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7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田杰 王元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5-621,共7页
本研究以低成本、易规模化的亲水性石墨烯/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石墨烯/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经过化学还原后制备得到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本研究以低成本、易规模化的亲水性石墨烯/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石墨烯/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经过化学还原后制备得到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傅里叶红外变化光谱仪(FT-IR)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结构和形貌的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CV)、恒电流充放电法(GCD)、电化学阻抗法(EIS)等测试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与纯聚苯胺和石墨烯/氧化石墨烯/聚苯胺相比,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显著提高,在电流密度为1 A·g^(-1)时,比电容达到333.5 F·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氧化石墨 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胺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自组装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付承臣 赖璐 +2 位作者 周培茹 赖红静 曹机良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2,214,共7页
首先,以乙二醛和壳聚糖(CS)对纯棉织物进行改性制备了CS改性棉织物;然后,将CS改性棉织物经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浸渍;最后,将吸附沉积在棉织物上的GO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RGO/CS-棉织物。采用SEM、FTIR和Raman光谱对其进行... 首先,以乙二醛和壳聚糖(CS)对纯棉织物进行改性制备了CS改性棉织物;然后,将CS改性棉织物经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浸渍;最后,将吸附沉积在棉织物上的GO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RGO/CS-棉织物。采用SEM、FTIR和Raman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S质量分数、GO分散液质量浓度对RGO/CS-棉织物导电、抗紫外线和抑菌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耐洗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RGO/CS-棉织物表面沉积的GO已较充分还原为RGO,表面覆盖了一层连续的RGO/CS薄膜;RGO/CS-棉织物导电性随着GO分散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经质量分数2.00%的CS溶液改性和质量浓度5 g/L的GO分散液处理并还原后的RGO/CS-棉织物具有最佳的导电性,表面电阻为1.02 kΩ/cm;RGO与CS协同增强了RGO/CS-棉织物的抑菌性能,抑菌率最高达95%;经质量分数0.50%的CS溶液改性和质量浓度3 g/L的GO分散液处理并还原后的RGO/CS-棉织物经过30~50次皂洗洗涤后,导电、抑菌和抗紫外线性能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氧化石墨 棉织物 导电 自组装 纺织染整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多层界面润滑特性研究
3
作者 王固霞 徐海明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2-957,共6页
为解决机械磨损引起的能源损耗问题,通过共价作用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与十二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十八烷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烷基化,制备了不同链长的烷基化还原氧化石墨烯[rGO-C(N),N=12、16、18]。结果表明,rGO-... 为解决机械磨损引起的能源损耗问题,通过共价作用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与十二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十八烷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烷基化,制备了不同链长的烷基化还原氧化石墨烯[rGO-C(N),N=12、16、18]。结果表明,rGO-C(16)在15#工业白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在多种负载条件下,rGO-C(16)展现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其中,在400 N条件下,与15#工业白油相比,其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分别降低了38.0%和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 滑动磨损 分散稳定性 界面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钛酸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航 秦龙威 +3 位作者 徐振凯 蔺多佳 张剑峰 夏鑫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86,共5页
