴面内压缩力学实验;结合3D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变形模式与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法制备的石墨烯气凝胶试样具有3D多孔网络结构、低密度(<33.93 mg/cm^(3))、高孔隙率(>98.5%)等特征,并具有受冷冻温度影响的特征微观结构;石墨烯气凝胶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展现出多孔材料典型的三阶段特征,并且力学性能受冷冻温度的影响,-80℃所得石墨烯气凝胶的杨氏模量相较于-19℃提高160%,单位体积吸能提高67%;石墨烯气凝胶多次循环加载-卸载中随着内部致密区域的扩展,以塑性能为主的吸收总能趋于稳定不变,其状态变化可通过指数衰减模型描述;石墨烯气凝胶的横纵向片层不同的压缩变形形态发展为大规模的类弹簧型紧密折叠模式,使得石墨烯气凝胶表现出回弹性。所得研究成果为石墨烯气凝胶在防护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气凝胶 压缩力学性能 冷冻干燥法 吸能特性 变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法制备石墨烯气凝胶及其吸附水中亚甲基蓝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扬帆 刘会娥 +2 位作者 马雁冰 王玉斌 陈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92-3099,共8页
利用乳液法制备多孔石墨烯气凝胶(em GA),改变乳液油水比制备不同的em 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氮气吸附脱附等表征显示,em GA具有多孔结构,经水热还原后含氧官能团大部分被除去,比表面积为103.3~243.1m^2/g。... 利用乳液法制备多孔石墨烯气凝胶(em GA),改变乳液油水比制备不同的em 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氮气吸附脱附等表征显示,em GA具有多孔结构,经水热还原后含氧官能团大部分被除去,比表面积为103.3~243.1m^2/g。以亚甲基蓝(MB)浓度和温度作为变量,考察em GA对水中MB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em GA的比表面积越大,其对MB平衡吸附量越大;当初始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则吸附有利。吸附动力学数据表明em GA吸附MB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内扩散模型,吸附过程分为大孔扩散和微孔扩散。吸附等温线数据拟合结果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em GA对MB的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Langmuir模型计算出em GA-2饱和吸附量为307.7mg/g,与实验值291.3mg/g较为接近。分析热力学参数发现,em GA吸附MB为自发吸热过程,且吸附过程属于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气凝胶 动力学 热力学 吸附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迟彩霞 刘越 +4 位作者 吴昊 白雪松 孔祥慧 孙红梅 乔秀丽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01-2004,2009,共5页
石墨烯气凝胶(GA)是由二维石墨烯构建形成的、具有互联多孔网络结构的三维宏观体材料,在能量存储、环保、催化和抗电磁干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GA的性能和结构因制备方法不同差异较大,综述了原位组装、模板法、化学交联和3D打印... 石墨烯气凝胶(GA)是由二维石墨烯构建形成的、具有互联多孔网络结构的三维宏观体材料,在能量存储、环保、催化和抗电磁干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GA的性能和结构因制备方法不同差异较大,综述了原位组装、模板法、化学交联和3D打印技术制备GA的特点和研究现状,总结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进一步提高GA的性能、实现GA材料的可控设计、降低制备成本、开发出易于大规模操作的制备方法仍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气凝胶 原位组装 模板 化学交联 3D打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多金属氧酸盐/石墨烯气凝胶作为高效可回收的油水分离吸收剂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森 王潇 +3 位作者 师晓宇 孟彩霞 孙承林 吴忠帅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9-197,共9页
三维石墨烯气凝胶具有可调控的孔结构、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压缩性、弹性和润湿性,是一种高效的油水分离吸附剂。然而,三维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通常包括高温过程,导致高成本、能耗高和耗时长。本文以磷钼酸为交联剂和促进剂,水合肼... 三维石墨烯气凝胶具有可调控的孔结构、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压缩性、弹性和润湿性,是一种高效的油水分离吸附剂。然而,三维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通常包括高温过程,导致高成本、能耗高和耗时长。本文以磷钼酸为交联剂和促进剂,水合肼为还原剂,在室温条件下同时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与自组装,制备出三维多孔的多金属氧酸盐复合石墨烯气凝胶(POM-GA),并证明其是一种高效、可回收的油水分离吸收剂。