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烯基载体负载贵金属用于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邢静 赵彤 +3 位作者 尚佳佳 刘冯凯 张孟典 彭淑鸽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0-237,共8页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导电性、机械强度高、且柔韧性好,同时还兼具高比表面积与易进行化学改性的特点,广泛被作为电催化剂载体/电催化剂用于燃料电池。首先对近5年石墨烯基材料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其次着重分析...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导电性、机械强度高、且柔韧性好,同时还兼具高比表面积与易进行化学改性的特点,广泛被作为电催化剂载体/电催化剂用于燃料电池。首先对近5年石墨烯基材料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其次着重分析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载体(rGO)、掺杂石墨烯、改性石墨烯这三类石墨烯基载体负载贵金属在电催化反应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并且比较了不同石墨烯基材料构筑电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探讨了石墨烯基载体作为电催化剂载体的优势和挑战;最后对石墨烯基材料作为电催化剂载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石墨烯基载体 贵金属 电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调制下石墨烯基气体传感器氨气响应性能研究
2
作者 赵珉 褚卫国 +1 位作者 刘桂英 纪捷先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2-450,共9页
为实现室温下石墨烯基气体传感器对氨气的快速、灵敏和稳定响应,设计了一种具有场效应管结构的器件,并对比了背栅电压对原始石墨烯器件、Au或Pt单一金属修饰以及Au/Pt双金属修饰的石墨烯器件室温下氨气响应性能的影响。金属修饰使得石... 为实现室温下石墨烯基气体传感器对氨气的快速、灵敏和稳定响应,设计了一种具有场效应管结构的器件,并对比了背栅电压对原始石墨烯器件、Au或Pt单一金属修饰以及Au/Pt双金属修饰的石墨烯器件室温下氨气响应性能的影响。金属修饰使得石墨烯器件的氨气响应强度和恢复时间均有所改善,而Au/Pt双金属修饰器件的响应性能对背栅电压表现出显著的依赖性,其对200×10^(-6)NH_(3)气体的室温响应时间为54 s、响应强度为-16.2%、恢复时间为4.6 min。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在施加垂直电场作用下不同器件敏感区域费米能级附近状态密度、氨气分子吸附能、吸附距离和转移电荷的变化,并讨论了上述器件响应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基室温气体传感器 Au/Pt双金属修饰 NH3检测 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PF 6的掺杂及与石墨烯基氧化物的界面研究
3
作者 付紫微 陈安国 +1 位作者 黄晔 黄进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1-296,共6页
为进一步改善电解液与石墨烯基金属氧化物体系界面的兼容性,以主要成分为LiPF 6的电解液体系为研究对象,引入离子液体掺杂改性,研究掺杂改性对电解液与石墨烯基金属氧化物界面的影响。模拟EMP^(+)-TFSI-掺杂到LiPF 6电解液中对Li+扩散... 为进一步改善电解液与石墨烯基金属氧化物体系界面的兼容性,以主要成分为LiPF 6的电解液体系为研究对象,引入离子液体掺杂改性,研究掺杂改性对电解液与石墨烯基金属氧化物界面的影响。模拟EMP^(+)-TFSI-掺杂到LiPF 6电解液中对Li+扩散的影响,发现:少量EMP^(+)-TFSI-掺杂对Li+离子的扩散影响较小,并能增加电解液体系的电化学稳定性;当EMP^(+)-TFSI-与LiPF 6的物质的量比超过1∶1时,Li+的扩散能力大幅降低;EMP^(+)-TFSI-与LiPF 6的物质的量比不宜超过1∶1。建立不同二维石墨烯基氧化物模型,模拟不同二维石墨烯基氧化物与电解液(LiPF 6/DMC+EC)界面的结构和动力学性质。比较不同二维石墨烯基氧化物的电化学稳定性,发现二维石墨烯基二氧化锡(SnO_(2))适合作为高电压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液 离子液体掺杂 二维石墨烯基氧化物 界面兼容性 分子动力学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薄膜的表面改性与电输运性能研究
4
作者 牛亮 杨远俊 +2 位作者 杨庆庆 王伟 李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8-432,共5页
文章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采用改进Hummers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薄膜,再利用氮离子注入和热处理得到表面改性的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itrogen-dop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NrGO)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 文章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采用改进Hummers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薄膜,再利用氮离子注入和热处理得到表面改性的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itrogen-dop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NrGO)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拉曼(Raman)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表征并系统研究氮离子注入对石墨烯基薄膜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离子注入会造成石墨烯基薄膜表面层内碳原子的缺失和氮原子的替代掺杂,从而在NrGO薄膜表面层内实现氮掺杂并产生纳米级孔洞;氮掺杂氧化石墨烯(nitrogen-doped graphene oxide,NGO)薄膜表面层氮掺杂量(质量分数)高达10.86%,热处理后的NrGO薄膜表面层氮掺杂量(质量分数)可达9.90%;I-V测试发现,氮离子注入和热处理对石墨烯基薄膜的电输运性能也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基薄膜 氮掺杂 离子注入 表面改性 电输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宏观体:制备、性质及潜在应用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丽芳 魏伟 +3 位作者 吕伟 邵姣婧 杜鸿达 杨全红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1-171,共11页