为了得到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优异的钛酸锂(LTO)负极材料,将质量浓度不同的氧化石墨烯与LTO材料进行物理混合,再通过热处理方法制备出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钛酸锂(LTO@rG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 为了得到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优异的钛酸锂(LTO)负极材料,将质量浓度不同的氧化石墨烯与LTO材料进行物理混合,再通过热处理方法制备出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钛酸锂(LTO@rG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工作站对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质量浓度为2mg/mL时,在电流密度为1C条件下,LTO@rGO复合材料初始比容量为168mAh/g,经过50次循环后容量为165.2mAh/g,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锂 还原氧化石墨 表面改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坏血酸和单宁酸进行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和特性研究
5
作者 黄天文 王婧 +4 位作者 谭磊 郝燕 杨卉 杨慧敏 马力通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分别采用绿色还原剂抗坏血酸(AA)和单宁酸(TA)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还原,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TA修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A)。通过对RGO和RGOA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体系中AA和TA均可有效地还原GO。制得的RGO和RGOA... 分别采用绿色还原剂抗坏血酸(AA)和单宁酸(TA)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还原,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TA修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A)。通过对RGO和RGOA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体系中AA和TA均可有效地还原GO。制得的RGO和RGOA形貌、亲水性和导电性存在显著区别:RGO为具有较大比表面积且碎裂、无序固体结构,电导率显著提高,与RGOA相比还原程度更高,但亲水性较差;RGOA则由于TA的多酚羟基的引入,呈现为膨胀卷曲絮状结构,电导率有所提升,亲水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 化学还原 抗坏血酸 单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金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的性能研究
6
作者 李欢欢 李瑾 +1 位作者 王鹏飞 钟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111,共10页
本文以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为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氯金酸的还原剂与稳定剂,成功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金(rGO/CMC/AuNPs)复合物。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 本文以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为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氯金酸的还原剂与稳定剂,成功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金(rGO/CMC/AuNPs)复合物。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EDS)、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rGO/CMC/AuNPs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以NaBH 4为供氢体时,复合物对4-硝基苯酚(4-NP)的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取代度为0.665的CMC对GO的还原性最强,得到了C/O比为3.97的rGO。在rGO/CMC/AuNPs复合物中,球形或准球形AuNPs均匀分布在rGO表面。rGO/CMC/AuNPs复合物对4-NP的催化还原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剂活性。取代度为0.456的CMC制备的rGO/CMC/AuNPs中AuNPs平均粒径为(54.7±13.3)nm,以其为催化剂时,30℃反应30 min,4-NP转化率可达到98.1%,反应速率常数可达0.1520 min^(-1),反应活化能E a为31.2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 纳米金 羧甲基壳聚糖 催化性能 4-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铁磁性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全碳膜
7
作者 王悦 王欣 于显利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13,I0004,I0005,共11页
具有铁磁性质的纳米碳材料在自旋电子学、生物医学成像、电极和染料吸附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石墨烯衍生物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拥有卓越的物理化学性质,呈现出室温铁磁有... 具有铁磁性质的纳米碳材料在自旋电子学、生物医学成像、电极和染料吸附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石墨烯衍生物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拥有卓越的物理化学性质,呈现出室温铁磁有序结构。为了实现规模化、低成本、性能稳定的全碳膜,采用热还原结合双维度碳复合策略,制备了不同含量微米尺度还原氧化石墨烯纤维(rGOFs)的rGO-rGOFs全碳复合膜,并对全碳膜的铁磁性机理及磁阻效应进行了阐述。研究发现:引入适量rGOFs可将rGO膜的室温饱和磁化强度从0.0083 A·m^(2)·kg^(–1)提升至0.0960 A·m^(2)·kg^(–1),铁磁性增强是碳膜的空位缺陷和sp3(C–C)态共同作用导致的。