研究表明,POM-GA具有三维连通的多孔结构、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压缩性、弹性和润湿性,对不同的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100~210 g g^−1),可快速去除水中的各种有机污染物,优于先前报道的大多数高温合成的石墨烯基宏观组装体。经10次吸附-挤压和吸附-挤压-燃烧循环后,POM-GA的吸油量保持率分别达到96%和90%。因此,三维POM-GA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优异的耐用性,在高效油水分离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三维 石墨烯气凝胶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和L-精氨酸制备超轻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吸油性能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余雪 吴培文 +3 位作者 刘优昌 王亮 冯丽娟 李春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30-1235,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超轻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多巴胺不仅为还原剂而且提供氮源,石墨烯溶液前躯体的pH值对水热法制备超轻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很大的影响,通过调节多巴胺和L-精氨酸在石墨烯溶液前躯体的浓度,可制备密度为2...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超轻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多巴胺不仅为还原剂而且提供氮源,石墨烯溶液前躯体的pH值对水热法制备超轻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很大的影响,通过调节多巴胺和L-精氨酸在石墨烯溶液前躯体的浓度,可制备密度为2.54 mg/cm^3超轻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由于氮掺杂、低密度和大的比表面积,超轻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对各种油品都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气凝胶 多巴胺 L-精氨酸 油品吸附 氮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气凝胶的废水吸附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曹新鑫 李福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25,共6页
石墨烯气凝胶(Graphene aerogel,GA)因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易修饰的表面和独特的多孔结构,成为一种处理废水的理想吸附剂,可以满足对油类、染料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近年来,针对GA吸附的改性研究报道逐渐增多,研究的热点主要是提高其... 石墨烯气凝胶(Graphene aerogel,GA)因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易修饰的表面和独特的多孔结构,成为一种处理废水的理想吸附剂,可以满足对油类、染料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近年来,针对GA吸附的改性研究报道逐渐增多,研究的热点主要是提高其吸附容量、扩大可处理的废液范围。在加入各种聚合物、金属离子、无机物等修饰石墨烯本身的吸附位点时,研究者需要在吸附位点的减少和修饰带来的吸附容量的增加这两个因素之间进行权衡。设置合适的添加物参数比既能保证吸附容量达到最大值,也能获得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高的吸附材料,这是当前GA研究的关键问题。相比吸附剂石墨烯,改性GA具有的优势主要有:(1)研究者可充分利用单片层石墨烯具有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大量的官能团改变表面结构、增大吸附容量;(2)本身具有的较大的孔隙率可显著改善吸附效果。为提高GA对油的吸附容量,可添加乙二胺(EDA)、聚乙烯醇(PVA)、碳纳米管来增大GA的比表面积,提高GA的稳定性;添加有机物硬脂酸(SA)还可增强GA的亲油性;掺杂氮可提供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有效的吸附面积。为提高GA对染料的吸附效率,可添加聚多巴胺(PDA)提高GA多孔结构的稳定性,还可通过调节添加物的质量比来提高孔隙度和结构稳定性、改善吸附容量;加入聚乙烯亚胺可以借助静电吸引力和π-π交互作用以提高GA的吸附容量;掺杂改性氮、硫可提供活性吸附位点和增强结构稳定性;引入醋酸纤维素改善薄片过度堆积的情况,还可进一步改性GA以满足吸附要求。为提高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可通过添加二硫化钼纳米颗粒、氮源四乙烯五胺和聚吡咯、真菌菌丝来调节GA表面电荷和增大其吸附作用;也可引入蒙脱土、PDA来调节孔隙大小、改善结构;还可通过添加聚乙烯醇,利用静电相互作用提高GA的吸附容量。本文综述了改性GA在废水吸附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其对含油废水、染料污水和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吸附容量和主要吸附机理,分析改性GA面临的问题并展望其应用前景,以期对合成吸附容量大、稳定性好、可重复利用性强的改性GA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气凝胶 吸附 染料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氮改性石墨烯气凝胶催化PMS降解水中污染物 被引量:1