石墨烯基宏观体材料是由石墨烯片层组装构建而成的宏观形态的新型碳质材料,不仅保持了石墨烯片层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同时具有可调控的微纳织构和宏观形态。笔者综述了石墨烯基宏观体的不同宏观形态和构建方法,并着重对自组装方法进行... 石墨烯基宏观体材料是由石墨烯片层组装构建而成的宏观形态的新型碳质材料,不仅保持了石墨烯片层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同时具有可调控的微纳织构和宏观形态。笔者综述了石墨烯基宏观体的不同宏观形态和构建方法,并着重对自组装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讨论了石墨烯基宏观体的物化性质,并着重对其在能源储存和转化、催化、生物医学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最后对石墨烯基宏观体研究中的挑战以及实际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指出不同维度组装、构建宏观体结构和相关材料是石墨烯走向实际应用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石墨烯基宏观体 自组装 性质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基三聚氰胺海绵的制备与吸附性能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子涛 肖长发 +2 位作者 赵健 胡霄 徐乃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10-2417,共8页
以天然石墨为原料,用Hummers法和超声剥离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将氧化石墨烯浸渍,涂覆于三聚氰胺海绵表面,在线还原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基三聚氰胺海绵(RGOME).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及... 以天然石墨为原料,用Hummers法和超声剥离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将氧化石墨烯浸渍,涂覆于三聚氰胺海绵表面,在线还原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基三聚氰胺海绵(RGOME).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及光学接触角测定仪等分析了RGOME的结构,考察了RGOME对多种油品的吸附性能,并对其油水选择吸附性能和循环使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GOME具有疏水超亲油性,对油品的吸附量达到56—127g/g,可用Bangham方程描述RGOME对甲苯和煤油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在选择吸附过程中,油品浓度急剧降低,吸附量不断升高,分离效率达到74.49%,可较好地实现油水分离;吸附油品的RGOME经脱附可多次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基三聚氰胺海绵 吸附性能 油水分离 疏水超亲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纳米红外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消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慧 马拥军 +1 位作者 朱东升 裴重华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2-246,共5页
作为单原子厚度的碳材料,石墨烯因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积和电子迁移率的特性,易于满足吸波材料所需的要求。目前,单一的吸波材料难以达到多波段、宽频带的吸收效果,为了拓宽其红外吸收频带,通过将氧化石墨烯与纳米γ-Al2O3复合,并采用... 作为单原子厚度的碳材料,石墨烯因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积和电子迁移率的特性,易于满足吸波材料所需的要求。目前,单一的吸波材料难以达到多波段、宽频带的吸收效果,为了拓宽其红外吸收频带,通过将氧化石墨烯与纳米γ-Al2O3复合,并采用水合肼原位还原制备石墨烯基吸波材料。利用Raman、XRD、FT-IR、EDX和SEM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分析,同时测试了烟幕对1.06 m激光和8~12 m波段的红外消光特性,结果表明,石墨烯基吸波材料对红外激光系统以及红外热像仪均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基 Y-A1203 红外消光 红外吸波材料 水合肼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和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安静 郭桂真 +1 位作者 罗青枝 王德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2-147,共6页