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排除了样品中金属杂质可能对饱和磁化强度的干扰。此外,在室温、±1 T磁场下,磁阻(Magnetoresistance,MR)曲线显示样品MR为负值。通过调控材料的表面拓扑形貌和sp3(C–C)/sp2(C=C)比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室温饱和磁化强度。这种新型全碳薄膜有望在未来应用于自旋电子器件和生物医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碳复合膜 还原氧化石墨纤维 室温铁磁性 磁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电压对羟基磷灰石-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HA-NrGO-CS)复合涂层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张立勋 祝敬佩 +3 位作者 王伟 张登基 黄家鑫 陈梓豪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01-4009,4015,共10页
利用电泳沉积和热还原相结合的方法,在ZK60镁合金表面制备不同沉积电压下的HA-NrGO-CS(羟基磷灰石-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三元复合涂层,XRD(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Mg^(2+)会掺杂到HA(羟基磷灰石)中影响HA(002)晶面的生长,使其沿(300)晶... 利用电泳沉积和热还原相结合的方法,在ZK60镁合金表面制备不同沉积电压下的HA-NrGO-CS(羟基磷灰石-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三元复合涂层,XRD(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Mg^(2+)会掺杂到HA(羟基磷灰石)中影响HA(002)晶面的生长,使其沿(300)晶面生长形成片或板状的HA再结晶晶体,Mg^(2+)掺杂从而减小复合涂层的晶粒尺寸形成更加均匀致密的复合涂层。红外和拉曼光谱证实了氮原子的掺杂和GO(氧化石墨烯)的有效还原。电化学结果显示,不同沉积电压下制备的HA-NrGO-CS复合涂层对基体都有一定的保护,140 V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涂层具有最大的E_(corr)(腐蚀电位):-0.28 V值和最小的I_(corr)(腐蚀电流密度):5.04μA/cm^(2)值,CR(腐蚀率)值:0.11 mm/year表明涂层能有效延缓基体合金的腐蚀速率,此时复合涂层具有最优的耐腐蚀性能。有效地解决了Mg基体作为潜在骨科植入材料在人体内腐蚀速率过快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合金 复合涂层 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N掺杂还原氧化石墨 电化学分析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微球传感电热织物的自组装法制备
9
作者 张金芹 李晶 +2 位作者 肖明 毕曙光 冉建华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213,共12页
织物作为柔性传感器的基底因其可穿戴性和舒适性好而备受关注,但其存在灵敏度低、应变范围窄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采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法,利用阳离子改性剂对聚苯乙烯(PS)微球进行表面改性,负载带负电荷的氧化石墨烯(GO),制备了聚苯乙烯... 织物作为柔性传感器的基底因其可穿戴性和舒适性好而备受关注,但其存在灵敏度低、应变范围窄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采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法,利用阳离子改性剂对聚苯乙烯(PS)微球进行表面改性,负载带负电荷的氧化石墨烯(GO),制备了聚苯乙烯/还原氧化石墨烯(PS/rGO)微球复合织物。通过优化PS微球和rGO纳米片的二元结构,显著提高复合织物的应变传感和电热性能。采用线性伏安循环曲线和热成像技术对复合织物的电学性能和电热性能进行测试,同时借助数码精密万用表评估其传感性能。结果表明:该PS/rGO微球复合织物在0%~90%应变范围内的灵敏度高达10.44,且在不同应变、拉伸速度和百次循环测试中相对电阻变化率稳定,展现优异的传感循环稳定性;此外,该织物在20 V电压下87 s内能从19℃升温至64.2℃,显示出优异的电热性能,这些特性使得该复合织物在人体运动监测、热敷治疗和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微球 氧化石墨 柔性传感器 电热性能 传感性能 涤纶/氨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钼酸-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胺改性阳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高氯酸盐废水的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杨佳琪 廉静 +3 位作者 赵娟 岳琳 郭延凯 郭金燕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3-940,共8页
采用磷钼酸(PMo12)-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聚苯胺(PAN)对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阳极进行改性,构建单室空气阴极MFC,考察了材料结构、改性阳极形貌和MFC的电化学特性、产电特性和高氯酸盐去除性能,并探讨了改善MFC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 采用磷钼酸(PMo12)-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聚苯胺(PAN)对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阳极进行改性,构建单室空气阴极MFC,考察了材料结构、改性阳极形貌和MFC的电化学特性、产电特性和高氯酸盐去除性能,并探讨了改善MFC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相比空白阳极,PMo12-rGO-PAN改性阳极具有更多的电化学活性位点,其MFC循环伏安闭合曲线面积和交换电流密度分别提高了2.34、9.36倍,电荷转移内阻降低了85.87%。在560 mg/L高氯酸盐下,该阳极MFC产生最大输出电压为160.03 mV;在运行过程中,该阳极MFC对高氯酸盐的还原率始终高于空白阳极。该阳极通过改善微生物的附着条件和提高阳极电子转移速率提升了MFC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钼酸 还原氧化石墨 聚苯胺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阳极 高氯酸盐 产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吸波性能及宽频优化
