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期化学循环作用下石墨烯改性GMZ膨润土持水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小小 陈永贵 +2 位作者 李昆鹏 叶为民 王琼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90-1497,共8页
高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中,缓冲/回填材料在含盐地下水入渗及衰变热耦合作用下,可能遭受以盐化-淡化过程为主要形式的化学循环作用,从而影响其持水特性。针对中国首选缓冲/回填材料GMZ膨润土,根据北山预选处置场地下水主要离子为Na+和C... 高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中,缓冲/回填材料在含盐地下水入渗及衰变热耦合作用下,可能遭受以盐化-淡化过程为主要形式的化学循环作用,从而影响其持水特性。针对中国首选缓冲/回填材料GMZ膨润土,根据北山预选处置场地下水主要离子为Na+和Cl-,研究了前期NaCl溶液循环作用下石墨烯改性GMZ膨润土的持水特性。结果表明,当吸力低于150 MPa时,随前期化学循环次数增加,石墨烯改性膨润土的持水性能不断提升,而干密度对持水性的影响逐渐弱化;当吸力超过150 MPa时,持水性能受前期化学循环影响不明显。石墨烯改性膨润土的持水曲线具有明显回滞性,但回滞幅度随前期化学循环次数增加而逐渐衰减。化学循环次数增加使水分滞留土体内部不易排出,因而进气值和残余饱和度不断增大、过渡段斜率逐渐趋缓。在前期化学循环过程中,含盐量不断累积,循环次数越多,渗透吸力越大,对持水性能的影响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质处置库 石墨烯改性gmz膨润土 持水特性 化学循环作用 盐化-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力耦合作用下石墨烯改性GMZ膨润土的膨胀变形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毓浩 陈永贵 +2 位作者 蔡叶青 叶为民 王琼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20-827,共8页
针对作为我国高放射性废物处置库首选缓冲/回填材料的高庙子(GMZ)膨润土,通过掺入石墨烯进行物理改性以改善其膨胀性能;采用一维膨胀变形试验仪,研究不同荷载与不同NaCl浓度作用下膨润土/石墨烯混合物的膨胀变形规律;并对试验结束后的... 针对作为我国高放射性废物处置库首选缓冲/回填材料的高庙子(GMZ)膨润土,通过掺入石墨烯进行物理改性以改善其膨胀性能;采用一维膨胀变形试验仪,研究不同荷载与不同NaCl浓度作用下膨润土/石墨烯混合物的膨胀变形规律;并对试验结束后的试样进行扫描电镜测试,分析化−力耦合作用下GMZ膨润土/石墨烯混合物的膨胀变形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质量分数的增加,膨润土/石墨烯混合物的膨胀变形率呈抛物线型下降,且NaCl浓度对膨胀变形率的影响也逐渐减小,石墨烯在混合物中主要起到填充和联结的作用;随着NaCl浓度增大,混合物的膨胀变形率呈指数型下降,石墨烯质量分数和上覆荷载对膨胀变形率的影响也逐渐减小;随着上覆荷载增大,混合物的膨胀变形率逐渐下降,且NaCl浓度对膨胀变形率的影响也逐渐减小,在双对数坐标系下,混合物的蒙脱石孔隙比与上覆荷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z膨润土 膨胀变形 NaCl浓度 荷载 石墨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方法对石墨烯改性有机膨润土颗粒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邵俊 桑蓉栎 +1 位作者 郭丰艳 杨习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94-1102,共9页
分别在微波和超声条件下,以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和石墨烯为复合改性剂、聚乙烯醇(PVA)为粘结剂、淀粉为造孔剂,制备石墨烯改性有机膨润土颗粒(OTAC-GMBG/M、OTAC-GMBG/U)。运用EDS、FTIR、SEM、XRD、BET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改性方... 分别在微波和超声条件下,以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和石墨烯为复合改性剂、聚乙烯醇(PVA)为粘结剂、淀粉为造孔剂,制备石墨烯改性有机膨润土颗粒(OTAC-GMBG/M、OTAC-GMBG/U)。运用EDS、FTIR、SEM、XRD、BET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改性方法对颗粒吸附剂内部构造变化的影响,并将其用于水中Cr(Ⅵ)的吸附。结果表明:两种改性方法所得颗粒吸附剂中石墨烯与有机膨润土复合成功,官能团中形成了酰胺键,层间距和比表面积优化明显。微波条件更利于膨润土改性,OTAC-GMBG/M的孔隙结构更完善,层间距由1.265 nm增大至2.708nm,比表面积为51.3482 m^2·g^(-1),吸附性能更优异。当温度为50℃,pH值为6,OTAC-GMBG/M投加量为1 g·100 m L^(-1),吸附30 min时,对1.85 mg·L^(-1)溶液中Cr(Ⅵ)的去除率可达96.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方法 石墨 改性有机膨润土 颗粒吸附剂 CR(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改性膨润土-石墨烯颗粒制备及对水中铬(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邵俊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69-1073,共5页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分别制得粉末状有机膨润土,并利用聚乙烯醇(PVA)为粘结剂,淀粉为造孔剂,在微波条件下,将2种粉末状有机膨润土与石墨烯复合,经高温焙烧制备改性膨润土-石墨烯颗粒CTMAB-MBGG、...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分别制得粉末状有机膨润土,并利用聚乙烯醇(PVA)为粘结剂,淀粉为造孔剂,在微波条件下,将2种粉末状有机膨润土与石墨烯复合,经高温焙烧制备改性膨润土-石墨烯颗粒CTMAB-MBGG、OTAC-MBGG。结果表明,OTAC-MBGG的吸附效果略优于CTMAB-MBGG,其最佳制备方案为:淀粉含量为0.7g,焙烧温度为550℃,焙烧时间为1h。模拟废水p H值为6,吸附温度为50℃,50r/min的恒温振荡器内,投加量1g/100m L,吸附时间为30min时,OTAC-MBGG对Cr(Ⅵ)的去除率可达96.54%。EDX和XRD结果表明,石墨烯与有机改性膨润土复合成功,颗粒吸附剂的层间距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石墨 改性膨润土 颗粒吸附剂 Cr(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