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烯/二硫化钼/钴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磁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徐一帆 赵婧羽 叶双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7-131,共5页
介绍了两步水热反应制备石墨烯/二硫化钼/钴(RGO/MoS_2/Co)复合物的方法,在保护气体Ar气中通过800℃退火提高Co的纯度。为了探究RGO/MoS_2/Co复合物在柔性自旋器件方面的应用,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拉曼等技术对RGO/MoS_2/Co的结构... 介绍了两步水热反应制备石墨烯/二硫化钼/钴(RGO/MoS_2/Co)复合物的方法,在保护气体Ar气中通过800℃退火提高Co的纯度。为了探究RGO/MoS_2/Co复合物在柔性自旋器件方面的应用,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拉曼等技术对RGO/MoS_2/Co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结合磁性测试(VSM)探讨其微观结构和磁性行为。结果发现,大小约10~20 nm钴粒子成功嵌入到网状交联的RGO/MoS_2中,复合物在低温和常温下均表现出铁磁性,使其有望应用于设计的柔性自旋器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二硫化钼/钴 纳米复合物 水热法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干法制备石墨烯负载二硫化钼及其润滑性能研究
2
作者 彭润玲 王威 +3 位作者 刘锦悦 高展 郭俊德 张耿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5-61,共7页
为了可控制备石墨烯(RGO)和二硫化钼(MoS_(2))的润滑油纳米添加剂,进一步提高其宽温域下的润滑性能,采用冷冻干燥法一步制备了石墨烯负载二硫化钼(RGO/MoS_(2))纳米颗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仪(XRD)观测其微观形貌和结构... 为了可控制备石墨烯(RGO)和二硫化钼(MoS_(2))的润滑油纳米添加剂,进一步提高其宽温域下的润滑性能,采用冷冻干燥法一步制备了石墨烯负载二硫化钼(RGO/MoS_(2))纳米颗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仪(XRD)观测其微观形貌和结构,通过正交实验探究工艺参数与RGO/MoS_(2)微观尺寸的关联性,研究了RGO/MoS_(2)在不同温度下的减摩抗磨性能。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法制备的RGO/MoS_(2)纳米颗粒中MoS_(2)呈纳米花球状均匀吸附在RGO表面的缺陷位置,且薄片相互重叠,具有较优的分散稳定性。影响RGO/MoS_(2)中MoS_(2)片层厚度的因素排序为冻结方式>反应温度>反应时长>反应pH值,较优的制备方式为-20℃冻结、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长24 h、反应pH值为1。RGO/MoS_(2)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高温下具有比MoS_(2)单剂更好的减摩抗磨性能,添加1.5%(质量分数,下同)的RGO/MoS_(2)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后,在250℃高温工况下平均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仅为0.062 5和2.95×10^(-9)cm^(3)/(N·m),相比MoS_(2)单剂分别降低54.3%和7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干燥 石墨 二硫化钼 摩擦磨损 润滑油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钼 还原氧化石墨烯对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伟 韩宾宾 +1 位作者 薛阳彪 郑敏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为了赋予涤纶(PET)织物良好的阻燃、抑烟性能,实现PET织物的低烟、无卤阻燃,采用浸轧工艺,用水热法制备二硫化钼还原氧化石墨烯(MoS_(2)/RGO)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PET织物的阻燃整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等对... 为了赋予涤纶(PET)织物良好的阻燃、抑烟性能,实现PET织物的低烟、无卤阻燃,采用浸轧工艺,用水热法制备二硫化钼还原氧化石墨烯(MoS_(2)/RGO)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PET织物的阻燃整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等对MoS_(2)/RGO复合材料以及MoS_(2)/RGO/PET织物的微观形貌与化学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垂直燃烧测试仪、烟雾密度箱、接触角仪等对MoS_(2)/RGO/PET织物的阻燃、抑烟性能以及亲水性能进行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MoS_(2)/RGO复合材料在织物上能够形成良好包覆,且能够有效提高PET织物的热稳定性,在700℃时,其残炭率较纯织物明显提升;MoS_(2)/RGO/PET织物的极限氧指数可提升至28.2%,总热释放量较纯PET织物下降60.5%,烟雾密度降低59.9%,具有良好的自熄性能,损毁长度可降低至10.6 cm。此外,MoS_(2)/RGO复合材料可以赋予PET织物良好的亲水性能,在2.2 s时接触角变为0°,有效改善了PET织物的服用舒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还原氧化石墨(MoS_(2)/RGO) 阻燃整理 抑烟 PET织物 水热法 浸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网络结构镍钴氢氧化物/石墨烯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亭亭 田国兴 +4 位作者 赵欣 余新勇 毛超 于雪寒 陈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0,共7页