11
作者 褚海荣 周梦雨 +1 位作者 时双强 任素娥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4,共8页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然后通过高温热处理制备大片径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吸波剂,并研究了不同含量及叠加层数的rGO材料的吸波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随着rGO含量的增加,吸波性能先增强后减弱。当rG...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然后通过高温热处理制备大片径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吸波剂,并研究了不同含量及叠加层数的rGO材料的吸波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随着rGO含量的增加,吸波性能先增强后减弱。当rGO质量分数为1.0%,厚度为2.2 mm时,有效吸收带宽(effective absorption bandwidth,EAB,≤-10 dB)为5.4 GHz(12.0~17.4 GHz);当rGO含量为1.5%,厚度为1.8 mm时,有效吸收带宽为5.0 GHz(13.0~18.0 GHz)。为了克服单层rGO吸波材料EAB窄的缺点,以不同含量rGO吸波材料为材料库,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多层叠加rGO吸波材料EAB。经优化后多层rGO吸波材料的EAB有了大幅提升,尤其当层数为3层,厚度为3.94 mm时,多层吸波材料具有最宽的EAB,达到11.5 GHz(6.5~18.0 GHz)。该研究进一步提高了rGO宽频吸波性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 吸波 宽频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对芦荟纤维/棉织物的功能整理
12
作者 王丽莎 胡雪敏 +1 位作者 邹晨 孟艳娇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6,共6页
为开发多功能芦荟纤维/棉织物,通过还原氧化石墨烯对芦荟纤维/棉织物进行功能整理,通过设计正交试验,以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为评价指标,研究整理工艺中氧化石墨烯质量浓度、维生素C质量浓度以及还原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根据直接观察... 为开发多功能芦荟纤维/棉织物,通过还原氧化石墨烯对芦荟纤维/棉织物进行功能整理,通过设计正交试验,以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为评价指标,研究整理工艺中氧化石墨烯质量浓度、维生素C质量浓度以及还原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根据直接观察法和极差分析法得出2种处理工艺,再采用这2种工艺处理织物并对织物进行透气性能、回潮率、抗静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还原氧化石墨烯对芦荟纤维/棉织物功能整理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氧化石墨烯质量浓度4 g/L,55℃恒温水浴处理1 h,维生素C质量浓度2 g/L,80℃恒温水浴处理30 min;整理后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提高,回潮率升高,抗静电性能改善,耐水洗性能较好,但整理后织物的透气性能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 芦荟纤维/棉织物 耐水洗性能 防紫外线 抗静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接枝黄原胶的制备和提升泡沫驱油研究
13
作者 王磊 杨陆涛 +3 位作者 钱国全 时维才 屈霜 姚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7,共8页
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稳泡效果,材料经改性后能进一步提升泡沫性能,提高三次采油泡沫驱原油采收率.以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为基体,通过表面羧基化改性,利用乙二胺(Ethylenediamine,EDA)为桥梁,接枝具有耐盐和增黏效果的黄原胶(Xa... 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稳泡效果,材料经改性后能进一步提升泡沫性能,提高三次采油泡沫驱原油采收率.以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为基体,通过表面羧基化改性,利用乙二胺(Ethylenediamine,EDA)为桥梁,接枝具有耐盐和增黏效果的黄原胶(Xanthan Gum,XG)作为新型稳泡剂.通过FT-IR,XPS,Raman,TEM对不同改性阶段的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官能团进行表征分析.同时,考察了浓度、矿化度、pH对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和XG体系相比,新型稳泡剂的效果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更加明显,还具有更好的抗盐性和pH稳定性.在85℃老化30 d后,新型稳泡剂损失13%,大幅减小了损失率.体系的界面张力值达到10-2,具有良好的界面性能.在85°C,4 MPa条件下,进行了双管驱替室内实验,结果表明,泡沫体系在高渗透岩心实现了封堵,改善了低渗透岩心的驱替效果,最终提高采收率达2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黄原胶 稳泡 泡沫驱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酸对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的调控机理研究——以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产生的毒性影响为例
14
作者 张明 冯雪丽 +1 位作者 时文歆 张冰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95-2007,共13页