8
作者 于子钧 韦丽 +3 位作者 何雅杰 于青杨 王骏 谭小耀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27,共9页
为探究钴氮改性对石墨烯气凝胶催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污染物性能的影响,以氯化钴和氧化石墨烯(GO)作为前驱体,通过冷冻干燥和氨气热退火处理,成功制备了钴氮改性石墨烯气凝胶(Co-NGA)。采用SEM、BET等一系列测试手段对材料的形貌结构... 为探究钴氮改性对石墨烯气凝胶催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污染物性能的影响,以氯化钴和氧化石墨烯(GO)作为前驱体,通过冷冻干燥和氨气热退火处理,成功制备了钴氮改性石墨烯气凝胶(Co-NGA)。采用SEM、BET等一系列测试手段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元素组成和化学形态进行表征,并选择对羟基苯甲酸(p-HBA)作为目标污染物,测试气凝胶材料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石墨烯气凝胶具有独立的块体形貌和联通的三维多孔结构,钴和氮均匀地分布在石墨烯片层表面;当CoCl_(2)添加量为1.5 mg/mL以及GO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Co-NGA展示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在60 min内对p-HBA的去除率超过98%,反应速率常数达到0.096 min^(-1),远高于GA(0.008 min^(-1))、NGA(0.011 min^(-1))和Co-GA(0.019 min^(-1))的反应速率常数,在较宽的pH值范围(3~11)和复杂离子环境下均能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Co-NGA/PMS体系是一个以非自由基电子转移为主导的反应体系,对一系列富电子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氮改性 石墨烯气凝胶 过硫酸盐 高级氧化 水污染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3O4-石墨烯气凝胶的高效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高峰 覃仕辉 +2 位作者 臧云浩 顾建峰 曲江英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以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的Mn^2+/氧化石墨烯悬浊液为原料无需添加锰源,采用水热法得到Mn3O4含量可调的Mn3O4-石墨烯气凝胶(Mn3O4-GA)。得益于石墨烯气凝胶相互连通的三维导电网络以及Mn3O4纳米粒子和其间的强烈的耦合作用Mn3O4-GA表现出... 以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的Mn^2+/氧化石墨烯悬浊液为原料无需添加锰源,采用水热法得到Mn3O4含量可调的Mn3O4-石墨烯气凝胶(Mn3O4-GA)。得益于石墨烯气凝胶相互连通的三维导电网络以及Mn3O4纳米粒子和其间的强烈的耦合作用Mn3O4-GA表现出了比Mn3O4-石墨烯粉末复合物(Mn3O4-G)更加优异的储锂性能其中Mn3O4-GA-70(Mn3O4含量为70%)在1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其可逆比容量达到1073 mA·h·g^-1,在8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后其比容量为565 mA·h·g^-1,保持率为85%。该方法为环境友好制备锰基石墨烯气凝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绿色制备 石墨烯气凝胶 四氧化三锰/石墨烯气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气凝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安 裴春娟 +3 位作者 朱照琪 安进 秦晓娟 包雪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23,共4页
石墨烯气凝胶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积、大孔体积、高电导率、良好的热稳定性及结构可控等独特优点,使其在吸附、催化、储能、电化学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着重介绍了间苯二酚和甲醛为黏接剂,以及通过水热法制备石墨烯气凝胶的... 石墨烯气凝胶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积、大孔体积、高电导率、良好的热稳定性及结构可控等独特优点,使其在吸附、催化、储能、电化学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着重介绍了间苯二酚和甲醛为黏接剂,以及通过水热法制备石墨烯气凝胶的方法、特性以及研究现状,总结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石墨烯气凝胶 水热法 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水中油分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15
11
作者 黄剑坤 刘会娥 +2 位作者 黄扬帆 马雁冰 丁传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048-5056,共9页