本工作采用化学还原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预还原,再将其与Ni(NO_(3))_(2)·6H_(2)O、Co(NO_(3))_(2)·6H_(2)O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三维网络结构镍钴氢氧化物/石墨烯水凝胶复合材料,通过调节氧化石墨烯的量获得电化学性能最佳的... 本工作采用化学还原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预还原,再将其与Ni(NO_(3))_(2)·6H_(2)O、Co(NO_(3))_(2)·6H_(2)O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三维网络结构镍钴氢氧化物/石墨烯水凝胶复合材料,通过调节氧化石墨烯的量获得电化学性能最佳的镍钴氢氧化物/石墨烯水凝胶(NiCo-OH/GH_(100)),镍钴氢氧化物纳米片均匀分布在石墨烯表面。0.5 A/g电流密度下NiCo-OH/GH_(100)的比容量为590 F/g,电流密度增加到10 A/g时比容量保持率为76.1%,展现出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倍率性能。组装的NiCo-OH/GH_(100)//碳纳米管复合氮掺杂石墨烯水凝胶(NCGH)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C)在20 A/g下充放电循环10 000次,比容量保持率达92.9%,功率密度为375 W/kg时的能量密度达23.9 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氢氧化物 石墨水凝胶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石墨烯二硫化钼及其在光电子器件上的应用 被引量:50
5
作者 汤鹏 肖坚坚 +2 位作者 郑超 王石 陈润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7-677,共11页
由单层或几层二硫化钼构成的类石墨烯二硫化钼(graphene-like MoS2)是一种具有类似石墨烯结构和性能的新型二维(2D)层状化合物,近年来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类石墨烯二硫化钼常见的几种制备方... 由单层或几层二硫化钼构成的类石墨烯二硫化钼(graphene-like MoS2)是一种具有类似石墨烯结构和性能的新型二维(2D)层状化合物,近年来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类石墨烯二硫化钼常见的几种制备方法,包括以微机械力剥离、锂离子插层和液相超声法等为主的"自上而下"的剥离法,以及以高温热分解、水热法等为主的"自下而上"的合成法;介绍了其常用的结构表征方法,包括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拉曼光谱等;概述了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的紫外-可见(UV-Vis)吸收、荧光发射等基本光物理性质及其相关机理;总结了类石墨烯二硫化钼在二次电池、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和电存储等光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原理及其研究进展,展望了这类新型二维层状化合物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二硫化钼 二维层状化合物 材料制备 结构表征 光物理性质 光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二硫化钼/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催化脱硫性能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旭珍 刘宁 +2 位作者 胡涵 王新平 邱介山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88,共8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原位一步还原硫钼酸铵/氧化石墨前驱体,得到三维的二硫化钼/石墨烯(3D-MoS2/G)组装体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低温氮吸附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 采用水热合成法,原位一步还原硫钼酸铵/氧化石墨前驱体,得到三维的二硫化钼/石墨烯(3D-MoS2/G)组装体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低温氮吸附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以羰基硫(COS)的催化加氢转化为评价指标,对比研究微波处理前/后组装体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与传统硫化法制备的MoS2/γ-Al2O3催化剂相比,经微波处理的水热一步法构筑的3D-MoS2/G-160M组装体显示出优异的催化加氢脱硫活性,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260℃),COS转化率即可达100%。这种优异的催化性能归结为三维组装体的特殊结构及高度分散在其石墨烯片层上的MoS2纳米晶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组装体催化剂 二硫化钼 羰基硫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的制备及其真空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丽丽 蒲吉斌 +2 位作者 张广安 王立平 薛群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6-753,共8页