抗菌材料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广泛使用,有效地保障着公众的身体健康。然而,在抗菌材料合成过程中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合成抗菌剂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而且残留的有机溶剂也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新型抗菌剂的开... 抗菌材料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广泛使用,有效地保障着公众的身体健康。然而,在抗菌材料合成过程中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合成抗菌剂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而且残留的有机溶剂也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新型抗菌剂的开发及复合抗菌剂的合成方法和路线的改进是抗菌材料专家们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首先介绍了新型抗菌材料——石墨烯及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随后结合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特性,阐述了其在抗菌、药物控释、生物传感、组织工程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石墨烯基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石墨烯基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蔡亭伟 丁颖 徐丽慧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22,共6页
从三维石墨烯基光催化剂的制备、3D GBP的分类以及基本作用等方面对三维石墨烯基光催化剂进行综述,分析了三维石墨烯促进所负载催化剂电子-空穴高效分离、光吸收范围变宽以及污染物吸附性能提高的原理。此外,还综述了化学掺杂N和B原子... 从三维石墨烯基光催化剂的制备、3D GBP的分类以及基本作用等方面对三维石墨烯基光催化剂进行综述,分析了三维石墨烯促进所负载催化剂电子-空穴高效分离、光吸收范围变宽以及污染物吸附性能提高的原理。此外,还综述了化学掺杂N和B原子石墨烯基底对三维石墨烯基光催化剂(3D GBP)催化性能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石墨烯基 三维石墨烯基光催化剂 电子-空穴对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云雷 赵东林 +1 位作者 白利忠 景磊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295,共3页
综述了石墨烯和石墨烯基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对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石墨 金属氧化物 石墨烯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晓文 申凌燕 刘晓旭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8-172,共5页
本文综述了石墨烯(GR)分别作为电子受体、催化剂垫、敏化剂在石墨烯基二氧化钛(GR-TiO2)光催化剂中的作用,总结了GR-TiO2的制备方法,系统介绍了GR-TiO2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认为GR-TiO2吸附作用... 本文综述了石墨烯(GR)分别作为电子受体、催化剂垫、敏化剂在石墨烯基二氧化钛(GR-TiO2)光催化剂中的作用,总结了GR-TiO2的制备方法,系统介绍了GR-TiO2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认为GR-TiO2吸附作用的研究、实现对催化剂简单易行的回收利用等方面是GR-TiO2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基二氧化钛 制备方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光催化剂在能源转化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倩 伍水生 +1 位作者 马博凯 王亚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034-7037,7045,共5页
石墨烯半导体复合纳米材料被视为一种最有潜力的光催化剂,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领域十分引人注目。石墨烯基光催化剂活性的增强机理包括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的减少,光吸收范围的扩大和光吸收强度的增强,表面活... 石墨烯半导体复合纳米材料被视为一种最有潜力的光催化剂,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领域十分引人注目。石墨烯基光催化剂活性的增强机理包括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的减少,光吸收范围的扩大和光吸收强度的增强,表面活性位点的增加以及光催化剂化学稳定性的改善。综述石墨烯基光催化剂在能源转化如光催化分解水和CO_2的光催化还原成碳氢化合物的应用并且简要分析了其活性增强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基纳米材料 光催化 光解水 能源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新型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阳 封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0-237,共8页
为更好地解决单一材料在抗菌领域所面临的局限性问题,对石墨烯基新型抗菌材料的研究展开论述。介绍了石墨烯材料在抗菌方面广谱抗菌、物理和化学作用等的特点,重点阐述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接触切割、包覆作用、氧化应激作用等抗菌机制... 为更好地解决单一材料在抗菌领域所面临的局限性问题,对石墨烯基新型抗菌材料的研究展开论述。介绍了石墨烯材料在抗菌方面广谱抗菌、物理和化学作用等的特点,重点阐述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接触切割、包覆作用、氧化应激作用等抗菌机制。然后分析了石墨烯与纳米材料、壳聚糖、季铵盐、卤胺等复合后的研究进展,为其发展提供了参考意义。最后总结了石墨烯基复合抗菌材料在纺织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当前研究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将石墨烯材料与其它抗菌材料复合,所得材料可充分发挥各组分之间的协同抗菌作用,其发展较为迅速;然而,尽管石墨烯基新型抗菌材料发展迅速,但其实现产业化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应侧重于优化其制备工艺、抗菌机制等方面,使其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基新型抗菌材料 纳米材料 抗菌机制 纺织领域 制备工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基17β-雌二醇复合膜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颖 朱小雪 +1 位作者 张纪梅 刘文博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21,共6页