以改性Hummers法制备出的氧化石墨(GO)为原料,乙二胺(EDA)为交联剂,通过液相化学交联法制备出以石墨烯为主体的多孔网状气凝胶(EGA)。利用电子扫描电镜(SEM)、电子透射电镜(TEM)及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其进行表征。以水中柴油为研究对象... 以改性Hummers法制备出的氧化石墨(GO)为原料,乙二胺(EDA)为交联剂,通过液相化学交联法制备出以石墨烯为主体的多孔网状气凝胶(EGA)。利用电子扫描电镜(SEM)、电子透射电镜(TEM)及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其进行表征。以水中柴油为研究对象,考察所制EGA样品对水中柴油的吸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石墨烯气凝胶对柴油的吸附量在前5 min上升迅速,在30 min左右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吸附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体系的表观活化能E_a=23.94 k J·mol^(-1)。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结果表明,EGA对水中柴油的吸附分为表面孔道吸附、气凝胶内部孔道扩散以及石墨烯片层间小孔道扩散。石墨烯气凝胶对柴油的吸附等温线与Freundlich模型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气凝胶 化学交联 多孔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防火织物的热防护性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珊 卢业虎 +2 位作者 张德锁 吴雷 王来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7-122,128,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热防护服的综合性能,使其满足高防护性兼具低热蓄积的需求,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一种密度小、导热率低、隔热效果好的石墨烯气凝胶材料,并研发复合防火织物系统,在低辐射热环境下探讨不同厚度的石墨烯气凝胶的隔热效... 为进一步提高热防护服的综合性能,使其满足高防护性兼具低热蓄积的需求,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一种密度小、导热率低、隔热效果好的石墨烯气凝胶材料,并研发复合防火织物系统,在低辐射热环境下探讨不同厚度的石墨烯气凝胶的隔热效果。结果表明:加入石墨烯气凝胶的复合防火织物具有较好的热防护性能,可将人体产生热损伤的时间延长约203%,将人体产生二度烧伤的防护时间延长约218%,防火织物的防护性能与石墨烯气凝胶的厚度呈非线性关系;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防火织物的平均透湿率保持在10.4 g/(m^2·24 h),与复合防火织物的透湿性没有显著差异,石墨烯气凝胶的加入不影响防火织物整体的透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气凝胶 防火织物 热防护性能 改进的Hummer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模板法石墨烯气凝胶的可控制备及其吸油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刁帅 刘会娥 +3 位作者 陈爽 于安然 许文龙 张广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742-2750,共9页
以环己烷为油相,氧化石墨烯(GO)为稳定剂,采用Pickering乳液法制备石墨烯气凝胶,利用电子显微镜对Pickering乳液进行表征,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对制得的石墨烯气凝胶进行表征。对... 以环己烷为油相,氧化石墨烯(GO)为稳定剂,采用Pickering乳液法制备石墨烯气凝胶,利用电子显微镜对Pickering乳液进行表征,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对制得的石墨烯气凝胶进行表征。对比Pickering乳液的液滴大小与气凝胶的孔径大小可知,通过软模板法实现了对气凝胶的孔径控制,通过控制均质机的转速来调控气凝胶的孔径大小,当均质机转速分别为10000r/min、12000r/min和15000r/min时,所得石墨烯气凝胶的孔径分别为45μm、35μm和30μm左右,通过调节油水比实现了气凝胶的密度与孔隙率的控制,油水比越大,所得气凝胶的密度越小,孔隙率越大,通过延长还原时间可增强石墨烯气凝胶的机械性能。将所得气凝胶用于油品的吸附,可快速吸附水上浮油及水底重油,而且几乎不吸附水;对同一油品而言,气凝胶的吸附能力与其制备时的油水比呈正相关,采用挤压的方式实现石墨烯气凝胶的循环利用,经过10次循环再生后气凝胶的吸附能力仅有15%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气凝胶 Pickering乳液 孔径调控 机械性能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优异循环性能的三维石墨烯气凝胶对有机染料的有效去除(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月玲 田真 +1 位作者 李慧君 王晓敏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5-324,共10页