采用电化学剥离法制备了类石墨烯二硫化钼(MoS_2)片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的结构.利用真空摩擦试验机测试了含类石墨烯MoS_2添加剂离子液体(IL-MoS_2)的摩擦学性能并与纯离子液体(IL)进行... 采用电化学剥离法制备了类石墨烯二硫化钼(MoS_2)片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的结构.利用真空摩擦试验机测试了含类石墨烯MoS_2添加剂离子液体(IL-MoS_2)的摩擦学性能并与纯离子液体(IL)进行了对比.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斑处的形貌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了IL-MoS_2摩擦前后的化学状态,并对润滑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化学剥离法成功制备了类石墨烯MoS_2,这种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得的类石墨烯MoS_2面积大,质量好,能保持二硫化钼固有的结构.IL-MoS_2对钢/钢摩擦副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作用;摩擦过程中,纳米尺寸的二硫化钼吸附在钢/钢摩擦副界面形成了保护层,避免摩擦副的直接接触,降低摩擦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二硫化钼 电化学剥离 材料制备 结构表征 离子液体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一步水热合成及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传香 陈亚玲 +3 位作者 巩云 刘慧颖 戴玉明 丛园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61,共6页
为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二硫化钼/石墨烯(MoS 2/RGO)复合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旋转圆盘电极等分别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石墨烯复合后,MoS 2... 为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二硫化钼/石墨烯(MoS 2/RGO)复合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旋转圆盘电极等分别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石墨烯复合后,MoS 2呈少层花瓣状结构,层间距增加且均匀附着在石墨烯薄层上;二硫化钼催化剂的氧还原过程主要以二电子途径进行,而MoS 2/RGO复合催化剂在氧还原过程中可发挥协同催化作用,其氧还原过程中平均转移电子数为3.58,且复合催化剂在20000 s后的电流密度保持率高达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二硫化钼/石墨 氧还原 催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四硫化三钴复合物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赵东江 迟彩霞 +2 位作者 马松艳 田喜强 乔秀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0-143,148,共5页
选取二氯化钴和硫脲为钴源和硫源,以自制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载体,采用回流法在乙二醇溶剂中一步合成出Co_(3)S_(4)/rGO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Raman)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结构与形貌表征。结果表明:Co_(3)S_(4)/... 选取二氯化钴和硫脲为钴源和硫源,以自制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载体,采用回流法在乙二醇溶剂中一步合成出Co_(3)S_(4)/rGO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Raman)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结构与形貌表征。结果表明:Co_(3)S_(4)/rGO样品中生成了具有立方结构的Co_(3)S_(4)细小晶粒,生长在rGO上的Co_(3)S_(4)晶粒发生聚集,具有较好的分散性。Co_(3)S_(4)/rGO的拉曼谱图的峰强比(I_(D)/I_(G))为0.92,Co_(3)S_(4)对石墨烯结构无明显影响,石墨烯起到载体作用。在0.5mol/L H_(2)SO_4电解液中,线扫伏安测试表明,Co_(3)S_(4)/rGO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氧还原催化性能,氧还原起始电位为0.75V(vs.RHE),在动力学电位区,Tafel斜率和传递系数分别为119.5mV和0.49,氧分子在Co_(3)S_(4)/rGO催化剂上按四电子机理直接还原成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石墨 硫化化合物 非贵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钼量子点/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四环素和Cr(Ⅵ)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一鑫 王爽 +3 位作者 全静 高婉婷 宋天群 杨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9-778,共10页
以钼酸钠、L-半胱氨酸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采用一锅溶剂热还原法制备了二硫化钼量子点/还原氧化石墨烯(MoS_(2)QDs/rGO)复合材料,分别以罗丹明B、亚甲基蓝、四环素和Cr(Ⅵ)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降解性能。结... 以钼酸钠、L-半胱氨酸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采用一锅溶剂热还原法制备了二硫化钼量子点/还原氧化石墨烯(MoS_(2)QDs/rGO)复合材料,分别以罗丹明B、亚甲基蓝、四环素和Cr(Ⅵ)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显示,MoS_(2)QDs/rGO对两种染料和Cr(Ⅵ)的光催化降解率均可达97%以上,对四环素的光催化降解率为69%;循环使用10次,对目标染料的降解率均保持在90%以上。说明MoS_(2)QDs/rGO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降解体系中分别加入异丙醇、对苯醌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捕获剂,结果显示,超氧自由基(·O_(2))是MoS_(2)QDs/rGO光催化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量子点/还原氧化石墨 光催化降解 有机染料 四环素 六价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石墨烯电控分离膜排异性回收废水中低浓度磷酸盐