以受纳米材料石墨烯(G)和氧化石墨烯(GO)长期胁迫作用下的好氧颗粒污泥系统(AGS)为研究对象,探究投加适量腐殖酸(HA)对AGS理化特性和污染物处理性能的缓解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表明:经过适量浓度的HA(10.0mg/L)处理后,实验组R2(1.0mg/L G)... 以受纳米材料石墨烯(G)和氧化石墨烯(GO)长期胁迫作用下的好氧颗粒污泥系统(AGS)为研究对象,探究投加适量腐殖酸(HA)对AGS理化特性和污染物处理性能的缓解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表明:经过适量浓度的HA(10.0mg/L)处理后,实验组R2(1.0mg/L G)和R3(1.0mg/L GO)中AGS的理化特性与系统的处理性能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在整个实验期间(第0~75d),R3系统内的AGS平均粒径由1224.1μm增加至1407.5μm,R2系统内的AGS平均粒径由1313.0μm增加至1461.3μm.AGS理化特性的提升使得R2和R3系统内总氮去除率分别上升了2.3%和7.6%.通过投加HA,R2和R3系统内观察到活性氧含量、乳酸脱氢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出现明显降低,这是由于HA可以与细胞内积累的活性氧相结合,进而降低G和GO胁迫下生物体内产生的氧化应激水平.此外,HA的引入减少了AGS中胞外聚合物(EPS)的过量分泌,并降低了EPS中芳香类蛋白质和酪氨酸类物质的含量,使得AGS呈现出更加致密紧凑的颗粒结构.最后,分析G和GO在HA投加前后Zeta电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投加适量HA提高了G和GO的初始电势值,增强了G/GO与微生物之间的排斥力作用,减少了微生物与G/GO之间的直接接触,进而有效缓解了G和GO对AGS微生物产生的毒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石墨 氧化石墨 胞外聚合物 氧化应激反应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纳米流体吸液芯热管传热特性
15
作者 金志浩 陈艺帆 +1 位作者 牟嘉辉 陈超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0,82,共6页
对于铜粉烧结吸液芯的普通热管和铜粉烧结吸液芯与微沟槽结合的复合热管(简称普通热管和复合热管),使用质量法测试2种热管吸液芯的毛细性能。相比于铜粉烧结吸液芯,复合吸液芯的抽取液体质量提高了13.4%。制备质量分数为0.05%、0.03%、0... 对于铜粉烧结吸液芯的普通热管和铜粉烧结吸液芯与微沟槽结合的复合热管(简称普通热管和复合热管),使用质量法测试2种热管吸液芯的毛细性能。相比于铜粉烧结吸液芯,复合吸液芯的抽取液体质量提高了13.4%。制备质量分数为0.05%、0.03%、0.01%的GO(氧化石墨烯)溶液和去离子水4种溶液作为工质,并分别注入到普通热管和复合热管中,充液量分别为1.4 mL和1.5 mL。研究热管在水平、25°和45°倾角放置时,不同的加热功率下对2种热管的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放置时,复合热管质量分数0.01%、0.03%、0.05%GO溶液在45 W时相较于去离子水热阻分别降低了57%、53.9%、64.7%,普通热管0.01%、0.03%GO溶液热阻降低了19.2%、22.4%,0.05%GO溶液则失效。以25°、45°倾角放置(加热段在上),发现随着倾角的增加,质量分数较高的溶液在普通热管内更容易失效,而在复合热管中仍可保持较好的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吸液芯 毛细性能 倾角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氧化铝陶瓷的性能评价
16
作者 王勇 黄世瑞 +5 位作者 张晶 张立峰 李晨 余文沁 李贺 王太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91-95,共5页
为研究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氧化铝陶瓷的加工性能,提出一种正多边形磨削轨迹的组合实验方法。采用干式、浇注式和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3种不同冷却条件对氧化铝陶瓷进行磨削实验,比较磨削速度、进给速度及磨削深度对磨削力和... 为研究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氧化铝陶瓷的加工性能,提出一种正多边形磨削轨迹的组合实验方法。采用干式、浇注式和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3种不同冷却条件对氧化铝陶瓷进行磨削实验,比较磨削速度、进给速度及磨削深度对磨削力和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磨削参数相同的条件下,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下的磨削力最小,浇注式次之,干式最大;干式条件下的最大凹坑长度为40μm,而采用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条件下的最大凹坑长度减少至10μm,且能观察到连续的塑性断裂。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在改善氧化铝陶瓷磨削性能、提高表面加工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纳米流体 微量润滑 氧化铝陶瓷 磨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氧化石墨烯对GO/PLA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曹伟娜 周玉庆 +2 位作者 王毅凡 吴瑞特 王玉周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2,共6页
为改善聚乳酸的脆性提高其韧性性能,采用氧化石墨烯(GO)作为纳米填料,对聚乳酸(PLA)进行改性,利用KH570硅烷偶联剂对GO进行表面修饰,改善GO表面基团的活性,提高GO在PLA基体中的分散性;将改性后的GO(记为KGO)与PLA采用溶液共混法成膜,分... 为改善聚乳酸的脆性提高其韧性性能,采用氧化石墨烯(GO)作为纳米填料,对聚乳酸(PLA)进行改性,利用KH570硅烷偶联剂对GO进行表面修饰,改善GO表面基团的活性,提高GO在PLA基体中的分散性;将改性后的GO(记为KGO)与PLA采用溶液共混法成膜,分析了纳米填料的含量对PLA微观结构的影响,并测试表征了热稳定性及拉伸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KGO质量分数为2%时,KGO/PLA膜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其值为12.52 MPa,断裂伸长率为5.36%,与纯PLA膜相比,分别提高了87.1%、103.8%,与GO/PLA复合膜的性能相比较好。相同温度下,与GO/PLA共混材料相比,KGO/PLA共混材料的热失重率较低,当PLA基体中加入KGO后,共混膜不易发生热分解,复合膜的性能发挥充分。结果表明,KGO能较好地提高PLA的拉伸性能及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氧化石墨 KH570 溶液共混 化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增强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