以聚乙烯醇(PVA)为交联剂,采用一步水热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N-GA)。PVA的加入使GA的三维多孔结构更加稳定,提高了GA的循环性能。氮源的加入为染料的吸附提供了较多的的吸附位点。在pH=8和pH=2时,PVA-N/GA对亚甲基蓝... 以聚乙烯醇(PVA)为交联剂,采用一步水热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N-GA)。PVA的加入使GA的三维多孔结构更加稳定,提高了GA的循环性能。氮源的加入为染料的吸附提供了较多的的吸附位点。在pH=8和pH=2时,PVA-N/GA对亚甲基蓝(MB,98.39%)和甲基橙(MO,78.78%)表现出优异的吸附能力。MB和MO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且遵循单层朗缪尔等温线模型和多层弗伦德里希等温线模型。此外,PVA-N/GA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PVA-N/GA对染料的吸附主要归因于π-π键,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多孔结构 石墨烯气凝胶 染料 吸附 循环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对环氧树脂的增强增韧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邓博 刘汉超 +2 位作者 高笑笑 黄光速 吴锦荣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2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然后在成型的气凝胶中加入了低黏度环氧树脂,制备了以氧化石墨烯为骨架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的微观结构及化学特征,研究了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对环氧...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然后在成型的气凝胶中加入了低黏度环氧树脂,制备了以氧化石墨烯为骨架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的微观结构及化学特征,研究了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对环氧树脂的交联密度、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以氧化石墨烯为骨架的复合材料,其储能模量比相同配方的环氧树脂提高了100%以上,但是其整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一定程度降低;同时,与未改性环氧树脂相比,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29.3%和17%,弯曲模量及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41%和38%。氧化石墨烯骨架对环氧树脂的增强和增韧作用可以归因于氧化石墨烯骨架在应力作用下吸收能量,造成韧性断裂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气凝胶 环氧树脂 增强增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及对含油污水的吸附 被引量:4
16
作者 柳泽鑫 顾学林 +3 位作者 陈爽 刘会娥 王淑坤 张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96-2003,共8页
采用冰模板和两步水热还原法通过常压干燥制备了石墨烯气凝胶(RGA)。利用SEM观察RGA的微观形貌,利用XRD、XPS、FTIR和Raman光谱技术对氧化石墨烯(GO)的还原情况进行分析。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RGA进行压缩回弹实验。结果证明,RGA具有优异... 采用冰模板和两步水热还原法通过常压干燥制备了石墨烯气凝胶(RGA)。利用SEM观察RGA的微观形貌,利用XRD、XPS、FTIR和Raman光谱技术对氧化石墨烯(GO)的还原情况进行分析。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RGA进行压缩回弹实验。结果证明,RGA具有优异的压缩回弹性能(在50%应变下压缩回弹200次后RGA仍能迅速回弹至原始高度,且外形和高度没有明显变化)。平衡模拟含油污水吸附性能测试表明,RGA经过270min的吸附即可趋于吸附平衡,其对水中乳化油的平衡吸附量达到1466.325mg/g,RGA对含油污水的吸附动力学模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内扩散模型表明,RGA对含油污水的吸附分为RGA表面的大孔扩散、内部的中孔扩散和微孔扩散3个阶段;循环吸附结果表明,RGA对含油污水具有优异的循环吸附性能(循环吸附14次的吸附量均保持在1400~1450 mg/g);对实际污水的吸附结果表明,RGA对实际污水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并且可以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气凝胶 常压干燥 含油污水 吸附 动力学模型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貌对石蜡/石墨烯气凝胶定形相变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李娟 张凯 +3 位作者 杨文彬 何方方 范敬辉 吴菊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96,101,共5页
采用原位自组装法,通过控制不同反应温度制备不同形貌的石墨烯气凝胶(GA);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具有较高导热、储能能力及较低渗漏率的石蜡/GA定形相变材料。对其进行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热导率、渗漏率表征和性能测试,并探讨GA的载... 采用原位自组装法,通过控制不同反应温度制备不同形貌的石墨烯气凝胶(GA);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具有较高导热、储能能力及较低渗漏率的石蜡/GA定形相变材料。对其进行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热导率、渗漏率表征和性能测试,并探讨GA的载入以及GA的形貌对定形相变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形相变材料中GA不仅能够大大提高石蜡/GA定形相变材料的热导率,而且还能降低其渗漏率,而且随着GA形貌越规整,其渗漏率越低。GA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定形相变材料拥有较高相变焓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气凝胶 石蜡 定形相变材料 热导率 相变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石墨烯气凝胶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舜天 安文然 +2 位作者 沈晓冬 吴晓栋 崔升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5-492,共8页