11
作者 刘堰 过嘉鑫 +4 位作者 杨颂 徐世娴 杨言言 余钟亮 郝晓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75-1783,共9页
采用滴涂结合电化学沉积两步法制备了一种具有优良电活性的三维花状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石墨烯(CoNi-LDH/G)杂化膜,用于电控离子交换过程(electrically switched ion exchange,ESIX)吸附水溶液中低浓度的磷酸根(PO_(4)^(3-))离子。结合... 采用滴涂结合电化学沉积两步法制备了一种具有优良电活性的三维花状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石墨烯(CoNi-LDH/G)杂化膜,用于电控离子交换过程(electrically switched ion exchange,ESIX)吸附水溶液中低浓度的磷酸根(PO_(4)^(3-))离子。结合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CoNi-LDH/G杂化膜进行形貌、组成及结构表征。采用电化学方法考察了该杂化膜在不同吸附电压、不同初始浓度、共存离子及不同pH值条件下对PO_(4)^(3-)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氧化还原电位,即使在低浓度下,杂化膜对PO_(4)^(3-)也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且可以在较宽的pH值(4~10)范围内使用,同时受共存离子及其浓度变化影响甚小。此外,G对PO_(4)^(3-)的吸附容量为1.10 mg·g^(-1),CoNi-LDH对PO_(4)^(3-)的吸附容量为11.74 mg·g^(-1),二者吸附容量之和小于CoNi-LDH/G对PO_(4)^(3-)的吸附容量(16.25 mg·g^(-1))。同时,结合O1s的XPS数据分析发现,CoNi-LDH/G杂化膜对PO_(4)^(3-)的吸附过程除了层间阴离子交换、PO_(4)^(3-)与层板金属离子配位的配体交换外,还存在G与CoNi-LDH之间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双金属氢氧化物/石墨 电控离子交换 排异性 低浓度 磷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对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影响
12
作者 朱巧思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66,共12页
研究石墨烯含量为0.5%、1%、3%、5%、7%(质量分数,下同)时对聚四氟乙烯(PTFE)填充改性的摩擦学效果及摩擦磨损机制,同时对比分析传统改性填料二硫化钼(MoS_(2))在5%、10%、15%、20%、25%含量时对PTFE填充改性的摩擦学效果及摩擦磨损机制... 研究石墨烯含量为0.5%、1%、3%、5%、7%(质量分数,下同)时对聚四氟乙烯(PTFE)填充改性的摩擦学效果及摩擦磨损机制,同时对比分析传统改性填料二硫化钼(MoS_(2))在5%、10%、15%、20%、25%含量时对PTFE填充改性的摩擦学效果及摩擦磨损机制;进一步进行“石墨烯+MoS_(2)”对PTFE的协同改性,深入探讨当MoS_(2)含量为15%时,石墨烯含量为1%、3%、5%时对PTFE的协同改性效果,以及石墨烯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填充可以有效提升PTFE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填充5%的石墨烯时,摩擦学性能最优,平均摩擦因数降低至0.0763,摩擦曲线平稳;体积磨损率降低至230.34×10^(-9) mm^(3)·N^(-1)·m^(-1),主要磨损形式由黏着磨损转变为疲劳磨损;石墨烯用于协同改性时,可以有效改善MoS_(2)与PTFE相容性差以及对磨过程中易磨出形成磨粒磨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聚四氟乙 二硫化钼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二硫化钼复合纳米添加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巴召文 黄国威 +1 位作者 乔旦 冯大鹏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两种不同形貌结构的石墨烯/二硫化钼纳米复合物(RGO/MoS_2-1和RGO/MoS_2-2).通过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仪和热重分析仪对所制备材料的形貌、成分和晶格结构进行表征;利用SRV-I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RGO/M...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两种不同形貌结构的石墨烯/二硫化钼纳米复合物(RGO/MoS_2-1和RGO/MoS_2-2).通过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仪和热重分析仪对所制备材料的形貌、成分和晶格结构进行表征;利用SRV-I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RGO/MoS_2-1和RGO/MoS_2-2作为PAO-4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显示具有花状结构的RGO/MoS_2-2与RGO/MoS_2-1相比具有更大的层间距,且因其较大的层间距使得RGO/MoS_2-2表现出较好的摩擦学性能. Raman和XPS对润滑机理的表征结果证实了RGO/MoS_2复合纳米添加剂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归因于吸附和摩擦化学反应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二硫化钼 纳米添加剂 层间距 吸附 摩擦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结构演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聪聪 黄仲佳 +2 位作者 刘明朗 王刚 段园培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22-2426,共5页