18
作者 黄巍林 于巾茹 +1 位作者 尚君 王忠堂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19-2428,共10页
为提高混凝土在恶劣环境的使用性能,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OPS)改性氧化石墨烯(GO),获得硅烷化氧化石墨烯(fGO)。然后用fGO填充水泥砂浆,测定其力学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为提高混凝土在恶劣环境的使用性能,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OPS)改性氧化石墨烯(GO),获得硅烷化氧化石墨烯(fGO)。然后用fGO填充水泥砂浆,测定其力学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GO相比,fGO结构呈松散的层状,硅氧烷分子通过Si—O—C键与GO接枝。与对照组相比,fGO对水泥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的影响较小。当fGO掺量为0.06%(质量分数)时,水泥砂浆的28 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提升26.36%和36.29%,毛细吸水率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别降低56.64%和33.16%。热重和微观分析表明,fGO改善了水化产物的形态,增强了水化产物与砂粒的黏结性,整体提高了硅酸盐网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砂浆 氧化石墨 硅烷 氯离子扩散系数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石墨烯载金铜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硼氢化钠氧化
19
作者 罗明洪 夏克坚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5-1602,共8页
以二氰二胺为氮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N-rGO),然后通过浸渍还原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载金铜催化剂(Au_(x)Cu_(y)/N-rGO)。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测试手段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 以二氰二胺为氮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N-rGO),然后通过浸渍还原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载金铜催化剂(Au_(x)Cu_(y)/N-rGO)。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测试手段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金属纳米粒子均匀地分布在载体上,平均大小大为4.3nm。利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和交流阻抗法(EIS)对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催化剂中Au_(2)Cu/N-rGO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分别是Au_(2)Cu/rGO和Au/N-rGO的1.34和1.07倍,且具有最优的稳定性,在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石墨 金铜合金 硼氢化钠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基氧化石墨烯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
20
作者 潘俊 杜乔茹 +2 位作者 林诺 张婷婷 张萧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7-373,共7页
研究污泥基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方法,为实现城市污泥建材化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思路。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污泥基GO,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PVP、NS两种分散剂的投加量及超声时间对分... 研究污泥基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方法,为实现城市污泥建材化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思路。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污泥基GO,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PVP、NS两种分散剂的投加量及超声时间对分散效果的影响,进而考察GO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SEM、XRD及FTIR检测结果表明GO具有明显的片层结构,在掺量为0.8 g/mL、超声处理时间为4 h最佳处理条件下,GO&PVP分散液分散效果较好,GO&NS分散液的吸光度更高;当GO&NS掺量为0.07%时,复合水泥基体3 d的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30.32 MPa和6.14 MPa,较空白组分别提高了33.22%和20.16%。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的污泥基氧化石墨烯可应用于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对提升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污泥基氧化石墨 水泥基复合材料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建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