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材料,石墨烯气凝胶(GA)为基体,分别采用水热法和热熔渗法两种方法制备PEG/GA相变复合材料。利用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等对相变复合材... 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材料,石墨烯气凝胶(GA)为基体,分别采用水热法和热熔渗法两种方法制备PEG/GA相变复合材料。利用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等对相变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化学组成和热物性参数进行表征,同时采用液相泄漏和表面温度测试实验表征材料的防泄漏和隔热性能。结果表明:水热法的最优水热反应温度为180℃,而最优反应时间为12 h,PEG与GA为物理混合且复合良好,无高温液相泄漏发生,相变复合材料的熔化焓为139.4 J/g,结晶焓为175.7 J/g,而50次热循环后的熔化焓降低到139.4 J/g,结晶焓减小到149.0 J/g。热熔渗法中最优热熔渗温度为90℃,而最优浸渍时间为45 min,PEG与GA为物理混合且PEG分子链以特定方向排布于石墨烯片层中间,同时该复合材料也无液相泄漏发生,相变复合材料的熔化焓为205.2 J/g,结晶焓为223.4 J/g,而50次热循环后相变焓基本没有变化,热熔渗法PEG/GA相变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结构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聚乙二醇(PEG) 石墨烯气凝胶 隔热性能 水热法 热熔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还原石墨烯气凝胶/环氧树脂电磁屏蔽复合材料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伊帆 陆承志 +3 位作者 杨雪勤 唐滋成 刘勇 张辉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86-3192,共7页
以氧化石墨烯(GO)水分散液为原料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还原法制备了石墨烯水凝胶,通过定向冷冻和常规冷冻两种冷冻方法,冷冻干燥后制得了两种不同结构的石墨烯气凝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退火处理,采用真空辅助浸渍回填法制备了不同结构热... 以氧化石墨烯(GO)水分散液为原料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还原法制备了石墨烯水凝胶,通过定向冷冻和常规冷冻两种冷冻方法,冷冻干燥后制得了两种不同结构的石墨烯气凝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退火处理,采用真空辅助浸渍回填法制备了不同结构热退火石墨烯气凝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在石墨烯含量仅为0.16%(质量分数)下,1600℃热处理各向异性石墨烯气凝胶/环氧树脂(TAGA/EP)复合材料径向上的EMI SE达到32 dB,可应用于工业或商业用电子产品。同时,三维石墨烯骨架的引入,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储能模量均比纯环氧树脂有较大的提高。该研究为具有高效电磁屏蔽效能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简便、绿色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气凝胶 环氧树脂 热退火 电磁屏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气凝胶阻燃涤纶织物的构建及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江涛 唐浩龙 +5 位作者 杨元峰 李远清 王凌霄 秦瑞红 薛宝霞 牛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86,共8页
为提高涤纶(PET)织物的阻燃性能,以水热还原自组装的方法制备石墨烯气凝胶(GA)阻燃PET织物。采用扫描电镜对GA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并对构建工艺参数进行探讨以优化其结构。通过极限氧指数(LOI)、锥形量热仪等方法分析GA的结构对PET织物... 为提高涤纶(PET)织物的阻燃性能,以水热还原自组装的方法制备石墨烯气凝胶(GA)阻燃PET织物。采用扫描电镜对GA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并对构建工艺参数进行探讨以优化其结构。通过极限氧指数(LOI)、锥形量热仪等方法分析GA的结构对PET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A/PET织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氧化石墨烯(GO)浓度为5 mg/mL、GO与抗坏血酸的质量比为1:6、还原温度为100℃;当GA含量为26.3%时,GA/PET织物的LOI值高达32.1%,达到难燃材料的级别,且具有良好的抑烟效果,可作为一种新型碳材料应用于阻燃织物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气凝胶 涤纶织物 阻燃 还原自组装 抑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