采用液相超声剥离法制备圆形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研究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的形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与二硫化钼晶体相比,类石墨烯二硫化钼呈半透明态,边角趋向圆滑。采用规则的球状多面体二硫化钼颗粒,经过液相超声法剥离,制备了圆形的类石... 采用液相超声剥离法制备圆形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研究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的形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与二硫化钼晶体相比,类石墨烯二硫化钼呈半透明态,边角趋向圆滑。采用规则的球状多面体二硫化钼颗粒,经过液相超声法剥离,制备了圆形的类石墨烯二硫化钼晶体。分析认为Mo S2晶体的键能释放是获得圆状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的主要原因。晶体形貌的演变过程为:近球状无定形二硫化钼经过高温晶化变成球状多面体二硫化钼;球状多面体二硫化钼经过液相超声法剥离变成圆状的类石墨烯二硫化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二硫化钼 圆球状 液相超声剥离法 结构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改性石墨烯/二硫化钼复合材料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摩擦学特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秦建 刘天霞 +1 位作者 王建 卢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973-4985,共13页
为研究石墨烯基二硫化钼复合材料润滑添加剂对10^(#)白油(10^(#)White Oil,10^(#)WO)的摩擦磨损性能影响。采用水热反应法,以油酸为改性剂,以硫化钠为硫源,制备出油酸改性还原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钼(OA-RGO-MoS_(2),ORM)及还原氧化石墨烯... 为研究石墨烯基二硫化钼复合材料润滑添加剂对10^(#)白油(10^(#)White Oil,10^(#)WO)的摩擦磨损性能影响。采用水热反应法,以油酸为改性剂,以硫化钠为硫源,制备出油酸改性还原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钼(OA-RGO-MoS_(2),ORM)及还原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钼(RGO-MoS_(2),RM)复合材料,利用四球长时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ORM和RM对10^(#)WO润滑性能的影响,借助多种现代表征手段分别对两种复合材料和磨痕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ORM较RM具有更大的层间距、更高的石墨化程度、更好的热稳定性以及更加优异的分散稳定性。两种复合材料均在质量分数为0.2%时体现出最优异的润滑性能,其中,ORM由于经过油酸改性,产生的空间位阻效应使其润滑性能更加突出,最优条件下平均摩擦系数下降了42.2%。摩擦机理分析表明:RM与ORM均可在摩擦过程中通过吸附作用或摩擦化学反应在摩擦表面形成含有铁、氧、钼、碳和硫元素的润滑保护膜,从而起到减摩抗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二硫化钼 复合材料 润滑添加剂 摩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储钠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彩虹 张永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8-162,166,共6页
二硫化钼(MoS2)是一种稳定、安全、廉价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二硫化钼的本征电导率较低,限制了钠离子电池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利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二硫化钼和还原石墨烯(MoS2/RGO)复合体系,并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还原石... 二硫化钼(MoS2)是一种稳定、安全、廉价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二硫化钼的本征电导率较低,限制了钠离子电池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利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二硫化钼和还原石墨烯(MoS2/RGO)复合体系,并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还原石墨烯不仅能增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而且能够提高MoS2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升钠离子电池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50次后,MoS2/RGO复合电极的比容量仍然高达509 m 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石墨 电化学 储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钴硫化物、石墨烯与聚苯胺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巩鹏妮 弓巧娟 +3 位作者 梁云霞 孙晓玲 范嘉敏 赵晓燕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94,共5页