为了提高检测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响应速度、检测灵敏度,提出一种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分子印迹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成功制备出氧化石墨烯基分子印迹聚合物复合膜(GOMIP),其厚度约为3.707 nm.通过红外光谱(FTIR... 为了提高检测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响应速度、检测灵敏度,提出一种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分子印迹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成功制备出氧化石墨烯基分子印迹聚合物复合膜(GOMIP),其厚度约为3.707 nm.通过红外光谱(FTIR)、高倍透射电镜(HR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表征,并将其应用于饮用水中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快速响应及高灵敏检测.吸附性能实验研究表明:GO-MIP对17β-雌二醇的吸附平衡时间大约为40 min,最大饱和吸附量为22.69 mg/g,证实了GO-MIP对17β-雌二醇具有较快的吸附效率和良好的吸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氧化石墨 氧化石墨烯基17β-雌二醇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材料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进展
15
作者 徐蕾 卢静 +1 位作者 崔凤娟 高立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26-1534,共9页
石墨烯基材料(石墨烯、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的单层片状结构碳纳米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强的π-π电子共轭作用、疏水作用及氢键作用等,在分离科学领域展现了非常... 石墨烯基材料(石墨烯、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的单层片状结构碳纳米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强的π-π电子共轭作用、疏水作用及氢键作用等,在分离科学领域展现了非常理想的应用前景。该文主要综述了石墨烯基材料近年来在毛细管电泳(CE)中的研究进展,包括作为背景电解质的添加剂、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固定相、CE-电化学检测电极的修饰材料和CE样品前处理的新型吸附剂材料等,并对其在CE领域未来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基材料 毛细管电泳 毛细管电色谱 电化学检测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多孔碳材料对CO_2的捕集分离研究进展
16
作者 廖宏斌 杨志远 刘娇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18,22,共6页
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引起人们对CO_2捕集分离技术的关注。石墨烯基多孔碳材料以其优异的导热性、热稳定性、多孔性和高机械强度等优点,在CO_2捕集分离等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石墨烯基多孔碳材料在CO_2捕集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 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引起人们对CO_2捕集分离技术的关注。石墨烯基多孔碳材料以其优异的导热性、热稳定性、多孔性和高机械强度等优点,在CO_2捕集分离等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石墨烯基多孔碳材料在CO_2捕集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二维石墨烯、三维石墨烯以及石墨烯复合多孔材料在CO_2捕集分离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提高石墨烯基多孔材料性能的方法,简述了石墨烯基多孔材料在CO_2捕集分离中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基多孔材料 CO2捕集分离 比表面积 吸附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水热法合成石墨烯基纳米银及在导电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明泽 马红茹 +1 位作者 曾金凤 马彦青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以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添加导电材料组成的导电胶具有加工温度低、线分辨率小、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是新型理想的电子封装互连材料,将具有较高导电性的石墨烯基纳米银掺杂在基体树脂中具有增加导电通路的作用。本研究在不添加表面活性剂... 以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添加导电材料组成的导电胶具有加工温度低、线分辨率小、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是新型理想的电子封装互连材料,将具有较高导电性的石墨烯基纳米银掺杂在基体树脂中具有增加导电通路的作用。