超级电容器作为典型的电化学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储能系统之一。电极材料对超级电容器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开发新型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超级电容器作为典型的电化学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储能系统之一。电极材料对超级电容器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开发新型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镍钴硫化物、石墨烯、聚苯胺组成的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比较了几种二元复合材料各自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硫化 石墨 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汞蒸气传感器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占辉 姚杰 +3 位作者 张振业 张行 张晓君 孙墨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7-1111,共5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MoS2/石墨烯复合材料并制作气敏元件,进行汞蒸气气敏性质测试。当石墨烯与MoS2的摩尔比为0.5%时,复合材料对汞蒸气的灵敏度最佳;在2.18~126.18 mg/m3浓度范围内,传感器的灵敏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在汞蒸气浓度29.48 mg/m3... 采用水热法合成MoS2/石墨烯复合材料并制作气敏元件,进行汞蒸气气敏性质测试。当石墨烯与MoS2的摩尔比为0.5%时,复合材料对汞蒸气的灵敏度最佳;在2.18~126.18 mg/m3浓度范围内,传感器的灵敏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在汞蒸气浓度29.48 mg/m3条件下,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为8.5 min,恢复时间为9.0 min。传感器具有优良的重复性、稳定性和选择性,传感器在燃煤电厂烟气常见成分H2S、NH3和NO2三种气体中没有明显的响应,可以应用于实际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蒸气传感器 二硫化钼 石墨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钼-氧化石墨烯纳米粒子的添加量对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江宇 郭小凤 +3 位作者 石磊 陈立全 王旭 刘立起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131,共11页
金属腐蚀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损失,防止金属腐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合成二硫化钼-氧化石墨烯(molybdenum disulfide-graphene oxide,MoS_(2)-GO),将其作为纳米填料加入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waterborne polyurethane ... 金属腐蚀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损失,防止金属腐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合成二硫化钼-氧化石墨烯(molybdenum disulfide-graphene oxide,MoS_(2)-GO),将其作为纳米填料加入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waterborne polyurethane acrylic,WPUA)涂层,解决金属腐蚀的问题.首先,利用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APTES)对二硫化钼进行改性合成硅烷偶联剂改性二硫化钼(molybdenum disulfide modified by silane coupling agent,A-MoS_(2));然后,将A-MoS_(2)与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在N,N-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 formamide,DMF)中进行反应得到MoS_(2)-GO纳米粒子;最后,按照不同添加量(0%、0.2%、0.4%、0.6%、0.8%和1.0%)将其加入WPUA涂层.结果显示:MoS_(2)-GO纳米粒子成功合成,对比发现其中0.4%MoS_(2)-GO/WPUA涂层的表面平整致密,接触角为99.67°;在3.5%NaCl溶液中浸泡28 d Bode图中|Z|_(0.01Hz)为3.19×10^(7)Ω·cm^(2),Nyquist图为1个半圈,相角图表现为90°的单峰,表明具有更好的防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丙酸树脂 二硫化钼-氧化石墨 氧化石墨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载钴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4
20
作者 雷芸 张科 +2 位作者 潘群 邹琴 袁继祖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0,共3页
本实验以150μm鳞片状石墨为原料,采用Humm 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经超声波振荡得到氧化石墨烯,加入水合肼回流制得石墨烯材料。氧化石墨烯与CoSO4溶液混合,采用功能离子预吸附的方式,将金属离子有效地分散在氧化石墨烯载体上,原位还原金... 本实验以150μm鳞片状石墨为原料,采用Humm 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经超声波振荡得到氧化石墨烯,加入水合肼回流制得石墨烯材料。氧化石墨烯与CoSO4溶液混合,采用功能离子预吸附的方式,将金属离子有效地分散在氧化石墨烯载体上,原位还原金属颗粒和石墨烯,制备石墨烯载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片状石墨 氧化石墨 石墨 石墨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