本研究在不添加表面活性剂等其他辅助试剂的反应环境中,用原位还原银氨溶液和氧化石墨烯获得石墨烯基纳米银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Χ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仪对石墨烯基纳米银复合材料进行了形貌及结构表征,并将复合材料与银粉、环氧树脂基体掺杂制备导电胶,在150℃下固化2 h后,用四探针电阻率仪测试导电胶的电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平均直径为80 nm的纳米银粒子均匀的分散在石墨烯表面;当在基体树脂和银粉中添加0.2份复合材料后,制备的导电胶的电阻率降至1.4×10^(-4)Ω·cm,与未掺杂石墨烯基纳米银导电胶的电阻率2.2×10^(-4)Ω·cm相比,其电学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水热法 石墨烯基纳米银 掺杂 导电胶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纸的制备、性能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鹏宇 薛子怡 +3 位作者 于显利 王天皓 杨开宇 王欣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50,共15页
石墨烯基纸是以石墨烯及衍生物(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为主体,组装成的一种新型、轻质柔韧、具有绿色环保特点的类纸/膜材料。近几年研究表明,石墨烯基纸有望成为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具有高强、柔韧、优异的电学、磁... 石墨烯基纸是以石墨烯及衍生物(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为主体,组装成的一种新型、轻质柔韧、具有绿色环保特点的类纸/膜材料。近几年研究表明,石墨烯基纸有望成为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具有高强、柔韧、优异的电学、磁学和生物学性能,在能源环保、通信、生物医药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从石墨烯基纸应用角度出发,如何协调材料的成分和微观结构等因素,最大化地发挥其结构和功能特性,是该领域的关键问题。从石墨烯基纸的制备、性能及应用3方面进行概述,指出其主流的制备方法有真空抽滤,蒸发溶剂等,并对其力学和电学性质的主要增强方法进行总结,例如完善内部结构、借助偶联剂或与其他物质复合等。进而综述了石墨烯基纸作为电磁屏蔽与吸波膜、抗微生物活性膜和哺乳细胞培养及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目前主要工作集中在复合磁性金属、合金等材料,提高石墨烯基纸的电磁参数和阻抗匹配性以及复合无机抗菌纳米颗粒,从而避免细菌的抗菌性,提高材料的杀菌作用,以及在保持材料较高强度的同时,增强其阻抗匹配性、抗菌作用及生物相容性,拓宽其应用领域。最后,在阐述石墨烯基纸在制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如开发无毒无害且高效的乳化剂和还原剂,制备高通量、低成本、大尺寸、绿色且强韧的石墨烯基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基 力学性能 导电性能 电磁特性 生物相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油吸附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文龙 王晟 +3 位作者 包艳 王海燕 陈爽 赵宗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3-441,487,共10页
海上漏油的频繁发生以及采油废水、工业含油污水的大量排放造成水资源大片污染和生态系统平衡的严重破坏。目前,从水体中分离油品和有机污染物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商业和学术的关注。石墨烯基气凝胶是由二维石墨烯片层组装成的三维宏观材料... 海上漏油的频繁发生以及采油废水、工业含油污水的大量排放造成水资源大片污染和生态系统平衡的严重破坏。目前,从水体中分离油品和有机污染物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商业和学术的关注。石墨烯基气凝胶是由二维石墨烯片层组装成的三维宏观材料,因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密度低、机械性能强等特点在油水分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该文总结了石墨烯基气凝胶的结构设计、组装及干燥方法,归纳了近年来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石墨烯基气凝胶在油水分离中的影响因素以及石墨烯基气凝胶吸附油品后的再生方法,并对石墨烯基气凝胶在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基气凝胶 结构设计和组装 干燥方法 油水分离 吸附剂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石墨烯基气凝胶的制备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田杰 王元有 孙岳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3-599,共7页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存储装置,由于其较高的功率密度、优良的充放电特性、超长的循环寿命,使其在移动电源,新能源汽车等众多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3D石墨烯基气凝胶具有多孔结构、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导电率、优异的机...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存储装置,由于其较高的功率密度、优良的充放电特性、超长的循环寿命,使其在移动电源,新能源汽车等众多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3D石墨烯基气凝胶具有多孔结构、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导电率、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电子传输能力,它一直被认为是超级电容器的理想电极材料。本文综述了3D石墨烯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石墨烯基气凝胶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